<p class="ql-block">王老师的这节课,有以下几个特点:</p><p class="ql-block">一是关注学情,能注重依据学生的水平,随机应变,非常关注学生。在初读环节,由于这篇文章是学过了,所以叫学生读的时候,按理说应该是很流畅的。但是实际上学生读的并不到位。王老师并没有慌张,反而非常耐心,指导学生,“不要拖音”,挨个的去纠正字音。这一点很难得。</p><p class="ql-block">二是注重形象思维。乌申斯基说,“一般来说,儿童是依靠形式,颜色,声音和感觉来进行思维的。”王老师注重把抽象的语词,通过图片,联系生活,想象画面的方式,把语词直观化,形象化。</p><p class="ql-block">三是指向语言文字的运用。语言文字的训练点抓的很准。一个是抓住了“用颜色,形状来描述一种物品”,就是“圆圆的,绿绿的”来训练,另一个是抓住了叠词“一朵”,“一朵朵”来进行训练。对于语言文字的建构,可以看出王老师对于本课语言训练点的把握下了力气的,有独到之处的。</p><p class="ql-block">四是识字写字非常的扎实。随文识字,讲解细致,方法多样,落实很到位。</p><p class="ql-block">再说一点点小小的建议:</p><p class="ql-block">第一,虽然王老师非常注重读,但是整堂课下来,读的明显还是不大够。“范读”到底有没有必要,要看学生的学情。假如学生不能正确流利的读出来,我们可以找读的好的帮他,如果还不行,就得老师范读指导了。</p><p class="ql-block">第二,这节课的读,应该是读出乐趣,读出情趣。读是手段,不是目的,不是为了读准确而读,而是通过正确流利的读去感受。这篇文章主要是讲,小动物们去夸荷叶多好多好,为啥啊?他们都喜欢荷叶,那为啥喜欢荷叶,因为荷叶给他们带来了无尽的乐趣。我们就是通过读,去感受到这样的乐趣,表达出这样的乐趣和感情来。</p><p class="ql-block">第三,在抽象的语词化为形象塑造上,我们要更加注重情境的营造,营造出一个荷塘的美境,充满了乐趣,美感的情境,充满了人性的情境。比如,蜻蜓把荷叶当做“停机坪”这里,“停机坪”啊,其实不是客机的那种大停机坪,而是直升飞机的停机坪,圆圆的大圈,中间一个工人的工字,不知道大家见过没有。为啥呢?因为荷叶圆圆的,蜻蜓停上去,她很骄傲的说,那是我的停机坪呢,能想象出蜻蜓的骄傲和她对自己的自信吗?能体会到她对荷叶的喜爱来吗?</p><p class="ql-block">第四,叠词这个语言训练点,抓住“一朵,一朵朵”来比较好处,让学生体会出叠词表达的准确。这里在一个点来说是对的,但是在整篇来说就不对了。为啥呢?我们把整篇的叠词拿出来分析,“圆圆的,绿绿的,亮晶晶,呱呱叫,笑嘻嘻”,我们发现,这些叠词有啥好处?其实是很可爱的,很调皮的,很有童趣的,很切合小动物们的性格和语言的。所以叠词的表达效果,在这里并不是“准确”,而是“传神”。</p><p class="ql-block">第五,要教会学生抓关键词去分析。最重要的关键词,其实是动词,我们语文老师一定要对“动词”更加敏感。我们可以看到,小动物们在荷叶上的状态是不同的,小水珠是“躺”的,小蜻蜓是“立”的,小青蛙是“蹲”的,小鱼儿是“游”的。他们为啥是这个状态呢,是符合他们的特点和他们对荷叶的感情的。王老师抓住了“躺”,说小水珠很舒服,很舒适,这一点抓的很好,但是其他的方面抓的没有有效的展开,比较可惜。</p><p class="ql-block">第六,这里有一个语言训练点,就是课后题第二题“连一连,说一说”,王老师选择了让学生“找”,找出来,谁是荷叶的朋友,再挨个的分析各位朋友,采用了这样的办法。其实,这里之所以让学生连,是因为考虑到一年级学生的水平,不让他去找,增加难度,而是让他去连线,连线的目的是什么呢?就是让学生说出,哪个小动物把荷叶当成了什么,来体会他们的特点。连一连,再说一说,就一一对应了,有对应的思维了,而且通过“说出来”实现语言文字的建构。所以这个语言训练点的处理,应该说不够到位。</p><p class="ql-block"> 总之,我们语文老师,要努力地,通过入情入境的情境,环环相扣的流程,不同方式的朗读,引导丰富的想象,让学生进入到夏日的荷塘,去拥抱那美丽而有趣的荷叶,那香甜而悠长荷叶香味,那温润而细腻的荷叶质感,那幽默而可爱的荷叶感情,这才是真正的语文。再次感谢王老师,为大家带来一堂丰富而有趣的一节课,细微之处可以看出王老师的匠心和努力。向王老师和一年级语文组致敬!</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