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马来西亚一座有历史的城市-槟城

杰森

马来西亚常称大马,是君主立宪联邦制国家,首都吉隆坡,联邦政府行政中心布城。全国分为13个州和3个联邦直辖区,全国面积约33万平方公里。马来西亚位于东南亚,国土被南海分隔成东、西两部分,即马来半岛南部(西马)和加里曼丹岛北部(东马),人口据2023年的统计数字为:3370万。其中马来人70%,华人22.7%,印度人6.6%,其他种族0.7%。<div> 为什么要重点要讲一下马来西亚的槟城而不是吉隆坡呢?槟城是华人众多,与中国近代史关系密切,是孙中山先生从事革命活动的重要基地,孙中山曾5次到槟城,康有为、黄兴、胡汉民等人都曾在此留下足迹。当年的黄花岗起义便是在槟城策动的。2015年12月,中国驻槟城总领事馆正式开馆。2016年,中国首次成为外资投资槟城州的榜首。其工业也是居西马来西亚北部地区的首位。</div><div> 此外,槟城还拥有多所大学,众多博物馆、图书馆和旅游景点。大学有包括马来西亚理科大学、槟城拉曼学院等;景点有魔幻世界博物馆、泰迪熊博物馆、桥生博物馆、实物狂想馆、颠倒博物馆;龙山堂邱氏宗祠、张弼士别墅、蝴蝶公园、蛇庙、艺术街和极乐寺等景点。</div> 槟屿岛连接北海的跨海大桥 <div><br></div><div>一、槟城的历史沿革<br>马来人早期将槟城叫“丹绒”。中国明代永乐年间《郑和航海图》中,最早提到“槟榔屿”该地,并一直沿用数百年。<br>18世纪,槟岛属于吉打苏丹王朝。英国人法兰西斯·莱特开辟槟城之前,槟岛已经是东西方贸易途经马六甲海峡所共知能取得良好品质饮用水的地方。<br>1786年,英国人弗朗西斯·莱特来到槟岛 ,当时槟岛是人烟稀少的岛屿。<br>1957年8月31日,槟城以马来亚联合邦州属摆脱英国殖民而独立。如今,槟城已然发展为马来西亚十三个联邦州之一,是马来西亚旅游胜地。<br></div><div><br></div><div>二、槟城的旅游业</div><div>槟城以其丰富的文化遗产、美食和自然景观吸引着大量游客。乔治市是槟城的历史街区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其中包括槟城街头艺术、古迹建筑等。除此之外,槟城还拥有优美的海滩和度假胜地,如巴特富鲁斯海滩等。旅游业为槟城创造了就业机会,同时也促进了酒店业、餐饮业等相关产业的发展。<br></div><div><br></div><div>三、槟城的著名旅游景点和风景名胜<br></div><div>1.乔治市老城区<br>乔治市老城区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文化遗产地。乔治市以其保存完好的历史建筑、街头艺术、多元文化以及美食著称。其中包括姓氏桥、壁画街等特色景点。<br></div> <div><br></div><div>2.升旗山<br>升旗山又称槟榔山,是槟城最高的山峰。游客可以乘坐缆车上山,上山的小火车也是必须尝试一下的体验。在山上可以俯瞰整个槟城及马六甲海峡的美景。此外,山上还有各种休闲设施和自然保护区。<br></div> 升旗山同时也是欣赏日落日出的地方 <div><br></div><div>3.极乐寺<br>极乐寺是东南亚最大的佛教寺庙之一。地处半山腰,这里融合了中国、泰国和缅甸三种建筑风格,其中最著名的是万佛宝塔和巨大的观音像。<br></div> <div><br></div><div>4,普拔朗泰佛寺</div><div>当地人也称为铁佛寺,始建于1942年。入口处是装饰华丽的台式入口,走进去可以看到寺院内部随处可见的是泰式人物、道教和印度教人物的塑像。此寺以百年的“举佛”塑像闻名,传说能解答祈祷者心中的一切疑问。向佛像提问的方法:跪在佛前,屏息静气,心中想好一个答案为是或否的问题告诉佛,如果答案是是,请佛像变重。先举一次佛像,在心中问佛像同一个问题,接着再一次举起佛像,感觉重量是否有变化。据说这个佛是非常灵验的寺庙。</div> <div><br></div><div>5,蓝屋(张弼士故居)</div><div>蓝屋位于马来西亚槟城的莲花河路。蓝屋于1897年动工兴建,当时张弼士被清朝政府任命为新加坡总领事,兼槟城领事,需要在新加坡和马来西亚槟城两地奔跑,加上迎娶了第七位太太陈锦宝,便决定在槟城建一座豪宅,以便让七太居住。据记载,张弼士在海外和中国各地,包括故乡大埔,建有多所大宅院,但槟城蓝屋才是他的最爱。蓝屋是他晚年的私宅兼办事处,也是他最宠爱的七姨太的居所。<br>张弼士去世前留下遗嘱,指定蓝屋在七姨太为他生的小儿子张锦隆有生之年,不得转手。张弼士死后,蓝屋由其最后一个儿媳唐秀美女士负责照看和打理。去蓝屋参观,展厅内陈列的女式服装,均是唐秀美女士所捐赠。<br>1989年,张弼士最喜爱的儿子也去世,唐秀美因独自一人无力继续照看蓝屋,在1990年将蓝屋整体出售给槟城的华商。<br>20世纪90年代,蓝屋已经灰头土脸,内外皆破损不堪。一位在英国学建筑的槟城年轻人与太太回到故乡,不忍心看着这百年大宅就此湮没,他们尽全力抢救,花了5年时间精心修复大宅,终于让蓝屋重现它昔日的辉煌,并对外开放参观。<br>2000年,张弼士蓝屋被联合国教科文卫组织授予“亚太地区文化遗产保护奖”,这也是该组织首次颁发这类奖项。<br></div> <div><br></div><div>6,姓氏桥</div><div>所谓姓氏桥,在这里是沿海而建的高脚木屋,更准确些说,是沿海成片建成的木屋村。槟城众多的姓氏桥中,以“姓周桥”保存较为完好,也最为有名“姓周桥”的建筑年代为十九世纪,总长度有300多米,79户人家,周氏桥的周围还有王氏桥、林氏桥、陈氏桥、李氏桥、杨氏桥和杂姓桥等十余座桥。<br>这些桥的建筑都是先在近海中立桩,初时为木头,后来用的是水泥柱,桩上再铺设木板,木板上架梁盖屋。这里的每一根木桩,每一条绳索,都是历史的见证。走在姓氏桥的巷道上,海水的淡淡腥味传达的是几代人的漂泊与奋斗。<br></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