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当今人际关系的纯粹性似乎已经渐行渐远。我们常常幻想着纯粹的友情和亲情,然而现实却告诉我们,人际关系往往不得不依赖利益作为纽带。</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由衷怀念父辈那代人,他们之间没有高低之分,没有利益之交。他们始终保持着革命的优良传统,一身正气,两袖清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国家利益高于一切,他们的友情是那样的纯粹。</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父亲首长与父亲的友情,深深的刻在我的脑海里而感动着我。</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父亲1921年11月出生于山东淄博, 1937年5月参加党的外围组织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1937年11月参加了廖容标、姚仲明等共产党人在淄博长山中学开办的抗日干部训练班。 12月26日跟随廖容标、姚仲明、赵明新、马耀南参加了黑铁山抗日武装起义。廖容标司令员看到父亲有文化,聪明机灵,留下当警卫员。在廖司令的引导下,父亲很快从一名青年学生成长为一名真正的革命战士。</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廖容标(1912年10月3日—1979年5月2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中将,江西省赣州市赣县人。1929年8月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原南京军区副司令员。</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抗战时期在山东廖容标司令员被百姓称为“菩萨司令”, “菩萨司令”这个称号还得到了毛泽东主席的赞许,在一次干部会议上毛主席说:“山东八路军出了个‘菩萨司令’,他就是我们的廖容标同志。”</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廖容标</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建国前父亲就与廖司令分开了,但廖司令一直关心着父亲的工作与身体,父亲在残酷的战争年代落下了肠胃病,1972年父亲在南京工作期间,廖司令亲自请著名老中医给父亲看病,并多次请我们到家中吃饭。</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廖司令的儿女们继承了父母的优良传统,他们和父母一样的谦卑。在纪念黑铁山抗日武装起义八十四周年之际正逢父亲百年诞辰。廖伯伯的儿女们到烈士陵园看望了父亲,深深的感动着我们全家。</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武中奇(1907年9月20日—2006年3月29日),山东省长清县人。1932年参加革命,1937年底参加徂徕山抗日武装起义。曾任江苏省人大常委,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江苏省书法家协会主席,南京市文物管理委员会主任。</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武中奇</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武中奇文武双全,1938年10月,时任八路军第四支队特务大队大队长期间带领一个排到淄博太和庄侦查敌情,突然,一架日军轰炸机低空飞来。武中奇果断命令:“全排仰卧,向飞机集火射击!”全排立即就地仰卧,“啪啪啪”几个排枪打上去,只听见飞机“哇”的一声刺耳的啸叫,飞机屁股冒烟了,不一会儿就朝着地面栽了下来! </span><span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a(0, 0, 0, 0.9);">用步枪打下重型轰炸机,这无疑是世界战争史上的一个奇迹。</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18px;">武中奇指挥击落的日本轰炸机</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上海解放,新中国第一任上海市市长陈毅亲自邀请武中奇书写了“上海市人民政府〞七个大字,昭示了上海市人民政权的诞生。</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对于一名著名书法家来讲都是一字难求,武中奇伯伯既是一位著名书法家,又是一位老革命、老领导。他平易近人,无论是战友、部下,甚至战友的儿女有求必应,武中奇伯伯送给父亲多幅墨宝。在北京举办画展期间,大姐去看望武伯伯,伯伯给大姐写了一幅字,大姐万分感动!</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武中奇伯伯写给父亲的亲笔信</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张仁初(1909年-1969年11月4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中将,湖北省黄安(今红安县)县人。1927年11月13日,在家乡参加黄麻起义并加入工农革命军鄂东军。193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原济南军区副司令员。</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18px;">张仁初</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1955年授衔,毛主席走到张仁初身边时,紧紧握住张仁初的手,对他说:“你一定是张疯子吧,腊子口那场战斗非常漂亮,我会永远记住你的!”</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腊子口之战,时任红四团副团长兼二营营长张仁初,主动请战,在突击连六连坐镇。在最后一次强攻中,他光着膀子,一手拿枪,一手挥着大刀片,同六连突击队一起冲上敌军阵地。</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直罗镇战役,红四团代理团长张仁初再一次赤膊上阵,亲率突击队直捣敌阵。从此,就有人称张仁初是打仗敢拼命的“张疯子”。</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文革父亲被打成叛徒、假党员,1968年专案组人员专程到济南找张仁初副司令员证实父亲是叛徒。当专案组人员进入张仁初办公室,张仁初司令员非常热情的招待了来客,并认真听取对方的来意,当听到对方说来证实张正德是叛徒时,张仁初司令员突然怒拍桌子说:“张正德是我看着他从小长大的,他一天部队没离开,叛徒,他到哪去当叛徒!”并把专案组的人赶出了办公室。不愧为带领千军万马赢得战场的将军,一身正气。专案组人回到学校后,不得不把父亲叛徒的帽子摘掉了。</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杨得志(1911年1月3日—1994年10月25日),原名杨敬堂,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上将,湖南省醴陵南阳桥(今属株洲)三望冲人,1928年参加工农革命军,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原济南军区司令员,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委委员。</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1971年我跟着父亲去济南军区小礼堂看电影《野猪林》,当时好像是内部影片,该片文革期间停演了。电影结束出场时,父亲遇到了杨得志司令员,杨得志司令员很热情的与父亲打招呼,我站在旁边,杨司令员还和我笑了笑,我虽然是个小朋友,但我知道他的官很大,杨得志司令员毫无架子,热情的与父亲交谈那一幕至今在我脑海里。</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王一平,1914年12月生于山东省荣成。1932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并参加革命。1949年至1952年,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野战军第26军政治委员、第22军政治委员,第8兵团政治部主任等职,1977年任上海市委书记。</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王一平</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1946年曾祖父张树基81岁大寿时,时任山东军区四师政委的王一平与师长廖容标、参谋长周长胜、政治部主任欧阳平送给曾祖父一副贺幛,贺幛上写着“南山之松”。廖容标司令员说:“</span><span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34, 34, 34);">张树基曾经给予部队不少帮助,黑铁山起义时,</span><span style="font-size:20px;">部队吃粮困难,</span><span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34, 34, 34);">张树基老人将自己筹集的几百斤小麦和乡亲们筹集的几百斤面粉送到第5军,解了燃眉之急。当南岭村一带沦为敌占区时,张树基老人的家成了党的秘密联络点和八路军伤病员的地下疗养所”。这幅贺幛至今保存在淄博市革命博物馆。</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王一平伯伯身为上海市委书记,父亲的老首长,每次到青岛都到家中看父亲。二姐说:1989年她陪爸爸妈妈去王一平伯伯家看望他们非常敬重的老首长,伯伯说:“应该让孩子们认识认识”,伯伯是那样的平易近人。</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张敬焘(1914-2002),山东省淄博市博山区人。1936年9月参加革命工作,1937年初任博山民先县队部组织部长。1937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原山东省副省长。</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张敬焘</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张敬焘伯伯是母亲的老首长,1947年任中共泰山地委书记时,母亲在泰山地委妇联工作。张敬焘伯伯在烟台工作期间到家中看妈妈,走时常说:“老边有什么事说啊”。家里第一个煤气罐是张伯伯送的。</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父亲离休时安置在北京,父亲怀念家乡,要求回山东,叶落归根。父亲本决定到烟台,张敬焘伯伯和原山东省副省长刘众前伯伯都建议父亲到青岛。张敬焘伯伯和父亲说:“离休后主要是医疗和交通,这两点青岛比烟台要好”。父亲接受了张伯伯和刘伯伯的建议,来到了美丽的青岛,张敬焘伯伯每次到青岛都到家中看父亲和母亲。</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李德生(1916年4月-2011年5月8日),河南省新县人,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少将。1930年2月参加革命工作。1931年2月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2年2月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1955年授予少将军衔。1988年授予上将军衔。曾任中国共产党第十届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委员会副主席,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央军委委员,总政治部主任,北京军区司令员,沈阳军区司令员,国防大学政治委员。</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李德生</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1979年父亲到沈阳军区总医院检查身体,一天在军区招待所遇到李德生司令员。李司令员看到父亲非常热情的说:“张副政委来沈阳了”,父亲说来检查检查身体,李司令员说:“多住几天”,并和秘书说:“张副政委在沈阳期间,一切事情由你安排”。</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欧阳平(1916年—2014年3月24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少将,江西省兴国县人,1931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2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原济南军区副政治委员。</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欧阳平</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1938年夏天,欧阳平在抗日军政大学六大队三队担任政治教员,赴延安参加“抗大”学生毕业典礼,在凤凰山受到毛泽东接见。一位摄影员拍下毛泽东作报告的照片,寄给欧阳平。</span><span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30, 31, 36);">欧阳平拿到照片后非常欣喜,而且还把照片寄给了主席,希望毛主席能够题词一首。没想到,主席还真的给他回信了,主席在照片背面写了“奋斗到底”四个字。欧阳平很激动,这几个字让他坚定了要为革命事业“奋斗到底”的决心。</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此后,毛主席多次接见过欧阳平,反复叮嘱他“不要骄傲啊,要继续奋斗”。</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毛主席和欧阳平将军握手</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1991年父亲突发心梗,在海军401医院进行抢救,正在青岛疗养的欧阳平伯伯得知后马上赶到了医院。多年来欧阳平伯伯和父亲一直保持书信往来。</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欧阳平伯伯在回忆录中写到:【1944年3月,廖司令获日伪东运弹药的情报后,即命令我主力一个连和泰历独立营出击。部队由张正德、郝昆、孙凤惠统一指挥,深入敌占区泰莱公路之杨家林、佟家庄(泰城东)设伏,击毁敌军车2辆,击毙日军高级指挥官藤田大佐和士兵40余人,繳获带刺刀的机枪2挺,步枪40余支和一包绝密文件日军太平洋沿岸部署图,给敌沉重打击。对于这一非凡胜利,鲁中军区和一分区都给他们嘉奖表扬。】</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欧阳平伯伯写给父亲的亲笔信</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张鹏展,原名张键(1917年-201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大校,山东省无棣县人,1937年参加八路军,193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原南京军区工程兵副政委。原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政治干部学校副校长兼政治部主任。</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张键</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张键伯伯是父亲的老首长,抗战时期就在一起,1946年时任山东军区四师团政委的张鹏展(原名张键)同师长廖容标专程到曾祖父家看望曾祖父。抗美援朝期间张健伯伯任志愿军第26军78师政委,父亲任78师233团政委。在南京居住时我经常跟着父母去看望张伯伯和张伯伯夫人刘奇阿姨,刘奇阿姨是妈妈的老首长。1938年刘奇阿姨满怀抗日救国的激情,女扮男装,长途跋涉去寻找和参加八路军、共产党。她是抗日军政大学的学员,是八路军自己培养的第一批医务人员,被称为八路军赫赫有名的神医,1955年授予中校军衔。</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刘奇</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我们每次去,张伯伯和刘奇阿姨都特别开心热情,经常留我们在家中吃饭。上世纪70年代大姐在南京上学期间,几乎每个周日去张伯伯、刘奇阿姨家,并在家中吃饭。</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李耀文(1918年5月—2018年4月10日)山东荣成人,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少将。1937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原海军政委,1988年9月被授予海军上将军衔。</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李耀文</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李耀文伯伯抗美援朝时任志愿军第26军政委,父亲任团政委,他们的职务相差之大。但李耀文伯伯没有架子,与父亲有着深厚的感情,每次到青岛都会到家中看父亲。</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李耀文伯伯和大姐说:“我和你爸爸1939年就认识了,我们在一场战斗的途中相遇,你爸爸是连指导员,打仗非常勇敢”。</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李耀文伯伯离休后到青岛疗养,我陪父亲去看望李伯伯,为了不打扰两位老人,我没有进去。当我在院子里溜达到窗前时,无意间望窗内看了一眼,看到两位老人一句话不说,在专注的看《新闻联播》。《新闻联播》结束后,开始了交谈。</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青岛的夏季特别湿热,加上蚊子的叮咬,实在忍受不住了,便跑到车内等待,那个年代没有微信、没有抖音,坐在闷热的车内好无聊,司机跑到了海边,等了两个小时不见父亲出来,又过了半个多小时,父亲终于出来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父亲上车后我同父亲说:“李伯伯在位时你怎么从不去看他,离休了你跑得这么勤”,父亲笑了笑。1983年父亲在京开会,我也在北京,李耀文伯伯在会议上见到父亲时,让父亲到家中坐坐,父亲说:“在会议上见到首长了,首长忙就不去打扰首长了”,过了两天李政委让秘书专程到宾馆接父亲到家中吃饭。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李耀文伯伯每次见到父亲都是那样的谦卑。文革父亲被关押期间,专案组人员押着父亲去南京找父亲入党介绍人对质,途径济南时,把父亲安排在济南军区招待所地下室的一个房间。时任济南军区政委的李耀文伯伯得知后,专程去看父亲。军区招待所负责人和专案组人员看到李耀文政委亲自来了,不得不给父亲调换了房间。李耀文伯伯作为父亲的老首长,对部下的关怀深深着感动着我们 。</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王芳(1920年9月30日-2009年11月4日),原名王春芳,山东省新泰市东都镇人。1937年10月参加革命,1938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中共第十二届中央委员会委员,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国务委员兼公安部党组书记、部长。</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王芳</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上世纪七十年代王芳伯伯委托支福田叔叔给父亲捎来一把龙泉宝剑送给父亲,剑上刻着父亲的名字。</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王芳伯伯在回忆录中有一段很有趣的写到【我和刘馨结婚是在1948年的8月,具体哪一天,已经记不起来。婚礼十分简单。很多纵队领导和机关干部前来祝贺。但是没有酒席,没有糖果,大家一起在机关食堂里吃的饭,以茶代酒,虽然简朴,但很热闹。</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婚礼那天发生了一个小小的误会。当时我们通过六十五团政治处主任张正德,通知该团七连指导员刘馨的表哥支福田,要他赶紧骑马到保卫部王部长这里去一趟。他一路上十分紧张、害怕,因为他知道凡是保卫部找谈话准没有好事情。他曾亲眼看见有的人一去不回,有的人被保卫部审查后枪毙了。一路上心想自己出了什么大问题了?自己虽然出身地主家庭,但早已破落了,16岁入伍就向组织交待清楚了,也表过决心,写过保证,背叛地主家庭,永远跟着共产党革命。没有隐瞒任何历史问题。自从参加革命以来,一直对党忠心耿耿。作为一个连队干部,一向工作积极,严格管理教育战士,处处以身作则;打起仗来,从来没有贪生怕死,危急时刻总是冲在前头,不管枪林弹雨,猛打猛冲,立了不少战功。平时生活中,虽然脾气有些暴躁,说话有点随便,但没有做过任何违规违纪的事。那么到底出了什么问题,保卫部长要直接找谈话?当支福田赶到我这里,向我报告他是六十五团七连指导员支福田时,说话都有点哆嗦,脸色显然十分紧张。一旁的刘馨看出来了,笑着说:“没有事,我们结婚,请你来参加婚礼。”原来是团政治处主任没有把话说清楚,也许是故意作弄他,才发生了误会。】</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王芳伯伯在浙江工作期间到家中吃饭,妈妈做了一条红烧黄花鱼,做出了特级大厨的水准,那叫一个绝,我至今念念不忘。</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刘振华(1921年7月-2018年7月11日),山东省泰安人,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少将。1938年4月入伍,同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外交部副部长,沈阳军区政治委员,北京军区政治委员,1988年被授予上将军衔,</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刘振华</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1938年底父亲与刘振华伯伯同在一个连,刘振华伯伯任指导员,父亲任副指导员。刘振华伯伯任沈阳军区政委和北京军区政委后,与父亲一直保持着亲密战友的深厚感情,而不是高高在上。</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1984年父亲突发急性胰腺炎,住在本基地医院进行抢救,基地向海军汇报父亲病情,海军批复:“立即转往北京301总院”基地医院院长说:“目前病情危险无法转院”,海军批复:“病情稳定后立即转入北京301总院或沈阳军区总医院“,父亲选择了沈阳军区总院。父亲入院的第三天,听到敲门声,看到进来的是时任沈阳军区政委刘振华,父亲好奇地问:“你怎么知道我在这”?刘振华伯伯说:“我在北京开会遇到景宜亭(时任海军后勤部副部长,父亲战友),他说你在我们这住院,我从北京回来就过来了”。两人在病房一聊聊了近三个小时。刘伯伯临走时和院长、政委说“我们这些老同志能从枪林弹雨中活下来很不容易,你们要好好照顾啊”。</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华楠,1921年出生,山东省乳山市人。1936年4月参加党的外围组织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1938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总政治部副主任、解放军报社社长。1964年晋升为少将军衔。</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华楠</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华楠叔叔是我们烟台一中的学长,1934年夏,考入烟台志孚中学(今烟台一中)。这期间,他目睹了警察用鞭子鞭笞人力车夫,军阀球队用皮带抽打裁判和学生球队队员等种种暴行。面对各国列强在烟台横行霸道,国民党当局奴颜卑膝,欺压人民的罪恶行径,华楠心中愤愤不平,深感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在志孚中学,他在先期入党的老师、同学的教育和引导下,思想发生了重大变化,萌生了向往革命的思想。</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至今我一直珍藏着华楠叔叔送给父亲的毛主席原版照片中的一张。</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那代人没有官架,有的是真诚与友情。每年的夏季是父亲最开心的季节,这个季节会有很多老首长、老战友从祖国的四面八方来到青岛疗养,这个季节是与战友相聚的季节,是幸福的季节。</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我陪同父亲去看望过李耀文、武中奇、原二炮政委刘立封、原北京军区空军副司令员吕茂堂、我国首批驻外使馆武官张秉玉及许多伯伯、叔叔。父亲也常请战友到家中吃饭。</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文革时期父亲被打成叛徒、假党员,被关押期间,父母的老部队,驻守在烟台26军的首长们得知后,很多叔叔、阿姨到家中看妈妈,给妈妈送来现金和生活用品,现金妈妈没有收。军党委还做出决定,过年过节军首长家有什么也有我家一份。</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当时两个姐姐不允许当兵、不允许就业,同是父母的老部队,驻守在长山列岛的长山要塞的首长们得知后,派专车和一名干事专程到烟台把两个姐姐接到蓬莱,安置在长山要塞化工厂,姐姐们从那穿上了军装。</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父亲解放后,调往江西工作,途经济南,住在军区5所,老战友们得知父亲解放了,都非常高兴,纷纷来看父亲并问父亲有什么需要办的事情。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父亲的老首长和26军、长山要塞、济南军区的首长对父亲与我们家的关怀与帮助,我们永远铭记在心。</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right;"><span style="font-size:15px;">部分照片来自网络,致谢!</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