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图晤话丨《征婚》作品初析

胡途

<p class="ql-block">  沈老师善于在公共视界中找到异质化的情景,并框取观念在先的某些细节,能在"熟视"的视角中表达一些当代性的思想信息。这张作品是沈老师《征婚》系列的其中一幅,多次遛达三江口的婚介公园,探索、实验“看戏与看角色”的关系--即出乎意料的视角去观察世界。</p><p class="ql-block"> 《征婚》图像本身所展示内容:白发苍苍的老人、广告吊绳、廉价包、手机、大广告牌、族拥的人群,但细看,却包含着多层信息。胸前的大广告牌,用普通纸张制成,用废弃文件夹精心包裹着,粗看像是特殊时代里批斗会场景里才有的产物,细看才知道,是为80后儿子征婚,这种费心费力的活,成了"应尽的义务",仿佛只要自己吃点苦,豁出面子,儿子的"未来"就能达成,强列暗示着"困扰”的化解。影像中代儿征婚的白发老人透露着日常生活的特定信息:憨厚、朴素、节俭,这是他们这一代人特有的品质。老人处于群像之中,意味着"代儿(女)征婚”已经成为一种普遍意义上的文化现象。</p><p class="ql-block"> 《征婚》作品是沈老师生活底蕴沉淀下的微妙瞬间,让观者进入自觉的思维领域,感受由此带来的弦外之音。</p> <p class="ql-block"> 沈一鸣 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