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溯端午

昕照布宣

<p class="ql-block">布语 端午</p><p class="ql-block">小时候,每逢端午节,奶奶会用明亮鲜艳的丝制布料,做一串香包,挂在我身上,小姑娘香喷喷的招遥于小伙伴们中间,快乐无比。这是儿时的端午节。挂香包说是避邪,倒底是避什么邪呢?无非是驱散蚊虫,避瘟防病。</p> <p class="ql-block">人类在用各种方式表达自己的情感、情绪,有显义的,亦有隐义的。手作的物件无疑是表达情感最好的载体之一,它有温度、更有温情。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作为一位手工爱好者,每年的端午节都会做一些主题作品,这款如意香包是端午的应景之作,用了传统的如意纹饰,也叫钱形纹。这个纹饰在很多建筑,日常的用品中随处可见,曾在唐朝古墓中出土的文物中,就有这样纹饰的丝制手工制品,是遮盖于逝者脸上的盖布,作工用料考究精良。</p> <p class="ql-block">钱形纹饰窗墙一款如意香包,色彩煊丽,却不失安静、唯美,作为伴手礼,去表情、达意,很到位。在如此喧嚣浮躁的时代,这款作品是不是会让您内心清凉,安静呢?您能从中感受到作品背后的作者的心境和温情吗,它背后流动的情感、承载的寄托曾经抚慰过谁呢?</p> <p class="ql-block">这款香包是送于我的一位学生,届时她正在与病魔顽强抗争,送她衷爱的“ 如意香包 ” 意于祈愿她能吉祥如意,度过难关。我的愿望倒底左右不了世事的无常,但我确信,愿心和真诚的情感在冥冥之中总是会留下些什么的。</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让我们透过这样一枚安静的物件,去朔源端午节的历史渊源,看看唯美与安静后面,隐藏着什么样的真相?真相的背后又是怎样的血腥?</p> <p class="ql-block">端午传统的说法是纪念屈原屈大夫的,也有人说是纪念伍子胥的,我们 把视线拉向公元前2000多年,追朔一下著名的“逐鹿之战”。看看能发现什么?</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炎黄子孙的由来‍‍‍‍‍</p><p class="ql-block">我们华夏民族称为炎黄子孙,炎黄最早是两个部落的称谓。以高加索山为界,以南为炎,属于夏族人,就是我们今天的南方人,以北为黄,属于商周,就是我们今天的北方人。这样看来南北方人相貌,性格迥异,也就没有什么奇怪的了,从祖上就不一样嘛。‍‍‍‍‍‍</p><p class="ql-block">周夏诸族,聚集栖息的面积扩大了很多的,以高加索山为界,南北路这些地界都是他们常期居住的地方,然后到中亚,再到北非埃及、中亚的伊朗这边都是连成一大片的,大家都混聚在一起,少不了分分合合,最终形成大的部落族群。这时候出现了最高统制者“帝”,具体是黄帝还是炎帝,就看你是哪个种族出来的,如果是诸夏民族也来的话,就是炎帝,如果是北方周人出来的就是黄帝,就只是这个区别而以。所以黄帝炎帝只是个称号,不是某一个具体的人。</p> <p class="ql-block">逐鹿之战的起因</p><p class="ql-block">公无前3761年,周人左彻打破了最早的的民主制度----禅让制,以非常手段逼老黄帝下台自己上位登基,他就是少昊帝。当时夏的老炎帝很有实力,但是他不作为,默许了这样倒行逆施的行径,导致所有的民族在一个非法的统治之下,民众心里自然非常不舒服,他们中间出现了一位领袖级的人物,很受大家的爱戴和尊重,就是后人追封的真武大帝,他斥其“周人不周”,一呼百应,率领大家推翻了老炎帝,接下来,自然是声张正义,力求恢复法统,遂而发动了著名的逐鹿之战。</p> <p class="ql-block">逐鹿之战概况‍‍‍‍‍‍‍‍‍</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时间:公元前2684年7月18号,阴历五月初五 夏至时。‍‍‍‍‍‍‍‍‍‍‍‍</p><p class="ql-block">地点:逐鹿,今埃及一个叫索的地方。‍‍‍‍‍‍</p><p class="ql-block">事件:炎帝真武大帝攻打 黄帝左彻‍‍‍‍</p><p class="ql-block">结果:真武大帝战败,左彻以极其残酷的刑罚处死真武大帝,分其尸首,剁成肉酱,投入江中喂鱼。‍‍</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历史都是胜利者书写的,胜者王,败者寇。左彻以胜利者的姿态肆意给炎帝波脏水,扣帽子,管他叫蚩尤(丑),这位受民众爱戴尊敬的领导者,被剥夺了名姓,冠以蚩尤这样一个名称。历史的荒诞在胜利者自以为是的贬损泄愤中留下蛛丝马迹,刽子手亲自留下了真相的缺口,以引领后人去发现......</p><p class="ql-block">夏人冒死“救炎帝 ”</p><p class="ql-block">炎帝的惨死,对于诸夏人来说,是一个沉重的打击,他们的爱戴的领袖为他们而战死,族人们付出生命的代价也要搬迎他们的领袖----炎帝回家,哪怕是剁为肉浆的尸体。</p><p class="ql-block">为什么是龙舟,因为迎请的是他们帝王,为什么要赛龙舟?炎帝被投江的位置在左彻的老家,那是险地,解救任务要快速行驶,为什么要投粽子,人家投江就是要让他喂鱼,所以族人做一些替代品,避免他们帝王的尸首被鱼吃掉。真正来说,龙舟也不是后来的这种龙,其实是狮子,埃及有狮身人面相,非洲,中亚,甚至欧洲也有很多狮子,这样去追朔,很合理,不是吗?</p> <p class="ql-block">至于那具尸体捞了没捞?能不能捞得着,这个不是重点,重点是这些族人做了他们理应做、必要做的事情,后来形成了端午节这个纪念。那么端午纪念的谁呢?就是这一位真武大帝,这是我们要追朔的问题。当然,逐鹿之战,也是历史上一个重要的节点,还原历史的意义在于让我们认识到,我们所了知的所谓的历史,多数就是个假相,是个颠倒知。追朔历史的源头,培养我们遇到任何问题,多思维、善观察、有勇气有能力去发现真相,而不要人云亦云,随波逐流,习惯于活在被蒙蔽的假相中,成为被温水煮了的青蛙,麻木不仁。屈原 姓屈 名原?有些奇怪的名姓。</p> <p class="ql-block">自古我们就有这种习惯,我们会从古代发生的一些历史的事件来借古讽今、借古喻今。在各朝各代,发生一些不公的事件的时候,说这个当朝者没有德行,胡作非为,然后我们也会效仿当年的真武大帝一样,来他一回,不管成功还是失败,或者是没有这样的事件,也借这个历史事件来抒发一下自己的情感,历史上这样的人和事是很多的。那往往这样破旧立新的革命者的下场也不会太好,那以文人的情怀,当权者会左右史官评写真实的历史,而有良知的史官,他们会以各种隐喻的方式埋下历史的真相,以供后来者去挖掘和发现。所以后来说屈原也好,伍子胥也好,是不是在借古讽今,讽他们当时的今啊,这也不是没有可能。</p> <p class="ql-block">解读 「端午」‍‍午:蚩尤被黄帝左彻于午时行行刑杀害,后来的朝代也是沿用这个传统。那端午是不是就是说这个呢?端:那“端”字又是从哪里来的?或许“端午”就不是午时的意思呢。我们在三星堆所出土的那些大火纹中,有很明显的大火纹的炎黄标志,在很多出土物方物上面都有,这个大火标志,跟当时的星象有关系。比如说皇帝登基的这种星象图,在哪个位置上有房宿星,鬼宿星等等的,通过星相图来记载这个重大的历史事件。</p> <p class="ql-block">夏人用过的钱币,长得也极像三星堆的青铜人,夏人供奉的是大禹。这些看似奇怪的形态,都是从天文学来的,关于星象、星座,记录着准确的历史。‍‍</p><p class="ql-block">‍‍‍“端”字本来是盘瓠的谐音,盘瓠也可以说是帝王的一个象征。那为什么叫盘瓠?也也是跟星相有关系,就是把星相图直接抠下来,把他的这个形象表示一下,就变成了这种可以具相到人物身上的一种特征,所以就变成了皇权的象征。</p> <p class="ql-block">所以端午节,很有可能就是在纪念某一位帝王,这个某一位帝,要对应到诸夏朝那他就是炎帝,炎帝具体指的是哪一位炎帝呢?就是蚩尤这一位,但是蚩尤这个字不好听,所以后人给他叫共工,那共工又是什么东西呢?</p><p class="ql-block">埃及出土的一些版面,上面也在记录这样历史事件,共工被化成一头公牛的形象,为什么是公牛?也跟这个夏民族他们所观的星相以及他们的图腾信仰有关系,所以这个信仰来自于什么呢?来自就来自于天文、天象,为什么呢?我们知道夏朝的农业特别的发达,包括中医中药学,那么家农业的发达和水利灌溉技术密切相关的。夏人逐鹿之战战败之后,周人的统治面儿变宽了,他们把夏人先进的农业技术都收回来了,或者说这些技术原先就已经有了,不一定是在那个时候才开始发展出来,可能更早的时候水利系统就已经比较发达了,在南方比较发达,北方相对来说反而是弱一些。</p> <p class="ql-block">那北方人的这种生活方式呢,就是跟我们后来中国长城南北这种有很大的相似度,北方呢,以打猎狩猎这种方式生存,人们比较能征善战,比较粗犷勇猛一些。南方呢,就是善于水利、农业,男耕女织这种生活方式居多。</p><p class="ql-block">该用什么样的心态看待历史‍</p><p class="ql-block">所以看待历史,也是很无奈的,最初到底是谁是谁非,谁善谁恶,是很难评论的。书写历史的都是胜者,他们可以左右史官篡改历史,为自己歌功颂德,粉饰太平。所以历史书里记载的大都是有很大扭曲性的,我们看到的历史也大都是被篡改过的,真实的历史不太容易能看得清。</p><p class="ql-block">总之,从逐鹿之战,4000多年以前的历史来看,当时如果没有这样一位大家尊敬爱戴的领袖的话,端午节的传统不可能一直延用到今天。</p><p class="ql-block">我们可以想像,在古代知道实情的这些读书人,他们是不是也是借助这件事情来借古讽今呢?如果大家都不认为他是好人的话,那他失败就失败,他本来就是叛徒,然后被人家给平叛了,如果这样的话,大家没什么可纪念的。</p><p class="ql-block">我们追朔还原这样一个传统节日的来源,没想引发争论这个事件本身,而是想通过这样的一个缘起,通过这样残酷无常的事件,引发我们自己的一些思考。很多真相是很难发现的,我们该用什么样的心态度去面对当今的世间呢?</p><p class="ql-block">首先,抱怨是没有用的。你说端午不能说快乐,我们所纪念的是为正义而战的领袖人物,他的惨死不是一个好事情,但是呢,我们是自己选择自强不息呢?还是义愤填慵无意义的的发泄一通呢?我们要不要自我修正自我提升呢?这是关键点。</p><p class="ql-block">过去的都已经过去了,从未来的这个角度去看问题更极积现实,这样去思维的话,就会保有一个积极的心态。能够铭记历史,相信正义周遍是存在于人间的,然后我们需要做的是努力强大自我,这样去想、去做的话,心态上就会更积极主动。</p><p class="ql-block">原本历史就是扯不清楚的,谁对谁错,是非善恶,混乱地纠缠在一起。每一件事情的背后,都没有那么简单,所以我们不需要用一个特别幼稚的、非黑即白的状态来评说历史,看到很多历史事件,觉得特别的咽不下这口气,凭什么呀,这太不公平了,太委屈了啊,其实呢,站在不同的角度和立场,各有是非。当然,也不是说什么东西都不分是非了,只是说是非要有判定,但是很复杂,不是全盘的是或者是全盘的非,没有这么简单。</p><p class="ql-block">就像我们每一个人的心相绪当中有很多的烦恼,也有一些是好的善的,是存在的,是有一些善根。就算平时没有太多的串习这个善,他在某些特定的条件之下,他也能表现出来一些善,对吧?人都是这样的,包括杀人犯,他可以连连续杀很多人,但是在某些特定的情况之下,他可能也会给一个乞丐布施一些吃的什么,他不会就真的是100%变成一个恶魔了。</p><p class="ql-block">所以看到这些人事,我们的情感应该更有深度,更有厚度,更丰富一些,不是那么干巴巴的,不要看任何事情,要不然就对,要不然就错,要不然坏的就不行了,恨死他,要不然就好的不行,什么什么都好,是没有那么简单了。</p> <p class="ql-block">随记于甲辰年 五月初五日‍‍‍</p><p class="ql-block">仪涵祝大家 端午安康。</p> <p class="ql-block">仪涵 布语:拼布是我的语言,从此岸至彼岸的相连,珍贵你每一次的会意,彼此心照不宣。</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