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深情处是乡音】-我们村的别具一格的乡音(原创)

水木清华

<p class="ql-block">“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贺知章的诗中提到了乡音,的确,心中有爱的人无论走到哪里都忘不了家乡的乡音。乡音是文化的活化石,又是我们文明的传承。乡音是我们的兄弟姐妹,又是我们祖祖辈辈传统的美德。</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我们村是盂县的一个小山村,村子坐南朝北,东西方向,从东向西大约有800来米,邻村上下算一个比较大的村庄。我村的历史我是没有探讨过,也没有多少老人知道了,只是听老人们说,在可恶的日本鬼子扫荡的时候,我们的先人铁骨铮铮,宁死不当汉奸,不给日本人服务,所以原来的古建筑都被日本人一扫而光,现有的建筑都是后来建的,所以我村现在找不到一砖一瓦是古时的。</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话说的远了,再来谈谈我村的方言。我村西边的村庄是盂县口音,南边是平定口音,东边和河北口音相似,唯独我村的口音是独一无二的。我村人说话离不开一个“脸”和“力”这两个字眼在我村作用很大,比如说,两个人见面了第一句话就是相互问候“你吃老饭脸木拉?”回答“吃脸”或者是“还木吃力”(你吃饭了吗?吃了,还没有吃了)哈哈!看到这里你可能会笑。记得在学生时代,同学们就打趣道,你村吃饭不是吃饭,是在吃”脸”,把“脸”吃了还有脸吗?哈哈!其实我村人是最重情义的,待人热情大方,自己不吃也得给有困难的人吃。人与人之间有情有义,但凡有点稀罕东西邻里之间都要赠送分享!</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这亲亲的乡音!这亲亲的爱哟!</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记得在十八岁那年去河北省学做电缆线,在去的路上望着一望无际的平原,沿路的建筑宏伟的城市。我心里想的却是我家乡的“吃老饭脸木拉?”你到做甚克呀?“你怪奈刀鬼的,看把我的东西弄脸”(吃饭了没有?你干啥去呀?你个捣蛋鬼看把我的东西坏了)…之类的话语就在我的心里一直的反复的想…想…想…一直坚持了一个月返程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当汽车行驶在柏油马路上时,我的脑海里全是我们这里的高山、绿树。当听到第一声呼喊:噢!娃们回来脸!才发现是我的母亲早已在马路边等我了!久违了,我的亲人!久违了,我的乡亲!久违了,我的乡音!--这扎根在我心底的“回来脸”这一背子也不会忘记的“做甚力?”</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