煨 茶 与 火 坑

黄种人

<p class="ql-block">应城伍家山茶场</p> <p class="ql-block">  虽然看了蛮多的有关茶及茶道的书、影视,但本人不懂茶道,喝茶时虽能品出茶叶优劣,但说不出一个一二三来。在网上认识了一位素未谋面的朋友,是本家黄姓人,网名昵称“曾经的茶人”。他好茶,懂茶,也曾经种过茶,他常在网上发表一些有关茶的文章。在我的眼里,他就是一位茶方面的大师。这篇文章,虽是一时兴起所写,但由于时代的变迁,居住条件的改变,人们生活习性的变更,使一些曾经的一切发生了极大的变化。有些东西的悄然消失,乃至失传或湮灭,让人感叹而无奈。这虽然是写给大家,也是写给我的这位朋友一一曾经的茶人。</p><p class="ql-block"> 一九七七年二月,我探亲到了湖北省西部宜都县观音桥的唐官冲(据传唐代有位大官在这里落过脚)。那时那里还没有通电,人们到了晚上,和大多数山区一样,围着火炕坐一圈,边喝茶,边咵白直到深更半夜。</p><p class="ql-block"> 说到喝茶,除了是这里人的习惯外,还是他们的一种礼节,一种待客之道。只要来了人,在火炕边一坐,煨着茶喝了起来。</p><p class="ql-block"> 煨茶,虽然是一种不一样的称法。没有冲茶,泡茶,沏香茗等有着文化气息,也无冼尽尘缘、佳人入宫、芳草回春、天人育华、春风拂面、敬献香茗、三龙护鼎等雅称和华美动作,但也有它的程序和手法。</p><p class="ql-block"> 当客人围着火坑坐定后,主人在清洁干净的陶制煮茶罐里,加入适量的,多为自家制作的一种粗茶叶,并将盛有茶叶的茶罐放到火坑里看似燃着的余烬上,就着火坑里燃烧着的木柴火一起烘烤,边烘烤边颠动茶罐。这个动作很重要,它除了让茶叶受热均匀外,还通过茶叶与茶罐内壁碰撞产生的声音,判断茶叶受热的程度。别看是烘烤茶叶,但这是个技术活。茶叶受热过大会炭化(俗称糊了),产生焦糊味难以下喉;烤得太嫩了,泡出来的茶味道太淡,没有那特有的爽口和入口的微涩。</p><p class="ql-block"> 主人边和火坑边的人说话。边颠簸着茶罐,在听到哗哗的茶叶声清脆入耳了,便把吊在火坑中间掛钩上的铫子取下来,因铫子里装满了已经沸腾的开水。这时,主人将铫子内的开水冲入烤好了茶叶的茶罐内,茶罐内发出吱吱声,并沸腾着水位上升。水上升到了茶罐口,在水翻滚的作用下,从罐口溢出了水面的杂质和少量和着茶叶末的泡沫来。</p><p class="ql-block"> 这时,主人用口吹了吹茶罐口的泡沫和蒸汽,开始給客人筛茶了(筛茶,当地方言,意即斟茶)。那时,喝茶用的是盅子。茶盘里的盅子倒好茶并送到每个客人的手中后,又用铫子里的沸水将茶罐加滿,放在火坑里的火堆旁继续煨茶。</p> <p class="ql-block">应城伍家山茶场</p> <p class="ql-block">靠火坑的一面,水不断地翻腾着,等待主人将它们倒出来。如此,兑过两、三遍之后主人将味道渐淡的茶叶倒出来,用清水涮过茶罐后,又将新的茶叶装进去,并继续刚才的动作,周而复始。客人们则嗅着茶香,因太烫小心翼翼的小口啜饮着微嫌苦涩而又爽口的茶水,发出阵阵嗍响声。客人们喝着茶咵着白,直到深夜,或见主人十分疲惫,才离去。</p><p class="ql-block"> 据说那里曾经发生这样一件事,主人好客,人们常到他家喝茶。一天,已是深夜,喝茶的人先后走得只剩下一个人了,但他还是意犹未尽地拉着主人喝茶咵白。主人实在陪着坐不下去了,因白天干了一天的活。于是他煨好一罐茶后,拿出自家的大门钥匙,对这位朋友说:你自己还坐一会吧,我实在太累,坐不住去睡觉了,麻烦你走的时候帮我把大门锁一下...</p> <p class="ql-block">应城伍家山茶场</p> <p class="ql-block">  这里的人好客,更好茶。他们喝的茶叶的确是质量较为低下的粗茶,经济条件和历史习惯使然,他们喝不惯细茶。哪怕是本地产的著名的“宜红”,或五峰的“采花”,认为这些细茶都"不够味”。因为它们都没有那种粗茶初感的苦涩和回味的甘爽。他们一年四季喝这种茶,饭前饭后,一天到晚,从不间断。</p><p class="ql-block"> 资料显示:2023年全国茶叶产量约为333.95万吨,约合66.8亿市斤。也就是说。全国人均茶叶近5市斤。可见茶叶的消费量之大,国人对茶的依赖性之高。</p><p class="ql-block"> 茶叶,和人与生俱来。我认为人类还没有从树上下来,还没有学会喝茶前就开始享用茶叶了。因为原始人类(类人猿)生活在树上,以树叶以及其他植物的嫩叶、果实、种子等,还有小动物为食。我想着他们首先尝到的应该是植物的叶,不经意的一个动作,就吃了茶叶。例如人们在野外休息或独行时,会不自觉地随手掐一段植物的细枝条,或茎蔓或一片叶子,含在嘴里,用齿尖漫不经心地有一下没一下地咀嚼着,品味着从开始的苦涩到之后的甘之如饴,回味无穷。</p> <p class="ql-block">应城伍家山茶场</p> <p class="ql-block">  这个地方属武陵源山系余脉,鄂西山地向江汉平原的过渡地带,虽然不是崇山峻岭,但地势也是起伏不平。人们的生活习性与山区无异,属山地文化范畴。</p><p class="ql-block"> 生活在这里的人们,喜欢腌制腊肉、薰肉,腌制各种莱品。所以他们做出来的莱,有多油,多盐油大味咸的特点。那时还喝山里的特产,一种有着特殊口味、度数很高的橡子酒。男人大都抽烟,抽烟女人也不在少数。年关时,连两三岁的小孩去走人家,主人都会递上一支烟。特别是年纪大的男人,抽的是毛烟。就是一种没有经过任何处理,仅只自然发酵过一种生烟叶。他们觉得盒装的香烟不够劲,不过瘾。虽然他们一生都生活在这种高脂、高盐、高度劣质酒,高焦油、高烟薰食品的环境中,但人们身体健康,八十岁左右的老人比比皆是,九十岁以上的也不鲜见。这种情况,其他山区也是一样。人们认为,除了山里山青水秀,空气优,无污染宜居外,与人们喝茶有着不小的关系。这里人说茶叶茶可以刮去肠胃里的油,清涂对人体健康有害的物质。到底茶叶是不是有这么大的作用呢?我不知道,反正山区的人都是这么说的,祖祖辈辈也是这样生活而安然无恙的,也许这么说,有些道理,信其有,不信其无吧。</p><p class="ql-block"> 说到煨茶,就不得不说火坑。火坑是这里人家不可或缺的生活设施,家家都有。一般设在偏屋里。在偏屋的中间,没钱的人家就在地面上挖一个浅浅的土坑,权当火坑。一般人家在浅坑的周围用青砖或红砖砌一个圈,围成一个火坑。富有人家则是在浅坑周围,用上面雕刻着精美图案的弧形青石条,围成一圈,作为火坑。</p><p class="ql-block"> 火坑的起源,应该是早期人类为了生存、为了照明、取暖、驱赶野兽、烘烤、煨煮食物设立的。把火种从外面取回来。引入山洞或简易茅草房里,在一个适当的地方长期燃烧,这个地方,就是火坑的前身。保存了火种,也方便了生活,火坑就延续下来了。到目前为止,还有山里人家保留着火坑,火坑里的火还常年不灭。</p><p class="ql-block"> 今天,由于社会文明的变化,火坑在逐渐地减少。</p><p class="ql-block"> 火坑,有着许许多多的社会生活功能。煨茶,可以招待客人,也可留住客人。客人在这里既喝了茶又取了暖,还消磨了时间,还张家长、李家短地把周边十里八乡的奇闻异事咵出来,使火坑成了一个乡村新闻交流的场所。特别是农闲和雨雪天闲来无事,大家坐在一起谈笑风生,使邻里和睦,社会和谐。</p><p class="ql-block"> 火坑还有灶的功能。把装好粮食和一定比例水的鼎锅挂在火坑上,可以用来做饭。其实鼎锅做的饭别有一番味道很好吃。没有吃过的朋友,有机会一定要尝一尝。饭做好后,放在火坑边上保温。再取来另外一个鼎锅,装上几种蔬菜,再加上山区特有的腊肉或薰肉,吊在火坑上炖起来。炖好后,就着饭亲吃起来,惬意无比。</p><p class="ql-block"> 火坑的屋子里,还有一个特殊的功能,就是薰肉。过年杀猪时腌制好的腰条肉、猪头、蹄膀等,还内脏猪肝,掛到火坑屋里,烤火产生的烟慢慢地把这些肉类薰烤着。由于烟很轻,烤制过程比较缓慢,一般一熏烤就是一个多月。所以,用这种方法熏烤出来的猪肉,表面微黄,里面的肥肉和瘦肉红白相间,十分鲜嫩,吃起来香气四溢。特别是用松树木柴熏烤出来的猪肉,色泽金黄,吃得人满嘴流油,香气扑鼻,人们在不经意中,就多吃了几碗饭。薰烤的猪肝,蒸熟后吃起来另有一番风味,一种不可描述的口味,让人留念。</p><p class="ql-block"> 事务总是有他的两面性的。火炕虽好,但也有他的有害处。在使用的过程中,多有人身伤害事故发生,在火坑旁常有被开水,或被火烫伤的事故,乃至出现危及生命的事情。所以,使用火坑时,一定要注意安全。火坑烤火,还需要烧掉大量的木柴,一户人家一个烤火周期,要烧掉几千斤的木柴。这对绿化祖国,封山育林,是一个不小的伤害。</p><p class="ql-block"> 现如今,火坑的数量在减少。如城镇化,脱贫搬迁,新农村建设等等,造成人们在室内不便设置火炕。很多农村人,做了新房子后也在房子里建了一个取暖室,用的是一种不锈金属材料或烤漆的圆形餐桌式火炉。虽然能取暖、烧开水、做饭做莱,但不能用茶罐煨茶了。招待客人饮茶。改用一个大搪瓷缸子,泡一大缸子的红茶或绿茶,泡好后分别倒到杯子里,分发给客人。很遗憾,没有煨茶喝了。</p> <p class="ql-block">不锈金属材料火炉</p> <p class="ql-block">  还有就是不能熏烤腊肉了。现在看到的那种黑黑的熏肉,是人们为了吃熏肉,到树林里弄了一些树的枝叶,即时熏制出来的。这种方法制作的熏肉,没有了金黄的颜色和扑鼻的香气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前面说了,我认为煨茶这种方式和手法也是一种茶道。可以说,它的起源可能比现看到的,所有表演的茶道要早许多,比日本的茶道早得更是不得了了。可能我们的祖先在山洞里或茅草屋里,都已经开始在篝火,火坑边煨茶了。所以,这也是一种文化传承。一种看上去很“土”的一种传承,一种人民大众的传承,应该是一种可以上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传承。</p><p class="ql-block"> 时过境迁,现在在一般的山区,已经看不到火坑和煨茶了。去年正月十五左右去宜都、松滋一带走了一圈,想拍一张火坑的照片,无论怎么样都找不到了。就我而言,可能从这以后再也看不到火坑、再也喝不到煨茶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黄 映 雪</p><p class="ql-block"> 2024年5月30日于蒲阳(应城)</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注:铫子 湖北一带的铫子是一种烧开水的陶壶。圆形、有提手、注水孔、倒水的壶嘴。最大的特点是壶的底部向壶的腹内凸起。凸起的作用是让下面的火在壶底部多作停留,提高热效率。一般吊在无烟囱的灶门口或篝火(或火坑)上烧开水。1950年代农村差不多家家都有,现在基本上消失了。湖北的这种铫子,与北方和小说上写的不同,上面不是开放式的,不可以煮食物。</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