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光溢彩 雨岔丹霞

量力而行

<h3> 如果不是身临其境地亲眼所见,我不知道甚至可能会不相信,在我国西北的黄土高原上竟有这样一个地貌,但不知道或不相信并不妨碍它的存在,而且在今年的四月天里,我被它深深地感动了一把。</h3><div> 你能猜到我说的是哪吗?是雨岔的丹霞。</div><div> 这里往北距延安60公里,往南距西安300公里,属人们习惯上所称的陕北,行政上归延安市甘泉县的下寺湾镇。</div><div> 上亿万年以前,陕北地区发生强烈地震,使其原本的黄土大山分开一条条宽窄不等的裂缝。这些裂缝在当地有120余条,它们经过一年年断断续续水流的冲刷和溶蚀,逐渐形成峡谷,同时红砂岩的构成在谷内露出,再由于日积月累的天地滋润,便孕育成了今天这般的丹霞地质奇观。</div><div> 与我国其他各地的丹霞地貌不同,这里从地表上看,与周边的环境没有大的区别,因为它是"沟谷型"的,只有入到峡谷的内部才能一睹其容颜,正所谓"能近观而不可远视"。</div><div> 现在,这里的官方名称为"甘泉大峡谷",也有称"延安大峡谷"和"雨岔大峡谷"的,我觉得是以"雨岔丹霞"为更好,可显其特色。"雨岔",是这里曾经的地名。 </div> 走进峡谷,开始时我有点不太适应,因为这些"峡谷"实则是几条不相连的"沟壑"。在龙巴沟入口的不远处,由于空间条件的限制,我顿时有种人挤人的感觉,可随着脚步的移动,丹霞的景象开始了一幕幕地呈现,手持相机的我便无暇顾及身边的他人了。 雨岔丹霞果然与众不同,它承载着厚重又尽显着芳华,还无需任何人工的雕饰与帮衬;只要斗转星移,它就生命不息且每天都以成长着的不同样貌示人。不论年复一年的冰封雨打,还是四季轮回的阴晴变化,尽管埋于地下,它也依然站立,且越发体现了自然的玄妙和造物之神奇。 面对这些玄妙与神奇,我感觉自己像是进入了一座光学的壁上博物馆。阳光由顶部射入,投到形状、纹理和底色各有不同的石壁上,形成了一幅幅立体的、色彩缤纷又动感极强的天然画面。光的角度和强度在变,游人的位置和视线也在变,而正是在这两者的相互和交错的变动之中,我体会到了一种魅力的存在。只可惜本次是跟团行动,时间有约定,通道中稍多一点的停留又会被后续的游人所催促,令我们谁都难以去细看眼前的任何一景,好在可以用拍摄把它们记录下来。<div> 我磨蹭着脚步边走边拍,虽然在选择机位上有些困难,更无法用些特殊的手段,但面对眼前难得的机缘,我没有放弃一刻的时间,而是相机手机交替着使用,直拍得我颈部酸痛,还有连续的"屏住呼吸"几乎让自己喘不过气来。为什么会这样?我想,是因我受到了感动! </div> 这是一个光影交织的殿堂,是美轮美奂的世界;是岁月沧桑的呈现,是天地共生的融合。<div> 它还有个更美的称谓,叫"世界活丹霞,中国梦之谷"。</div><div> 任何一位游人,我相信谁身置其中都会被其所感染,为其而感动的!</div> 在结束对桦树沟的游览往出口处攀登时,我想起了艾青的《我爱这土地》,非常著名的一句诗:"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div> 延安,本就是值得我们去深沉地爱的。这丹霞,无疑会使我们对它爱得更深!</div> 半天的时间,我们仅游了两个景区。尽管组织方因团内多老人的因素,只做的这种安排,为我们留下了些许的遗憾,但总体是很满意的,因为我们遇到了最好的天气,看到了最美的丹霞。<div> 在前往下一旅游站点的大巴车上,我听后排有位女士在说:"早知道这有这么美的地貌,我就不去那么老远的羚羊谷了"。</div><div> 我理解她的表达,但不完全赞同她的观点。毕竟,美是要通过"对比"才能够感觉得到的!</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