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佛教自东汉始从西方传入与盛行,自西向东留下众多的石窟艺术,石窟文化融入中国各个历史时期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期间陆陆续续地参观了著名四大石窟的敦煌莫高窟,云岗石窟,龙门石窟,以及其他重要的石窟艺术代表炳灵寺,马蹄寺,大足石刻、安岳石刻等等,此站是四大石窟的最后一站麦积山石窟。</p><p class="ql-block">五代(907-960)《玉堂闲话》记载:“麦积山者,北跨清渭,南渐两当.五百里岗峦,麦积处其半,崛起一石块,高百万寻,望之团团,如民间积麦之状,故有此名。……六国共修,自平地积薪至于岩巔,从上镌凿其龛室神像。功毕旋旋折薪而下,然后梯空架险而上。”始凿于后秦姚兴元年(394),经北朝(439-581)、隋(581-618)、唐(618-907)至宋(960-1279),历代续有雕凿。</p> <p class="ql-block">野寺残僧少,山园细路高。</p><p class="ql-block">麝香眠石竹,鹦鹉啄金桃。</p><p class="ql-block">乱水通人过,悬崖置屋牢。</p><p class="ql-block">上方重阁晚,百里见秋毫。</p><p class="ql-block">~杜甫</p> <p class="ql-block">麦积山是小陇山中的一座孤峰,高142米,因山形酷似麦垛而得名。</p> <p class="ql-block">窟龛开凿于距地面20~80米之间的崖壁之上,其间以纵横交错的栈道相连,远眺层层相叠,密如蜂房,甚为壮观。</p><p class="ql-block">据史料记载,麦积山石窟始建于十六国后秦,历经北魏、西魏、北周、隋、唐、五代、宋、元、明、清等十余个朝代不断开凿与修缮,现存大小窟龛221个,各类造像3938件,10632身,壁画1000余平方米,以其精美的泥塑艺术闻名世界,被誉为东方雕塑艺术陈列馆。</p> <p class="ql-block">南宋之后,连接麦积山石窟东、西两崖的栈道毁于野火,道路断绝,以致西崖上部的洞窟数百年无人登临。直到天水籍学者冯国瑞首次考察麦积山石窟,才再次为这明珠拂去灰尘。</p><p class="ql-block">“峭壁之间,镌石成佛,万龛千室。虽自人力,疑其鬼功。”《太平广记》所载之麦积山实为壮观,而木质栈道的搭建和开采更是艰险。</p><p class="ql-block">卓越聪慧的古代工匠运用类似脚手架的装置,先将脚手架搭建至麦积山山巅处,临崖造道,从巍峨绝壁中开山凿窟,由上至下地建造。</p><p class="ql-block">他们从高处开始逐层凿壁、雕刻窟室,每完成一处,即拆除上方的脚手架,只保留部分栈道,供礼佛时行走之用。这一周而复始的过程,一直持续至山脚,如此精妙地展开。</p><p class="ql-block">因此,民间有了“砍尽南山柴,堆起麦积崖”的说法。古时候搭脚手架留下的方形桩孔随处可见。如此往复,层层下造,上下12层,代表着12个朝代。</p><p class="ql-block">远远望去,山体上大大小小的造像神龛如同散落在人世的珠玉,由一排排栈道穿连成串,这些栈道自下而上,层层叠叠,纵横交错,最密集处达12层之多,构成了麦积山的一大壮丽景观。</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1, 51, 51); font-size:18px;">麦积山石窟在东崖保存有洞窟54个,西崖140个。</span></p><p class="ql-block">东崖的石窟以涅槃窟、千佛廊、散花楼上的七佛阁等最为精美。在涅槃窟前有四根粗短的石柱,柱头有莲瓣形的浮雕,柱顶不用斗拱,而代之以浮雕的“火焰宝珠”,设计构思极其巧妙,这座崖阁是北魏晚期建筑的,是石窟寺建筑中的珍品。千佛廊长32米,崖壁上分两层整齐地排列着258尊石胎泥塑的神像,神情各异,栩栩如生。</p><p class="ql-block">西崖聚集着万佛堂、天堂洞、121窟、123窟、127窟、165窟等最有价值的洞窟。万佛堂又叫“碑洞”,跨进门,迎面是一尊3.5米高的接引佛,双目微合,双手作接引之姿。窟内现存泥塑30多件。前壁的左上侧留有影塑的千佛千余身。窟龛中有许多制作精巧的弥勒、沙弥、供养人的雕塑。天堂洞是两崖上最高的石窟,窟内全是大型的石刻造像,中间一尊,高1.95米,左右两尊,高1.28米,每尊像约有二、三吨重。</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1, 51, 51); font-size:18px;">如果说敦煌是一个大壁画馆的话,那么,麦积山则是一座大雕塑馆。这里的雕像,大的高达16米,小的仅有10多厘米,体现了千余年来各个时代塑像的特点,系统地反映了中国泥塑艺术发展和演变过程。这里的泥塑大致可以分为突出墙面的高浮塑,完全离开墙面的圆塑,粘贴在墙面上的模制影塑和壁塑四类。其中数以千计的与真人大小相仿的圆塑,极富生活情趣,被视为珍品。</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1, 51, 51); font-size:18px;">麦积山的塑像有两大明显的特点:强烈的民族意识和世俗化的趋向。除早期作品外,从北魏塑像开始,差不多所有的佛像都是俯首下视的体态,都有和蔼可亲的面容,虽是天堂的神,却象世俗的人,成为人们美好愿望的化身。从塑像的体形和服饰看,也逐渐在摆脱外来艺术的影响,体现出汉民族的特点。</span></p> <p class="ql-block">北魏时期是麦积山开窟的大发展期,共有88个,占全部洞窟的近半数。早期洞窟代表有80、128两窟,以平面方形平顶中小型窟为主,窟壁出现上下分层开小龛或影塑造像的形式,造像题材除主体为三佛外,又开始出现了释迦、多宝二佛并坐说法的新题材。</p><p class="ql-block">中期洞窟代表有76、115、155窟。洞窟形制同早期无多大区别,造像风格有较大变化,面相趋于清俊。其中,115窟内出现佛弟子像,门楣上塑有七佛,均是新出现的内容。</p> <p class="ql-block">北魏晚期,因当时社会佛教的发展近乎泛滥,故而麦积山这一时期的窟龛数量多,规模大,是麦积山开窟造像的最盛期。最有代表性的有121、127、133、135、142等,为平面方形或近方形的殿堂式窟,多有壁龛,造像题材仍以三佛为主,但同时出现了一佛二菩萨二弟子的组合。造像受中原影响,以褒衣博带、秀骨清像为主流。其中,133窟(万佛洞)有泥塑27尊,造像碑18通(尤以10号佛传故事碑珍贵),飞天、千佛像共3000余尊,是麦积山石窟中造像最多的洞窟。壁画出现了大型经变画和本生故事画,以127窟的壁画保存最好。其重要作品有西方净土变、维摩诘变及萨埵那舍身伺虎、睒子本生等。特别是其经变画是国内石窟现存最早、最成熟的北朝大型经变画,对敦煌莫高窟隋唐以后的大型经变画产生了积极的影响。</p> <p class="ql-block">西魏洞窟现存12个,以43、102、123窟为代表,以中小型窟为主,出现了崖阁式窟,如第43窟(被视为文皇后乙弗氏的“寂陵”),造像出现一佛二菩萨二弟子二力士的组合。其102窟的文殊与维摩诘相对而坐、123窟的童男童女等均是水平极高的代表作品。</p> <p class="ql-block">北周共有44个窟龛,以3、4、26、62窟为代表。第4窟(又名上七佛阁、散花楼)是麦积山规模最大、位置最高的石窟,为七梁八柱、平拱藻井、宽31.7米、高15米的单檐庑殿式洞窟,是现存规模最大的崖阁建筑,在中国古代建筑史上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北周造像以七佛为主,继承西魏秀骨清像的特点,变为“面短而艳”的风格,开启了唐代造像丰满圆润的先河。</p> <p class="ql-block">隋唐时期洞窟由于地震塌毁保留甚少,以第5窟(牛儿堂)为代表。该窟外壁壁面上成排的供养人壁画是研究唐代服饰等方面的珍贵资料。</p> <p class="ql-block">宋代在麦积山的开窟甚少,但对许多早期造像进行了重修。第165窟的宋代重塑观音菩萨像及供养人像具有较高的水平,反映了宋代造像世俗化的特点。</p> <p class="ql-block">特窟(内部严禁拍摄,图片来自官网)</p><p class="ql-block">44 133 121 135</p> <p class="ql-block"><b>44窟 西魏 </b>一佛一菩萨一弟子,均为西魏造像,技法精湛。</p><p class="ql-block">正壁龛内塑坐佛一身,龛外塑左右胁侍菩萨各一身,左、右两壁后侧塑弟子各一身。佛高1.60米,水涡纹高肉髻,内穿僧祗支,胸前系结,外披通肩袈裟,结跏跌座。肉髻、胸前、衣裙上均残存彩绘痕迹,覆于佛座前的悬裳衣褶俱呈圆转的线条,质感厚重,层次分明,富有装饰趣味。佛面形方园适中,端庄典雅、微微俯视、和蔼可亲,集中体现了西魏造像的美感。龛外胁侍菩萨高1.30米,头戴冠,发呈三缕,披于肩上又垂至臂肘,袒上身,披巾绕肩。佩项饰,下着裙,侧壁弟子高1.07米,形象质朴。</p><p class="ql-block">此窟主尊经考证为西魏皇后乙弗氏,旁边的43窟则是停放她的陵寝之处。</p><p class="ql-block">这尊造像有着水涡纹高肉髻,结跏趺坐,一手施“无畏印”,一手作“与愿印”。她有着鲜卑民族特有的长相,挺鼻广额,细眼薄唇,面带微笑,庄重典雅。而衣着厚实多层,突出了北方寒冷之地的特征。时至西魏,造像风格和北魏已有很大的区别,脸颊和肩膀已经趋于圆润。这组造像也是由长安的皇家工匠亲自操刀的上乘之作。44窟最动人之处是讲述了乙弗氏和西魏傀儡皇帝元宝炬的凄美爱情故事,可谓历史上真实的宫斗剧,活着受尽折磨的皇后,死后终和爱人安葬在一起。更多动人细节,待我们去现场揭秘。</p> <p class="ql-block"><b>135窟</b></p><p class="ql-block">北魏晚期(516-534)开凿,为西崖三大窟之一。俗称“天堂洞”,既王仁裕《玉堂闲话》中称之为“天堂”者。横长方形平顶窟,其独特之处是前壁上部开三个明窗。全窟共有造像17身。</p><p class="ql-block">正壁中龛泥塑一佛二菩萨和窟左石雕一佛二菩萨,都是形神兼备的优秀作品。壁画约保存50平方米。正壁上部绘涅槃变,其右侧的八王争舍利,构图准确,描绘真切,表现了激烈的争战场景。</p> <p class="ql-block"><b>121窟</b></p><p class="ql-block">也被称为“窃窃私语”窟,是麦积山石窟中的一座重要窟龛。这个窟龛位于麦积山石窟的西崖上层西端,开凿于北魏孝文帝太和改制后。窟龛的形制为覆斗藻井,平面方形窟,高2.55米,宽2.36米,深2.15米。在正壁和左、右壁各开一龛,龛内各塑一佛,形成三世佛组合。然而,左右两壁龛内被改塑为菩萨像,原作衣裾仍保留,正壁佛像也被宋代重修。</p><p class="ql-block">佛上半身为宋代重塑,下身衣裙搭于座前呈三瓣式下垂,结跏趺坐于方台上。</p><p class="ql-block">最引人注目的部分是在正壁龛外两侧的两组立像,即左右两壁的胁侍菩萨与正壁龛外两侧的比丘、比丘尼,两两贴近,形成了被人们广为赞誉的“窃窃私语”组像。这两组人物造型上身微微前倾,肘、肩和头部完全靠拢在一起,相互依偎,耳鬓厮磨,窃窃私语,仿佛在佛陀说法的循循诱导之下互相发出会心的微笑。</p><p class="ql-block">左弟子塔螺旋发髻。菩萨着褒衣博带式袈裟。菩萨与弟子紧紧相依,面带笑意,双手合掌于胸前,作拍手状,似在窃窃私语,会心交谈,犹如现实生活中一对亲姐弟一般,充满着青春活力与动人的情感,使人位感自然与亲切。</p><p class="ql-block">力士头部宋代重修。左力士袒上身,下着裙,披巾于腹部穿圆、交叉,左手持金刚杆而立,右手提风带,右力士着宽袖上衣,下着长裙,垂手而立,身穿护身铠甲,刚健雄武,具有一种威严震慑的气魄。此窟为北魏晚期代表性重要沿窟之一</p> <p class="ql-block"><b>133窟,万佛洞,释迦会子</b></p><p class="ql-block">“释迦会子”塑像,描述的是释迦摩尼成佛后回家第一次见到儿子罗睺罗的场景。释迦眼眸低垂,身材魁梧,既有佛主的威严,又有父亲的慈爱。而儿子的表情面带委屈,仿佛对父亲有所不敢言的怨怼,画面定格在释迦欲前又止,欲摸未摸那一瞬间。这组充满着人间情绪的作品创作于宋代。</p> <p class="ql-block">133窟是麦积山石窟内部空间最大、精珍品最多、内容也最丰富的一个洞窟,“万佛洞”洞窟是“一堂二内”崖墓式。洞窟内保存有各式泥塑石雕和石碑。</p><p class="ql-block">在窟的正壁主佛的左面,静静地站立着一个看上去年龄不过十二三岁的小沙弥(小和尚),这是北魏时期(公元386-534年)最具特色的代表作品之一。</p><p class="ql-block">此窟中的阿难像是麦积山最完美的作品之一,阿难是佛的十大弟子之一,这尊塑像兼备少年弟子的俊美、聪颖多智、诚挚、善良,由微笑中透露出的少年人美好的内心世界,具有永恒的艺术魅力。</p> <p class="ql-block">左为佛传碑</p><p class="ql-block">高1.6米,宽0.8米,厚0.10米,上方呈半圆形。青石雕琢,碑阴和两侧没有雕刻和题榜。造像碑正面,用高浮雕手法,雕有大小不等12幅画面,100多位身份不同的人物。碑面刻有一周边框,正中刻有两道横栏,将石碑分为上中下三部分。</p><p class="ql-block">上部中心部分是释迦多宝二佛并坐像,右是山林出家,左上是思维悟道,下刻涅槃。</p><p class="ql-block">中间部分正中是交脚菩萨,其左上为乘象入胎,左下为降魔成道;右上为树下诞生和九龙灌顶,右下为布发掩泥,燃灯受记。</p><p class="ql-block">下部是场面宏大,人物众多的释迦说法图。左为文殊问疾,右为初转法轮。</p><p class="ql-block">整个画将人物,动物,山石,树木巧妙组合,以诠释从久远的过去世,到现在世和未来世的伟大的佛陀故事。</p><p class="ql-block">下部正中【释迦转大法轮】浮雕图展现一个拱形佛龛,释迦牟尼佛居中跏趺坐,俯视说法,高肉髻,大螺纹卷发,着平行双领褒衣博带袈裟,下摆宽大,多层皱褶呈左中右三部分自然下垂。佛左手与愿印,右手无畏印。后有舟形大背光,和双环圆形头光。圆形龛楣上忍冬卷草纹图案,五个化生童子游戏其间。在上面左右各有三个听法天众。佛两侧各有展翅欲飞凤凰站立于龛柱之上,相向对视,莲花柱头上各有一个胡跪供养菩萨。左右各有胁持菩萨,下面左右各有一托柱金刚力士。两侧胁持菩萨和金刚力士均站立于夜叉以及伸展出来的绕枝莲花上。左右厥门中刻有两个雄狮,昂首挺胸蹲坐。两侧狮子后面各有二人,人物身份不清,疑为供养人。整个浮雕画面气势宏大,庄严华丽。】</p> <p class="ql-block"><b>37窟</b></p><p class="ql-block">龛内塑坐佛一身,右侧一胁侍菩萨。主佛高2.10米,顶作低平螺旋髻,略有残损,面形方圆,着通肩架裟,善跏趺座于方形座上,中踩半圆莲台,体躯健美,神态安详。右胁侍菩萨,高1.85米,顶蓄高髻,戴华髻冠,面容丰满,形体修长,双手自然交叉于胸际,姿态优美,表现手法简练、生动,是麦积山隋代造像的精品。</p> <p class="ql-block"><b>东崖大佛</b></p><p class="ql-block">开凿于隋代的东崖大佛(第13窟)保存完好。这也是石胎泥塑一佛二菩萨像,曾于南宋绍兴年间重修,为麦积山现存最大的一组石胎泥塑造像。</p><p class="ql-block">正中主佛释迦牟尼,高17米,面型圆润饱满,螺纹低平肉髻,两眼下视,眼角上挑,袒胸鼓腹,仿佛注视着世间芸芸众生。</p><p class="ql-block">两侧菩萨高13米。佛左侧为普贤菩萨,束发高髻,头顶花冠上有一个象头的形象,面容饱满圆润中透着一丝清秀,身穿袒右偏衫,下着贴身长裙,神态恬静安逸,身姿婀娜挺拔。</p><p class="ql-block">释迦牟尼、文殊菩萨、普贤菩萨,三尊大佛悬立在石壁,景象宏伟。</p><p class="ql-block">1982年,麦积山石窟艺术研究所组织专业人员对东崖大佛面部进行重修时,从大佛眉心中发现了宋代定窑瓷碗和一卷《金光明经》唐抄本。瓷碗底部留有古代工匠题记“秦州甘谷城塑匠高振同,绍兴二十七年八月十五日”字样。这是麦积山石窟中迄今发现的第一个留下姓名、籍贯的塑匠。</p> <p class="ql-block"><b>009窟 </b></p><p class="ql-block">开凿于北周(公元557-581年),大型崖阁式建筑。共开凿七龛,这是麦积山常规线路中第一个比较开阔、没有铁丝网窗,便于拍摄的一窟。</p><p class="ql-block">每个格龛内分别塑一佛二菩萨或二弟子,龛中主尊组成七佛。现存造像共19身,历经宋、明、清重修。壁画约保存60平方米,明清重绘。第四龛顶部绘共命鸟,为双头童子形象,鸟翅鸟爪,新奇别致。</p> <p class="ql-block"><b>第3号崖阁,千佛廊,北周</b></p><p class="ql-block">现存石胎泥塑千佛297身,造像大小相近,身高0.90—0.95米,顶作低平肉髻,身穿圆领袈裟,结跏趺坐,后有圆形头光,面相浑圆,身躯壮实。上部两排千佛虽经宋、明两代重妆,面部及衣纹改动较大,但在体形方面仍保留北周造像特征。</p> <p class="ql-block"><b>4窟 七佛阁,也称散花楼</b></p><p class="ql-block">此窟开凿于北周(公元557年-581年)时期,根据记载为当时的秦州大都督李允信为其亡父祈福所建造的“功德窟”。通高16米,横宽31.7米,进深13米。原本的形制应该是一个七间八柱,前廊后室的仿宫殿单檐庑殿顶建筑。庑殿顶,即庑殿式屋顶,宋朝称“庑殿”或“四阿顶”,清朝称“庑殿”或“五脊殿”,是中国、日本、朝鲜古代建筑的一种屋顶样式。</p><p class="ql-block">单檐庑殿顶因地震等自然灾害的破坏,洞窟前半部分坍塌,前廊的柱廊中,六根石柱已崩毁,仅存梁尾与后壁相连接处的残痕,东西二角的两根石柱尚保存完好。</p> <p class="ql-block">在东崖三大佛上方最高处,距地高约70米,为麦积山规模最大,位置最高的石窟,也是最辉煌壮观的殿堂式大窟。</p><p class="ql-block">长方形的崖阁,结构为前廊后室:前廊的顶部与崖壁平齐,由8个棱石柱组建而成;后室7个窟龛上部设置了7个并排而列的平龛。</p><p class="ql-block">正是大地震,造成麦积山第4窟(北周开凿)、第5窟(隋末初唐开凿)前部柱檐大面积塌毁,仅留下东、西两侧靠近山体的石柱及一小部分天花板。</p><p class="ql-block">平台两头各有一位金刚力士,怒目圆睁、威武之姿。七间开放的佛堂,镶嵌在巨大的洞窟之内。佛堂门楣上挂着巨大的“菩提场”“西来圣人”“慧光普照”等牌匾,佛堂里均塑有佛祖、佛弟子和菩萨造像,佛堂内壁绘有壁画,依然灿烂精美</p> <p class="ql-block">是无等等,是也好,无也好,均可为等等,有无皆平等。是,无等等,是无上的,是最好的,是最高的,是赞叹到了极处。</p><p class="ql-block">“散花楼”的最中间处,牌匾上书“是无等等”。这是‘散花楼’最有名的一块匾额。它的作者是一位名叫王了望的文学家。他一生跨越明清两朝,少时饱读诗书,盼望为国效力,却因改朝换代,颠沛流离。在他年逾古稀时,回到故乡陇西,来往于寺院之间,参禅礼佛,吟诗作赋,留下许多艺术作品。当他来到麦积山,被这里静立千年的佛像和秀美风光所打动,于是提笔写下‘是无等等’,以表达自己看透世间、心如止水的境界。‘是无等等’出自《心经》,是赞叹佛法至高无上的意思。</p> <p class="ql-block">前廊:前廊两端上部耳龛内分别塑维摩诘、文殊及胁侍菩萨和弟子(明1368年―1644年)。两侧耳龛下部各塑一身金刚力士(宋960年—1279年)。</p> <p class="ql-block">散花楼的名称源自佛经故事里天女散花之说,据《维摩经·观众生品》中记载,天女散花的故事象征着菩萨和弟子道行的检验。此外,散花楼还有一神奇的自然现象,在天空晴朗且丝毫无风的情况下,向空中抛洒花片或纸屑时,花瓣纸片会向上升起,飘飘洒洒,好似漫天飞舞的花雨,蔚为壮观。</p> <p class="ql-block">第4窟在完工时,请了当时非常有名的文学家庾信做序以示纪念。这便是《秦州天水郡麦积崖佛龛铭并序》。</p><p class="ql-block">麦积崖者,乃陇底之名山。河西之灵岳。高峰寻云,深谷无量。方之鹫岛,迹循三禅;譬彼鹤鸣,虚飞六甲。鸟道乍穷,羊肠或断。云如鹏翼,忽已垂天;树若桂华,翻能拂日。是以飞锡遥来,度杯远至,疏山凿洞,郁为净土。拜灯王于石室,乃假驭风;礼花首于山龛,方资控鹤。大都督李允信者,籍以宿植,深悟法门。乃于壁之南崖,梯云凿道,奉为亡父造七佛龛。似刻浮檀,如攻水玉。从容满月,照曜青莲。影现须弥,香闻忉利。如斯尘野,还开说法之堂;犹彼香山,更对安居之佛。昔者如来追福,有报恩之经;菩萨去家,有思亲之供。敢缘斯义,乃作铭曰:</p><p class="ql-block">镇地郁盘,基乾峻极。石关十上,铜梁九息。百仞崖横,千寻松直;阴兔假道,阳鸟飞翼。载辇疏山,穿龛架岭。纠纷星汉,迴旋光景。壁累经文,龛重佛影。雕轮月殿,刻镜花堂;横镌石壁,暗凿山梁。雷乘法鼓,树积天香。嗽泉珉谷,吹尘石床。集灵真馆,藏仙册府。芝洞秋房,檀林春乳。水谷银砂,山楼石柱;异岭共云,同峰别雨。冀城余俗,河西旧风。水声幽咽,山势崆峒。法云常住,慧日无穷。方域芥尽,不变天宫。</p><p class="ql-block">庾信(513年-581年),字子山,小字兰成。南阳郡新野县(今河南新野)人。南北朝时期文学家。官至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是南北朝文学的集大成者,“宫体诗”的代表人物之一。</p> <p class="ql-block">每龛之间的墙壁上塑一身佛的八部护法,称之为“天龙八部”。此八身浮雕塑像在后期进行过修复,因自然风化等原因,泥层有所剥落,剥落的泥层下隐约可见北周原作泥层。</p> <p class="ql-block">七龛内供奉七佛,“七佛”指释迦牟尼佛及在其以前出现的六位佛陀。即毗婆尸佛、尸弃佛、毗舍婆佛、拘楼孙佛、拘那舍佛、迦叶佛。</p> <p class="ql-block">此4窟内共计有影塑佛像为757身,均为北周作品,宋明重妆。影塑是彩塑艺术之一。以泥、细砂和麦秸做材料,用泥制模具(泥范)翻制,表面经过处理,然后敷彩。通常背面粘贴于墙壁上,正面作凸起壁面较高的浮雕状。常见的影塑题材有佛、菩萨、供养菩萨、千佛、飞天、化生、莲花等。</p> <p class="ql-block"><b>西崖大佛(第98窟)</b></p><p class="ql-block">造像正中立佛高13米,大佛脚踩云头,立于绝壁,俯视群山,接引众生。两侧菩萨高9米。</p><p class="ql-block">这组石胎泥塑一佛二菩萨像是整个西崖的视觉中心。大佛开凿于北魏,北周、宋、元、明、清等不同时期均做过维缮,虽然经过了重塑,但造型却透露出早期造像的特征。</p><p class="ql-block">1978年的修缮中,在大佛胸部中发现钱币璎珞一幅。它由292枚汉、唐、宋等不同时期的钱币用麻绳串联而成,分别扎束成几何图案,较为罕见。</p><p class="ql-block">右侧胁侍菩萨保存较好,具有鲜明的北周至隋代造像“秀骨清像”的特征。其身体稍微侧扭,身形小巧秀丽,侧向主尊立佛,面容方圆饱满,弯眉、细长目,双眼微启下视,这是北魏时期最为经典的菩萨形象。</p><p class="ql-block">左侧胁侍菩萨除石胎尚存外,其余部分已因地震全部剥落无存。</p> <p class="ql-block"><b>90窟</b></p><p class="ql-block">北魏386年~534年</p><p class="ql-block">壁画为悲咒重绘,雕塑为宋重塑,壁正龛佛像左侧的弟子迦叶沉着稳健,右侧弟子阿难洒脱聪颖,具有较浓郁的生活气息</p> <p class="ql-block"><b>165窟·北魏(宋代重修)·</b></p><p class="ql-block">位于西崖中层东端。建于西秦或北魏早期,存造像均为南宋。原造像全毁,仅存束帛佛座和背光。窟内正壁塑交脚弥勒菩萨一尊,内着僧祗支外穿通肩大衣,结跏趺坐。左右各立中年女性供养人一尊,高髻花冠椭圆脸。眉弯长与鼻相通,眼角上翘,小嘴,着当时世俗女式服装,外着交领长衣,右边腰中系带,长裙盖足露脚尖,右手握拳上举、左手下垂、衣纹线条自然流畅、身材窈窕、俏丽润秀、个性鲜明、为当时上层社会年轻贵妇的真实写照。左壁菩萨、头顶方巾、额有毫光、袒胸、内穿斜领小衣,外着开领长衫、两手重叠于腹前、手心向上、作观音相。右壁菩萨顶束高髻,面形与左菩萨相同。左、右壁菩萨面目端庄秀丽、仪态典雅、肌肤细腻、怡然自得、温婉可亲,具有鲜明的性格特征。</p><p class="ql-block">供养人造像。由于政治、经济、文化等诸多方面的影响,宋人开始崇尚纯朴淡雅之美。女性美从华丽开放走向了清雅、内敛。人们对美女的要求渐渐倾向文弱清秀:削肩、平胸、柳腰、纤足。此窟供养人身材窈窕,俏丽润秀,很明显是宋代上层社会年轻贵妇的真实写照。她的头发高高梳起,束高髻并戴有装饰性的花冠。“花冠”的制作精细考究,为这身女性造像平添了几分清新的气质。塑像脸型为现在标准的鹅蛋形脸,柳叶弯眉,丹凤眼,悬胆鼻,樱桃四瓣小口,整体形象符合宋代社会对女子审美的标准。整组塑像均采用泥塑且并未绘彩,通过泥层原本的质感展现出宋代女性的素雅之美。此供养人的形象堪称宋代人物塑像的典范。</p> <p class="ql-block"><b>第74、78窟</b></p><p class="ql-block">为麦积山最早的洞窟,多认为开凿于后秦(或西秦),或认为凿于北魏文成帝复法之后。为平面方形平拱敞口大龛,窟内凿“凹”字形高坛基。两窟形制、规格均相同。三壁塑三佛,为三世佛题材。佛像面相方圆,细眉大眼,高鼻薄唇,躯体伟岸,著通肩或半披肩袈裟,为早期佛教艺术风格。窟内壁画大部分已脱落,内容难以辨认。七十四窟内现存壁画两层,底层已模糊不清,上层仅存佛两侧所绘飞天数身。</p> <p class="ql-block"><b>60窟</b></p><p class="ql-block">坐佛,身体为西魏原作,双手紧贴身体,着通肩大衣,衣褶为阴刻线,纯中原风格。佛头为北周补塑,轮廓圆润,肉髻扁平。</p> <p class="ql-block"><b>191窟</b></p><p class="ql-block">始建于西魏时期,宋代重修。现存泥塑造像7身,龛外下方为力士,两侧上方悬塑交脚菩萨,构思独特,风格新颖。</p><p class="ql-block">是麦积山石窟少有依照犍陀罗风格采用多种浮雕手法开凿的洞窟。洞窟中部悬塑一身化生金刚像,也称“花心金刚”,是佛祖从莲花之中点化而成的护法金刚。</p> <p class="ql-block"><b>第55窟 北周</b></p> <p class="ql-block">麦积山离天水市驾车须45分钟,节假日时,须在游客中心换乘景交车才能进入,,然后还需步行或乘电瓶车前往检票口,因此建议住在村里的农家民宿里,这里离麦积山入口不超过2公里,一早步行即可前往,门票可以在微信公众号上购买,特窟在入口检票前的窗口购买,特窟带讲解,一并讲解普窟。</p> <p class="ql-block">宝鸡古称陈仓,即“明修栈道、暗渡陈仓”中的那个陈仓(刘邦去汉中的途中烧绝了栈道,向项羽表示无意东归与之争夺天下。数月后,刘邦出兵反击。派少量军兵去修复栈道,装作准备通过栈道出兵,吸引对方的注意力。实际上他却率部绕道袭击陈仓,攻敌不备,占领了关中。)</p><p class="ql-block">宝鸡已有2700余年的建城史,是青铜器之乡,炎帝故里,这里出土了中国九大镇国之宝中华第一古物的石鼓,及有着“中国”一词最早文字记载的何尊.....</p><p class="ql-block">宝鸡有很多遗迹,且坐拥两座博物馆,法门寺在二十几年前曾参观过,印象深刻,端午假期短暂,此次挑选了一些自驾可达的小众景点,领略了这座周秦发祥地之一的宝藏城市的无限风光。</p> <p class="ql-block">左侧:</p><p class="ql-block">太平寺塔,为陕西关中地区遗存的标准宋塔之一。宋元佑三年(1088年),修建岐山塔。1992年,岐山塔更名为太平寺塔。</p><p class="ql-block">历代虽然屡有修葺,但原貌未改。太平寺塔为八角九层密檐式砖塔,塔体通高31.055米,底层边长2.6米;基座呈八角形,高1.18米,底边长4.75米。</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右侧:</p><p class="ql-block">净光寺塔,在眉县人民政府院内东侧(导航至人民政府后,与门卫沟通后即可进入),塔建于唐元和十一年(816年)至唐咸通五年(864年),是一座七层的实心阁楼式砖塔,没有塔座,平面呈正方形,通高20.44米,底边长4.65米。塔体以长36厘米、宽18厘米、高7厘米的黄土砖砌成。塔基有一定沉降,露出地表部分高1.5米。</p><p class="ql-block">太平寺塔塔身一至七各层塔檐均为五铺作出两跳斗拱,八层塔檐均为单跳斗拱,九层塔檐则用砖叠涩出檐。塔身的二、三、四、五、六、七层各层每面均用砖砌出隐柱,柱头有平枋,把每面分为三开间。在二、四层的正东、西面正中间辟有券门洞,门洞两侧间各用砖作出横格方形假窗;北面则作假门与假窗。在三、五、六层正东、西面的正中间则为竖形假门,两侧各间为横格假窗;在第三、第五层的正南、北面的正中间辟有券门洞各一。太平寺塔二层塔檐上的平座栏杆用三层莲瓣作装饰,三、四、五层的平栏杆则无任何装饰。整个塔体斗拱繁密,形体别致。</p> <p class="ql-block">扶风城隍庙即扶风县博物馆,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p class="ql-block">明洪武三年(1370年),始建扶风城隍庙古建筑群,明清历代屡有增建修葺。庙院坐落于三级夯土台上总占地6668平方米。自南而北中轴线上有戏楼、山门、木牌坊、八卦亭、献殿、正殿、寝殿、藏经楼及两侧厢房、配殿、钟鼓楼等,高低错落分布有序。</p><p class="ql-block">内存南北朝、隋、宋、金、元、明、清及民国年间碑碣、造像碑、经幢、石造像数十通。</p> <p class="ql-block">其实在扶风县有一处全国重点保护单位,是非常值得一看的,杨珣碑,唐天宝十二年(753年),唐玄宗李隆基为杨珣歌功颂德立此碑。</p><p class="ql-block">杨珣碑,通高6.67米,碑体上窄下宽,为大理石雕凿而成。螭首,方形趺坐并;圭额为唐肃宗李亨篆书“弘农先贤积庆之碑”八个大字。碑文为唐玄宗李隆基御书,记载了杨珣门阀家世及生平德行。碑背面有北宋绍圣二年(1095年)题记一则。碑旁有清乾隆(1776年)四十一年,陕西巡抚毕沅题写的《唐武部尚书杨珣墓》石碑一通。杨珣碑对了解大唐王朝门阀贵族杨氏家族历史,杨氏和李唐王朝之间的关系,盛唐时期的历史文化及书法艺术都具有重要的价值。杨珣碑与九成宫醴泉铭碑、乾陵武则天无字碑合称为唐代“三绝碑”。</p><p class="ql-block">我们在11:00前抵达这里时,院门紧闭,拨打告示牌上电话,等待许久,告知为了保护参观须批准,遗憾离去......</p> <p class="ql-block">金台观,地处陵塬山东坡之上,是一处窑洞式道观古建筑群,始建于元末明初,后屡加修建,现存建筑部分为明清时期规模格局遗存,为中国道教武当派宫观、武当派祖师张三丰真人祖庙、三丰太极拳及内家拳发源地之一,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金台观内建筑总体布局依山就势,主要建筑沿中轴线排列,左右对称,主要由山门、玉皇阁、三清殿、吕祖殿、慈航殿、八卦亭、张爷殿、圣母洞、三丰洞、药王洞、朝阳洞等建筑及历史遗址构成;建筑多为单檐歇山顶,。</p> <p class="ql-block">国家一级博物馆。馆藏文物12000余件(组),其中一级文物120余件,包括何尊、折觥、厉王胡簋、墙盘、秦公镈等禁止出境文物。</p><p class="ql-block">宝鸡青铜器博物院主体建筑分为五层,建筑形象运用了高台门阙、青铜后土的建筑语言,寓意着宝鸡悠久的历史文化在中国古代文明中的尊崇地位,同时也完美地结合了石鼓文化与青铜文化。</p> <p class="ql-block">中国青铜器博物院主陈列“周秦文明之光”,分为西周王朝在宝鸡发祥和秦国从宝鸡崛起、“盛世吉金--中国21世纪考古新发现特别展”、“岐山董家村西周窖藏专题展”等部分,荟萃了宝鸡地区考古发现的青铜器、玉器、陶器、金器等精品600余件(组),展示了周族兴起、古公迁岐、武王灭商、分封诸侯、周公礼制、秦君游猎、穆公称霸等一系列重大史实,生动的再现了周秦王朝的各个历史侧面,使人们认识到青铜文化魂之所在,看到周秦文明对华夏五千年所做的巨大贡献。</p> <p class="ql-block">青铜之乡</p><p class="ql-block">核心看点:杨家村窖藏复原</p><p class="ql-block">展品数量:260件</p><p class="ql-block">展厅面积:606平方米</p><p class="ql-block">展示内容: 通过大量窖藏出土青铜器的展示,展现宝鸡青铜器之盛。</p> <p class="ql-block">第一个展厅是按比例定制的宝鸡地形沙盘,沙盘上标明了宝鸡的三区九县及重要遗迹遗址。吊顶上设置有“中国商周时期青铜器主要出土地点分布图”及“宝鸡青铜器主要出土地点分布图”。 历史上宝鸡出土的青铜器不计其数,青铜器有上万件,这些青铜器包括新中国成立之前出土的传世品和公安部门收缴的盗掘品,以及新中国成立后的考古发掘出土文物。青铜器博物院展出的主要是在考古发掘中出土的文物。</p> <p class="ql-block">2003年1月19日,宝鸡眉县马家镇杨家村王宁贤,王拉乾,王明锁,王勤宁,张勤辉五位农民在一土坡取土时,神奇地发现了2700多年前的西周晚期青铜重器窖藏。随后,陕西省考古部门对该窖藏进行发掘,发现有27件青铜器放置于龛内,其中铜鼎12件,铜鬲9件,铜壶2件,铜盘、铜匜、铜盂、铜盉各1件,除铜盂以外,26件器物均确定是“单逨”所作。“单”为此人的族氏,“逨”为其名,“叔五父”是字,“叔”为其排行。</p><p class="ql-block">因此这批器物分别名之逨盘、逨鼎、逨盉、单叔鬲、单五父壶、叔五父匜、“天”盂。</p><p class="ql-block">这批窖藏青铜器是西周最为著名的单氏家族所有,。一个家族27件青铜器出土于一个窖藏,件件都有铭文,是第一次;其中盘铭文多达350多字,字数超过著名的墙盘,是盘铭中最长的一件,也是建国以来出土最长的一件;一个家族史拥有总数4048字的文字记载,是第一家;标准器多,气势宏伟,纹饰好且有底纹,观赏价值很高。最为重要的是铜器铭文提供的材料,盘铭文一一记载的周王十一代十二位王,在以往的青铜器中是绝无仅有的;单氏家族8代与周王十一代十二位王的对应关系,对估定西周积年总数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对西周青铜器断代研究和夏商周断代工程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铭文对于认识单氏家族史以及研究周王朝与西北少数民族的关系等提供了重要材料。窖藏外的发掘,为这批铜器提供了背景资料。</p> <p class="ql-block">逨盘</p><p class="ql-block">规 格:通高20.4厘米、口径53.6厘米、重18.5公斤</p><p class="ql-block">朝 代:西周晚期</p><p class="ql-block">出土地点:眉县杨家村窖藏</p><p class="ql-block">历史价值:盘为水器,一般与匜配套使用,用于古人行沃盥之礼。该器造型优美,腹部及圈足处装饰窃曲纹,铺首为兽首衔环,盘外部布满翠绿色铜锈。它是杨家村窖藏出土青铜器中史学价值最高的一件。盘内铸铭文21行372字,详细记述了单氏家族8代人辅佐西周从文王到宣王共12代天子征战、理政、管治林泽的历史。</p><p class="ql-block">8代人辅佐12位王,单氏家族史就是一部极简西周史,盘是当时的盛水礼器,“逨盘”以主人逨的名字命名,约3000年前逨怀着无比荣耀的心情将周王对他的任命和表彰刻在青铜盘上</p> <p class="ql-block">逨盘(Plate of Lai),中国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西周青铜器,中国第一盘。</p><p class="ql-block">逨盘通高20.4厘米,口径53.6厘米,圈足直径41厘米,腹深10.4厘米,兽足高4.2厘米。为方唇,折沿、浅腹、附耳、铺首,圈足下附四兽足。腹及圈足装饰窃曲纹,辅首为兽衔环。</p><p class="ql-block">盘内底铸铭文21行,约360字,记载了单氏家族8代人辅佐西周12位王(周文王至周宣王)征战、理政、管治林泽的历史。对西周王室变迁及年代世系有着明确的记载,第一次印证了《史记·周本纪》所记西周诸王名号,对夏、西周断代工程所拟的西周宣王年表做出了检验。</p><p class="ql-block">逨曰:丕显朕皇高祖单公,桓桓克明慎厥德,夹召文王武王达殷,膺受天鲁命,匍有四方,竝(并)宅厥堇疆土,用配上帝。雩朕皇高祖公叔,克逨匹成王,成受大命,方狄(逖)不享,用奠四国万邦。雩朕皇高祖新室中,克幽明厥心,柔远能迩,会召康王,方怀不廷。雩朕皇高祖惠中(蠡)父,盭(戾)龢于政,有成于猷,用会昭王穆王,盗政四方,扑伐楚荆。雩朕皇高祖零白,粦明厥心,不惰□服,用辟龏王懿王。雩朕皇亚祖懿中(设),谏谏克匍保厥辟考(孝)王夷王,有成于周邦。雩朕皇考龏叔,穆穆趩趩,龢询(均)于政,明济于德,享辟厉王。逨肇纘朕皇祖考服,虔夙夕,敬朕死事,肆天子多赐逨休,天子其万年无疆,耆(?)黄耈,保奠周邦,谏乂四方。王若曰:逨,丕显文武,膺受大命,匍有四方,则繇唯乃先圣祖考夹召先王,劳堇大命。今余唯经乃先圣祖考,申就乃令,令汝胥荣兑,冢(摄?)司四方虞林,用宫御。赐汝赤巿、幽黄、攸勒。逨敢对天子丕显鲁休扬,用作朕皇祖考寳尊盤,用追享孝于前文人,前文人严在上,廙在下,丰丰勃勃,降逨鲁多福,眉寿绰绾,授余康娱、纯右、通禄、永命、霝终,逨畯臣天子,子子孙孙永寳用享。</p> <p class="ql-block">四十三年逨鼎一组</p><p class="ql-block">朝 代:西周晚期</p><p class="ql-block">出土地点:眉县杨家村窖藏</p><p class="ql-block">历史价值:43年逨鼎共十件,该组器形、纹饰与四十二逨鼎相同。因第九、第十号两件器形较小,不能通篇记铸,而将全文分为两部分,分铸于两件器物内壁,其余8件内壁均通篇铸录全文,铭文31行,计316字,记载了周宣王四十三年(公元前785)六月中旬丁亥这一天,逨因治理林泽,供应王室山泽物产有功,周王室册封其为官司历人(类似于监察部长一职),训导其如何施政,及受到奖赏的情况。文中年、月、干支、月相俱全,为研究西周历法提供了新的资料。</p> <p class="ql-block">四十二年逨鼎</p><p class="ql-block">朝 代:西周晚期</p><p class="ql-block">出土地点:眉县杨家村窖藏</p><p class="ql-block">历史价值:42年逨鼎共两件,纹饰、铭文均相同,唯大小有别。鼎自夏代开始出现后,一直沿用至汉魏时期,主要用于祭祀和宴飨,烹煮肉食的炊具。相传大禹平定水患后,铸九鼎象征九州,九鼎遂成为传国重器,是王权的象征。器内铸铭文共25行281字,记述了在周宣王42年(公元前786年),司工散导引逨入中门,立中庭,北向而接受册命。</p> <p class="ql-block">单叔鬲</p><p class="ql-block">西周晚期(公元前885年——前771年)</p><p class="ql-block">2003年陕西眉县杨家村窖藏出土</p><p class="ql-block">从新石器时代开始,人们就已经普遍使用陶鬲了。早期的鬲腹部像三个圆鼓鼓的袋子拼合而成,这种袋形腹可以增大受火面积,使锅内的食物很快煮熟。商代早期出现了青铜鬲。西周时期,铜鬲的地位逐渐上升,常用作祭祀时进献祭品的礼器或者陪嫁的媵器。</p> <p class="ql-block">天盉</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单五父壶</p><p class="ql-block">西周晚期(公元前885年——前771年)</p><p class="ql-block">2003年陕西眉县杨家村窖藏出土</p><p class="ql-block">造型优美,纹饰缛丽,铸工精湛,堪称西周青铜壶中的精品。12基本属性:单五父壶的通高为59厘米,重25公斤,其造型为椭方体,圈形捉手,长子口盖,长颈略微内束,垂腹,圈足。双耳作龙首形,顶部又歧出一上扬的两头龙形,耳内各套一环。器盖可倒置以盛物。纹饰与铭文:单五父壶的器盖、器腹、圈足处均以数条造型各异的龙纹装饰,表现出变化多端的龙的形态。壶的铭文铸于壶口内壁及其盖上,口内铭文4行19字,含重文符2个。盖上铭文4行17字,盖、器同铭,盖少2个重文符号。</p><p class="ql-block">铭文内容为“单五父作朕皇考尊壶,其万年子子孙孙永宝用”,揭示了这件青铜器的制作目的和意义。</p><p class="ql-block">单五父壶的龙纹形象生动真实,是西周晚期到春秋时期时代精神的象征,反映了当时社会变革的时代风貌在艺术上的真实体现。这件青铜器的纹饰最显著的特点是半浮雕双身龙纹,其龙纹相互缠绕,不分主次,上下穿插,四面延展,追求一种总体上的动态平衡。这种装饰效果不仅造成异常瑰丽的装饰效果,而且反映了在西周晚期青铜器艺术审美观念的重要变化。</p> <p class="ql-block">逨盉</p><p class="ql-block">朝 代:西周晚期</p><p class="ql-block">出土地点:眉县杨家村窖藏</p><p class="ql-block">规 格:通高48、通长52厘米、重12公斤</p><p class="ql-block">历史价值:盉,为古代是古人调和酒、水的器具,用水来调和酒味的浓淡。该器造型独特,构思奇妙,从铭文得知,是西周单氏家族第八代逨为祭祀皇高祖单公而做的一件礼器。</p><p class="ql-block">器身呈扁圆形,两面以龙纹装饰,盖首为凤鸟,凤首高昂,展翅欲飞,形象逼真。盖与器身连接处,是一只老虎,它歪着头向上攀爬,悠闲自得的样子却不失兽中之王的威严。盉的鋬手是吞云吐雾的龙首,好像在空中遨游,呼风唤雨。12厘米长而直的管状流,像是一条舞动身躯的长龙,正张着嘴准备吐出美酒。整个器身由四个龙首支撑而起,灵动稳健。逨盉以威风凛凛的老虎连接着刚强雄健的龙与柔美仁善的凤,烘托出一种龙腾虎跃凤呈祥,吉祥画面。龙与凤、刚与柔、动与静相互烘托,彼此呼应,和谐统一。</p> <p class="ql-block">伯公父勺</p><p class="ql-block">朝 代:西周晚期</p><p class="ql-block">出土地点:宝鸡市扶风县云塘窖藏</p><p class="ql-block">历史价值:1976年出土于宝鸡市扶风县云塘窖藏,勺,舀酒器,由一个小杯连铸一条直柄,自铭为爵,器形独特。</p> <p class="ql-block">(疒兴)(xīng)簋</p><p class="ql-block">西周中期 公元前977~前886年1976年</p><p class="ql-block">扶风县庄白村一号窑藏出土</p><p class="ql-block">上方为一圈足双耳簋,下连铸一方座。主要饰直棱纹,盖沿和颈部增饰一周重环纹,方座四面各有六个小方孔。方座簋是周人特有的器形,起源于宝鸡地区,仅限于高等级贵族使用。同出8件,大小、形制、纹饰、铭文基本相同,是一组列簋。</p> <p class="ql-block">(疒兴)(xīng)辅</p><p class="ql-block">(疒兴)(xīng)盆</p><p class="ql-block">父乙甗</p><p class="ql-block">微伯鬲</p><p class="ql-block">西周中期 公元前977~前886年</p><p class="ql-block">1976年扶风县庄白村一号窑藏出土</p> <p class="ql-block">周礼之邦</p><p class="ql-block">核心看点:何尊</p><p class="ql-block">展品数量:688件</p><p class="ql-block">展厅面积:947平方米</p><p class="ql-block">展示内容: 通过对文物信息的阐述,描绘出兴于周朝礼制下的辉煌盛世。</p><p class="ql-block">第二展厅以对周礼的追溯和阐释为线索,重点展现厉王胡簋,解读一个民族情结的缘起;通过对墙盘的重点解读,以及相关文物的配套陈列,追颂西周文、武、成、康、昭、穆六王的文治武功;以国宝重器何尊作为本单元的收官之作,重点呈现“营建洛邑,宅兹中国”的铭文特写,追溯“中国”二字的由来。通过对文物信息的阐述,描绘出一幅兴于周朝礼制下的辉煌盛世。</p> <p class="ql-block">弓鱼(yu)四耳方座簋</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弓鱼(yu)双耳方座簋</span></p><p class="ql-block">西周早期 公元前1046年~公元前977年</p><p class="ql-block">1981年宝鸡纸坊头一号墓出土</p> <p class="ql-block">何尊</p><p class="ql-block">朝 代:西周早期</p><p class="ql-block">出土地点:1963年宝鸡市贾村镇</p><p class="ql-block">历史价值:出土的“何尊”是西周早期贵族“何”铸造的一件青铜酒器,通高38.5厘米、口径29厘米、圈足底径20×20厘米,重14.6千克。尊器身呈椭方形,圆口外侈,通体饰四道透雕的扉棱,造型典雅庄重,方圆相继,富有变化。尊上腹部饰以蕉叶纹和蛇纹,腹部及圈足饰饕餮纹,饕餮巨目利爪,粗大的卷角翘出器面;纹饰采用高浮雕与地纹相结合的表现手法,繁缛华丽。何尊是西周早期成王时的铜器,其内底铸铭文12行122字,记载了成王在其亲政五年时,于新建成的东都洛邑对其下属“宗小子”的训诰。这段铭文记载了周成王营建洛邑,建筑陪都的重要历史事件,极具史料价值,而其中“宅兹中国”(大意为我要住在天下的中央地区)更是“中国”最早的文字记载。</p> <p class="ql-block">夨伯鬲(右列第二图)</p><p class="ql-block">朝 代:西周早期</p><p class="ql-block">出土地点:宝鸡鱼国墓地</p><p class="ql-block">历史价值:该器内壁铸有铭文2行5字“夨伯作旅鼎”,铭文中有“夨”字,因而专家断定其可能为古夨国器物。周武王灭商后,为了巩固西周政权,分封诸侯,在宝鸡分封的诸侯国有鱼国、散国、夨国、微国、井国、虢国等,夨国位于今天宝鸡北部的陇县、千阳一带。</p> <p class="ql-block">火纹罍(第二排右)</p><p class="ql-block">公元前1046年~公元前771年</p><p class="ql-block">1997年宝鸡扶风县齐家村出土</p> <p class="ql-block">帝国之路</p><p class="ql-block">核心看点:秦公镈</p><p class="ql-block">展品数量:360件</p><p class="ql-block">展厅面积:947平方米</p><p class="ql-block">展示内容: 展现非子养马、始皇加冕等历史节点。</p><p class="ql-block">第三展厅以周王室的衰败和东迁为背景,以秦帝国的崛起之路为线索,展现出曲折流转的历史脉络。以西周的尾声作为展览的开篇,逐次展现非子养马、襄公立国、文公东猎、武公创县、宣公刻石、穆公称霸以及始皇加冕的历史节点。在两个族群发展的此消彼长间,展现了一场宏大的民族历史的兴衰之旅。</p> <p class="ql-block">秦公镈</p><p class="ql-block">朝代:春秋时期</p><p class="ql-block">出土地点:1976年出土于陕西省扶风县庄白大队</p><p class="ql-block">历史价值:秦公镈通高75.1厘米,镈身高53厘米,舞宽30.4X26厘米,重62.5公斤。秦公镈造型雄伟,鼓部齐平,中起四道飞棱,侧旁的两道飞棱,形状是九条蟠曲的飞龙,前后两条则是五条飞龙和一只凤鸟。舞部各有一龙一凤,背对背,向后回首。纽上有环。镈身上下各有一条带状花纹,由变形的蝉纹与窃曲纹组成。其上有铭文135字,是秦武公祭祀祖先的礼器,铭文中提到了秦襄公、秦文公、秦静公、秦宪公四代世系,着重讲了秦襄公被赏宅受国之事。秦公镈对研究秦代先祖的历史极为重要,也有助于了解春秋早期秦地的青铜铸冶技术及音乐文化</p><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智慧之光</p><p class="ql-block">核心看点:折觥</p><p class="ql-block">展品数量:160件</p><p class="ql-block">展厅面积:606平方米</p><p class="ql-block">展示内容: 以复原西周青铜作坊的形式,诠释了青铜器从制模翻范到铸造成器的完整工艺。</p><p class="ql-block">第四展厅面积606平方米,共展出文物160件。以单元叙说为逻辑构成,结合器物图文的静态展陈,漫画语言呈现的电子互动桌面,视觉冲击力强的宽幅多媒体系统,生动有趣的作坊体验,多层面、多角度诠释了青铜器从制模翻范到铸造成器的完整工艺。重点展示国宝折觥,展现青铜器造型及纹饰的独特艺术神韵,突出青铜文化的艺术特色。</p> <p class="ql-block">折觥</p><p class="ql-block">朝 代:西周</p><p class="ql-block">出土地点:1976年于陕西省扶风县庄自村</p><p class="ql-block">历史价值:通高28.7厘米。觥是盛行于商代和西周前期的一种造型较为怪异的酒器。此觥为长方形腹,有盖。盖前端做成兽头,兽头鼓目,曲角,巨鼻,獠牙外露;盖后端铸兽面纹饰,中脊起透雕脊棱,两侧饰回首夔纹。鋬上为兽头,中为鸷鸟,下为象鼻。器腹饰兽面纹,转角和中线铸透雕扉棱,口部和长方形圈足饰夔纹。器与盖铭文相同,各40字。折觥造型稳重,铸造精美,纹样繁复,装饰富丽,且方形兕觥又较少见。专家认为此器应属西周昭王时代,是青铜器断代的标准器,具有较高的历史和艺术价值</p> <p class="ql-block">特展</p> <p class="ql-block">兴簋</p><p class="ql-block">朝 代:西周中期</p><p class="ql-block">出土地点:宝鸡市扶风县庄白村一号窖藏</p><p class="ql-block">规 格:通高35.7厘米,口径22.8厘米</p><p class="ql-block">历史价值:簋(读鬼),盛放煮熟的黍、稷、稻、梁等饭食的器具,商周时期,簋是重要的礼器,在祭祀和宴飨时常以偶数的簋与奇数的鼎配合使用,表示主人的地位和身份。该器共出土8件,均由器身和器座构成,装饰有直棱纹,造型古朴典雅</p> <p class="ql-block">自上而下自左而右</p><p class="ql-block">图五 四十三年逨鼎</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图六 墙盘(复制品)</p><p class="ql-block">正品曾在成都博物馆的“汉字中国”特展中看到过,</p><p class="ql-block">墙盘朝代:西周中期出土</p><p class="ql-block">地点:1976年出土于陕西省扶风县庄白大队</p><p class="ql-block">历史价值:微氏家族器具,通高16.2厘米,口径47. 3厘米,深8.6厘米。</p><p class="ql-block">史墙盘是西周微氏家族中一位名叫墙的人,为纪念其先祖而作的铜盘,因作器者墙为史官而得此名。盥洗器,此盘造型规整,纹饰精美,敞口,浅腹,圈足,腹外附双耳;腹部饰凤鸟纹,圈足部饰两端上下卷曲的云纹,全器纹饰以云雷纹衬地,显得清丽流畅。盘内底部刻有18行铭文,共284字,记述西周文、武、成、康、昭、穆六王的重要史迹以及作器者的家世,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发现的最长的一篇铜器铭文。人们从微氏家族的发展史中,可看出周王朝对殷商遗民采取的政策。盘铭也是一篇很漂亮的书法作品,其文体爱用简明整齐的四字句式,这是已知时代最早的带有较明显骈文风格的铭文作品。</p> <p class="ql-block">三千年前的“守门人”—刖人守门鼎</p><p class="ql-block">1988年出土于宝鸡茹家庄鱼国墓地,整体设计独具匠心,是我国青铜器当中极为罕见的一种器形。</p><p class="ql-block">它的整体造型是一个长方形的造型,分为上下两层,上层用来盛放食物,下层用来盛放炭火,可以使鼎内的食物保持一定的温度;底层还有十字形的镂空,可以起到通风助燃的作用,所以它就是属于西周时期的一件温鼎了,其实这件器物也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火锅的形式了。鼎的四周还装饰了很多的动物纹饰,非常的生动形象,最引人注目的是右边的门口,还站有一位束发裸体受到过刖刑,失去左脚的奴隶。这个就是西周时期刖刑的真实写照了,刖刑是中国古代的一种酷刑,指砍去受罚者的左脚、右脚或者是双脚,那为什么要让受到刖刑的人去给人看门守院呢?</p><p class="ql-block">这个其实在《周礼.秋官》中,就已经有了相关的记载,《周礼.秋官》记载:“墨使守门,劓者使守关,宫者使守内,刖者使守囿,髡者使守积“,那么受到刖刑的人所守的这个囿呢,就是西周时期贵族们看养珍禽异兽的园囿了,而这件刖人守门鼎就像是贵族的园囿,上面形态各异的动物,就是苑囿中饲养的珍禽异兽了。这件鼎的出现,正是印证了史书所载的”刖者使守囿“,证实了刖刑的残酷,也是为我们真实地反映了奴隶主社会底层人的悲惨生活。</p><p class="ql-block">古人用这种法律报告的形式,教化其余的平民和奴隶要遵纪守法,也是我们研究西周社会制度和刑法制度的实物资料。可以说呀,它是一件集实用性、艺术性、警示性、教育性为一体的一件艺术珍品!</p> <p class="ql-block">宝鸡周原博物馆</p><p class="ql-block">馆内收藏有周原遗址出土的万余件珍贵文物。</p><p class="ql-block">有巧夺天工的青铜器,如艺术瑰宝折觥、青铜史书墙盘、壶中之冠三年师 壶、 中之王 、战争史书师同鼎、法律判决书 等,这些文物不仅史料价值极高,且纪年明确,是西周青铜器研究中难得的断代标准器;</p><p class="ql-block">有弥足珍贵的甲骨文,周原甲骨文字迹秀丽、字形工整、刀法流畅娴熟、刻划刚劲有力,有的小如粟粒,用放大镜才能看清,堪称我国最早的微雕艺术精品,具有极高的史料和艺术价值;</p><p class="ql-block">有玲珑剔透的玉器,周原出土的玉器数以千计,种类繁多、造型精美、构思奇妙、独具匠心。</p><p class="ql-block">同时周原博物馆收藏着大量从周原遗址中出土的陶器、蚌器、原始陶器、生产生活用具、建筑材料等珍贵文物,这些文物全面地反映了三千年以前周人的生产、生活习俗和政治、经济状况,同时也为周原这块宝地蒙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钟鼎彝器甲天下,金甲陶文冠古今",博大精深的周文化,是中华文化的根、华夏文化的源。</p> <p class="ql-block">周原最早是周人迁徙的一个落脚点。在周朝建立之前夏商时代,周人是一个生活在山西南部汾河流域的小部落,后来因为不堪敌人的军事进攻,举族通过陕北,把家搬到了关中西部的周原。后来周人以此为据点,不断扩张,最后以小博大战胜商朝建立了周朝。所以,周原可以看作是周人由衰转盛的“发祥地”。</p><p class="ql-block">纵观周朝历史,有三座政治意义最为重要的城市。一座是宗周,也就是西周时期的国都:丰、镐;一座是成周,也就是周灭商之后,为了监视殷商故地的遗民所建立的洛邑;一座就是周原,为了纪念周人白手起家的历程,因为周原在岐山之南,也叫岐周。随着考古发现的进展,人们对周原政治地位的认知在不断提高。</p><p class="ql-block">一般来说,传统观点认为三座城市的功能划分是:岐周主要行使祭祀功能,是圣都;宗周则承担着主要的政治职能,是行政性都城;成周则以军事职能为主,负责保卫王朝东部的安全。</p><p class="ql-block">在整个西周时期,宗周一直是主都,成周由于军事职能在西周中晚期重要性愈发突出,而岐周政治地位却一直在下降。</p><p class="ql-block">不过,2020年以来的考古,发现了周原遗址在西周时期分为大城和小城,小城位于大城西北,有大型夯土基址,四周围有城壕,面积约 175 万平方米;大城面积约 520 万平方米,是目前发现的西周时期最大城址。而且从周原西周城市遗址的发展来看,在西周中晚期明显向冬扩张,发现了多处高等级建筑和墓地群,甚至还出现了大小城结构,使学界倾向于到了西周中晚期,岐周的政治地位反而逐渐增高。比如陕西考古所的张天恩就认为,周穆王将都城重新迁回岐周,周原成为西周中晚期的政治中心。</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刖人</span>守门方鼎 西周中期文物</p><p class="ql-block">1976年12月陕西省扶风县庄白村一号西周青铜器窑藏出土,陕西省周原博物馆藏。 通高17.7厘米,口长9.2厘米,口宽11.9厘米,重1750克</p><p class="ql-block">这件刖人守门鼎通高17.7厘米,口长9.2厘米,口宽11.9厘米,重1750克。西周中期青铜器。1976年陕西扶风庄白村出土。鼎为方体,双附耳,分上下两层。上层四角铸四龙,下层为盛炭火的炉膛,底部四兽足。炉膛正面铸能开闭的两扇门,右门外浮雕刖足者(被砍左足)持一插关,与史书记载刖者守门相符。左门有虎头关口。两侧铸方孔窗户,炉底有一圆孔。此鼎设计匠心独具,造型奇巧别致,是一件难得一艺术佳作,《秋宫》中记载:“墨者使守门,劓者使守关,宫者使守积(看守粮仓)。”对受对刑的罪犯,仍然给予他们生活的出路。</p> <p class="ql-block">碳水宝鸡,令氏家外家</p><p class="ql-block">在宝鸡有许多美食,令氏家外家几乎集中了这个城市所有小吃,推荐</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