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我是一位对美食怀有深厚热爱的人,对于味道的感知尤为敏锐。自幼年起,我就在奶奶的指导下学习烹饪,作为家族中的长子长孙,我早早地明白了分担家务的重要性。在那个仍以柴火为主要烹饪工具的年代,我在十二三岁的年纪就已经掌握了香煎各类海鱼以及制作简单菜肴的技巧。我煎的小鱼,两面金黄,恰到好处,展现出了不凡的手艺。</p> <p class="ql-block">那些年,我在电视台任职广告部主任,时常需要亲临各大酒楼拍摄广告,也因此结识了许多当地的名厨。在拍摄的空隙,我们常常交流烹饪心得,我在不经意间也学习了诸多烹饪技巧。加上我对美食的独特洞察力,往往一点即通。也许我天生就拥有一种敏锐的味觉,每当在外面尝到美味,我都能在家里复制出类似的口感。</p> <p class="ql-block">时至今日,我妻子仍然对我亲手制作的豉汁蒸排骨赞不绝口,无论重复多少次,她都不会觉得腻。她总是说,外面的同类菜肴都无法与之相比,我想这就是爱的魔力吧。我的妻子同样热衷于美食,她的几道拿手菜如砂锅焗鸡、阳江吹鹅等,都是我百吃不厌的。在我们结婚之前,她在娘家就是主厨的角色。</p> <p class="ql-block">我的家庭可以称得上美食一族。自从弟弟和父母从香港迁回阳江养老安家后,虽然我没有与他们同住,但美食却成了我们亲情联系的重要桥梁。每个星期,我都会去他们的住所亲自下厨,准备一顿丰盛的晚餐。除此之外,每隔几天,我也会四处探寻美食,带着全家人到各地追寻那些令人垂涎的佳肴。</p> <p class="ql-block">尤其是我的父母,尽管年事已高,但他们每次享用完美食,就会开始兴致勃勃地计划下一次的美食之旅,讨论去哪里品尝,吃什么好。提到父亲,他不仅是个烹饪爱好者,而且技艺精湛,曾在香港的一家小公司担任厨师。直到九十大寿之前,他还始终乐此不疲地为家人烹制美食。我想,这可能就是家的味道吧,这种对美食的热爱,或许已经融入到我们的基因之中。</p> <p class="ql-block">我的儿子同样是个美食爱好者,显然他继承了我的基因。尽管他在澳大利亚的工作繁重,但他欣然接受了在家烹饪的责任,而且他的厨艺相当出色,他做的饭菜深受孙子孙女们的喜爱。我妻子甚至说,有些菜肴他做得比我更好,这让我深感欣慰。当我在澳大利亚时,他们都乐享我每日精心准备的各种美味。有一次,儿子和儿媳邀请了孙子的同学一家来家中共进晚餐。</p> <p class="ql-block">我精心挑选了中餐原料,烹制了五香牛腩、西芹炒虾仁、粉丝蒸扇贝、卤味拼盘、牛肉炒饭等近十道菜,澳洲客人连连称赞,就连剩余的牛腩汁也被要求打包带走。还有一次在澳大利亚过中秋节,我精心准备了一桌丰盛的菜肴,邀请儿媳的表哥夫妇一起欢庆。他们也很贴心地带了一盘自家制作的红烧肉,然而,令人意外的是,大家明显更钟情于我做的。那一整锅红烧肉几乎被一扫而空,他们在告别时甚至把剩余的部分全都打包带走了。</p> <p class="ql-block">谈到孙子孙女对美食的热爱,显然他们也遗传了我们家族的基因。孙子还未满十岁,妈妈就已经开始教他煮面条。不久前,他们随父母回国,曾祖父母对他们疼爱有加,每天都带他们去酒店享用茶点和大餐。起初,他们对此兴致勃勃,觉得琳琅满目的美食满足了他们的味蕾,但连续在外面用餐后很快就产生了厌倦,最后甚至不愿再出去。</p> <p class="ql-block">孙女坦率地表示,爷爷做的饭菜最合她的胃口,即使是简单的肉丝汤面,味道也远胜过外面的餐馆。她说得没错,那碗肉丝汤面我确实是用心烹制的,面条先用热水焯过,再另起一锅熬煮鲜美的肉丝汤底,关键在于姜丝和麻油的比例要恰到好处,这样一碗看似简单却鲜美无比的汤面令孙女念念不忘。而孙子不论是在澳大利亚还是在国内,最喜欢的一如既往是我做的醋溜土豆丝和牛肉炒番茄鸡蛋,他对这两道菜从未产生过厌倦之情。</p> <p class="ql-block">可以说,我们四代人一直秉承着美食世家的传统,美食成为了维系家庭亲情的纽带。无论身处何方,我们都保留着家的味道。这不仅仅是一场味觉的盛宴,更是一座连接文化和情感的桥梁,它维系着我们的根和源。</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