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掠影:圣堡随拍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圣彼得堡始建于1703年,至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市名源自耶稣的弟子圣徒彼得。1712年彼得大帝迁都到圣彼得堡,自此,一直到1918年的200多年的时间里,这里都是俄罗斯政治、文化和经济的中心。1924年为纪念列宁而更名为列宁格勒,1991年苏联解体后,又恢复原名为圣彼得堡。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圣彼得堡是俄罗斯文化和历史名城,以建筑的精美闻名于世,素有“地上博物馆”之称,它是世界上唯一一个以整个城市——“圣彼得堡历史中心”,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一大批高雅华贵、多姿多彩的历史古建筑令这座城市熠熠生辉!例如冬宫、叶卡捷琳娜宫、彼得保罗要塞、喀山大教堂、圣伊萨基耶夫大教堂等等。</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早上七点多钟就来到了斯莫尔尼宫,现为圣彼得堡市政府和机关所在地,门前广场上有一尊列宁的铜像。</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斯莫尔尼宫建于1806-1808年,它原是俄罗斯第一所女子贵族学校,在1917年的十月革命之际,这里作为以列宁为核心的作战中枢,于10月25日宣告建立了苏维埃政权。</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1917年11月7日,列宁在斯莫尔尼会议大厅发表对俄国公民的号召书,宣布一切政权归苏维埃。至次年1918年将首都迁到莫斯科为止,这里一直作为苏维埃政权的中枢,列宁在这里居住过124天。电影《列宁在1918》中的不少镜头都是在这里拍摄的。</span></p><p class="ql-block">注:本图片来自网络</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市府楼前是个大公园,也许来的早基本没有游人,主干道两侧分别是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半身塑像。</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市政厅旁边是斯莫尔尼修道院,蓝白相间的巴洛克式建筑群,在朝阳的映衬下显得格外清爽、雅致。</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斯莫尔尼修道院由一座大教堂和环绕其周围的建筑物所组成。这座俄罗斯东正教修道院最初是为伊丽莎白而建。作为彼得大帝和叶卡捷琳娜的女儿,她曾经被禁止继承皇位。为此,她选择当一名修女。1741年,伊凡六世在政变中被推翻。伊丽莎白决定放弃修道院的生活,接受继承俄罗斯皇位的请求。</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修道院内部以白色为基调,肃穆且不奢华。</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从修道院出来,又去后面的花园转了一圈。</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窗户上方精美的雕刻</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伊萨基辅大教堂,坐落在市中心的伊萨基辅广场,是圣彼得堡最大的东正教教堂。1818 年开始建造,1858 年竣工,是俄罗斯晚期古典主义建筑的代表作。它与梵蒂冈的圣彼得大教堂、伦敦的圣保罗大教堂和佛罗伦萨的圣母百花大教堂并称为世界四大圆顶教堂。</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整座教堂华丽宏伟,穹顶采用镀金工艺,耗费100公斤,自落成以来没有重新镀金,至今仍然流光溢彩。二战期间为保护教堂,金顶被涂成了黑色。</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如今的伊萨基辅大教堂兼具博物馆的功能,在教堂圆顶下方的观景台,可以俯瞰圣彼得堡市区的风光。</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伊萨基辅大教堂造型雄伟壮观,属于东正教风格,外面的大柱子是古希腊柱体,内观为巴洛克风格。</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休闲的人们</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大教堂曾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受到严重损坏,20年后才修复完毕,但教堂大门外的大理石柱子上的几处弹痕却没有修补。其中一根柱子的一块铜牌上写着:“这是在1941年-1944年,德国法西斯发射的148478发炮弹中其中一发留下的罪证。”</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大教堂有用橡木制成的3扇巨门,每扇面积42平方米,重达20吨,上面是人物雕像。</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1712年,彼得大帝与叶卡捷琳娜一世的婚礼就是在此举行的。</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尼古拉一世纪念碑,位于伊萨基辅广场上,始建于1856年,历时三年,于1859年6月建成。为纪念尼古拉一世——俄罗斯帝国皇帝(1796-1855年)而建。</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铜像底座四面为四位女子,即尼古拉一世的妻子及三个女儿。据说铜像后边的建筑原为其最小的女儿玛利亚的宫殿。但是她感到每天开窗,看到的都是她父亲骑马背对着自己心里很不舒服,所以搬走了。现在那幢大楼是圣彼得堡杜马所在地。</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圣彼得堡杜马所在地</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尼古拉一世纪念碑的设计非常巧妙,马匹前脚腾跃于空,后双腿着地,支撑着整座雕像的重量。这比一般的三脚或四脚着地的雕塑,设计上更有难度。这是欧洲历史上第一个骑马雕像,在当时被认为是纪念碑工程中的奇迹。</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纪念碑与大教堂同框</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来广场上拍照的新人</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广场上的仿古马车</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十二月党人广场,坐落在涅瓦河岸,邻近海军司令部大楼旁。1925年前,广场原名为元老院广场,之所以后来改名是为了纪念发生在1825年的流血政变——十二月革命(由青年军官们发动的俄国历史上第一次试图推翻沙皇专制制度的武装起义)。这支由一批具有民主思想的贵族青年和知识分子领导的起义队伍,就是后来被列宁高度评价为“俄国第一代革命者”的十二月党人。</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海军司令部大楼,建于1704年。整个建筑结合了古典主义建筑艺术和俄国建筑艺术的特点。</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广场中央有一个圆形的大草坪,中央竖立着彼得大帝青铜骑士像。铜像建于1766-1782年,高5米,重20吨,底座是一块重400吨的花岗石,上面刻着“叶卡捷林娜二世纪念彼得大帝一世于1782年8月”。这是是世界上纪念性雕塑艺术最完美的作品之一。</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骏马前腿腾空,彼得大帝安坐在坐骑上,两眼炯炯有神,目视前方,充满信心,严厉而自豪。该马象征着俄罗斯,在他的坐骑铁蹄下正踏着一条大蟒蛇!蛇代表了一切阻碍彼得大帝改革维新的守旧派,破除所有阻碍一心只想干一番轰轰烈烈的大事业!</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涅瓦河,源于拉多加湖,自东向西流经圣彼得堡,注入芬兰湾。涅瓦河长约75公里,其中约30公里都在圣彼得堡的范围内,平均宽度400-600米,最大宽度1200米,最大深度24米。按河水流量计算,涅瓦河是欧洲的第三大河流,以河水流量计算,仅次于伏尔加河和多瑙河。</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我们来到涅瓦河游船码头,乘船游览两岸风光。游船内宽敞整洁,桌子上摆放了许多水果、鱼子酱、小点心、饮料和酒,还有表演队表演节目。</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表演节目</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涅瓦河上各种船只穿梭往来,非常繁忙 。</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涅瓦河上的水翼船,是一种高速航行的船。船身底部有支架,装上水翼。当船的速度逐渐增加,水翼提供的浮力会把船身抬离水面(称为水翼飞航或水翼航行),从而大为减少水的阻力来增加航行速度。</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当水翼船飞离水面,溅起一路白色的飞沫,在阳光的照射下晶莹剔透,煞是壮观!</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涅瓦河两岸分布着各式各样金碧辉煌的建筑群,反映了不同历史时期的建筑艺术风格 ,沿途可看到冬宫、保罗要塞等。</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船上的一对游人</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圣彼得堡是一座临海的城市,涅瓦河穿城而过,整个城市河道纵横,故有“北方威尼斯”之称。无论走在这座城市得任何一个地方,都可以看到一个具有高高尖顶的金色建筑,这就是圣彼得保罗要塞,它像一根钢针穿破苍穹、刺向天空。</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圣彼得保罗要塞,1703年5月16日由彼得大帝在兔子岛上奠基,它与彼得堡同龄。彼得堡是在要塞的保护下诞生和发展的,彼得保罗要塞是作为俄国同瑞典进行北方战争的前哨阵地创造的。</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水中木柱上的兔子雕像</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1703年为了争夺波罗的海的出海口,彼得大帝出兵打败瑞典,将波罗的海周边的大片领土收入囊中。为了控制波罗的海出海口,彼得大帝决定在紧靠波罗的海出海口的一片沼泽地上建一座新城市,这就是今天的圣彼得堡。为保证新城市的安全,在涅瓦河通向波罗的海出海口的地方,建起了圣彼得保罗要塞。</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随着俄罗斯的日益强大及不断地向外扩张,波罗的海事实上已成为俄罗斯的内海,失去了防御的作用。1717年这里成了国家监狱,而第一个被关入监狱的正是彼得大帝的儿子阿列克谢。阿列克谢是彼得大帝的长子,但他却是父亲改革的坚决反对者。1716年阿列克谢逃亡奥地利,后被引渡回国,并判处死刑,而监斩人正是彼得自己。俄罗斯历史上的许多名人如陀思妥耶夫斯基、拉吉舍夫、车尔尼雪夫斯基、高尔基等均曾在此关押,1887年,列宁21岁的哥哥亚-乌里扬诺夫试图谋杀沙皇亚历山大三世,失败后在要塞中被杀害。</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圣彼得保罗大教堂建于1703年,是要塞中最著名也是最为耀眼的大教堂。原为木质建筑,1712-1733年在原处改建为石头教堂。大教堂的钟楼高122米,金光闪闪的尖顶上是高达3.2米的天使塑像,天使塑像又是一个风向标。这个大教堂一直到20世纪中叶,都是圣彼得堡的最高建筑,曾经是要塞的瞭望塔,也是圣彼得堡古老的地标。在圣彼得堡的任何地方都能看到这个教堂的尖顶。</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圣彼得保罗大教堂是罗曼诺夫王朝的皇家陵墓,从彼得大帝直到亚历山大三世的历任沙皇均葬在此教堂,许多王公大臣也葬于此处。</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一群来此参观的年轻人</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环绕要塞的后城墙高12米、厚2.5-4米,另外还有6个棱堡。其中一个棱堡——面向涅瓦河的纳富什金棱堡,每天正午时分会向空中发射一枚空包弹,以向全城居民报时。</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要塞内有一尊坐着的腿长、头小的彼得大帝青铜雕像。据说真实的彼得大帝既是如此,2米多高的身材,大手大脚小脑袋。因为据说摸一摸彼得大帝会有各种好运,所以一波又一波的游客接力,将铜像摸得锃光瓦亮。</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参观的游人</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圣彼得堡罗要塞共有6个城门,圣彼得门是唯一被保存至今的的古城门。门上有一个象征沙皇至高无上的双头鹰图案,这也是现在俄罗斯的国徽图案。门上的浮雕讲述的是耶稣的大弟子圣彼得战胜异教徒的故事,以此来隐喻彼得大帝战胜敌人的英勇无畏和一往无前精神。而浮雕上圣彼得的形象就是按照彼得大帝的相貌塑造的。</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瓦西里岛古港口灯塔,港口的广场两侧耸立着两根船头形装饰的棕红色圆柱,是为入港船只导航的灯塔,称为拉斯特莱里柱,也称“海神柱”,建于1810年。上面之所以有船头装饰,是因为在古希腊罗马时期,人们把战败船只的船头钉在圆柱上,作为海战胜利的象征。在灯塔的花岗石基座上,有四座象征着俄罗斯四大主要河流的雕像——伏尔加河、沃尔霍夫河、第涅伯河及流经圣彼得堡的涅瓦河。</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1917年十月革命前夕,圣彼得保罗要塞成为起义军的司令部,按照列宁指示,以在棱堡的旗杆上悬挂一盏明灯为号,巡洋舰“阿芙乐尔”号炮轰冬宫,从而掀起起义怒潮。从此“阿芙乐尔号巡洋舰的炮声”成为十月革命的象征,1948年起,阿芙乐尔号作为“十月革命”纪念舰永久停泊在涅瓦河畔,成为苏联海军博物馆,供游客参观。</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涅瓦河边马路对面,有一座建于1805-1816年的白色建筑(上图),古希腊建筑风格,44根陶立克式圆柱围绕四周,大门正上方有一组“海神波塞冬”的雕塑,早期为圣彼得堡证券交易所,现为中央海军博物馆。</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涅瓦河边有两座石狮子,是当时中国清政府送给沙皇尼古拉二世的生日礼物。石狮的基座上,一面刻有“大清光绪三十年”,另一面刻有俄文及“1907年”字样。这座码头,因此也叫“双狮码头”。</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与彼得大帝比比个儿</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地上的图案与远处的雕塑</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涅瓦河边的雕塑</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彼得大帝夏日庭院,是圣彼得堡市内最古老的公园(建于1704年),也是这座城市的象征之一。公园现在是市民和观光者喜爱的休憩场所,但是在彼得大帝时期,这里只有沙皇以及贵族等社会名流才可以进入。</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公园内绿树成荫,池塘、喷泉、小瀑布、凉亭、小岛、鸽舍鸟屋、藤蔓环绕的拱门、历史人物雕像等分散在偌大的园内,适合悠闲地漫步欣赏。</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路边雕像</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漂亮的喷泉</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身着复古服装的游人</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这可能是父子俩儿,在表演节目。</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1777年,夏日庭院遭遇了毁灭性的洪灾。到19世纪初,花园的许多雕像,古老的建筑和娱乐设施都已不复存在。之后的版本,都是根据叶卡捷琳娜二世时期幸存的十多幅图纸重新修建的。</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涅瓦大街,是圣彼得堡的主街道,建于1710年,其历史与圣彼得堡这座城市一样古老。它是圣彼得堡风土人情的缩影,很多俄国的诗人、作家、画家,曾对涅瓦大街情有独钟,纷纷在这里留下印记。普希金、别林斯基、果戈理、屠格涅夫、托尔斯泰、列宾的作品中,都描写或描绘过这个著名又热闹的城市主街!</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走在大街上,随处可见的巴洛克主义、古典主义、帝国风格、浪漫主义、折中主义及少量手法主义,夹杂着哥特式的建筑,让这座“混血”城市如童话般虚幻而又美不胜收,有“世界最美街道之一”的美誉。</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普希金像,180多年前的1837年2月10日,在决斗中身负重伤的普希金于下午2点45分在圣彼得堡去世。1880年普希金的第一座雕像在莫斯科揭幕,陀斯妥耶夫斯基发表著名演讲,普希金正式成为俄罗斯文化的第一象征,其地位从未因时事变易、政权更迭而动摇。一位诗人、作家在他故世百多年之后,在国家遭遇巨大创伤、传统面临重重考验之际,依然能够成为凝聚整个民族的力量,这是怎样惊人的荣耀。</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一群美女在拍照</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路边的一座教堂</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售卖鲜花的摊位</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自娱自乐的人们</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