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葡摩17天之旅——多彩摩洛哥(马约尔花园、卡萨布兰卡)

一路有你

<p class="ql-block">接上篇《西葡摩17天之旅——多彩摩洛哥(马拉喀什)》</p><p class="ql-block">2024年5月9日</p><p class="ql-block"> 一早,我们来到了位于马拉喀什库图比亚清真寺以南两公里的一个誉满天下的花园——马约尔花园。</p><p class="ql-block"> 球状、掌状、柱状、千奇百怪却又浑身上下长满尖利的针刺的仙人掌们,营造出一种沙漠之中灰调绿色的景致,涌动着一种顽强的生命力。</p> <p class="ql-block">  纤腰楚楚的棕榈树和亭亭玉立的椰子树则带来一阵潮热的海风,夹杂着一丝一缕的咸腥味。海水、海浪、海花,一切海的元素,都在告诉你,这是海的世界。</p> <p class="ql-block">  沿着建筑物攀援而上的凌霄和其他爬藤植物,青翠欲滴,不经意间瞥一眼,清风拂面,凉爽惬意。</p><p class="ql-block"> 三角梅叠叠重重,缠缠绵绵,似乎在这层层迭迭中诠释,什么叫做繁花似锦。</p> <p class="ql-block">  还有悠长的竹径,夏日的睡莲与丰饶的果树,形成大片的绿意盎然。</p><p class="ql-block"> 零星的红色在其中鹤立鸡群,恰到好处。</p> <p class="ql-block">  这不就是我们常常见到的热带园林景观吗?特别在我们云南的西双版纳,更是屡见不鲜了的,这也太普通了吧?</p><p class="ql-block"> 如果就这些,你就小看这个誉满天下的马约尔花园了!</p><p class="ql-block"> 的确,如果缺少了一样东西,即艺术家的点睛之笔,那么,它与我们见惯的热带植物园和沙漠植物没有什么区别。</p><p class="ql-block"> 但是,有了这一点睛之笔,那就完全不同了。</p><p class="ql-block"> 这一点睛之笔就是:蓝色。</p> <p class="ql-block">  在马约尔花园,你的第一眼注意力不会是植物,而是一片蓝色——</p><p class="ql-block"> 饱和度极高的纯蓝色。</p><p class="ql-block"> 纯到没有一丝杂质,与生俱来的最原始的钴蓝色。</p><p class="ql-block"> 因为,不论是光学还是色彩,它都是三原色之一,不能再分解成其他颜色。那样独立地、心无旁骛地、尽情地蓝。</p><p class="ql-block"> 强烈的冲击力,那原生的钴蓝,在众植物中脱颖而出,一眼就被它吸引住,再也离不开。</p><p class="ql-block"> 强烈到野性的、神秘的、甚至是科幻的蓝色。</p><p class="ql-block"> 被一众植物们众星捧月的蓝色。</p> <p class="ql-block">  这种蓝与舍夫沙万蓝天般的蔚蓝不一样,更加原生,更加热烈,更加率直,更加大胆。</p><p class="ql-block"> 不管不顾地,带有野性地,赤裸裸地,无所畏惧地蓝。</p><p class="ql-block"> 无论在空旷的空间还是在隐闭的被遮挡的地方,都是那样鲜艳醒目,让你一眼就注意到它的存在,目不转视,怦然心动,摄人魂魄。</p><p class="ql-block"> 这就是非洲独有的经典,由撒哈拉沙漠中的稀有植物提炼出来的、其他任何地方都难以购买的、独特的、珍贵的、大名鼎鼎的——马约尔蓝。</p> <p class="ql-block">  这种摄人心魄的蓝为什叫马约尔蓝,这个花园为何称为马约尔花园呢?</p><p class="ql-block"> 马约尔花园的第一任主人是法国著名画家雅克.马约尔。</p><p class="ql-block"> 1924年,他在马拉喀什得到一片土地,随后,他几乎穷尽一生的时间来打造这座精美的私密花园,使它成为20世纪最神秘的花园之一。</p><p class="ql-block"> 但1962年马约尔先生去世后就鲜有人迹,这座花园也因没有人照料而变得日渐衰败萧条。</p> <p class="ql-block">  1966年,在马约尔去世的四年之后,花园没有了深爱它的主人,马约尔花园已是萧然荒芜。</p><p class="ql-block"> 就在杂草丛生、日渐孤清之际,法国时尚大师伊夫·圣罗兰与他的同性伴侣皮埃尔·贝尔热第一次去马拉喀什寻找创作灵感,偶然之中发现了马约尔花园,立刻被花园深深吸引,仿佛所有的美好都被浓缩在这一刻,唯美至极,一见钟情,疯狂地爱上了它。</p><p class="ql-block"> 尽管马约尔与圣罗兰、皮埃尔三人未曾谋面,而通过相同的审美与人格特质作为媒介,冥冥中,马约尔把他最好的作品——马约尔花园“托付”给了最懂它的新主人。</p> <p class="ql-block">  这位当属法国奢侈品牌YSL创始人,时装界当之无愧的设计天才伊夫·圣罗兰先生,当即就定居在这里,换上当地长袍,到处游走,寻找创意灵感。</p> <p class="ql-block">  圣罗兰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他出生于法国属地阿尔及利亚,幼年时便酷爱戏剧,后来又对舞台布景设计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同时在素描及绘画上有极高的天分。</p><p class="ql-block"> 上世纪50年代初期,年仅17岁的他便被世界知名时尚杂志《Vogue》发掘,被誉为时装神童。</p><p class="ql-block"> 19岁时一举夺得了当时备受瞩目的时尚设计大赛晚装设计大奖,被克里斯汀·迪奥赏识进入其工作室参与设计工作。在迪奥先生去世后,圣罗兰临危受命担任迪奥设计总监,成为品牌的掌舵人。</p><p class="ql-block"> 1962年他自立门户,在巴黎塞纳河畔成立了自己的“YSL”服装店。</p> <p class="ql-block">  他开始游历四方为他的设计寻找灵感,当他与皮埃尔首次踏足马拉喀什后,便被这片五彩斑斓的土地的独特气质深深吸引,爆发出无穷的设计力。</p><p class="ql-block"> 就在马约尔花园,他开始将红、粉红、黄和马约尔蓝,大胆地运用到了其1966年的服装系列,给时装带来了崭新的面貌与气息,轰动了当时整个时尚圈。</p><p class="ql-block"> 同时也奠定了他在设计界的领导地位。</p><p class="ql-block"> 例如著名的YSL 18号 Bleu Majorelle 蓝色甲油,色彩来自马约尔梦幻花园。</p><p class="ql-block"> 马约尔花园——YSL永恒的灵感来源。</p> <p class="ql-block">  对圣罗兰来说,没有任何一种颜色能像蓝色一样,能完美扮演既可以捕捉温暖光线,又可以释放冷调阴影的角色。</p><p class="ql-block"> 这种宛若野兽派画作中出来的色彩与自然的交融让他深深着迷。</p><p class="ql-block"> 所以当他在1980年的时候得知了这座花园将被推平建酒店,立刻决定买下它,以成为花园主的形式保住这座花园,并对这座被时间侵袭的花园进行了再修复。</p><p class="ql-block"> 30年的时间里,每到春夏时节,他和他的亲密伴侣皮埃尔在这里度过无数个浪漫的日日夜夜。</p><p class="ql-block"> 这里不仅是他们的伊甸园,还是大师设计的重要灵感之源,取之不尽的精神源泉。</p><p class="ql-block"> 2002年,宣布退出时尚圈的圣罗兰更是长期隐居于此。</p><p class="ql-block"> 直至去世后,遵照遗嘱,他的骨灰被撒在了马约尔花园里。</p><p class="ql-block"> 这位出生于阿尔及利亚的法国时装界设计大师,将他的骨灰永远地留在了北非的艳阳下。</p><p class="ql-block"> 在马约尔花园在花园的一个角落里,立着一块碑,上面写着他的名字以及一句话:“安静。是的,请安静,伊夫·圣罗兰长眠于此。”</p> <p class="ql-block">恍若走进了画里</p><p class="ql-block">走进了马约尔与圣罗兰的精神世界里</p><p class="ql-block"> 一座座被绝妙的颜色包围着的建筑;</p><p class="ql-block">茂密竹林中的凉亭;花园的角落里,那些颜色鲜艳的陶罐,妖艳的蓝、明艳的黄、怯嫩的粉……跳跃而明快的色彩让人惊喜连连。繁复的阿拉伯风格的窗子,在蓝色的墙壁上分外醒目。</p><p class="ql-block"> 就如同望见了两位艺术家闪烁的眼睛。</p><p class="ql-block"> 使人忘记了这座神秘的花园,处于嘈杂的马拉喀什市中心。</p><p class="ql-block">马约尔花园</p><p class="ql-block"> 第一位艺术大师创造了它,第二位却赋予它时尚下的第二生命。</p><p class="ql-block"> 自然、艺术、神性之中的共振与花园背后两位大师的接力,才是花园可以长存的重要原因。</p> <p class="ql-block">  1985年初夏,位于北京东四的中国美术馆大门前,停着七八辆黑色小轿车。法国时装设计师伊夫·圣罗兰作品回顾展,在中国美术馆拉开帷幕。</p><p class="ql-block"> 圣罗兰是改革开放之后到访中国的第二位法国时装设计师。在那之前,皮尔·卡丹在改革开放之初就访问中国,并成为第一位在中国举办时装秀、开设专卖店的时装设计师。</p><p class="ql-block"> 这在当时的西方看来是疯狂的,因为没有人会料想到,中国日后将成为时装领域中最大的市场之一,毕竟,直到圣罗兰在北京办展的当年,绝大多数国人还不知西方的时装为何物。</p><p class="ql-block"> 两位设计大师的眼光是长远而犀利的,他们早早便预见了中国时装业将伴随改革开放的步伐快速崛起。</p><p class="ql-block"> 这比另一件发生在中国的时装盛事——2007年在长城举行的芬迪(Fendi)时装秀,足足早了二十多年。</p> <p class="ql-block">  过去,“中国风”是借着“异域风情”之名在西方时尚中被提及的,尽管包括圣罗兰和约翰·加利亚诺(迪奥前任首席设计师)在内的许多欧洲设计师对中国元素充满热情,但放到西方时尚背景之下,它却始终属于小众的风格。</p><p class="ql-block"> 几十年飞速的发展,当我们再度谈论中国风,它早已不是用水墨、书法或者紫禁城的建筑符号来构建的生硬形象,其实质,是回归数千年的中国传统文化,回归华夏文明长河里的经典文化文本。街头兴起的汉服热不过是一个表象,在这层表象之下,体现的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再解读。</p><p class="ql-block"> 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一概念逐渐变成全民爱好。这让中国风获得了巨大的推动力,除了汉服形式的借鉴,各类古风长袍和中山装、旗袍元素摆脱了刻板印象,纷纷以改良的表现形式融进我们的当代生活。</p><p class="ql-block"> 中国时尚的目标不见得要在东方再立一个巴黎,也不见得要拷贝日本的时尚模式,上下五千年的文化积淀,足够我们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通过传统文化的滋养,打造全新的“中国风”。</p> <p class="ql-block">2024年5月9日下午</p><p class="ql-block"> 我们从马拉喀什来到了卡萨布兰卡。</p><p class="ql-block"> 这是一座有着悠久的历史的城市。</p><p class="ql-block"> 12世纪,柏柏尔人在此建立了一座城市,将其命名为安法,意为“高地”。中世纪时,伊斯兰教传入当地,城市规模不断扩大。</p><p class="ql-block"> 15世纪中叶,葡萄牙殖民者占领安法,并将其夷为平地。</p><p class="ql-block"> 1770年,摩洛哥国王下令在安法城旧址兴建一座新城,将其命名为达尔贝达,意为“白色的房子”。</p><p class="ql-block"> 18世纪末,西班牙殖民者取得了达尔贝达的贸易特权,将其更名为卡萨布兰卡。在西班牙语中,“卡萨布兰卡”同样意为“白色的房子”。</p><p class="ql-block"> 1907年,法国殖民者占领了卡萨布兰卡,并在此建设了港口。卡萨布兰卡从此成为摩洛哥的主要贸易口岸,该市经济得以迅速发展。</p><p class="ql-block"> 1956年摩洛哥独立后,将该市名称恢复为达尔贝达。</p> <p class="ql-block">  1943年1月14日至24日,美国总统富兰克林·罗斯福和英国首相温斯顿·丘吉尔在卡萨布兰卡举行会议。</p><p class="ql-block"> 会议讨论了二战后期非洲、地中海、太平洋战局和对轴心国作战问题,并就加强对德国的轰炸、土耳其在战争中的立场、殖民地的殖民统治命运等问题进行磋商。</p><p class="ql-block"> 会议结束后,罗斯福在24日举行的记者招待会上宣布,反法西斯同盟国将把对德、意、日的战争进行到这三国“无条件投降”为止。</p><p class="ql-block"> 此次会议使得卡萨布兰卡名扬天下,成为世界名城之一。</p><p class="ql-block"> 至今,大家还是习惯称她为卡萨布兰卡。</p> <p class="ql-block">  天空湛蓝,洁白的云彩飘浮在蓝天上,薄如蝉翼,柔如蚕丝。</p><p class="ql-block"> 一座座白色的楼房磐坐在蓝天白云之下,傲然挺立,得意洋洋,扬眉吐气。</p><p class="ql-block"> 棕榈用笔直的树杆撑着一把绿色的阳伞,为脚下的小草留下一片荫凉。</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导游小林为我们播放了歌曲《卡萨布兰卡》,这是美国音乐人贝蒂·希金斯于1982年创作并演唱的歌曲,而电影《卡萨布兰卡》的插曲名叫《任时光流逝》。</p><p class="ql-block"> 大巴车里弥漫着优美动听的曲调,一种怀旧的情绪萦绕在我的脑海之中。</p><p class="ql-block">“看着《卡萨布兰片》这部片时,我爱上了你</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我想在看《卡萨布兰卡》时,你也爱上了我</p><p class="ql-block">在点着烛光的“里克”咖啡馆里的吊扇下牵手</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哦!卡萨布兰卡的亲吻依旧</p><p class="ql-block">但没有你的叹息,那吻已不成吻</p><p class="ql-block">请回来卡萨布兰卡找我吧</p><p class="ql-block">随着时光流逝,我一天比一天更爱你!”</p><p class="ql-block">(美篇平台搜不到这个曲子,很是遗憾。)</p> <p class="ql-block">  歌曲《卡萨布兰卡》流行30年之久,贝蒂·希金斯于2012年网络春晚和2015年北京卫视《环球春晚》之邀,为全世界人民再次献上了经典之作《卡萨布兰卡》。</p><p class="ql-block"> 卡萨布兰卡这座城市,与电影《卡萨布兰卡》有着什丝万缕的联系,是这座城市蜚声中外的又一原因。</p> <p class="ql-block">  电影《卡萨布兰卡》由迈克尔·柯蒂兹导演,亨弗莱·鲍嘉和英格丽·褒曼主演。1942年11月该片在美国纽约首映,1943年7月在中国大陆上映。</p><p class="ql-block"> 那时,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不到一年 ,电影激起了波澜壮阔的反战情绪。无论从声讨纳粹的政治证候,还是向往和平的田园生活,还是经典的向爱情致敬的主题,都在电影史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p><p class="ql-block"> 获得了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剧本三项奖项。2007年,美国好莱坞编剧协会评选了史上“101部最伟大的电影剧本”,该片折桂,真是实至名归,堪称永恒的经典。</p><p class="ql-block">(以下四张照片拍于里克咖啡馆大门)</p> <p class="ql-block">  二战初期,许多人被困在欧洲,他们试图逃往美国避难。</p><p class="ql-block"> 在种种限制下,一条曲线逃生的路线出现,从法国巴黎经马赛再穿过地中海到北非,最后到达摩洛哥西部的卡萨布兰卡,从这里如果获得通行证,就可以飞到里斯本,最后可以抵达美国。</p><p class="ql-block"> 这份通行证需要金钱和关系做后盾,为了得到它,来自欧洲各地的人们聚集在卡萨布兰卡,形成了一道独特的历史景象。</p><p class="ql-block"> 故事就发生在这样的背景之下的卡莎布兰卡。两个德国快递员被杀害,他们携带的两份通行证丢失。嫌疑犯逃往卡萨布兰卡,当地警方接到任务搜捕,德军派史塔沙少校来到这里,督促法国雷诺队长抓捕罪犯。</p> <p class="ql-block">  这是一部带有异域风情的战争爱情的经典电影。</p><p class="ql-block"> 男主角里克是一个愤世嫉俗、衣着考究的美国人,在1914年他在摩洛哥的卡萨布兰卡经营着一家夜总会,名叫“里克咖啡”。</p><p class="ql-block"> 他声称丝毫不关心战争,即使是欧洲被撕成碎片与他也毫无干系,“你们关心你们的政治,我只关心我的沙龙。”这句话是他时常说的话。</p><p class="ql-block"> 但是随着一位美丽的女性,伊尓莎的到来,他那坚硬的外壳被打碎了。</p><p class="ql-block"> 原来,这位美丽的女性是他两年前在巴黎曾深深爱着的女人伊尔莎,只是很可惜的是,这位美丽的女人已然嫁做了人妇,反纳粹人士维克多和妻子伊尔莎来到“里克咖啡”馆,他们正在逃避纳粹的追捕。来到这里的目的也并不单纯,目的是要得到里克手中可以通往美国的通行证。</p><p class="ql-block"> 而里克知道伊尔莎正是自己当年失散的情人,在一段故事剧情之后,误解解开,仍然深深相爱的里克和伊尔莎陷入了艰难的抉择。</p><p class="ql-block"> 里克对伊尔莎的深情,让他明知道伊尔莎和他的丈夫来到这里是什么目的,依然选择牺牲自己的幸福成全爱人,在卡萨布兰卡的机场,里克把两张通行证给了他们,默默地守候着他们,并且开枪击毙了阻止维克多和伊尔莎离开的德国少校。</p><p class="ql-block"> 里克目送着自己最爱的女人奔向自由奔向属于她的明天,就这样故事走到了结尾。</p> <p class="ql-block">  电影描绘了男主角如何从孤傲无情的逐利商人一步步转变成反法西斯的斗士的过程。</p><p class="ql-block"> 男主角从孤立主义到参与者的转变,也暗合了美国在二战中的态度转变。</p><p class="ql-block"> 这些政治寓意被巧妙地融合在一段凄美的爱情故事中,紧紧抓住了观众的心。</p><p class="ql-block"> 这也许就是《卡萨布兰卡》拥有永恒魅力的原因。</p> <p class="ql-block">  卡萨布兰卡在电影的演绎下,成为了浪漫城市的代表,这个城市也因此成为了大型旅游城市,每年来到卡萨布兰卡的游客数不胜数,这里的阳光、建筑、历史都深深地吸引了人们,一睹浪漫之城的风采。</p> <p class="ql-block">  现在,在摩洛哥,已经不存在卡萨布兰卡这样一个城市。</p><p class="ql-block"> 1956年摩洛哥独立后,摩洛哥又将该市名称恢复为达尔贝达。</p><p class="ql-block"> 今天,达尔贝达已发展成为摩洛哥的第一大城市,它位于摩洛哥版图的西部,在大西洋沿岸,是摩洛哥最大的港口城市、它是摩洛哥整个国家的经济中心和交通枢纽,被誉为“摩洛哥之肺”。</p><p class="ql-block"> 有着悠久历史的达尔贝达城市从文化、旅游、能源、矿产等方面都在发展,交通枢纽在摩洛哥首屈一指,为摩洛哥的经济繁荣立下汗马功劳。</p><p class="ql-block"> 或许历史上的卡萨布兰卡,曾经遭受过多个国家的侵略,更因为各种各样的政治因素而受到或贬或恶的评价,但现在达尓贝达已然新生,以她崭新的姿态立于世界之林。</p> <p class="ql-block">迈阿密海滨大道</p><p class="ql-block"> 迈阿密海滨大道是濒临大海的一条观景道,也是 卡萨布兰卡最美的地方。</p><p class="ql-block"> 当地最著名的景点哈桑二世清真寺和里克咖啡馆都在附近。</p><p class="ql-block"> 海浜大道面临一望无际的大西洋,临海的一则是宽敞的木栈道,扶栏可以眺望蔚蓝的大海。</p><p class="ql-block"> 栈道下的海滩上,酒吧、咖啡吧和泳池密密相连,洋溢著悠闲浪漫的度假氛围。</p><p class="ql-block"> 往南几乎到了尽头转弯处有一家当地知名的咖啡厅“ 迈阿密 ”,因而得名。</p><p class="ql-block"> 漫步卡萨布兰卡海滨大道,感受北非 海港都市魅力,是一种不错的享受。</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当年,伊尔莎和维克多是从这里来到卡萨布兰卡的吗?</p><p class="ql-block"> 那天,伊尔莎和里克不就在前面的沙滩上回忆往事吗?</p><p class="ql-block"> 海边的岩石可以见证这一切。</p><p class="ql-block"> 海风推动海水,掀起一个接着一个的海浪,奔向岸边,扑向礁石,立刻开出一朵朵银白色的海花,犹如伊尔莎挂着泪珠的美到极致的脸宠。</p><p class="ql-block"> 哦!卡萨布兰卡的亲吻依旧</p><p class="ql-block"> 但没有你的叹息,那吻已不成吻</p><p class="ql-block"> 请回来卡萨布兰卡找我吧</p><p class="ql-block"> 随着时光流逝</p><p class="ql-block"> 我一天比一天更爱你!</p> <p class="ql-block">2024年5月10日</p><p class="ql-block"> 一早,我们来到哈桑二世清真寺参观。</p><p class="ql-block"> 哈桑二世清真寺位于卡萨布兰卡市区西北部,坐落在伊斯兰世界最西端。</p><p class="ql-block"> 法国著名建筑设计师米歇尔·潘索承担了工程的设计任务,并在1987年8月11日破土动工兴建。经过3.5万名劳工和技术人员的日夜修建,终于在1993年8月30日竣工并开放,总投资达5.4亿美元。</p><p class="ql-block"> 其中三分之一面积建在海上,以纪念摩洛哥的阿拉伯人祖先自海上来。</p><p class="ql-block"> 整个清真寺可同时容纳10万人祈祷,是世界第三大清真寺,排在沙特阿拉伯的麦加和麦地那清真寺之后。</p> <p class="ql-block">  从远处眺望,清真寺就像停泊在海里的一艘大船。</p><p class="ql-block"> 清真寺的后面,一条郁郁葱葱的林荫大道围绕着一片别墅区,直达大西洋边。</p><p class="ql-block"> 前面,一望无际的大西洋广阔深邃,停泊在海里的清真寺大船似乎迎着朝阳远航。</p><p class="ql-block"> 后面,白色的建筑群停泊在风光旖旎的绿树林荫之中。</p><p class="ql-block"> 海风、沙滩、海水、海浪,无一不构成了卡萨布兰卡这颗北非明珠的绚丽风光。</p> <p class="ql-block">  清真寺的建造与已故国王哈桑二世(现任国王的父亲)有着直接关系。</p><p class="ql-block"> 哈桑二世国王在位30多年,国王品德高尚,勤政爱民,国泰民安,在人民中极具威望。</p><p class="ql-block"> 国王认为这一切都归功于真主的指引,因此他决定要在摩洛哥这个穆斯林世界的最西部修建一座大清真寺,以感谢真主,并将其以自己的名字命名。</p> <p class="ql-block">  清真寺分主体大殿和露天广场两部分,全部占地面积9公顷。殿内外回廊玉柱气宇轩昂。</p><p class="ql-block"> 露天广场的大门大气磅礴,地板上用菲斯马赛克拼接出一个个精美的喷泉花台,闪闪熠熠的菲斯蓝如蓝宝石镶嵌其中,令人陶醉。</p><p class="ql-block"> 建筑群呈乳黄色,素雅清秀,但旁边的洗手台或者拱门或者柱子,都镶嵌有菲斯蓝的马赛克,画龙点睛之笔。</p> <p class="ql-block">  主体大殿内可容纳2.5万名穆斯林祈祷,广场上可以容纳8万名穆斯林同时礼拜。</p><p class="ql-block"> 高达200米的宣礼塔矗立在广场上,以向天揽明月之势,直插云霄。</p><p class="ql-block"> 宣礼员还可以乘电梯直达宣礼塔顶,从这里发出的诵经声可以传到市内的每个角落。塔顶装有激光设备,夜间设备打开后,长达35公里的光束为穆斯林指引着伊斯兰教圣城麦加的方向。</p><p class="ql-block"> 塔身精雕细刻,镂冰雕琼,匠心独运,美伦美奂。</p><p class="ql-block"> 通体采用白色大理石砌成,绿色的琉璃瓦和形状各异的铜饰品镶嵌其间,给庄重的清真寺平添了几分亮色。</p><p class="ql-block"> 塔上有绿色装饰,大殿主体的屋顶也是绿色,这绿色又象征什么呢?</p> <p class="ql-block">伊斯兰绿</p><p class="ql-block"> 伊斯兰教是世界上最大的宗教之一,拥有近二十亿的信徒,遍布全球各地。</p><p class="ql-block"> 在伊斯兰教中,有一个特别的颜色,那就是绿色。</p><p class="ql-block"> 绿色在伊斯兰教中,不仅是一种颜色,也是一种信仰,被视为一种神圣的颜色,与伊斯兰教的核心价值观相契合。因此,伊斯兰教有时也被称为“绿教”。这种绿色被称为“伊斯兰绿”。</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伊斯兰教是由穆罕默德在公元7世纪创立的。穆罕默德将真主的启示记录下来,形成了伊斯兰教的最高经典,古兰经。</p><p class="ql-block"> 在古兰经中,水和绿色的植物也经常被用来描述天堂的景象。</p><p class="ql-block"> 由于水和绿色的植物在伊斯兰教中具有重要的意义,绿色就逐渐成为了伊斯兰教的一种象征性的颜色。绿色不仅代表了生命、自然和繁荣,也代表了信仰和希望。</p><p class="ql-block"> 绿色被认为是穆罕默德和他的家族的颜色,因为他们经常穿着绿色的服装,或者使用绿色的旗帜。因此,绿色也被视为一种尊敬穆罕默德的颜色。</p> <p class="ql-block">  主体大殿屋顶可以遥控开启闭合,25扇自动门全由钛合金铸成,可抗海水腐蚀。</p><p class="ql-block"> 正门重35吨,据说只有国王来了才会打开。正门不用钥匙,而是使用一组密码,否则就是撬也撬不开。</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寺内则又是另一番景象:五颜六色的大理石和马赛克,在四面墙壁上镶出阿拉伯人喜爱的几何图形。</p><p class="ql-block"> 大厅内铺着红地毯,拐角处巧妙地摆放着一些精品饰物,在高达20米的巨型水晶吊灯的照耀下,更显得整个寺院富丽堂皇。</p><p class="ql-block"> 再加上22扇铜制大门像肃立的卫士,散布在寺院内的1000个大小不一的喷泉似一群婀娜多姿的宫女,使进入哈桑二世清真寺的信徒仿佛置身于华丽的王宫之中。</p> <p class="ql-block">大殿内的大理石地面常年供暖,冬季气温降低时,地板可以自动加热;夏季室内温度过高时,屋顶可以在5分钟内打开散热。</p> <p class="ql-block">  光从拱形的窗子里透进来,投影在一尘不染的地板上,折射出虚幻的光影,似乎是有植物、花草和特别耀眼的蓝色。</p><p class="ql-block"> 对了,那是马约尔蓝,摄人心魄的马约尔蓝!</p><p class="ql-block"> 果不其然,圣罗兰和皮埃尔的幻影飘在空中,背景就是马约尔花园。</p> <p class="ql-block">  哈桑二世清真寺占地9公顷。寺区面积为2公顷,长200米、宽100米、高60米,共分4层:下面两层面积近2万平方米,是男人小净和祈祷的场所;中间一层面积为3550平方米,专供妇女祷告之用;最上面一层则是活动式屋顶,只要按动电钮,屋顶就会在几分钟内自动开启,阳光便直射寺内。</p><p class="ql-block"> 此外,该清真寺还配有先进的自动灭火装置、广播通讯系统和监控系统,是当今世界上安全设备最先进的一座清真寺。</p> <p class="ql-block">  在清真寺的底部是面积达6000平方米的浴池,可容纳1400人同时入浴。</p><p class="ql-block"> 净是伊斯兰倡导的主旋律,净也是真主的属性,先知穆罕默德也说:清洁是信仰的一半。伊斯兰责成世人的宗教功修,其哲理就是指示人类通过信仰与功修来净化已身,完善自身。</p><p class="ql-block"> 洗大净是依据《古兰经》而确定的,“如果你们是不洁的,你们就当洗全身”。</p><p class="ql-block"> 凡房事、酒醉、疯、晕、入教、遗精、月经、产后,都必须洗大净。洗过大净后,如果再发生上述情况之一时,大净失效,称为“坏大净”,必须重新冲洗。</p><p class="ql-block"> 根据《古兰经》的规定:“信道的人们啊!当你们起身去礼拜的时候,你们当洗脸和手,洗至于两肘,当摩头,当洗脚,洗至两踝”。穆斯林做礼拜前必须在大净的基础上进行小净。</p> <p class="ql-block">  哈桑二世清真寺,是我们这趟旅游的最后一个景点。而卡萨布兰卡,就是我们行程中的最后一站。</p><p class="ql-block"> 卡萨布兰卡,这位喜欢穿洁白“布卡罩袍”的“大西洋的新娘”,伫立在大西洋的岸边。</p><p class="ql-block"> 海风吹动着皎洁的亚麻长袍,仿佛吹数着亚麻面料上一根一根的草本植物的纤维丝,像是用纤细的手指拨动着这些天然的纤维,弹奏出一曲属于大西洋的海的乐曲。她知道,这柔和的海风就是她相恋多年的未婚夫。</p><p class="ql-block"> 海风一个劲地吹,吹得她丝织的面纱叭叭作响,像是要被吹开了似的。吹得她的心嘭嘭嘭地跳个不停,一个声音在耳边说:吹得再猛点吧,把面罩吹开了多好,让那个相恋了一辈子的未婚夫看见我美如天仙的娇容。另一个凶狠的声音在怒吼:赶紧把面罩拉紧,不能让别人看见你的脸,防止引起邪恶,女人要自重。</p><p class="ql-block"> 她下意识地拉紧了面纱。</p><p class="ql-block"> 就在此时,一个大浪劈头盖脸向她打来,一松手,面纱被浪抢走了。她似乎感觉到,这个大浪是未婚夫爱恶作剧的发小们。</p><p class="ql-block"> 惊慌失措的她,站在岸边无可奈何地东张西望,想要找回她的面纱。</p><p class="ql-block"> 性急之下,她大声呼喊,把脸憋得彤红,如盛开的花。</p><p class="ql-block"> 从此,她没有了面纱,也不再戴面纱了。</p><p class="ql-block"> 再后来,她大胆地甩开了一切羁绊,勇敢地行走在大西洋的岸边,乘上大轮船,向着远方航行。</p> <p class="ql-block">记得中学时老师讲过:</p><p class="ql-block"> 色彩三原色:红、黄、蓝。等量的红黄混合生成橙色,红蓝混合生成紫色,黄蓝混合生成绿色。</p><p class="ql-block"> 光学三原色:红、绿、蓝。红绿蓝光以相同的比例叠加时,结果是白色。</p><p class="ql-block"> 难怪,马拉喀什红,伊斯兰绿,菲斯蓝,以光的形式叠加后,结果却出人预料,竟然得到闪亮的卡萨布兰卡白。</p><p class="ql-block"> 马约尔蓝、撒哈拉黄混合后,生成伊斯兰绿;舍夫沙万蓝、撒哈拉黄混合而生成巴西亚皇宫里挂满枝头的橙子的颜色……</p><p class="ql-block"> 这是一个色彩斑斓,多姿多彩的国度。</p><p class="ql-block"> 这一路走来,五光十色的光线,五颜六色的色彩,令人欣喜若狂,喜出望外。</p><p class="ql-block"> 由衷感叹:这,就是多彩摩洛哥!</p> <p class="ql-block">  从清真寺出来,我们就赶去机场,将飞往多哈,再由多哈飞往成都,再飞往昆明,回到自己的家。</p><p class="ql-block"> 《西葡摩17天之旅》系列游记摩洛哥段已完成。</p><p class="ql-block">以下两图</p><p class="ql-block">上图:西葡摩17天之旅行程</p><p class="ql-block">下图:摩洛哥段行程。红色箭头标注的是《西葡摩17天之旅》系列游记写到的地方。</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