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说端午

中炯

<p class="ql-block">端午节,是中国四大传统节日之一,时间为农历五月初五,是集拜神祭祖、祈福辟邪、欢庆娱乐和饮食为一体的民俗大节。</p><p class="ql-block">今天端午节,那就说说端午节的来龙去脉。</p><p class="ql-block"><b>【一】“端午“由来</b></p><p class="ql-block">“端午”二字最早见于晋代周处的《风土记》:“仲夏端午,烹乌角黍。”“端”字有“初始”的意思,因此“端五”就是“初五”。而按照历法五月正是“午”月,因此“端五”也就渐渐演变成了“端午”。《燕京岁时记》记载:“初五为五月单五,盖端字之转音也。”</p><p class="ql-block">“端午”的“端”字本义为“正”,“午”为“中”,这天午时则为正中之正。古人以天干地支来作为载体,天干承载天之道,地支承载地之道,设天干地支以契天地人事之运,纪元通用天干地支。仲夏午月午日飞龙在天,此时龙星处在正南中天,为全年周天运行最“中正”之位,既“得中”又“得正”,<b>乃大吉大利之象</b>。古人历来崇尚中、正之道,“中正“之道在此表现得淋漓尽致。另,端亦有“初”的意思,因此午(五)月的第一个午日,亦谓端午。</p><p class="ql-block"><b>【二】端午节的别称</b></p><p class="ql-block">端午节在中国所有传统节日中别称最多,有二十多个。如龙舟节、重午节、端阳节、端五节、重五节、当五汛、天中节、夏节、艾节、上日、五月节、菖蒲节、天医节、草药节、浴兰节、午日节、地腊节、正阳节、龙日节、粽子节、五黄节、诗人节、躲午节、解粽节、端礼节、五月初五、五月当午等。</p><p class="ql-block"><b>【三】端午节的起源(传说)</b></p><p class="ql-block">端午节的起源,自古到今说法不一,主要说法有:纪念屈原说、迎涛神说(伍子胥含冤死后化为涛神)、恶日说、龙的节日说(即祭祀龙图腾说)、夏至说等。下面写写✍🏻几个主流的起源说。</p><p class="ql-block"><b>一,浴兰节说</b></p><p class="ql-block">浴兰汤,是西汉末礼学家戴德著作《大戴礼记》记载的古俗。但这里兰不是兰花,而是菊科的佩兰或草药,有香气,可煎水沐浴。后来一般是煎蒲、艾等香草洗澡。</p><p class="ql-block">古人五月采摘兰草,盛行以兰草汤沐浴、除毒之俗。《大戴礼记·夏小正》:“五月,……煮梅,为豆实也,蓄兰为沐浴也。”屈原《九歌·云中君》云:“浴兰汤兮沐芳,华采衣兮若英。”(沐浴着芳香四散的兰汤,穿上那鲜艳华丽的衣裳。)。南朝梁宗懔《荆楚岁时记》云:“五月五日谓之浴兰节”。此俗流传至唐宋时代,又称端午为浴兰之月。《岁时广记》卷二十二“采杂药”引《荆楚岁时记》佚文:“五月五日,竞采杂药,可治百病。”</p><p class="ql-block">古代贵族使用的浴兰汤配方相当奢侈,包括<b>麝香、零陵香、檀香、丁香、泽香、藿香、紫苏、菖蒲以及桂花、朱兰、兰花、山栀花、白兰花、玫瑰花、月季花</b>等,熬汤用以沐浴,以达却病强身之效。</p><p class="ql-block">民间浴兰汤的配方则较为简单,常见的是采集<b>菖蒲、艾草、丁香、紫苏</b>等常见的百卉香草,熬汤以沐浴,其效果亦佳。(我老家习俗就是艾草汤,蚊叮虫咬,湿疹,生疮长疖,均可此法,效果甚好)</p><p class="ql-block"><b>二,恶日说</b></p><p class="ql-block">先秦时期,普遍认为五月是毒月,五日是恶日,相传这天邪佞当道,五毒并出。据《礼记》载:端午源于周代的蓄兰沐浴。《吕氏春秋》中《仲夏记》一章规定人们在<b>五月要禁欲、斋戒(</b>其实就是蓄阳<b>)。</b>《夏小正》中记:“此日蓄药,以蠲(juān)除毒气。”《大戴礼》中记,“五月五日蓄兰为沐浴”,<b>以浴驱邪</b>。</p><p class="ql-block">关于重五是死亡之日的传说也很多。《史记·孟尝君列传》记历史上有名的<b style="color:rgb(237, 35, 8);">孟尝君</b>,在五月五日出生。其父要其母不要生下他,认为“五月子者,长于户齐,将不利其父母”。《风俗通》佚文,“俗说五月五日生子,男害父,女害母”。《论衡》的作者王充也记述:“讳举正月、五月子;以正月、五月子杀父与母,不得举也。”东晋大将<b style="color:rgb(237, 35, 8);">王镇恶</b>五月初五生,其祖父便给他取名为“镇恶”。<b style="color:rgb(237, 35, 8);">宋徽宗赵佶</b>五月初五生,从小寄养在宫外。<b>古代以五月初五为恶日是普遍现象</b>。从先秦以后,此日均为不吉之日。因此在<b><i>此日插菖蒲、艾叶以驱鬼,薰苍术、白芷和喝雄黄酒以避疫</i></b>就是顺理成章的事。并且人们还避“端五”忌讳,称之为“端午”。</p><p class="ql-block"><b>三,数字崇拜说</b></p><p class="ql-block">从数字民俗学来看,中国一直有数字崇拜的传统。三国时吴国人徐整在其《三五历记》中说:<b>“数起于一,立于三,成于五,盛于七,处于九。</b>”一三五七九这些奇数,属天亦属阳,具有神秘性质、吉祥性质,是重要的时间关节点。阳日与阴日,天时与地时,相生相合,则成为特别的时日,所以正月正、二月二、三月三、五月五、六月六、七月七、九月九,都成为重大的民俗节日。</p><p class="ql-block"><b>四,纪念历史人物说</b></p><p class="ql-block">端午节纪念的人有屈原、伍子胥、曹娥、越王勾践、介子推、陈临、马援、白洁夫人、刘景、捉鬼的钟馗、《白蛇传》中的白素贞等。我这里就不一一展开来说了。</p><p class="ql-block"><b>五,祭祀龙图腾说</b></p><p class="ql-block">祭祀龙图腾说来自闻一多的《端午考》和《端午的历史教育》。闻一多认为:五月初五是古代吴越地区“龙”的部落举行图腾祭祀的日子。其主要理由是:端午节两个最主要的活动吃粽子和竞渡,都与龙相关。粽子投入水里常被蛟龙所窃,而竞渡则用的是龙舟;竞渡与古代吴越地方的关系尤深,况且吴越百姓还有断发文(文通纹)身“以像龙子”的习俗;古代五月初五日有用“五彩丝系臂”的民间风俗,这应当是“像龙子”的文身习俗的遗迹。近代大量出土文物和考古研究证实:长江中下游广大地区,在新石器时代,有一种几何印纹陶为特征的文化遗存。该遗存的族属,据推断是一个崇拜龙的图腾的部族,史称百越族。出土陶器上的纹饰和历史传说示明,他们有断发文身的习俗,生活于水乡,自比是龙的子孙。其生产工具,大量的还是石器,也有铲、凿等小件的青铜器。作为生活用品的坛坛罐罐中,烧煮食物的印纹陶鼎是他们所特有的,是他们族群的标志之一。直到秦汉时代尚有百越人,端午节就是他们创立用于祭祖的节日。在数千年的历史发展中,大部分百越人已经融合到汉族中去了,其余部分则演变为南方许多少数民族,因此,端午节成了全中华民族的节日。</p><p class="ql-block"><b>【四】端午节的历史发展</b></p><p class="ql-block">春秋时期,中原地区就有过端午的习俗。端午节作为节日,形成于汉代。东汉应劭《风俗通义》中就有农历五月五日人们防避兵役鬼魅、防病防疫的记载。下面整理几个主要发展时期:</p><p class="ql-block"><b>一,汉代</b></p><p class="ql-block">汉代南北统一,历法变动,朝廷为了方便过节,规定每年的端午节改为阴历五月五日。据文献记载,两汉时期的北方一些地方的端午风俗主要以避恶为主。</p><p class="ql-block"><b>二,魏晋南北朝</b>时期,战争频繁,一些地方最重视的端午习俗是“辟兵缯。</p><p class="ql-block"><b>三,隋唐时期</b></p><p class="ql-block">隋唐时期,端午节从风俗形式上继承了前朝。在文字记载上,节日风俗活动,大多演变为节日娱乐活动。唐玄宗《端午三殿宴群臣探得神字˙诗序》中记述:皇宫端午日盛况,召来儒雅臣僚,大张筵席,“广殿肃而清气生,列树深而长风至”。在唐代全盛时期,经济繁荣,人民生活相对稳定,在节日娱乐方面,一方面是上行下效,蔚成风气,另一方面对民间的一些风俗活动也受到官府的支持,竞渡之风尤为鼎盛。</p><p class="ql-block"><b>四,宋代</b></p><p class="ql-block">宋代以后,端午节许多风俗有了新变化。汉魏时以朱索、桃印施于门户,止恶气驱瘟避邪,而<b>宋代却讲究贴天师符</b>。陈元靓《岁时广记》引《岁时杂记》云:“端午,都人画天师像以卖。”还有合泥作张天师,以艾为头,以蒜为拳,置于门户上。端午节风俗也被辽、金两国吸收。在端午节还有拜天之礼、射柳之俗及击鞠娱乐活动。</p><p class="ql-block"><b>五,明清时期</b></p><p class="ql-block">明清时期的明代,端午节又吸收了金人射柳之风俗。明代把端午又称“女儿节”。《帝京景物略》云:“五月一日至五日,家家妍饰小闺女,簪以榴花,曰“女儿节”。”不仅节日名称有异宋代,而且民间风俗也有变化。北方无江水之便,也就不存在竞渡。</p><p class="ql-block">明清时期,端午风俗活动形式变化虽不大,但是规模却愈来愈盛行。尤其南方的龙舟竞渡,成为轰动一时的盛举。据《武陵竞渡略》记载,龙舟竞渡已不限于端午一天。而是“四月八日揭篷打船,五日一日新船下水,五日十日十五日划船赌赛,十八日送标”。</p><p class="ql-block">近现代自民国以来,经百年的移风易俗,端午节许多旧的风俗已被人们遗忘了,但端午节仍是民间深受欢迎的传统节日,粽子是不可缺少的佳节食品。</p><p class="ql-block">这实则是一种遗憾。</p><p class="ql-block"><b>【五】端午节习俗</b></p><p class="ql-block"><b>一,赛龙舟</b></p><p class="ql-block">赛龙舟是端午节的主要习俗。相传起源于古时楚国人因舍不得贤臣屈原投江死去,许多人划船追赶拯救。他们争先恐后,追至洞庭湖时不见踪迹。之后每年五月五日划龙舟以纪念之。借划龙舟驱散江中之鱼,以免鱼吃掉屈原的身体。竞渡之习,盛行于吴、越、楚。其实 ,“龙舟竞渡”早在战国时代就有了。在急鼓声中划刻成龙形的独木舟,做竞渡游戏,以娱神与乐人,是祭仪中半宗教性、半娱乐性的节目。 </p><p class="ql-block">贵州苗族在农历五月二十五至二十八举行“龙船节”,以庆祝插秧胜利和预祝五谷丰登。</p><p class="ql-block">云南傣族同胞则在泼水节赛龙舟,纪念古代英雄岩红窝。</p><p class="ql-block">不同民族、不同地区,划龙舟的传说有所不同。直到今天在南方的不少临江河湖海的地区,每年端节都要举行富有自己特色的龙舟竞赛活动。 </p><p class="ql-block">清乾隆二十九年(1736年),<b style="color:rgb(237, 35, 8);">台湾</b>开始举行龙舟竞渡。当时台湾知府蒋元君曾在台南市法华寺半月池主持友谊赛。现在台湾每年五月五日都举行龙舟竞赛。在<b>香港</b>,也举行竞渡。此外,划龙舟也先后传入邻国日本、越南等及英国。1980年,赛龙舟被列入中国国家体育比赛项目,并每年举行“屈原杯”龙舟赛。1991年6月16日(农历五月初五),在屈原的第二故乡中国<b><i>湖南岳阳市,举行首届国际龙舟节。</i></b>在竞渡前,举行了既保存传统仪式又注入新的现代因素的“龙头祭”。 “龙头”被抬入屈子祠内,由运动员给龙头“上红”(披红带)后,主祭人宣读祭文,并为龙头“开光”(即点晴)。然后,参加祭龙的全体人员三鞠躬,龙头即被抬去汩罗江,奔向龙舟赛场。此次参加比赛、交易会和联欢活动的多达60余万人,可谓盛况空前。尔后,<b><i>湖南便定期举办国际龙舟节</i></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 1, 1);">二,端午节吃粽子</b></p><p class="ql-block">这是中国人民的又一传统习俗。粽子,又叫“角黍”、“筒粽”。其由来已久,花样繁多。据记载,早在春秋时期,用菰叶(茭白叶)包黍米成牛角状,称“角黍”;用竹筒装米密封烤熟,称“筒粽”。</p><p class="ql-block">东汉末年,以草木灰水浸泡黍米,因水中含碱,用菰叶包黍米成四角形,煮熟,成为广东碱水粽。</p><p class="ql-block">晋代,粽子被正式定为端午节食品。这时,包粽子的原料除糯米外,还添加中药益智仁,煮熟的粽子称“益智粽”。 时人周处《岳阳风土记》记载:“俗以菰叶裹黍米,……煮之,合烂熟,于五月五日至夏至啖之,一名粽,一名黍。”</p><p class="ql-block">南北朝时期,出现杂粽。米中掺杂禽兽肉、板栗、红枣、赤豆等,品种增多。粽子还用作交往的礼品。到了唐代,粽子的用米,已“白莹如玉”,其形状出现锥形、菱形。日本文献中就记载有“大唐粽子”。宋朝时,已有“蜜饯粽”,即果品入粽。诗人苏东坡有“时于粽里见杨梅”的诗句。这时还出现用粽子堆成楼台亭阁、木车牛马作的广告,<b>说明宋代吃粽子已很时尚。</b></p><p class="ql-block">元、明时期,粽子的包裹料已从菰叶变革为箬叶,后来又出现用芦苇叶包的粽子,附加料已出现豆沙、猪肉、松子仁、枣子、胡桃等等,品种更加丰富多彩。一直到今天,每年五月初,中国百姓家家(主要南方)都要浸糯米、洗粽叶、包粽子,其花色品种更为繁多。从馅料看,北方多包小枣的北京枣粽;南方则有豆沙、鲜肉、火腿、蛋黄等多种馅料,其中以浙江嘉兴粽子为代表。吃粽子的风俗,千百年来,在中国盛行不衰,而且流传到朝鲜、日本及东南亚诸国。</p><p class="ql-block"><b>三,佩香囊</b> </p><p class="ql-block">端午节小孩佩香囊,传说有避邪驱瘟之意,实际是用于襟头点缀装饰。香囊内有<b>朱砂、雄黄</b>、香药,外包以丝布,清香四溢,再以五色丝线弦扣成索,作各种不同形状,结成一串,形形色色,玲珑可爱。 </p><p class="ql-block"><b>四,悬艾叶</b></p><p class="ql-block">菖蒲 民谚说:“<b>清明插柳,端午插艾</b>”。在端午节,人们把插艾和菖蒲作为重要内容之一。家家都洒扫庭除,以菖蒲、艾条插于门眉,悬于堂中。并用菖蒲、艾叶、榴花、蒜头、龙船花,制成人形或虎形,称为艾人、艾虎;制成花环、佩饰,美丽芬芳,妇人争相佩戴,用以驱瘴。艾,又名家艾、艾蒿。它的茎、叶都含有挥发性芳香油。它所产生的奇特芳香,可驱蚊蝇、虫蚁,净化空气。<b>中医学上以艾入药,有理气血、暖子宫、祛寒湿的功能</b>。将艾叶加工成“艾绒”,是灸法治病的重要药材。 菖蒲是多年生水生草本植物,它狭长的叶片也含有挥发性芳香油,是提神通窍、健骨消滞、杀虫灭菌的药物。端午节也是自古相传的“卫生节”,人们在这一天洒扫庭院,挂艾枝,悬菖蒲,洒雄黄水,饮雄黄酒,激浊除腐,杀菌防病。这些活动也反映了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端午节上山采药,则是我国各国个民族共同的习俗。</p><p class="ql-block">补小知识:悬挂艾草🌿要倒挂于门楣,单数为好。</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