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端午节的前一天,我的脚步行走在虢镇街上。因端午节的来临,虢镇街上看起来更加的热闹。我漫步在虢镇街道上,感受着虢镇人过端午的热情。街道上艾草的清香味和香囊的味道弥漫在东西大街上。千百年来淳朴的虢镇人,用美食和艾草、香囊,五彩绳、粽子融入端午文化之中,承载着家国情怀,其实也是传递亲人之间,互相牵挂与思念的一个节日。我走在街道上,么么掌柜---王记甑糕店内的甑糕和粽子的香味飘过厨窗,吃王家粽子是虢镇人舌尖上的最爱和味蕾深处的乡愁。每年的端午节前夕,是王家人包粽子最忙碌的时候,王记甑糕和粽子,已成为虢镇人端午节餐桌上的必备品。</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端午一个古老而传统的节日,虢镇人把每一个传统节日,就这样一代又一代的传承了下去。端午的前夕,虢镇街道上到处充满温馨。我行至在权家巷的时候,亚洲擀面皮店里坐满了食客,老板正娴熟的在切着面皮。好多人在等待真空包装的面皮。亚洲擀面皮店外,已有好多老乡将割好的艾草摆放在门口,微风中飘散着艾草的清香味。我继续往南行走,发现炸油糕摊子前,已站满了等待热油糕的人们。权家巷四周到处洋溢着端午的浓浓气氛。刘家军虎锅盔店门前,同样也站满了买锅盔的人,有许多老人把锅盔邮寄给在外的儿女们,让这个节日更加的有温情。</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从古至今,传承下来的端午节,被一代又一代的虢镇人记住。许多人从南环路菜市场回来的时候,一手拎着水果、蔬菜,另一个手里抓着一大把艾草,艾草的香气在空气中飘散。端午节是驱毒辟邪,禳灾纳吉的节日,人们只是通过传统习俗,也是为了祈求健康和幸福的一种美好愿望。买香包、采摘艾草是虢镇街上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人们脸上洋溢着灿烂的笑容。浓浓的端午气氛和人间烟火味弥漫在虢镇街上……</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端午的钟声已渐行渐近,我和好友丁香相邀,登山采摘艾草。北坡公园凉风轻拂,我们在“玄武山“附近,发现了一片茂密的艾草,我站在这里感受大自然的馈赠和采摘艾草的喜悦。此刻,我想老家的乡亲们也已准备过端午。我的脑海里满是儿时过端午的情节,每年端午前夕,也是老家收割麦子最忙的季节。不过,收割麦子再忙,到了五月初四的傍晚,母亲会给我们泡上糯米,洗好大枣和芸豆,晚上父亲和母亲去场里扬完麦子后,劳累了一天,终于才从麦场回家,父母洗漱完毕。才会给我们准备端午的食物。夜里,母亲会在大锅里给我们蒸甑糕,父亲会很用心的给我们包油糕,然后另起锅,给我们炸着香甜的热油糕。后夜,我们姊妹们已经进入梦乡。父母还在厨房里忙碌着。端午的早晨,当我们姊妹几个起床后,便会迫不及待吃到可口的甑糕和油糕。这个时候是我们姊妹几个最开心的时候,那种油糕的香甜味,成为我们舌尖上的最爱。一碗甑糕,一个油糕,承载着父母对我们满满的爱。端午的早晨,母亲会早早的起床,为我们准备好五彩绳和香囊,然后她会背上背篓,去水利渠上割一捆艾草。母亲将艾草背回来后,会在大门上和窗户上放上艾草,端午时节,艾草飘香。节日前,艾草作为驱邪避灾,保佑平安的吉祥插花一样,老家的人们,一波又一波的往北坡上去寻觅艾草。这是老家过端午的一个重要习俗之一。老家过端午的这个画面,一直留存在我的脑海里。儿时的端午,过的是一种热闹,长大后的端午,过的是一种敬畏。过端午,不仅是味蕾的盛宴,更是心灵的一种寄托。此刻,我站在北坡上,格外的想念我离世的外婆,因为儿时的香囊是外婆亲手缝制的……</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艾草是端午的灵魂,采摘艾草成了虢镇人的一个传统习俗,今天我和丁香收获满满。我们手拿艾草,艾草淡淡的味道扑鼻而来。走在水利渠下面,遥望坡下的麦田,感叹人间麦香,岁月沉香。我们呼吸着麦香与艾香的混合味道。我俩一路上说说笑笑,正在这时,我的电话铃声响了,原来是虢镇西门“慕溪花坊”的老板娘,为我精心包装好了一束艾草花,接过这个电话,我的内心暖暖……</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过了一会,我和丁香从北坡已走到了虢镇城内,行至在虢镇新华书店门口,我和丁香就分手,因为她还要去上班。我和丁香道别后,我站在新华书店门口,我发现每隔几米,都是卖香囊和五彩绳的老婆婆们,这些红色、黄色、绿色的香囊,把虢镇街上的端午气氛渲染的更加的热辣滚烫。我专门在一个老婆婆的摊位前,为我的侄女精心挑选了一个香囊和五彩绳。这些都是端午的一种符号与传承。一个香囊,一条五彩绳,传递着隔辈人的爱与暖。我站在卖香囊的婆婆摊位前,打算正准备离开时。忽然一个大约八九岁的小女孩,她站在老婆婆的摊位前,看上了一款香囊。小女孩弱弱的问老婆婆:“可否给她把这个香裹留下来,她明天再来买?老婆婆笑着说:“只剩一个了,说不定一会就有人买走了。女孩始终把香囊拿在手里翻看。一刹那间,我感觉肯定是这个小女孩的零花钱不够了,但她又羞于说出口。于是,我主动和小女孩聊天,小女孩告诉我,她家是桥南二郎庙村的。住在河的对面,她今天带的钱,已在虢镇新华书店买书了,只剩下回家的车费钱。我看着面前这个小女孩,我的脑海里闪显现出,儿时的我在新华书店门口想买一本小人书,钱却不够的画面……不加思索,我告诉这个小女孩,我愿意给她买下这个香囊 ,让她明天不必要这么远再跑一趟。小小的香囊,是我送给一个陌生女孩端午节的礼物与祝福。卖香囊的老婆婆也给小女孩赠送了一条五彩绳。小女孩欢喜心顿生,我们看着小女孩蹦蹦跳跳离去的背影,我和卖香囊的老婆婆都开心的笑了……</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我继续行走在虢镇街上,时不时用手机拍摄着端午前夕虢镇街道上的画面。端午节的来临,给我们平淡的生活,增添了一抹温馨与暖色。我行至在一品搅团店门口时,搅团的香气诱惑着我行走的步伐。于是,我又一次走进了一品搅团店,老板热情的给我盛上了一碗浆水鱼鱼搅团,也许是累了,也许是饿了,一碗浆水鱼鱼成了端午节前舌尖上的美味。</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虢镇大街小巷上,每一个人,每一个家庭都用各自的方式在迎接端午的到来。这是虢镇人用一种自己的方式在缅忆屈原。这里虽然没有南方人赛龙舟的狂欢,但人们用采摘艾叶、买香囊、包粽子,蒸甑糕、煮鸡蛋、吃绿豆糕、做哨子面一系列的习俗,都是在纪念一个民族的精神。几千年传承下来的端午节,其实只是每一个虢镇人,祈求端午安康的一个美好心愿。半生已过,方懂端午。只求家人安康,只求岁月变缓,只求父母福寿康宁。庆幸自己在天命之年,还能享受着端午节父母对我的爱。进门叫一声爸妈,有人答应。中午能品尝上一碗“妈妈牌”臊子面,是这个端午 最幸福的事。</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我来到“慕溪花坊”,将我刚采摘下的新鲜艾叶交给老板娘。她给我在艾叶中间包裹了几枝小干花,还赠送了一个香包。经过她精心的包装与搭配,这束艾草花成了这个端午节最好的一束花,我轻嗅着艾香与花香,让人的心情豁然开朗。我手捧着这束艾草花,满心欢喜的回家。上楼后,我把这束艾草挂在进门户的墙上,整个屋子里弥漫着艾草的清香。让这个端午更有仪式感和节日的温馨感,我感谢老板娘给我赠送的这束艾草花。一束艾香香满屋,一岁端阳喜盈门。让我这个端午节更有了新的仪式感……</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年年岁岁过端午,岁岁年年粽飘香,五月端午,不仅是节日,更是文化的传承和精神的延续。端午的诗意与传承,永远流传在虢镇人的心里。甲辰年的端午节已来临,一年一端午,一岁一安康。五月端午榴花照明,端午安康艾草悠悠,艾香“暗度陈仓”,人间烟火处,处处皆平安。端午的前夜,我写下这篇端午随笔。也写下对亲友们的端午祝福,祝愿大家:端午安康,百病不侵,万事顺遂,家人平安!</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一凡于甲辰年端午前夜落笔陈仓</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感谢雅阅,婉拒送花。</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