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总是看到大人们在碰面时相互问候“今天吃了吗?”随着成长,不知不觉的,发现身边人们在相互打招呼的习惯方式已经改变了。现在见面最为普遍的问候是“这段时间在忙什么?”。似乎忙才是现代社会生活的主旋律,也只有忙才能体现出一个人积极上进的生活状态。<br>然而,在现实生活中,虽然人们都反对懒散和躺平的生活状态,但我们身边大部分人对于“忙”总是充满无奈和抱怨,往往非常向往一种从容而休闲的生活。那么,究竟“忙”是什么?我们为什么这么“忙”?到底该怎么正确的“忙”呢? 忙,《说文解字》解释是:从心、亡声。意思是“心死即忙”。心死,指精神崩溃而万念俱灰。《庄子》说“哀莫大于心死”。所以,最悲哀的莫过于没有思想和意愿的机械的、被动的忙碌。那些“整天忙,却不知道忙些啥”、“忙得晕头转向”、“忙得不知所措”的人和现象,与死同样悲哀。<br>“忙”是如此的恐怖,那我们为什么又会如此深陷其中,有时甚至无法自拔呢?这是因为“忙”也分两种。一种是以上所描述的那种消极被动的忙;另一种则是积极主动的,有意愿、有目标、有成就感的,由我们自己选择且乐此不疲的忙。如果我们是积极主动的忙,那么就是一种健康的心态和生活,在此不必多说。但如果是前一种消极被动的忙,则我们必须要开始思考和改变,避免最终陷入那种“哀莫大于心死”的人生。 <div>人总是向往一种从容而悠闲的生活,却无法规避日常紧张而忙碌的工作。因为无论是为了生存或是为了实现人生目标,我们都需要奋斗。奋斗就意味着付出时间和精力,就必定处于一种忙碌之中。相反,如果无所事事、碌碌无为,不仅可能面临生存的困境,更谈不上实现人生理想和目标。懒散而空闲的生活并不是健康的人生,为了理想愿景和自我实现而忙碌才能确保真正的心灵的充实。<br>导致心灵是悲哀或是充实的差别源于为什么而忙。忙,是一种自我的主观选择,而并非完全的客观需要。交通不便的时代,我们为了生活而奔波,必须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在旅途之中。现代的交通工具已经相当的发达,“日行千里”可以说是很简单的事情。但人们耗用在奔波于旅途中的忙碌却丝毫不见减少,甚至更多。这便是我们自己的选择的结果。<br></div> 很多人在忙碌的工作中总是许诺完成一件工作或一个项目后,一定好好歇歇。实际情况是在此之后又是新的一个任务,一个更为忙碌的阶段。为了实现某个目标,我们为之奋斗。目标实现后,我们似乎同样无法放松,因为另一个更高的目标已经矗立在眼前。还有一些人说,我们忙碌是为了生存和摆脱生活的困窘。但实际上,绝大多数人早已不是因为缺衣少食而忙碌,更多是为了不断增长的欲望而盲目追求。<br>我们总是将工作与生活区分开来,认为工作必定是一种充满焦虑的忙碌,生活则是心情愉快的休闲。实质上,忙碌并非工作所特有,愉快也非休闲的专利。只要能投入专注和情感,生活也有忙碌紧张,工作一样可以获得愉悦的享受。忙与闲、快与慢,都是一种极端,也可以由自己的选择,没有好坏与对错。最重要的是我们应该在两个极端之间去找到和把握好一个平衡,让快慢结合、忙中有闲,做到张弛有度方能享受人生的愉悦。 世界是公平的,对于每个人而言人生都只有一个起点和一个终点,即生与死。生与死之间的道路却有多种选择,既有有高速公路,也可以选择乡间公路;行进的方式也有不同选择,有的可以选择高铁、汽车,有的可以选择步行、骑行,还有的可以乘坐飞机、游轮。每一种选择都各有其优劣,必须根据自己的情况而选择。并非每一次出行都非得选择最快的方式,或许慢一点的方式更便宜,还能领略沿途的风景;重要事情、关键时刻却绝不允许我们有任何的拖延,即使付出昂贵的代价也必须争分夺秒。此时,忙碌也是人生必不可少的最优选择之一。<br>人生的意义在于对理想和目标的追求,愉悦便是产生在这种忙碌而充实的奋斗过程中。然而,德国哲学家康德说过一句话:“美是一种无目的的快乐”。虽然两种观念的区别在于是否有目的,或者理解为功利之心。但都认为美好的人生可以享受过程的快乐。所以,我们可不可以在人生过程中适当的选择慢下来一点,甚至偶尔停下来看看风景,与自己的内心对话。思考一下我们的“忙”究竟是在追求心灵愉悦还是一种人生迷失,迷失于名利欲望的追求中。 由此可见,积极主动的“忙”不会导致心亡,闲散躺平的“不忙”才是真正的心死。正确选择奋斗的目标,保持健康平衡的“忙”的状态,便可以避免心灵的悲哀而享受到美好的人生。<br>风雨<br>2024年6月9日星期日 <br><br><br><br><br><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