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春林新著《龙沙夕照》(旧体诗词三百篇)正式出版

春天

<p class="ql-block">作者简介:</p><p class="ql-block">李春林,男,1945年生,汉族,江西赣州市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诗人,编审。1967年大学毕业后,长期在出版社从事编辑、编审工作。曾任江西人民出版社和百花洲文艺出版社文学编辑部主任,《微型小说选刊》主编,《江西诗词》杂志副主编,中国微型小说学会副会长,世界华文微型小说研究学会顾问。出版著作有:长篇小说《天国郊野》,新诗集《枕流歌》《夏夜的风》《庐山梦》和《盈盈的爱》;散文集《尘海拾缘》;专著《水浒传导读》《官逼民反话水浒》(台湾版)《中国微型小说赏析》;论著《诗人杜甫》;旧体诗词专集《中国诗词书法名家李春林》。</p><p class="ql-block">1979年参与创办大型文学期刊《百花洲》,1984年参与创办《微型小说选刊》。</p><p class="ql-block">曾获首届和第二届谷雨文学创作奖和多次优秀作品创作奖。责编的《唐诗三百首详注》《在毛主席身边的日子里》获全国图书金钥匙奖。1994年参加在新加坡举办的首届世界华文微型小说研讨会,并发表论文。1995年5月,新诗集《庐山梦》被载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为庐山申报世界遗产关于庐山著述的目录中。</p><p class="ql-block">2011年7月获全国小小说事业推动奖。2017年中国新诗百年全球华语诗人诗作评选为“百位最具实力诗人”,2023年荣获第23届(南昌)国际华文诗人笔会(突出诗歌贡献奖)荣誉证书。</p> <p class="ql-block">内容简介:</p><p class="ql-block">本诗集收集作者从年轻时代到晚年退休后创作的旧体诗词三百余首,共分《龙沙夕照》《庐山烟雨》《八声甘州》三辑。以山河风光,名山大川,古今名胜为对象,尤以庐山为最,借景抒情,记录诗人亲历的人生各时期之外部世界和内心世界。雪泥鸿爪,留下时代烙印和诗人心路历程。诗体严于传统</p><p class="ql-block">格律要求,旨在继承中华传统文化脉络,抒发诗人缘起性空之人生感受,和斑驳陆离深浅有致的风月情怀。</p> <p class="ql-block">风月情怀 岁月留痕</p><p class="ql-block">——李春林诗词集《龙沙夕照》序</p><p class="ql-block">峭 岩</p><p class="ql-block">他生在赣州,迁居古郡南昌,江畔有一高楼滕王阁。楼上有一奇文《滕王阁序》,王勃才气英发,词章惊动天下。一传岁月千年,诗的火种想必烧到一个少年,他怀揣星月,行走四海,不忘吟诗作赋。早年读书兴起诗词,中年供奉编书,老年志向不减,故纸寻迹,岁月觅诗,终有大获。这就是老诗人李春林,以他八十年的奔赴,为我们奉上的一部心血之作。 </p><p class="ql-block">眼下这厚厚的旧体诗词选《龙沙夕照》,攘括了作者从年轻时代,到晚年退休后创作的旧体诗词三百余首。共分《龙沙夕照》《庐山烟雨》《八声甘州》三辑。以山河风光,名山大川,古今名胜为对象,尤以庐山为最,借景抒情,记录诗人亲历的人生各时期,外部世界与内心世界交融碰撞的感悟。雪泥鸿爪,留下时代烙印和诗人心路历程。诗体严于传统律诗要求,旨在继承中华诗词传统脉络,抒发诗人对人生感受和斑驳陆离的风月情怀。</p><p class="ql-block">诗人以浓郁的诗意气象,为我们打开了一扇大门,清风皓月,山河摇曳。不媚不俗,不轻不浅,在当下文化杂陈、诗歌争风的态势下,读这部诗词选是一种冲击,也是一种匡正。它有古韵的传承,更有创新的流变。</p><p class="ql-block">从此,可以断言:李春林是成功的,他创造了生活,又留住了生活。他的“留住”不是物质的多么丰富和豪华,是文化的火种,是精神的结晶。这三百首旧体诗词足以证明,因为它是艺术的,诗意的,又是哲学的。然而是留住历史的,堪称旧体新声的范本之作。</p><p class="ql-block">俗话说,唐诗之后无唐诗,是说唐诗的艺术高度无人攀登。如果从今天的诗人诗作中,寻到一些古韵的传承迹象,呈现旧体诗词于今天的面貌,我喜欢读这本旧体诗词选。</p><p class="ql-block">我们常说,诗是“心灵的眼睛”,是诗人向内宇宙探索的手段,诗人所有的努力都是表达诗人对现实的反应,诗人用审美的视觉感受现实的心理反映。我们无论身处哪个时代,都要对世态物象的省察做出判断,以校正我们的行为,为大众提供有益的营养。</p><p class="ql-block">李春林是沉静的,堪称是默默的“沉静诗人”。他在位时躬耕本职工作,为别人做嫁衣几十年,从没有张扬自己的诗才。退休之后,隐居遁形,悄然有序地打理生活,又潜心文学创作。这其中,担任过《微型小说选刊》主编,《江西诗词》副主编。出版长篇小说《天国郊野》,长篇论著《诗人杜甫》,专著《水浒传导读》,散文集《尘海拾缘》,诗集《枕流歌》《夏夜的风》《庐山梦》等,现又有旧体诗词选集问世,某种意义上说,他身兼多种才艺,是文学的多面手,堪称出版家的典范。</p><p class="ql-block">写诗是要有品味的,这里的旧体诗词绝不是“顺口流”之类,一诗一词都是闪烁光芒的珠玉。可喜的是他记录了心境,又表达了对世象的追远。“书纂当年几百卷,归家落笔赋闲天。仰空怅望繁星廓,俯首耕耘薄砚田。门外春秋风雨送,窗前日月白云牵。寻游独杖随园去,叩问今春是哪年?”〔《赋闲》〕。诗人辗转退休后的时光,心有不甘。</p><p class="ql-block">走出庭院,走向大千世界。他望江:“赣水空蒙浮淡烟,鹤鸣皋野向长天。孤舟蓑笠钓翁影,一曲他山攻玉篇。石磊岸墙若破梦,水深骇浪是鱼渊。望江流水寻诗去,索断枯肠妙句连。”</p><p class="ql-block">他歌八境台:“逶迤章贡赣江豗,明月清山八境台。苏韵宋墙经国梦。根盘龟尾树虬栽。摇篮乳断啼寒夜,男子血流哺未来。记取征尘初跬地,风烟掠目泪花开。”</p><p class="ql-block">他到厦门:“郑王雕像顶天高,一壁山河一海桥。年愈古稀游夏鹭,四汤珍果逛街猫。老琴鼓浪菽庄夜,南普观音香客早。行至通商原口岸,忧心如梦到清朝。”</p><p class="ql-block">至此,诗人的心胸打开,接受宇宙的万种风物,洗礼自己的心灵。诗人的浓情密意抒写在庐山,《庐山烟雨》一辑,洋洋洒洒,心荡神逸,长句短章,拥百首之众。我说的多,并不是诗词的标准,而质地良纯才是它的根本所在。诗人感受了什么?又告诉了人们什么呢?</p><p class="ql-block">他咏叹庐山的星壑石:“知行合一光明世,立业齐三至圣人。心有良知良念在,万象着手都成春。”</p><p class="ql-block">他看雾泉雨花:“雾泉花雨缘山在,风水天涯有起因。禅心默默匡庐静,自在自由自是神。”</p><p class="ql-block">他认为的庐山真面目:“庐山万客万面目,东坡无意破鸿尘。横侧峰岭皆心造,远近高低无异空。”</p><p class="ql-block">此辑中还收录了他写自庐山的若干首长句,也很下功夫,足见诗人的底蕴之深厚。</p><p class="ql-block">刘勰在《文心雕龙》中说:“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人秉七情,应物所感,感物咏志也。”陆机也说:“气之动物,物之感人,故摇荡性情,形诸舞咏。”可见“物”的存在,以及对“物”的认知,对文学创作有着多么巨大的效用。</p><p class="ql-block">当然,物是客观存在,无时无刻纠缠着人们。怎么看物却是由人的三观决定的。所谓千人千面,是说对一种事物的方法和角度。而对于文学家〔诗人〕而言,发现本质,提纯精妙,输送光明,才是唯一要职。</p><p class="ql-block">由此,我们联想所处的伟大新时代,物欲横流的社会世象,在物质与精神、名与利、公与私面前,都有一个选择的问题。庸人选择利益,高人选择境界。诗词恰恰做了输通的桥梁。因为诗词中包含着的一丝一缕光芒,是送达彼岸的推手,它用心灵、泪水、血汗筑造的灵性语言,亦步亦趋,伴随着人们走向未来。</p><p class="ql-block">无疑,李春林的旧体诗创作,遵命古训,又开新韵,做出了可喜的贡献,值得我们敬仰和学习。</p><p class="ql-block">至此,我想起我与春林于上世纪七十年代交际,诗文交织,互帮互勉,得他臂力提携,恩典不忘。三十年后又相逢,他依然沉静朴实,诗书盈怀。那年我情动于心,曾赠给他一幅诗作书法:</p><p class="ql-block">一池春水洒诗地,</p><p class="ql-block">两勺星月浇文林。</p><p class="ql-block">耕云播雨桃李梦,</p><p class="ql-block">素心若雪情如真。</p><p class="ql-block">也许,这些是他约我写序的原因,我怎能不赴之,勇之?</p><p class="ql-block">2023年1月11日于北京花园书斋</p> <p class="ql-block">封底</p> <p class="ql-block">作者喜得样书</p> <p class="ql-block">作者书写诗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