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1.</p><p class="ql-block">自从踏上归途,转眼已过七日。</p><p class="ql-block">有朋友在微信中问及我的西藏之旅是否留下了些许文字,让我一下陷入短暂的沉默,思量着该如何回应。行走在西藏的那些日子里,我还是一如继往地习惯在临睡之前,用心爱的文字记录自己每日的所见所感。只是这些文字,更多的是自己个人内心的倾诉,恐怕难以作为文章,去分享给不熟识的人。</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就我自己发自内心来讲,并不希望简单地将我笔下的西藏之旅记录成一篇完成任务式的游记应景之作;但写成一篇类似《文化苦旅》式的文化散文,又自觉才疏学浅,而相关的中国浩博的历史文化的记忆储备又不具备,唯恐难以驾驭。因此,思虑再三,迟迟未能动笔,也未曾将有关于西藏的点点滴滴付诸于纸上。</p> <p class="ql-block">2、 </p><p class="ql-block">西藏,自古以来便享有“小西天”的盛誉,这一称谓与印度的“西天”遥相呼应,寓意着佛教的圣地。在中华传统神话中,“西天”是佛祖、菩萨的殊胜居所,用该词形容佛教盛行的印度,可以说是恰如其分。而西藏作为佛教的繁荣之地,被誉为“小西天”则更是实至名归。</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拉萨,作为佛教的“神圣之地”,吸引着无数信徒前来朝拜。八廓街的大昭寺门前,信徒们日夜不息地磕着长头;到布达拉宫给佛祖的香客亦是络绎不绝,长年如是;哲蚌寺、色拉寺、甘丹寺等地也汇聚了众多虔诚的信徒。根据接待我们的当地导游洛桑讲解,他们之中不乏从千里之外的川、青、甘等地跋山涉水而来的。而他们纷纷前来,也仅仅只为在神圣佛祖面前献上香火,为众生之祈求庇佑。</p> <p class="ql-block">聆听之后,有如当头棒喝般被敲打的心灵久久不能平静。这片几乎可以说是与世隔绝的雪域高原上,佛教的影响深远而广泛。寺庙遍布高原的每个角落,数量之多令人咋舌。早在清朝时期,西藏的佛教格鲁教派寺庙就达到了3477所,僧侣人数超过30万,这还不包括其他教派的寺庙。时至今日,西藏仍有众多著名的寺庙吸引着游客和信徒前来参观。无论是在深山老林还是草原密林,都能听到古刹的钟声。</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根据不完整的数据统计,解放前,除了那些以僧侣为职业的人,西藏几乎每家每户都有成员选择出家修行。这一现象反映了藏传佛教在西藏人民心中的重要地位,全民信佛的传统已经深深植根于这片高原的每一寸土地、每一个角落。</p> <p class="ql-block">即便时至今时今日,雪域圣地之上的人们对佛的虔诚仍是随处可见。信徒们不远千里来到拉萨,朝拜佛祖释迦牟尼,并为佛前的酥油供灯添上一砣酥油,表达自己对佛祖的敬仰和祈求。他们将自己一生的积蓄诚心奉献给寺院和僧众,以此表达对佛祖的至诚。</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在拉萨的街头巷尾,佛经的木刻印本、佛祖和菩萨的塑像与佛龛以及绘制各类菩萨的唐卡随处可见。传统的藏戏也大多以释迦百行传为题材。高耸入云的布达拉宫、依山而筑的哲蚌寺、色拉寺等寺庙建筑风格独特,香烟缭绕,回廊幽曲,令人仿佛置身于仙境之中。此外,人们手中的佛珠、屋顶的经幡、山口田野间的玛尼堆、群众嘴里的民歌和民间流传的故事都充满了浓厚的佛教色彩。</p> <p class="ql-block">对于初到西藏的游客来说,看到如此繁多的宗教活动以及藏族民众对佛教的深厚信仰,或许会感到惊讶和不解。但正是这种独特的文化魅力让西藏成为了一个令人向往的圣地。</p><p class="ql-block">至今回想起翻越海拨4560米的色季拉山垭口,318国道两旁的景象,那些虔诚的藏民,三步一磕,五体投地,他们磕着长头的画面,至今在我心中留下深刻的震撼。每每与友人提及,都难掩心中莫名的激动。我为西藏人民能延续至今的信仰而庆幸,也为现代人在物质追求中逐渐失去的信仰而感到惋惜。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有人曾经质疑,西藏的藏传佛教只不过是农奴主用来愚化民众的工具,并不值得过分宣扬。对此,我只想说,每一种文化都有其独特的价值和意义。在当今这个时代多样文化和协共生的背景下,我们更应该以包容的心态去看待不同的文化,而不是轻易地否定和批判横加指责。我想时间会证明一切,它会给出最公正的答案。</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