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丘隅文史展播》六:无鹿可逐的“中原”——中原村

丘隅红文化工作室

<p class="ql-block">  中原村,小丘镇辖建制村。地处小丘原之中,村委会驻地位村落中部,在镇政府驻地东偏南7.5公里处。东隔浊峪河谷与坡头街道原区相望,南与移寨、原党、乙社为邻,西接坳底、乙社村,北连移村。村域面积3.2平方公里,耕地3205亩,苹果1500亩。辖中原、北原2个自然村。3个村民小组。全村324户,1187人,均为汉族。</p><p class="ql-block"> 中原村是一个古老的村落。旧志载,明初形成聚落。据村内先辈口碑相传,中原村曾数易其名,曾有“王家村”“左家(方言读ya)村”“滋娃村”之称。王家村、左家村或因灾荒、年馑、瘟疫及外族入侵等,民多徙窜,居无定所,村易名自在情理之中。“王家村”“方家村”,以居民姓氏得名。“滋娃村”,想必是中原人忠厚老实,如称耀州人“瓷胡”一样,寓贬中有褒。</p><p class="ql-block"> 明未清初,特别是清康乾盛世以后,随着社会的稳定,小丘原村落剧增,新迁人该村的百姓觉得叫“王家村”“方家(音ya)村”不妥,遂因村位小丘原之中部而更名“中原”。辖境北原古称“坂村”,先民遵循祖辈传统习惯,古聚落近水据险在马莲村之下浊峪河分支处河边,依崖凿窑而居,因村位“坂(斜坡)”形地貌之上,故名。20世纪80、90年代,为改变居住条件,村人逐渐从沟底迁居原上,形成现村落,因位中原村之北,故名北原。</p><p class="ql-block"> 明以前政区不详。明初属凉泉里。后因社会动荡,“民多窜徙”,村堡锐减,历经成化十八年(1482)、弘治五年(1492)、十五年(1502)三次并里,仍凉泉里。清顺治八年(1651),属西乡中华、保义里。乾隆以后,社会稳定,村堡剧增,仍属西乡。民初沿袭清制。民国十八年(1929),政区调整,县以下设区,区下设保,属西区。二十二年至二十三年(1933-1934),推行保甲制,西和联保。二十八年(1939),裁并联保,设乡,属西和乡。1949年4月,耀县解放,属小丘区。1955年,农村合作化进入高潮,组建中原初级农业合作社(简称初级社),属小丘区小丘乡。1956年初级社升为高级农业合作社,为适应农业合作化,对全县基层政权作了较大调整,仍小丘区小丘乡。1958年人民公社化,始置中原生产大队,属小丘人民公社。是年12月,省县入铜川市,改属铜川市小丘人民公社小丘生产管理区(简称管区)。1961年,恢复耀县建制,全县政区调整,复属小丘人民公社。1984年5月,政社分设,废大队,设村民委员会,属小丘乡。1997年9月,经省政府批准,小丘乡改镇,属小丘镇。</p><p class="ql-block"> 中原村何时形成村落,史志无载,村内传说纷纭。一说,元末明初由乙社村分支迁来。二说,中原与乙社村隔沟相望,而乙社又紧邻独冢。20世纪90年代因在此发现汉设祤宫遗址,中原村人建造房时,偶尔发现祭品残片,但因寡闻而疏于保护。</p><p class="ql-block"> 近年,村人推断,汉建役祤宫时,因朝延用地而由乙社村迁至清峪河(朱坊河段)沟岔,近水择地依崖凿窑而居。清中叶,由于耕作需要,遂迁于原上,建土地爷庙,并以此为中心,于庙周修建土木厦房数间,故形成聚落雏形。清末,一场由庙宇突发的大火将本村少有的建筑尽毁。后来,村人借鉴周边村子地坑窑院落防贼、防匪方式,在平地下坑凿窑,筑建成独门独院,或在原城壕底部多户分挖一处,故形成多处大小不一居住群。</p><p class="ql-block"> 20世纪80年代初,政府为农民划拨宅基地,村民逐步搬出地坑窑,陆续在平缓处建土木结构厦房或砖混结构楼房。由于土地权属,一组居民点分布在耀旬路北侧,二组介于耀旬、耀淳路间,三组居民点分布耀淳路南北两侧,形成了以村两委会为中心,沿耀旬、耀淳路而居的“Y”形聚落。2008年,为响应上级旧庄基复垦政策,旧聚落进行复耕。北原村巷道呈“丰”字形,南北为主干道,东西分列三个小巷。村属黄土高原台原地貌,辖境有三沟一原,原面不规整,东为三沟一原交汇处,西南部被沟豁分割。东有浊峪河常年流淌,辖境黄土质,土层深厚肥沃,地下水资源丰富。</p><p class="ql-block"> 村人以农为主,重视农业生产。作物有小麦、玉米、油菜、棉花、秦椒、糜子、荞麦、豆类等。20世纪50、60年代引进玉米、红薯,以聊补口粮不足。随着市场经济发展,由于产量低、销售停滞等因,不再大面积种植棉花、秦椒、糜子。现农作物以小麦、玉米、油菜为主,次为杂豆等。传统果木有苹果、花椒、柿子、核桃、杏。块茎作物有红薯、洋芋、萝卜。亦有部分药材种植。养殖家畜家禽是村人传统。过去,几乎家家养牛,有少数户养马、骡、驴。21世纪初,随着农业机械化发展,农家不再饲养家畜,牛马牲畜在生产中的地位逐渐被替代,退出农户直至消失。近年,村民席岗良、陈明、王博、徐林平、席书菜、席树英等陆续将养牛、羊、猪和家禽引进本村以户养殖。随着经济发展,农民自愿组织成立多个农产品合作社,较为突出的为席国旭2013年成立的“山丹丹种植专业合作社”、席根社2014年成立的“苹果专业合作社”,为该村果农、椒农拓展销路搭建了平台。</p><p class="ql-block"> 村共有31个姓氏。2022年末,共324户,1187人。席、陈、刘、孙姓氏人口较多。席、潘姓为同宗,席姓150户,600余人。民国时,为躲抓壮丁,部分“席”姓改“潘”,因此就有“席、潘一家人”之说。陈、刘、孙姓,各有30余户,均百余人。另有张、朱、徐、潘、康、王、于、姚、乐、范、乔、杜、邱、赵、杨、包、柴、唐、段、穆、任、石、文、尹、黄、韩、阮、文等姓氏。朱姓,原籍朱村。张姓,为独冢村张家。赵姓,自泾阳因灾荒来村做长工,解放后落户本村。邱姓,原籍河南,灾荒逃难来村,做长工日久,解放后落户。陈、刘、孙等姓则由湖北、河南、山东及陕西境其他市县,以投亲靠友或入赞等方式迁人。</p><p class="ql-block"> 村传统饮食以面食为主,一日两餐。早稀午稠,早为包谷糁,午为面食,农忙时加一餐。旧时,各家将仅有的白面蒸馍、花卷用来孝敬老人和喂养孩子,中青年则以杂粮为主。饮食花样因时令改变,冬有甜甜馍、搅团,春有洋槐花疙瘩。民俗馍饭有喜庆的八大碗、拉魂面、刀棃面、娃娃馍、呼栾、供佛贡品等。改革开放后,村民生活不断提高,饮食多样化,有油泼、蘸汁、油炸、烧烤等,饮食由一天两餐变三餐。</p><p class="ql-block"> 中原村地处小丘原中心,建村历史悠久,既有耀州文化特色,又与淳化、三原农耕文化交织。由于地处要冲,耀(州)淳(化)、耀(州)(邑)公路穿村而过,往来文化交融,村人与时俱进,破旧立新意识较强,故遗迹存世较少。村老堡子约形成于清代,以村西席岗良家东侧为界,东为老堡子,西为新堡子。</p><p class="ql-block"> 古堡内有农家建筑群,堡为方形。城墙高耸,城壕低凹,城门面南,城门楼子两层仿唐宋飘砖建筑。1955年入农业社后,土地归集体所有,村人无处取土,遂挖取城墻士家庭旱厕用,城壕两处被村民凿坑筑院,用于居住、饲养家畜。至今,村中老人提起当年城壕居住的村民时会说“㖞是壕壕那谁么”。后随村人生活富足,部分村民更新房屋时仍在此取土,以至于城壕千疮百孔。2008年,旧窑庄基复垦时夷为平地。如今,仅存老堡子南北大胡同北部一小部分。新堡子仅剩土木结构厦房几间,属20 世纪80、90年代建筑风格。村古时庙宇多,今只知其名,没有遗存。据村老辈人口传,村旧有土地爷庙、观音庙(村人称“娘娘婆庙”)、马王庙等。三座庙呈三角状,与戏台及潦池同处村中部。清中期,有庙宇数间,松柏掩映,后因火灾焚为灰烬。清末民初,善男信女集资在原址重修庙宇,后因长年失修,已倒塌,现仅存土地爷庙遗迹可辨。</p><p class="ql-block"> 村中原有一潦池,面积约300平方米,丰水期存水量约260立方米,枯水期存水量约150立方米。四周有皂角树、核桃树、柳树及杜梨树等,池畔杂草丛生。春夏野花馨香,秋日碧水涟漪,三九寒天孩童在冰上嬉戏。潦池水源于暴雨后麦场和路面径流汇聚,为旱原冬春枯水期生产生活之需。平日,村人在此洗衣、饮牛。晨清冽,午浑浊。村有地道一处,位于中原村农场院内。70年代初期,本村小学迁址该院内,此后整个农场就成了学农兼备的共用房。地道口隐秘,在院中面北坐南大仓房内,地道口直径2米余,深1.5米左右。传与坳底中学内地道相连,平均深度1.6米,长度约5华里。一说修建于明清时期,用于村民避险,防回鹘侵犯、兵匪祸患而建。二说1968年备战备荒时期,为储备物资、防核战争而建。地道口于 1981年至2003年中心小学多次修建中填埋。</p><p class="ql-block"> 耀州贫水,但该村却不缺水。旧有四眼水井,均在村西三组,堡子内一眼,城壕后一眼,朱家半坡一眼,城壕前一眼。除城壕前水井因桔水而废弃,其余三眼井水脉与坳底、西沟水同属一源,故地下水资源极为丰富。三眼井深30余米,水量丰腴,能够满足村人生活、饲养畜禽用。随着人口增多,地下水锐减,时有时无,已不能满足村人生活所需。20世纪70年代,全国地质勘查,194地质勘查队在本村打井百余米无水。此后,村人多改用窖水,水源以收天雨为主。冬春外出拉运水,存于窖内自用,此用水方式一直延续至村自来水人户。</p><p class="ql-block"> 农村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以前,村有老油坊。其位村西北角路南,后又移址豆腐坊、打铁房两地。再迁址村中部邹家,占地80平方米,两小一大窑洞,一小窑储备原料和成品菜籽油,大窑内置传统压榨器具。一根直径60厘米粗的横木穿过窑壁至另一小窑,压榨工具主体部分采用几根百年粗大的上好硬质木制作而成,榨油横木足有六七米长,直径40厘米粗。前有圆锥体春子,春子下有经过筛选去杂、蒸炒、用油草缠裹的饼。七八层草垛饼叠在一起,在重力下压中,菜油滴落成线,流人陶瓷大缸。传统压榨油味香醇厚,方圆几十里的邻村人经常来此换油、加工油。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新型机械榨油普及,村老油坊遂被淘汰,油坊大院填埋复垦。</p><p class="ql-block"> 旧时,村无小学。新中国成立后,于村西娘娘婆庙建小学。1968年,小学迁潦池西南村大队部院内,并在原小学址建中原中学,中原、原党、移寨以及坳底村学生在此就读。1980年,中原中学撤销。1982年,村小学由村大队部院内迁至村东北耀淳路旁,前后历经六次翻修。是年,因生源增多、地方狭小,又迁中原农场,与下乡知青驻地牛舍同处一院,并新建土术结构大厦房四间。1983年,对旧房进行翻修。2002年,新建两层教学楼。2003至2007年,先后硬化路面,引自来水入校。2011年,撤校并点时,中原村小学更名中原中心小学。此后,学校仍有续建。20 世纪80年代,乡镇企业异军突起,小丘乡恢复民间传统产业,在村西原中原中学址建桑蚕站,栽桑养蚕。后因蚕丝品质低、销售不畅而歇业。三四年后,又改蟹罐头加工厂,不久后停产。几年后,又改果品加工,因销售渠道不畅停产。2018年,于此地成立声沃电子公司至今。</p><p class="ql-block"> 新农村建设开展后,脏乱差得到治理,村容村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硬化巷道,安装路灯,自来水人户。村两委会办公条件亦改善,两层“L”形砖混办公楼设有党群服务中心、党员活动室、农家书屋等。结合本村实际,实施苹果、花椒、柿子、豆类、中药材等均衡发展。2010年,按照退耕还林政策,将地坑院、旧宅基、坑洼、潦池统一复垦填埋,增加土地百余亩。耀旬旅游专线建成通车后,激活了本村经济,带动一大批年轻人创业。通过劳务输出,很多村人走出农家门,外出务工挣钱,成为本村经济创收的重要渠道。</p><p class="ql-block"> 2014年,陕西海升现代农业公司进入本地后,拓展果品种植区域,中原村部分土地有幸入选。村两委会积极协助,提供便利,促成海升集团在该村拓展种植苹果、樱桃、蜜桃、草莓等千余亩。2017年,广州声沃电子公司引入本村,该公司主要生产各种声膜并出口国外,解决了该村剩余劳动力。2018年,将北原300亩土地流转至高尔原农业公司,使得零散的台原土地得到统一规划管理,从而缓解了干旱以及良莠不齐的种植模式,从根本上保障了村民利益。</p><p class="ql-block"> 脱贫攻坚期间,全面落实各项帮扶措施。“十三五”期间,共有建档立卡贫困户46户147人全部脱贫。同时,采取合作社+农户模式,根据贫困户实际情况,以土地入股等形式,每年可分红、增加收入。2016至2019年,曾获“邮政杯”苹果大赛、区社会主义“六进”奖等荣誉。</p><p class="ql-block"> (村两委会提供资料 席小宁 席国旭 孙长青撰稿)</p><p class="ql-block"> ——来源于《耀州百村》</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