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少堂《诗书画印》编辑出版

松云斋主

老朋友王少堂先生的《诗书画印》编印出版,送我一本,拜读之余感慨颇多。王先生既天赋极高,又勤奋好学,所以虽“诗书画印”全面开花却又无不精湛,欣赏王先生的作品简直是一种艺术的享受、令人陶醉。<br>正发愁如何写一篇介绍王先生及其作品的文字时,发现王先生自己写的后记《好伴诗书度暮年》,更有助于读者全面了解王少堂及其作品,于是与部分作品一起发布于此供同道及广大网友欣赏。<br><br><b>好伴诗书度暮年 </b><div>王少堂 《诗书画印》后记</div><div><br> 年近耄耋,又要出一本书画集,总觉得有点不合时宜。好在有亲友们的诸多支持、鼓励,最后还是下定出书的决心,权当老来玩玩。</div><div> 该书结集为“诗书画印”,看来确实有点宽泛,或曰我学之不专,或曰我嚼之不烂,均如是也。好在我之初衷便是拿来玩玩,吾心爱之,手眼随之。因效吴让之大师,临摹小印一方:“足吾所好,玩而老焉”。</div><div> 我之于诗书画印,虽然从小就有一份特殊的喜爱,然而受困于纷纷扰扰的尘事,一直没有踏足进去。直到天命之年才静下心来,有了一张真正属于自己的书桌。 </div><div> 诗文之好,似乎与生俱来。只是可惜,小时候写的一些诗歌都丢掉了。直到后来才找到1970年以后所写的一些东西,结集为《锦瑟集》。自此之后一发不可收,陆续出版了《月上西楼》、《晓月闻琴》两本诗文集。我曾写过一首《青玉案•笔耕》记述了我那时的心境:<br> <b>满天星斗书窗早,且寂寂,晨光晓。</b></div><div><b> 几案不知霜鬓老,笔情书趣,襟怀堂奥,都做琴斋稿。</b></div><div><b> 多情也被无情恼,苦累辛勤更多少。</b></div><div><b> 水羡游鱼天羡鸟,戏波逐浪,九天云缈,总是平生好。</b><br> 现在,摘取其中的一些诗词,以书法的形式写下来,我写我诗,或许也是另一种乐趣吧。而与画配诗则更是一种享受,也总想得到一种诗画交融的意境。可真正做到也确实太难了。</div><div> 对于书法的学习我是后来者。真正拿起毛笔,一板一眼地临帖,那是即将从工作岗位上退下来以后的事情了。学书师从保定市名家薛兰会、张寅二位先生。两位先生都告我:“临帖没商量。”于是也曾像模像样地临写王羲之的《兰亭》、《圣教》,欧阳询的《九成宫》,米带的《蜀素帖》,王锋的《诗卷》。但临来临去,总是进步不大。老师告我,学书缺乏童子功那是致命的。看来这也只能是一件无可奈何之事。好在我也并未将这作为一种事业,玩好玩坏只是一种心境而已。近年来随着年龄的老去,越发随意地在网上发表一些所谓诗书作品,自属“每日一纸,治懒防痴。”或许这已经是脱离习书的常律了。</div><div> 学画于我好像是学书过程中的次生品,玩着玩着就有了兴趣,尤其属意于梅、竹。习作中 也不断深刻感受到“诗画同源”之理。中国的诗与画本来就是姊妹艺术,有着互相渗透的微妙之处。所以,从古以来就有“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等说法。我在《学画小悟》中也曾写到:<br> <b>谁道丹青墨写成,淋漓最是动诗情。 </b></div><div><b> 涂鸦还要真心趣,人室当寻画外功。</b></div><div> 至于篆刻,则是在一个偶然的机会中爱上的。对篆刻之爱,也同样离不开诗歌。我在《金石小悟》中曾这样写道:</div><div> <b>梦笔常寻诗道玉,雕刀每探玉中诗。</b></div><div><b> 吟魂欲到通灵府,万卷孜孜此际痴。</b></div><div> 虽然是有些痴迷,然而囿于天分不足,最后就只能剩下一堆破烂的石头了。 尽管如此,周围一些同道的朋友们,尤其是“六夫子”嘉友,并不弃我,为我出书费心费力,相助良多。在这里表示诚挚的感谢。</div><div> 王少堂</div><div> 2024年4月 <br><br><br><br><br><br><br><br><br><br><br><br><br></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