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短暂的徽州三日游结束了,怀着恋恋不舍的心情登上了回程的动车,水墨徽州,依晰当年模样,难寻逝去的辉煌,唯剩下白墙黛瓦马头墙,细诉千年过往。列车风驰电掣般的驶离了徽州这片土地,沿线的徽派建筑在我的视野中,越来越漠忽了,呼然间一丝担忧袭上心头,让我的心情越发的沉重,一个曾经有着近1400年历史,一俯六县的徽州(地级市),徽文化的发源地,徽派建筑的代表,中国历史上最著名三大商帮之一的徽商发源地,就是这样一个有着大量的历史遗迹和深厚文化底蕴,及山、水、人、文的古徽州,自1987年以后,竟然在中国地理版图上再也找不到徽州了,取而代之的是一座孤零的山——黄山市、黄山区,黄山风景旅游区,只留下一个徽州区了,这是徽州人的悲哀,也是中国三大地方文化之一的徽州文化的悲哀。 </p><p class="ql-block"> 一个地名是一个地方历史文化的像征,也是对历史文化和地域文化有着难以割舍的认同感,古徽州的一砖一瓦,一木一石都承载着徽州人太多的情感和记忆,她们见证了家族的兴衰,也见证了历史的变迁。我们中华民族之所以能生生不息的毅立五千年不倒,就是因为我们从骨子里,对自己的文化有着强烈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也许当时的初衷只是为了拉动经济,但无论怎样都不能以牺牲我们历史文化的根基为代价,如果这种局面,再这样继续下去,用不上一百年,现存所有这些,已经历了近四百年风雨的徽州明清古建筑,古村落,都终将会灰飞烟灭,到那时,我们的后人,也许只能在历史文献影视资料上,知道历史上曾经有一个徽州,但愿我这是杞人忧天吧。</p> <p class="ql-block">渔梁坝位于安徽歙县徽城镇渔梁村,始建于唐代明代重建,距今已有近1400多年的历史了。渔梁坝是新安江上游最古老的规模最大的水力工程,它具有“泄洪防旱,灌溉航运”的功能,它是徽商的发源地,如果没有渔梁坝,就没有纵横明清两个朝代的徽商。</p> <p class="ql-block">新安江是徽州文明的摇篮,她是徽州人的“母亲河”,也是徽商进出徽州的门户和重要的黄金水道,徽商通过新安江与浙江富庶地区城市相连,形成了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商帮——徽商。</p> <p class="ql-block">呈坎古村、古朴宁静、内敛含蓄、有一种脱离了尘世的喧嚣,宛若世外桃源般的美。</p> <p class="ql-block">位于安徽歙县郑村的裳樾牌坊群,是七连座牌坊群,为明清时期徽州建筑艺术的代表作,清乾隆黄帝下江南时,大大的褒奖了牌坊的主人鮑氏家族,称其为“慈孝天下无双里,衮绣江南第一乡”。裳樾牌坊群是徽州文化和徽派建筑的杰出代表,是我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重要组成部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