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今日上海2024年的高考正式拉开帷幕,在这样一个充满希望与挑战的日子里,我独自坐在窗前,手中捧着一杯热茶,心头不禁泛起对四十七年前那个特殊高考的回忆。尽管我在大学毕业后,作为一名高三班主任,曾多次引领学生们向高考发起冲击,但自己亲历的那段高考岁月,依旧清晰如昔,恍若昨日。</p><p class="ql-block"> 那是一段非凡的历史,一个不同寻常的“冬天”。有人曾说,1977年的中国没有冬天,因为在那个冬季,中断了十一年的高考终于回归,为广大学子带来了春天的讯息。今年,欧洲正在纪念“诺曼底登陆”80周年,而在我心中,1977年的高考,便是我的“诺曼底登陆”。那一年,温元凯首次提出恢复高考的设想,得到了邓小平的坚定支持,并最终成为中央的决策,这一历史性决定,改变了数十万人的命运。对我们这些当年参加高考的知青来说,这不仅仅是一次考试,更是生命的“复活节”。</p> <p class="ql-block"> 1977年10月21日,恢复高考的消息公布,犹如秋日的一声惊雷,唤醒了无数中国青年沉睡已久的梦想。经历了多年的中断和推荐上大学之后,广大知识青年意识到,自己的命运不再掌握在他人手中,不再由出身和关系决定,而是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公平竞争来改变。对于已在军垦农场近九年的我而言,这一消息无疑是生命中的一道亮光,让我在迷茫中看到了希望。</p> <p class="ql-block"> 然而,通往高考的道路并非一帆风顺。电影《高考1977》中的种种情景,让我感到异常熟悉,深有共鸣。尽管中央有明确的指导精神,但各地各部门的本本主义和土政策仍构成了重重阻力。记得当时,我们这些68届的知青教师最初甚至被排除在1977年的高考之外,只能担任高考体检工作人员。经过大家的据理力争,我们最终获得了参加高考的资格,尽管只能报考师范大学。这些土政策各地不一,有的地方最终放宽了报名条件。1977年的高考,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次在冬季举行的高考,也是规模最大、竞争最激烈、准备时间最短的一次高考。那一年,从66届到77届,共12个年级的中学生一同走进考场,共同竞争。</p> <p class="ql-block"> 当时,我白天还要在学校担任小初一的班主任,教授数学,正值期末,工作压力颇大。虽然我是68届的高中生,但实际上只在学校上了一年不到的高中课程,高二和高三的课程都是一片空白。因此,我需要在短时间内自学和复习大量的知识。那时,我每晚的睡眠时间不足五小时,但我心中充满了对未来的憧憬和期待。</p> <p class="ql-block"> 在1977年的特殊时期,黑龙江省的高考舞台上演绎了一场知识与命运的角逐。全省共有195,000多名考生报考高校,其中62,354人获得了复试资格,包括4,020名在校高中生。在这庞大的考生群体中,我们团有9000多名知青,其中3000多人勇敢地参加了高考,140多人顺利通过了初试。在团部公示栏上,我排名第十一,这让我倍感荣幸。</p><p class="ql-block"> 黑龙江省的初试仅包括语文、数学和政治三门科目,题目并不难。然而,由于许多人长期脱离校园生活,没有时间进行复习,因此未能通过初试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但在1978年的第二次高考中,这些人的实力得以显现。我们团直属中学五位来自上海的知青老师都名列榜上,他们分别是68届的高中毕业生,分别教授初中语文、初中数学、高中数学和高中化学。其中,教授语文的老师报考了文科,而我和其他几位老师则选择了理科。</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初试过后,我们进入了紧张的备考阶段。在短短的二十几天里,我们相互鼓励、讨论和帮助,取得了显著的进步。在这段难忘的日子里,我们还得到了教研组老教师的悉心指导和帮助。特别是哈尔滨老高三的郭老师,他甚至在周日专门为我们这些报考老师辅导高中有机化学。他的讲解深入浅出,注重重点和难点,让我们受益匪浅。</p><p class="ql-block"> 高考前一天,我们来到语文教研组,向矫老师请教作文的写作技巧。我问他,明天的作文题目可能会是什么,应该如何下笔。他回忆起60年代的一次高考作文题目是“每当我唱起《国际歌》”,并根据当前的形势推测,这次的题目可能是“每当我唱起《东方红》”。他的分析给了我们很大的启发。当天下午,我们急忙寻找相关素材,最终通过一个小窗口进入学校图书收藏室,找到了五六本有关歌颂毛主席的资料,这让我们兴奋不已。</p> <p class="ql-block"> 1977年的高考,黑龙江省共设有252个考点,2497个考场。我们团直中学也成为一个考点,这为我们提供了有利的位置。由于我在整个名单中排名最后,因此我的办公室被直接用作一个考场,这种情景在中国高考史上也算是非常罕见的。</p><p class="ql-block"> 在12月24日至25日的二天高考期间,我每天早早地就把办公室的炉子烧得暖暖的。第一场考数学,我对所有题目都准备得很充分,只需细心和仔细地完成。第二场考语文,当我打开试卷时,惊喜地发现作文题目竟然真的是“每当我唱起《东方红》”。这让我暗自庆幸,同时也深深感激矫老师的预测。第三场考政治,对于我们这些知青来说,近十年的生活经历让我们对这些内容有了深刻的理解。最后一门理化科目,虽然许多内容我们都没学过,但好在学过的部分我们都掌握得很好。</p><p class="ql-block"> 二天的考试结束后,我自我感觉良好。尽管知道竞争非常激烈,但我觉得自己已经尽力了,因此心中充满了平静。1977年的高考,不仅是一场知识的竞赛,更是一次命运的转折。我为自己能够参与其中而感到自豪。</p> <p class="ql-block"> 四十七年前,我作为一名68届高中生,参加了那个时代具有历史意义的高考。那是一个改变命运的机遇,一个让梦想照进现实的时刻。1977年的高考,录取率之低在中国高考史上是空前的,仅有4.9%,每一个被录取的学生都是经过了极其严格的筛选。</p><p class="ql-block"> 我还记得,在备考期间,我们几位老师互相支持,共同准备,经历了无数个日夜的辛勤努力。那时的我,第一志愿报考了上海师范大学的数学系和生物系,第二志愿是哈尔滨师范大学数学系,第三志愿是齐齐哈尔师范学院。</p> <p class="ql-block"> 在紧张的备考和等待录取结果的日子里,我感到身心俱疲,于是在春节前夕回到上海休整。</p> <p class="ql-block"> 1978年那个小年夜,我得知了王老师被上海师范大学政教系录取的消息。虽然为他感到高兴,但我的内心却充满了不安和失落。直到二月十五日,我接到了团直中学校长的电报,告知我被大学录取了,但具体是哪所学校并未告知。那时的我心情复杂,一方面想要了解具体情况,另一方面又不确定是否要去报到。</p><p class="ql-block"> 在家人的建议下,我决定先返回黑龙江,准备行装,并买了十斤酱菜带往黑龙江。在离开上海前一天,我去拜访了同事戴老师,她告诉我,我考进了上海师范大学。这个突如其来的好消息让我激动不已,我立刻打电话给上海师范大学招生办公室核实,最终确认了我被生物系录取的消息。</p><p class="ql-block"> 那一刻,我的心情无法用言语来形容,我立刻回到家中,把这个好消息告诉了家人。老母亲流下了幸福的泪水,哥哥们和远在北京的姐姐都为我感到高兴。这不仅圆了我自己的梦想,也圆了全家的梦想。我终于可以回到魂牵梦萦的上海,踏入神圣的大学知识殿堂。</p> <p class="ql-block"> 四十七年过去了,那些日子仍然历历在目。我永远忘不了那些帮助过我的战友、同事,以及那些在备考期间为我们补课的老师。是他们的帮助和支持,让我有了实现梦想的机会。我也忘不了食堂的白师傅,在每个周末为我们改善伙食。对于每一位帮助过我的人,我都怀有深深的感激之情。</p><p class="ql-block"> 一九七七年的高考,不仅是我人生中的一个重要转折点,也是我科研生涯的起点。正是这次高考的成功,让我在一九九一年有机会跨出国门,来到加拿大攻读博士学位,并在以后科研工作中取得了一些成就。</p><p class="ql-block"> 每当回想起那一年的高考,我的心情总是激动不已。那是一段难忘的回忆,一段改变我一生的经历。我相信,每一位参加过那一年高考的人,都有自己的故事,都有属于自己的难忘回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文字和部分照片属原创</p><p class="ql-block">部分照片和资料取自网络</p><p class="ql-block">二张照片属于,AI根据作者描述而创作(与本意有一定差距,大概的情景)</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