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黄帝陵,作为中华民族始祖轩辕黄帝的陵寝,位于陕西省黄陵县城北桥山,是《史记》记载的黄帝陵。自秦灵公时期开始,黄帝陵就成为历代帝王和名人祭祀黄帝的场所,1961年3月,黄帝陵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编为“古墓葬第一号”,号称“天下第一陵”。2006年,清明公祭轩辕黄帝典礼(黄帝陵祭典)活动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p> <p class="ql-block">历朝历代无论是皇亲国戚、达官显贵还是平民百姓,无论汉满回蒙,不分党派政见,人们都来桥山满怀虔诚之心祭拜祖先。黄帝陵祭祀的意义和实质被高度概括为“黄帝陵是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体现了祭祀祖先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风俗,祭祀黄帝在历史上堪称国家大典。</p> <p class="ql-block">此外,黄帝陵作为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文化符号,不仅仅反映在黄帝陵本身,还反映在黄帝陵周边的古文化遗址、黄帝文化遗迹、传说故事以及历朝历代的祭祀活动中。经过五千多年的历史沧桑和历朝历代不断地祭祀、交往、认同、融合,黄帝陵已成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民族象征,成为凝聚海内外炎黄子孙的精神纽带。</p> <p class="ql-block">5月15日晚,我们从上海乘坐D92次火车赴西安,一觉醒来正是旭日东升之时,绕有兴致地在车窗旁观赏了一次日出。</p> <p class="ql-block">车停渭南,下车与我们乘坐的车厢合影留念。</p> <p class="ql-block">到西安后未作停留,转乘大巴赶赴黄帝陵。</p> <p class="ql-block">黄帝陵景区主要由轩辕庙和黄帝陵两部分组成。轩辕庙在桥山山麓,而黄帝陵则在桥山之巅。</p> <p class="ql-block">景区入口为龙祖广场,是一座宽阔的不对称半圆形广场,总面积1万平方米,地面用5000块秦岭天然河卵石铺砌,寓意黄帝率领先民草创中华民族五千年悠久灿烂文明之艰辛。</p> <p class="ql-block">广场中间有块巨石,上嵌三个大字“黄帝陵”,据说是郭沫若的手迹。</p> <p class="ql-block">沿中轴线而入,首先见到的就是源自沮河的印池,其意喻黄帝用印之水。印池又称“龙湖”,是依照中华民族的图腾“龙”的形状而建的。</p> <p class="ql-block">湖面开阔,山环水绕,果然“风水”不错。</p> <p class="ql-block">湖上架有长长的轩辕桥,全花岗岩石材建造,被誉为“中国近代全石材第一桥”。</p> <p class="ql-block">走上轩辕桥,气势恢宏,果然有“帝王陵”的气派。</p> <p class="ql-block">桥南左右有分别雕刻日月图案的两块巨石,上面还有不少小孔,不知有何来历?</p> <p class="ql-block">轩辕庙山门前的龙尾道,共设95级石质台阶,经五个踏步组逐级登高,寓意黄帝“九五之尊”,至高无上。</p> <p class="ql-block">气喘吁吁,站上“九五之尊”回望,广场、龙湖、轩辕桥等掩映在绿树红花、湖光山色之间,与蓝天白云交相辉映,为黄帝陵平添了无限灵气。</p> <p class="ql-block">庙门正上方“轩辕庙”石匾,为蒋鼎文先生1938年清明节祭陵时所题。</p> <p class="ql-block">跨过山门,进入轩辕庙内,迎面就是参天古柏群。</p> <p class="ql-block">轩辕庙内共16棵古柏,而整个景区共8万余棵,千年以上3万余棵,这是中国最古老、覆盖面积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古柏群,</p> <p class="ql-block">其中一棵“黄帝手植柏”,苍劲挺拔,冠盖蔽空,相传为黄帝亲手所植,距今五千余年,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柏树,被誉为“世界柏树之父”和“世界柏树之冠”。</p> <p class="ql-block">树旁立有一碑,上书:“此柏高五十八市尺,下围三十一市尺,中围十九市尺,上围六市尺,为群柏之冠……”</p> <p class="ql-block">诚心亭,又名“过亭”,是古代祭奠黄帝时做祭祀准备工作的场所。</p> <p class="ql-block">诚心亭楹联:“诚朝圣地人文祖,心寄神州儿女情”。原来,亭名“诚心”也是取自藏头诗哪!</p> <p class="ql-block">诚心亭西,方台上置一天然巨石,石上的花纹图案,酷似“夸父追日”。</p> <p class="ql-block">诚心亭后是碑亭,存放着珍贵的四通石碑。</p> <p class="ql-block">碑亭楹联:“广褒幅员三万里,悠长历史五千年。”上联言空间之大,下联写时间之久,时空定位把黄帝陵的博大高深久远表露无遗。</p> <p class="ql-block">碑亭西侧石碑二通,前面是1937年4月5日国共两党共祭黄陵时,毛泽东亲笔题写的“祭黄帝陵文”手迹。</p><p class="ql-block">这篇祭文呼吁各党各界,求同存异,同仇敌忾,共御外敌。非常震撼人心,非常有感染力。</p> <p class="ql-block">后面是1988年邓小平为黄帝陵的亲笔题词碑“炎黄子孙”,就是希望同是炎黄子孙的大陆和台湾,可以早日实现国家统一。</p> <p class="ql-block">碑亭东侧石碑也是二通,前面是1912年春孙中山在黄帝陵亲笔写下的“祭黄帝词”。</p> <p class="ql-block">后面是蒋介石于1942年冬为桥陵改称黄帝陵亲笔题写的“黄帝陵”。</p> <p class="ql-block">“黄帝脚印石”为西汉文物,长62厘米,是常人的3倍大。1956年出土于黄帝陵东南2公里的郭家洼村,1965年移至轩辕庙保存。民间有向黄帝脚印投硬币或零钱以测运气的习俗,据说投向脚印大拇趾运气最好,为大吉大利。</p> <p class="ql-block">轩辕庙人文初祖大殿前西侧,有一棵“汉武挂甲柏”,又称“将军柏”,志载:“汉武帝征朔方还,挂甲于此树。”树干斑痕密布,纵横成行,似有断钉在内,是群柏之中最为奇特的一棵。</p> <p class="ql-block">特别是每年清明节前,这棵古柏枝干上流出的柏液凝结为球状,经阳光反射尤为壮观,吸引着各地前来谒陵拜祖的人。然而清明节一过,柏液中断,古柏从枝到杆又恢复了原来密密麻麻的甲痕。</p> <p class="ql-block">中国传统文化中,最神圣的纪念莫过于树碑立传。而在陵墓、祠庙等特定场合,碑石与苍松翠柏都绝对不可或缺。黄帝陵是万民景仰的纪念场所,历代祭奠黄帝的碑石聚而成林,与漫山遍野的千年古柏交相辉映,蔚为中华祭祀文化的一大景观。</p> <p class="ql-block">轩辕庙山门至人文初祖大殿的东西两边,有两条很长的碑廊。东廊内展示了现代书法家等赞颂黄帝功德的碑文和为整修黄帝陵工程做出贡献的功德碑。</p> <p class="ql-block">乔石的《题黄帝陵》,他的书法,我向来欣赏。</p> <p class="ql-block">西廊内是北宋嘉祐六年至1963年保护维修记事碑和祭祀祭文及诗文碑。</p> <p class="ql-block">在诚心亭东北侧的古柏下方,有两块镶嵌于一堵砖壁内的石碑,乃民国时期中部县(黄陵县)知事程寿筠题写的“轩辕庙”和“文明之祖”几个大字,字体古朴,庄重大气。</p> <p class="ql-block">在诚心亭西北侧的古柏下方,竖立着董建华题写的“香港回归纪念碑”和何厚铧题写的“澳门回归纪念碑”,这两块碑分别于1998年、2000年清明节祭奠黄帝时立在此处的,意思是告慰中华民族的老祖先轩辕黄帝,一度失散的两个孩子回家了。</p> <p class="ql-block">轩辕庙人文初祖大殿是祭祀轩辕黄帝的正殿,也是整个庙院的主体建筑,坐落在庙院中心。</p> <p class="ql-block">大殿面阔七间,进深三间,大殿屋顶为歇山顶,脊为雕透花脊,檐下斗拱彩绘,精制华丽。</p> <p class="ql-block">正殿门楣上悬挂有程潜于中华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夏祭陵时所题“人文初祖”金字匾额,意为黄帝是华夏文明的最初创造者。正殿前柱上,书有一幅楹联:“祖功泽百世,宗德润千秋”。上联言黄帝盖世功业,下联言黄帝高深德行,通俗易懂,言简意深。</p> <p class="ql-block">大殿正中木质壁龛内供奉着墨玉刻制的轩辕黄帝浮雕像。</p> <p class="ql-block">祭祀广场在人文初祖大殿之后,是地势最高、面积最大、气势最为恢宏的广场。</p> <p class="ql-block">广场由花岗岩石铺就,总占地面积4万平方米,可供1万人举行祭祀、陈列仪仗和举行大型祭祀演出。</p> <p class="ql-block">广场东西两侧分列着9尊高2米的青铜铸牛鼎和代表56个民族的56面龙旗,古鼎威立,龙旗飘飘。</p> <p class="ql-block">此外,东面还有一口龙魂大钟,西面则立一面龙威大鼓,渲染着祭祀广场的威风凛凛。</p> <p class="ql-block">“龙魂”大钟以陕西周原出土的周代铜钟为主型,以汉代画像黄帝功德为主图案,以周原出土的龙凤玉饰和祥云纹为底饰,钟纽为双凤耸立,两侧以双龙为扉棱,钟面正中心为篆体“龙魂”二字。钟的整体造型庄重凝练,独特精美,表现华夏文明的博大精深,体现钟铭盛世、龙凤呈祥、天人合一的意蕴。</p> <p class="ql-block">祭祀广场北端在总高6米的三层石台上,坐落着庄严雄伟的轩辕大殿,其规模之大,令世人惊叹!大殿整体建筑秉承汉风唐韵,风格古朴典雅,烘托出祭祀中华人文始祖轩辕黄帝的隆重热烈氛围。</p> <p class="ql-block">大殿檐下正中悬挂着著名书法家黄苗子先生书写的隶体“轩辕殿”匾额。</p> <p class="ql-block">整座大殿为仿汉全石材建筑,总面积1600平方米,由36根高4米的圆形石柱围合成边长40米的方形空间,四周无墙围隔,屋顶为覆斗形,中央有直径14米的圆形天光,取“天圆地方”之意。</p> <p class="ql-block">当清晨的第一缕阳光从殿顶上的圆形天光照射进轩辕殿,会在大殿的左上角形成一个巨大的圆形光圈,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向大殿中央移动,在正午时分,巨大的光圈正好萦绕在大殿中央的黄帝像上,让人感受天、地、人三位合一,也蕴含着黄帝之功绩与天地同在,与日月同辉。</p> <p class="ql-block">地面采用青、红、白、黑、黄五色花岗石铺砌,隐喻传统的“五色土”,以象征黄帝恩泽祖国大地。</p> <p class="ql-block"> 轩辕殿中央,竖一高大花岗岩石碑——轩辕黄帝像石碑。石刻雕像整体造型简洁古朴,呈现出轩辕黄帝纵观古今、令人景仰的恢宏气势。</p> <p class="ql-block">在浮雕黄帝像的背面镌刻着《史记·五帝本纪》节选,记载了汉代史学家司马迁对轩辕黄帝的生平简介。</p> <p class="ql-block">巍巍桥山,茫茫苍翠,汤汤沮水,潺潺不息。黄帝陵,是我们伟大民族的根基,是中华民族勇敢拼搏的象征,是海内外炎黄子孙血脉与共的纽带。在我们的心里,她就是一座光辉永恒的丰碑,让千千万万的中华儿女高山仰止,顶礼膜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