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五省市区自驾游记(总八)

书生仗剑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span class="ql-cursor"></span>这是一个没有尘世喧嚣的世界,灵魂深处一片永不消失的净土。</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一个让灵魂苏醒的地方,在这里能听到心的声音。</span></p> <p class="ql-block">2024年6月8日</p><p class="ql-block">第40天</p><p class="ql-block">【317第十九站:拉萨市•羊八井•更雄•那曲】</p><p class="ql-block"> 行程334公里。</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游览那拉根山口,洋八井当雄大草原,纳木措圣湖。</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昨天宿在拉萨,海拔3656米。和日喀则只差200米,但高反程度却不同。在日喀则3800米的宾馆中仗剑通宵只勉强睡了2小时觉,高反较重。他们一到拉萨,到旅馆就休息睡觉,睡的舒服安稳,没一点憋气睡不着觉失眠现象。拉萨一夜更是深度睡眠,让他们休息的非常好。</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早上九点,他们在拉萨市区中石油加油站加满油,95号油现价9,39元/升。然后开始走109国道向纳木错景区进发。沿途经过了那拉根山口。</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那根拉山,位于西藏当雄县境内,是跨过念青唐古拉山脉去纳木措的必经之地。那根拉山海拔5190米,是藏民心中的“神山”。山口挂满了经幡,表现了他们对神灵的敬畏。</p> <p class="ql-block">站在这座生命禁区的山口,远眺纳木措,美丽的圣湖,犹如一面宝镜嵌在天际。</p><p class="ql-block">在山口“那根拉”大石上面,还镌刻着仓央嘉措《那一天 那一月 那一年》的诗。</p><p class="ql-block">“那一年,磕长头匍匐在山路,不为觐见,只为贴着你的温暖,那一世,转山转水转佛塔</p><p class="ql-block">不为来生,只为途中与你相见”</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过了山口就到了当雄县洋八井镇内,洋八井和整个当雄县境内都是大草原。</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当雄县,位于西藏自治区中部,藏南与藏北的交界地带,面积达1.23万平方公里。平均海拔4200米,草原占全县总面积三分之一。</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作为一个边境县,当雄县的地理位置得天独厚,拥有着广阔而美丽的草原资源,吸引着众多游客和摄影爱好者的目光。</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离开当雄县,往北改走省道就到了草原深处的纳木措。</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纳木错(藏语:གནམ་མཚོ་],英语:Namtso Lake)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湖泊,也是中国第三大、西藏自治区第二大咸水湖。其坐落在中国西藏自治区当雄、班戈县境内,湖面海拔4718米,湖面东西长78.6千米,南北最大宽50千米,平均宽24.4千米。纳木错湖水面积,据2015年测试结果显示为2020平方千米,最深处超过了95米,蓄水量达约870亿立方米。</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纳木错”为藏语,蒙语则称之为腾格里海,都是“天湖”之意。</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纳木错是古象雄佛法雍仲苯教的第一圣湖,并同时与玛旁雍错、羊卓雍措并称西藏“三大圣湖”</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他们买门票观光车票后开车25公里进入景区,换乘景区大巴游览了纳木错湖,圣湖风光秀丽,很美很吸引人,他们在湖边几个小时而流连忘返。</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离开湖区,他们抓紧去那曲市,还有230公里路程。那曲市是中国海拔最高地级市,全市平均海拔4450米以上(相比较而言,中国西藏首府拉萨市海拔仅为3656米)。市区海拔4600米。</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晚上七点多他们到了那曲市区,找到一家有制氧的旅店住宿。名叫那曲皇家大酒店。标间180元,配制氧机50元,总计230元。</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在4600米高海拔地区住宿,配备制氧机在房间供氧,解决了高反向题,实在是一大幸事。</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2024年6月9日</p><p class="ql-block">第41天</p><p class="ql-block">【317第二十站:那曲•夏曲•索县•巴青•荣布镇•尺牍镇】</p><p class="ql-block"> 行程410公里。</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昨夜宿那曲市,皇家大酒店房间里配备了制氧机,整夜制氧喷氧,房间里氧气量增多,他们没感觉到高反,觉得很舒服。但是仗剑虽不憋气了,却睡不着觉,只是凌晨4点后眯了一会儿,睡了两小小时左右。</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如果没制氧的房间,4600米高海拔,估计仗剑高反的会被送医院急救的。</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早九点没吃早餐就出发,早点离开那曲向东进发,今晚他们要择一海拔较低的市县住宿。</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一路上的景色没较大变化,当雄,那曲,以至夏曲索县一带,地形地貌无大变化,大都是高山草原,河水青草,他们驶过几百里,仍然是广阔无边的大草原。他们惊叹西藏藏北竟然有这样大美的草原,竟然有无数的耗牛生活在其间,这样的草原,让你感觉到了内蒙古,到了呼伦贝尔,和那儿草原真可比美。</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西藏还有广阔美丽的大草原!</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夏曲县海拔4252;索县3800; 巴青县4500;丁青县的荣布镇3858;尺牍镇3762米。最后他们选择了丁青县的尺牍镇住宿。因为这一带都是海拔偏高地区,那曲到丁青尺牍镇,行程410公里,用了十个小时,晚七点入住镇帮仑大酒店。</p> <p class="ql-block">2024年6月10日</p><p class="ql-block">第42天</p><p class="ql-block">【317第二十一站:尺牍镇•丁青县•觉恩•类乌齐•昌都市】</p><p class="ql-block"> 行程300公里。</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早八点半离开尺牍,末及吃饭就向昌都进发。一进丁青县域,美丽景色就让人目不暇接。觉恩县及类乌齐县,一个比一个美丽,一直到昌都市,你又会被昌都市更加美丽的城市景色所吸引,让你想多住几日不愿离开。</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他们下午3点半到了昌都市,选了君归酒店住宿,标间130元,市区海拔3200米,适合游人休息。</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丁青县地处西藏昌都地区西部、他念他翁山南麓。从317进藏路过丁青,且不说网红孜珠寺,即沿途的美景,就令人目不暇接,印象深刻。驾车此行,真是人在诗中写,车在画中游啊!</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昌都市,市政府驻卡若区。位于西藏自治区东部,东与四川省甘孜州接壤,东南与云南省迪庆州搭界,西南与林芝市相连,西北与那曲市毗邻,北与青海省玉树州交界。</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昌都茶马城景区为国家3A级景区,被授予“中国民族优秀建筑名街”“中国民族优秀建筑-建筑文化保护典型(示范)项目”等荣誉。</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重叠分布、错落有致,集合了博物馆、藏艺馆、展示馆、茶马驿站、云南会馆、四川会馆、陕西会馆与临街商业群等,木楞、土坯、石砌、木架、彩绘、浮雕等元素与现代建筑相融合。茶马城在建设的过程中充分吸收古老昌都大地上的民居建筑、宫堡建筑等各种建筑元素,极大体现了厚重、庄严、豪放、活泼的特色。2022年1月茶马城景区被国家文旅部和国家发展改革委认定为首批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你瞅啥?瞅你咋的?不行削你!</p> <p class="ql-block">2024年6月11日</p><p class="ql-block">第43天</p><p class="ql-block">【317第二十二站:昌都市•玉龙•江达•德格】</p><p class="ql-block"> 行程323公里。</p><p class="ql-block">上午九点启程出发,穿过了西藏境内的玉龙铜矿和江达县,进川到了德格县。在德格县找到一家康巴汉子宾馆住宿,标间100元。</p> <p class="ql-block">  身体在地狱,灵魂在天堂,旅藏一个月,他们变得很西藏。</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德格县地处317国道上,是从川西进藏的最后一个县,与西藏地界只隔了一条金沙江。</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到德格县,最大的感受就是县城狭长,两岸高山悬崖耸立,整座县城处在峡谷之中,因地形受限,县城中的街道也非常狭窄,走在其间,有种深深的压迫感。</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德格县到底有多窄呢?我查了下资料,据说最窄处不超过10米。有人说,这地方要是遇上泥石流滑坡,地震就完了,两山一挤位移,太危险了!</p> <p class="ql-block"> 四川德格县,中国最窄的县城之一!</p> <p class="ql-block">2024年6月12日</p><p class="ql-block">第44天</p><p class="ql-block">【317第二十三站:德格•马尼干戈•甘孜县】</p><p class="ql-block">行程180公里。</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上午九点从德格出发,路过马尼干戈,中午到了甘孜县。一路都是高山草原,很美很漂亮,下午在甘孜县找到一家玛荣仓民宿住宿,标间120元,此地海拔3200米。</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甘孜,藏语为“洁白美丽”之意,古为羌地,唐属吐蕃,元初设立土司制度,清末改土归流。甘孜藏族自治州是新中国建立的第一个专区级少数民族自治州,是全国第二大涉藏地区重要组成部分。全州幅员面积14.97万平方公里。辖18个县(市),289个乡(镇、街道)、2181个行政村,常住人口110.74万人,有藏、汉、回、彝等41个民族,其中藏族人口占78.97%。</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有一片净土被G317穿过,那里是野生动物的天堂,那里是山水环绕的圣地,那里是心灵栖息的地方,那里是格萨尔文化的发源地。</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那里是甘孜县,一个洁白美丽的地方,也是每一个路过G317的游客,都会驻足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他们入住酒店后,马上休息睡觉,3200海拔算是低海拔地区,能让人睡着觉好好休息一下。仗剑呼呼大睡两小时,又冲了一个热水澡,顿时浑身清爽了许多。</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然后他们就去逛市区,穿街过巷,进市场去商场,深入到大街小巷,到最低层的老百姓居民区里去,体验一下藏区藏民的普通生活。</p> <p class="ql-block">2024年6月13日</p><p class="ql-block">第45天</p><p class="ql-block">【317第二十四站:甘孜县•色达县】</p><p class="ql-block">行程145公里。</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他们早八点多离开甘孜县去色达县,中午即到了色达金马草原游客中心。他们预约买次日上午10,30的色达佛学院的参观门票,然后住宿在色达县城。县城海拔3900米,害怕高反,他们选择了一个有氧酒店,名叫吉盛大酒店,标间210元。</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色达县 位于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和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接壤。色达在藏语里的意思是"金马",因历史上曾在色达境内出土了一块马形的金块而得名。这里一直保留着原始的生活状态,有广阔的草原、纵横的河曲、密布的湖沼、巍峨的雪山,海拔在4000米以上,气温较低,长冬无夏。色达历史悠久,民族文化源远流长,宗教文化博大精深,也是《格萨尔王传》的发祥地之一。</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他们明天去参观佛学院,去看有名的红房子。</p> <p class="ql-block">2024年6月14日</p><p class="ql-block">第46天</p><p class="ql-block">【317第二十五站:色达县•翁达镇】</p><p class="ql-block">行程82公里。</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上午10点半,乘景区大巴去喇荣沟参观五明佛学院,到了山顶,开放了半条街,让游人在街道上或依栏眺望山坡上密密麻麻的红房子,不许进到镇区里去,说是僧人清修之地,不得打扰。</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但开放了瞭望台,即一条通往另一处山顶的路,他们气喘吁吁走走停停来到山顶一个木制高台上,这个台位置正对两山沟口,可以俯瞰全部红房子。</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他们只停留一会,大巴车上就群发要游人返回停车场,因为景区只能准许游人停留一小时。</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下午l点多,他们离开色达县城,3点多行程80公里来到了色达县翁达镇,在名为尼崩达雅大洒店住宿,标间100元,海拔3200米。</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由于海拔低,他们睡了进藏以来最舒服的一觉。</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过了翁达,以后317国道上再无3000以上海拔地区,他们可以告别高反了。</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在距离色达县城还有20公里的地方喇荣沟,顺沟上行数里,就是举世闻名的喇荣寺五明佛学院,也称色达佛学院,1993年被美国《世界报》称为"世界上最大的佛学院"。佛学院吸引了全国的藏传佛教弟子前来参拜。2004年,晋美彭措逝世,他的无数的信徒们前来悼念瞻仰并留在色达。现在的喇荣五明佛学院已经驻留了约5万人,堪称"东方耶路撒冷"。</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最初,在这个青藏高原上近乎与世隔绝的不毛之地,9000多位男女僧侣为自己的信仰建立了一个新的家园。他们在此聆听他们不参政的精神领袖晋美彭措对他们的教诲。到2001年,另外1000多汉族人也来到此地,并把喇荣五明佛学院定义为他们心中的圣地。</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于是连绵数公里的山谷开始布满了密密麻麻的藏式小木棚屋,远远望去犹如一张密集的织网在山坡上铺展开来,非常壮观和震撼。</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这些小屋每一间只有几平米大,两个房子之间只要有空隙,僧人们就会见缝插针的建自己的小屋,涂成褐红色。</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这便是他们朝暮栖息的居所,为了修进佛法,在此过着极其艰苦的生活。</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在路道上,身披桨红色僧袍的喇嘛和尼姑来来往往,每个人都是孤独的,因为漫长的修行路上,只能倾听自己内心的声音;然而他们又不是孤独的,因为身边都是如此孤独而虔诚的灵魂。</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这是一个没有尘世喧嚣的世界,灵魂深处一片永不消失的净土。</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一个让灵魂苏醒的地方,在这里能听到心的声音。</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2024年6月15日</p><p class="ql-block">第47天</p><p class="ql-block">【317第二十六站:翁达镇•观音桥•马尔康•米亚罗•理县•汶川县】</p><p class="ql-block">行程400公里。</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由于昨晚上休息的好,早8点他们就出发,冒着细雨,小心谨慎的驾车往成都方向走。以上地区都在317国道线上,经过努力,他们竟行驶400公里,晚上五点开了九个小时,终于到了汶川县城,住在一家红运宾馆,标间110元。汶川县海拔1300米,根本没有了高反现象。明天上午就到了成都市的都江堰,317川藏北线就结束了,他们西藏川藏南北大环线就正式成功完成了,西藏之旅也正式圆满完成。</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再见拉萨 再见西藏 </p><p class="ql-block">总有一天,</p><p class="ql-block">你会以任何理由来到西藏,</p><p class="ql-block">把向往的地方变成走过的路!</p><p class="ql-block">唐古拉山 昆仑山 可可西里 羌塘 纳木措 羊八井 珠穆朗玛 布达拉……这些在书本上 媒体上的名字也是心底收藏多久的远方,而今都在眼前、在脚下……</p><p class="ql-block">在这里</p><p class="ql-block">遇见了珠穆朗玛峰巍峨壮观的幸运,</p><p class="ql-block">留下了南迦巴瓦日照金山的些许遗憾,</p><p class="ql-block">欣赏到羊卓雍措的绝美风光,</p><p class="ql-block">震撼于色季拉山垭口的白雪皑皑。</p><p class="ql-block">在这里,</p><p class="ql-block">我感受到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壮美的雪山、湛蓝的天空、碧绿的湖泊、广袤的草原,还有那成群的牛羊,每一处风景都让我陶醉其中,流连忘返。</p><p class="ql-block">在这里,</p><p class="ql-block">我也感受到了信仰的力量。无论是寺庙里的僧侣,还是街头巷尾的信徒,他们对佛教的虔诚都让我深受感动。</p><p class="ql-block">告别西藏,心怀感激,让我深深地懂得敬畏自然,尊重生命!</p><p class="ql-block">再见了!或许是第一次,亦或是最后一次相遇!</p><p class="ql-block">​扎西德勒!</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进藏区一个月的感悟。</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每天都有哪多人走在进藏路的路上,什么样的人什么样的方式都有,他们也是其中之一,其实进藏的理由很简单也很复杂。</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其一,去看从未见过的风景,西藏在路上,而这一路上都是没完没了的雪山高原,没完没了的大江大河,没完没了的湖泊牧场,没完没了的阳光蓝天,还有没完没了的喇嘛寺庙,没去过西藏的人一辈子也看不到的风景。</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其二,走从未走过的长路,从内地任何一个省会城市去西藏都要超过2000公里以上,在这条漫漫长路上你才会真正体验到,什么才是在路上的感觉,这种感觉是远离是放下,是舍弃也是迎接,是期望是得到。</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其三,信从未信过的信仰,那些彩色的经幡,那些辉弘寺庙,那些永不停歇的经筒,还有那些匍匐前行的身影,他们都会无声的告诉你,信仰就像我们的骨头一样,支撑着我们一生。</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其四,想从未想过的问题,人这一辈子到底图的是什么,他们几乎走遍了拉萨所有的寺院,也去了海拔5100的冰川,转了无数的白塔,觉的其实人有欲就有求,倾其一生所得来的东西,到头来什么都不是你的,活的简单一点儿,欲望就少,烦恼也就少了,所以余生,曾经不多想,当下要活好。</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其五,找从未找到的答案,你对人生所遇到的困难和无常感到 困扰的话,那么你一定要来一次西藏,在这里你很容易找到答案,他们的感觉是,在漫漫无穷无尽的雪域长路上,在人迹罕至的苍茫广阔的天地中,在寺庙林立信徒虔诚的佛国热土上,人啊特别容易感动,特别容易沉默,特别容易思考,也就特别容易得到启发,特别容易受到开悟,见天地知敬畏,见众生知慈悲,见自己知归途。</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如果有可能就来一趟西藏吧。</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西南五省市区自驾游记</p><p class="ql-block">西藏篇</p><p class="ql-block">第五部:西藏拉萨•四川省汶川县</p><p class="ql-block">文章作者/唐继远</p><p class="ql-block">摄影录相/百合/书生仗剑</p><p class="ql-block">美篇制作编辑合成/唐继远</p><p class="ql-block">2024年6月15日</p><p class="ql-block">于四川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汶川县</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