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4月19日 星期五 阴</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黄山归来,我们出现了视觉疲劳,肢体疲劳,于是大家一致同意换频道,我们选择了平缓悠闲的游玩之地_黟县古城和西递古村落。</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首先,我们来到黟县古城,対于“黟”这个字我是查字典才认识。据说这里有一座山,山上石头大多为黑色,故县取名为黟县。</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黟县始于秦始皇二十六年,距今已经二千多年了,悠久的历史孕育了灿烂的文化,是徽州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山高林密的地理和与世隔绝的环境让黟县因此而神奇,陶渊明选择这里成为归隐之所。一部《桃花源记》吸收这里人文情怀,天地精华孕育而成。</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黟县古城很有风水,西枕东岳山、东望余家山,漳河自城东穿过,城外层峦叠嶂,构成“枕山、环水、面屏”的景观格局。山、水、城和谐相融,与星罗棋布的徽派古村遥相呼应,是古徽州“天人合一”城市选址思想的重要典范。</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我们漫步于这古香古色的街道上,这里游人少,宁静而闲适。偶遇一个开照相馆的人,主动给我们拍照,并介绍这里的建筑格局。这里保存着完整的明清时期建筑,历史街巷肌理清晰,传统文化底蕴深厚。有古桥、古井、古树、古代水利工程等。走到始建于南宋的通济桥,大家走到桥上,河边有用木锤锤洗衣服的妇女,感觉好像穿越到明清时代。我们参观了明万历年间的程氏宅。观看了清嘉庆年间的碧阳书院,了解到景德镇陶瓷上的画原来最早是从这里流传的。这里还保留着古徽州地区县衙建筑唯一地面遗存——县衙正堂。</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黟县古城才名符其实的古城。</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接着我们驱车赶到西递古村落,有人说“宏村像一幅画,而西递像一首诗”我们选择了赋有诗意的西递村。西递的历史始建于北宋,距今已有900多年的历史。这里保留着200多座明清古民居,素有明清古民居博物馆之称。这里被评为世界最美的旅游乡村。</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走进西递村,村口屹立着一个大牌坊,这座石牌坊,称为胡文光刺史石牌坊,是世界文化遗产西递的标志性建筑。据说胡文光当年官做得很大,但一身正气两袖清风,为百姓做了好多善事,皇上赐予他牌坊,但他没有资金修建,还是全村人集资修建的,可见西递村民风纯正。</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西递村人大多是胡姓家族。胡昌翼第五代孙胡仕良因公往金陵,途经西递铺见其地群山环抱,风景秀丽,土质肥沃,遂举家从婺源考水迁于西递,从此在西递耕读并举,繁衍生息。西递村整个村子东西长约700米,南北宽约300米,西递村始建于北宋皇佑年间,发展于明朝景泰中叶,鼎盛于清代初期。西递村整体呈船形,四面环山,两条溪水是从东向西流,风水先生说:“东水西流吃穿不愁”。村落以一条纵向的街道和三条沿溪的道路为主要骨架,构成东向为主、向南北延伸的村落街巷系统。所有街巷均以黟县青石铺地,古建筑多为木结构、砖墙维护,木雕、石雕、砖雕丰富多彩,巷道和建筑的设计布局协调。村落空间变化灵活,建筑色调朴素淡雅,是中国徽派建筑艺术的典型代表。</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跟随导游参观了西递村古民居,这里人讲究诗礼成家,徽商被称为儒商官商。他们特别注重教育,所以西递村后期当官的人多,明清两朝,七品官以上出了113人,五品官以上出了73人,最高的一位是二品官。可见风水先生还是很有眼光的。</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参观最高官员的住宅,当官人家注重门楼排场,门楼越高,官位越高。徽州有“千斤门楼四两屋”的说法。门楼呈“八”字形,寓意是纳八方财气。徽派建筑几乎没有窗户,家像一个堡垒样,开天井,用来采光通风。下雨下雪时直接下入家中,这叫“肥水不流外人田”。</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在西递村走进了敬爱堂,履福堂等,了解西递村民的民风民俗,不禁感慨,一个家庭一个村落乃至一个国家,教育是主导,只要把教育搞上去,才会有发展。西递村注重教育礼义,以致出了那么多优秀的人才。教育是根本是国策之重!</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4月20日 星期六 晴</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经安徽旅游达人推荐,我们今天走晥南川藏线。皖南川藏线,又称“江南天路,皖南318”,是S345省道在泾县上漕至宁国板桥的一段,全长120公里。以独特的秀、美、峻、艳、险等特色被评为2016长三角自驾游十大精品线路。大多数江浙一带的游客是自东而西行,因为我们头一天在西递,顺路走这条线,所以我们是自西而东走,第一站来到月亮湾景区。故名思义,一湾碧绿的湖水像弯弯的月亮,中间一条石桥把湖水分成两部分,山青水秀,景色宜人,连吸入口中的空气都感觉香甜。我们漫步湖边,穿过小桥,边游览边拍照,神清气爽,真是仙境。在这里汽车也可以玩水,游客把汽车开入水中,汽车撞击水面溅出水花形成一道波浪甚是壮观。</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离开月亮湾,我们分段导航,下一站是水墨丹青。沿着崎岖的山路前行,司机保持警惕,格外小心,大家也默默地不敢出声,生怕分散了他们的注意力。有时候导航显示前面掉头,走到头才知道是180度的弯路,走过六道弯,翻过几座山,几道岭,转辗来到水墨丹青。真像一幅幅风景画,绿山青山加上别具一格的徽派建筑,让人感觉进了仙境,有种魔幻之感。在水墨丹青,我们沿着山间小道一直走,前面一片竹林,茂密的竹子拔地而起,一个个竹笋钻出地面。大家稀罕得拨起竹笋来,一会功夫就两个袋子装满了,拎着竹笋,带着仙气我们又赶路了。</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中午,找一个宽敞的空地,支起锅灶,开始野炊。自带的面条,酸米,现拔的竹笋,不大功夫就开饭了。那凉拌竹笋鲜嫩可口,那酸米汤爽口解渴。丰盛的午餐引来了不少游客“啧啧”的称赞声。本地一位老者赞叹道“遇上好社会了,你们啥都带着,这生活真好!”</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一路走一路看,来到惠云禅寺已经暮色笼罩寺院了,正门关闭,我们悄悄地从侧门进入,山高林茂,寺院里静悄悄的,几个道姑在树林里读经。这样静谧的环境很适合人修身养性。我喜欢这样的生活,在山清水秀的地方,静静读书,远离噪杂的世界,只有书和自己作伴。</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安徽,美丽如画,风景如诗,置身其中,感受大自然的魅力,真是人间最美妙的事。</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