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路之行——敦煌嘉峪关

为希望而立

<p class="ql-block">此次丝路之行应是弥补2019年未完成河西四郡行程的遗憾吧,当然也是为亲眼看上一看敦煌石窟和其壁画的魅力。</p> <p class="ql-block">年少时从余秋雨的《文化苦旅》初识了莫高窟,那时不懂得敦煌文化瑰宝的熠熠生辉,只是被开篇《道士塔》中王圆箓的鼠目寸光而感到悲哀甚至愤怒,于是莫高窟自那时便在心中埋下了种子…后来在图书馆无意在一本读者杂志上读到了文章《我的老彭走了》,自此认识了樊锦诗老师,这位50多年守护文化瑰宝的敦煌女儿,我被她与她丈夫诚挚的爱而感动泪目,更为她甘愿用生命守护敦煌的坚定信念而震撼。也因此读了她所著作《我心归处是敦煌》,进一步认识樊锦诗老师作为一个文物工作者的平凡与伟大,她那舍半生给茫茫大漠,择一事终一生的精神让同为女性的我而无比敬畏,她所经历的才是真正的文化苦旅。</p> <p class="ql-block">2019年一家三口自驾游览河西四郡,因时间有限,只到了那彰显大汉帝国“武功军威”的——武威;那断匈奴之臂,张中国之掖的——张掖;还有那被称为城下有泉,泉水若酒的——酒泉,唯独未到过那行五十步穿越百年,行百步穿越千年的——大漠敦煌。时至今日<span style="font-size:18px;">铜奔马、凉州词、七彩丹霞、金塔胡杨依然让人记忆犹新。此次坐火车前往,敦煌站出站口抬头仰望顶上便是</span>莫高窟壁画元素,代入感极强。</p> <p class="ql-block">到达敦煌后与提前一天到达的胡先生和金豆汇合(两人自西安飞往敦煌),不禁感慨如今交通真是便捷。第一站鸣沙山,细沙堆积而成的一座座山脉,起伏延绵,被大风勾勒出来的山峰,或圆润、或棱角分明。烈日炎炎下向沙漠的高处攀爬,双腿沉重举步维艰,仿佛看到了张骞手持符节带领使团在这黄沙漫漫炽热阳光下的艰难前行,面对荒漠、戈壁,劲吹的风沙,他们靠着使命和责任坚持着……。对于不善运动的我来说,登上山顶实属不易,然而所有的美景都是在付诸于努力的背后,瘫坐在沙丘之顶,向下望去,宁静的月牙泉就在那里,茫茫沙漠之中一湾清泉,四周是一片茂密的绿树,郁郁葱葱,给人一种清凉的感觉。</p> <p class="ql-block">鸣沙山以沙动成响而得名,月牙泉处于鸣沙山环抱之中,其形酷似一弯新月便称月牙泉,在月牙泉南边,有一组古朴雅肃、错落有致的建筑群,被称作“鸣月阁”。其核心,是一座外观八角形的四层木塔,四周悬挂着许多匾额,名字叫“月泉阁”,是建筑群最高的楼阁,阁檐呈灰黄色,和沙漠浑然一体,雕梁画栋,古色古香,月泉阁倒映在碧波之中,更衬托出泉水的娟秀灵活。</p> <p class="ql-block">赶在11点前去参观莫高窟,遗憾的是没有抢到A类票,只购买了应急票!也没有看到数字电影。坐着观光车穿过茫茫戈壁到达莫高窟景区。</p> <p class="ql-block">莫高窟,又称千佛洞,始建于十六国时期,历经十六国、北朝、隋、唐、五代、西夏、元等历代的兴建,形成了一座规模宏大、内涵丰富的佛教艺术圣地。莫高窟现有735个洞窟,保存着4.5万多平方米的壁画和2400余尊彩塑,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的佛教艺术圣地。</p> <p class="ql-block">彩塑、壁画让莫高窟的艺术价值、历史价值无可比拟。对限于艺术修养和参观时间都非常有限的我们来说,也许无法真正能够欣赏懂得壁画的艺术高度,当然,我们可以感受到莫高窟建筑的宏伟,深刻感受到这些洞窟的建造需要巨大的人力和物力,不同时期的壁画讲述不同的故事,最让我震撼的是9层塔内佛像栩栩如生,也是最大的室内佛像,它们的面容庄重肃穆,令人感受到一股神圣的力量。壁画则以其细腻入微的线条和各种色彩吸引着我们的目光,佛像、壁画共同构成了一个宏伟的佛教艺术殿堂。</p> <p class="ql-block">其实,参观过程中在被古人的智慧和艺术造化所震撼的同时,内心真的也为之伤感,很多壁画、彩塑遭到了严重的破坏,某某某到此一游的耻辱被留在墙面,洞窟触手可及处的人物壁画眼睛被利器划毁,真的,都是眼睛,询问讲解员为何都是眼部,讲解员说目前无从考证毁于哪个时期,还有洞窟内墙面大面积壁画被剥离,留存的壁画颜色经千年光阴也不再那么鲜艳,真的很痛心,如果壁画有生命,他们该是多么的痛,我也真的明白为什么以常书鸿先生为开端及而后的段文杰、樊锦诗等人把毕生岁月都献给了敦煌莫高窟,被亲切地称为“敦煌的保护神”,如此看来他们的故事和“莫高精神”值得被我们铭记。</p> <p class="ql-block">莫高窟会慢慢走向衰老,这是不可逆转的自然规律。壁画、彩塑都是泥土、草料、木料、矿物颜料等制作,莫高窟的“消失”最终也是不可阻挡的。敦煌守护者不能任其消亡,而是想办法抢救和补救,尽可能延缓它的衰老,延长它的寿命。在精心保护下,洞窟壁画才能穿越千年仍流光溢彩,彩塑像栩栩如生,而这一切正是一代代保护者的青春生命育润而来。</p> <p class="ql-block">参观莫高窟后观看了《又见敦煌》大型情景剧,其舞台设计融合了传统与现代,利用高科技的投影技术,让古老的壁画和飞天在观众眼前复活。演员们身着历代服饰,穿梭在精心布置的舞台上,重现了敦煌的历史与传说。真的狠美狠美。剧中张骞的作为丝绸之路的开拓者,他的故事激励着人们探索未知的勇气。王圆箓作为藏经洞的发现者,他无意中的发现为世界展示了敦煌的深厚文化。索靖和张议潮的故事,分别代表了敦煌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军事和文化成就,展现了敦煌在历史上的重要地位。</p> <p class="ql-block">西绸之路上的故事,通过演员的精湛表演,跨越时空,生动呈现。音乐与歌声交织,传统与现代共鸣,触动心弦。</p> <p class="ql-block">《又见敦煌》不仅是一场视觉和听觉的盛宴,更是一次心灵的触动。也是在参观完洞窟后的一次复习。它让我深刻感受到了敦煌人民的智慧,王潮歌导演的艺术深度,通过剧中的历史故事和人物,再次被敦煌文化的深厚底蕴深深打动,对这座城市的历史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剧中人物的爱恨情仇、悲欢离合,以及对文化传承的执着,都引起了我深深的共鸣。看完后似乎不再那么的憎恨王道士,菩萨说“孩子,我不怪你”即便菩萨被送走他依然选择原谅,这应该就是佛教的魅力,这是一场穿越时空的文化之旅,让我们更进一步感受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真的强烈建议如果会来敦煌,一定要来观影!</p> <p class="ql-block">敦煌书局自称中国第一家敦煌主题书店,确实名不虚传。书店只有一个主题:敦煌。从最实用的旅游指南、美食图鉴,到高深的敦煌学专著,可尽览各个领域、不同层次的敦煌信息。敦煌书局分上下两层,陈列各种敦煌题材专业书籍。</p> <p class="ql-block">沙洲夜市是敦煌夜生活的代表,被誉为极具特色的“夜生活景观”。杏皮水是敦煌的特色饮品。与普通的酸梅汤或绿豆粥不同,杏皮水不仅味道好,而且能解暑、清肺。其他值得尝试的小吃卤肉黄面、敦煌粽子面、酱油面等多种面条,还有烧烤、烤羊肉串等、羊杂、胡羊肉披萨等等数不胜数。</p> <p class="ql-block">嘉峪关方特丝路神画,紧扣“丝路”历史文化主题,具有“敦煌瑰宝”特色</p> <p class="ql-block">巨幕电影《九州神韵》,使用数字高清晰立体实拍与三维结合方式制作而成。 以华夏五千年历史为创作背景,带领我们走进华夏数千年风云变迁的历史长卷,感受华夏民族的兴衰变迁。把波澜壮阔、辉煌灿烂的华夏历史用震撼的方式呈现在观众面前, 强烈推荐。</p> <p class="ql-block">《梁山伯与祝英台》以真实、梦幻、凄美的效果向观众诉说着“为爱化蝶”的千古爱情悲剧。感天动地的浪漫与缠绵,在蝴蝶翩然飞舞中,永留人间。真实与虚幻的结合,传统与科技的碰撞;科技讲述传奇,创新成就经典。真假完美融合,动听的背景音乐和超强的带入感。</p> <p class="ql-block">《魅力戏曲》是以让观众乘坐无轨游览车为主要形式,并把影视内容与实景相结合组成的一个室内项目。期间精选中国各地经典非遗戏曲曲艺节目,带领游客领略中华戏曲的独特魅力。</p> <p class="ql-block">  牛郎织女 球幕电影,效果非常棒。45度仰角观看。座椅逆时针缓慢旋转,先是播放环幕电影,随着神仙上天,球幕画面跟随座椅旋转一起打开。超有体验感</p> <p class="ql-block">丝路神画游乐场,处处古色古香,一派丝路神韵,游玩项目科技感十足,在游玩中领略丝路魅力,在体验中感受丝路文化,惊险刺激与震撼体验共存,在去过迪士尼和环球影城后坚决推荐属于我们中国特色,属于丝路特色的嘉峪关方特,除了地处西北偏远,没有任何缺点,强烈推荐,别说小朋友,我作为中年妇女依然玩的不亦乐乎,在游玩中学习。当然排队时间也没有那么长。</p> <p class="ql-block">来到“明墙、暗壁”之称的悬臂长城,这是嘉峪关军事防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明墙止于关南讨赖河边的“长城第一墩”,暗壁止于关北石关峡口的悬壁长城。明墙、暗壁好似嘉峪关的一对铁翼扼守在河西走廊,至此关城和南北两翼长城以及周边烽燧构成了一个完整的军事防御体系。</p> <p class="ql-block">暗壁长城延伸至石关峡口后,分为两路分别沿峡口南、北两侧山脊顺势而上与峡口的石关峡营盘共同扼守丝绸之路必经之地石关峡。因为两段长城沿山势而上,好像一双长长的臂膀环抱石关峡口,十分险峻,因此有“长城倒挂,铁臂悬空”之势,所以得名“悬壁长城”。悬壁长城的外形与北京的八达岭很是相似,因此有“西部八达岭”的美称。这两段长城在石关峡口形成拱卫之势,共同扼守住了黑山峡口,紧紧地封锁住了丝绸之路的咽喉。</p> <p class="ql-block">嘉峪关关城始建于明洪武五年(公元1372年),是我国明代万里长城的西端起点,距今已有650多年的历史,被誉为“天下第一雄关”。</p> <p class="ql-block">在万里长城中规模最大的关隘有两座:一座是东边的山海关,号称“天下第一关”;另一座就是西边的嘉峪关,号称“天下第一雄关”。一字之差,嘉峪关比山海关早建9年,也是长城最大的关隘,历史地位显赫。</p> <p class="ql-block">嘉峪关有三重门,从内到外依次是光化门、柔远门和嘉峪关城门。这三座城楼千百年来矗立在茫茫戈壁,更大的作用是用以震慑敌人,气势上先压倒对方,不得不说,古人是懂战略的。</p> <p class="ql-block">嘉峪关的关照,即早期的出关护照,今天“多多关照”这句客套话中的“关照”一词应就是来自嘉峪关和其他关口的“关照”制度吧</p> <p class="ql-block">嘉峪关关城是一座充满历史韵味和文化底蕴的古城。它见证了古代中国的辉煌与荣耀,也传承了中华民族的精神与文化。在这里,不仅可以感受到历史的厚重和文化的魅力,也可以领略到西北大地的壮丽与辽阔。嘉峪关关城,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去探访和体验。</p> <p class="ql-block">往事越千年,大漠关城如今虽然已经黯淡了刀光剑影,远去了鼓角铮鸣,多了很多往来游客,站在古城楼远眺,遥想当年,烽燧要塞,狼烟四起,金戈铁马,依旧让人壮怀激烈。在西北凌厉的寒风呼啸下的边关孤城,更见历史的沧桑与厚重,真正的一眼千年。</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