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的巨响 诗文集锦

徐河聚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中国首座铀浓缩厂原始地貌(兰州河口地区柴家川,此地原有三个自然村落)</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兰州铀浓缩厂曾经使用过的厂名:中国核工业总公司五O四厂,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试验现场总指挥张爱萍上将题写厂名手迹。(工厂因为保密,曾在在历史上多次更换厂名,计有:901工程、甘肃机器厂、建国机械厂、国营504厂等)</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五O四厂志》彩页1,航拍兰州铀浓缩厂厂区。</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五O四厂志》彩页2,航拍兰州铀浓缩厂生活区。</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美丽的绿洲,神秘的工厂。老一辈的五O四人在这里坚持年年植树造林,在黄河和雅丹地貌的大红山衬托下,工厂所在地俨然成为一片绿洲,于是,生活区就有以“绿洲”命名的绿洲街、绿洲餐厅……</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兰州铀浓缩厂钢梁专用铁路公路黄河大桥,1958年3月10日正式开工,12月中旬建成,大桥总长228米。黄河下游30公里处的兰州黄河“中山桥”号称天下黄河第一桥,总长度232.5米。</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用气体扩散法生产高浓缩铀的4种型号的机器,以一定的串联并联形式组成庞大的扩散级联,现在已经全部退役。</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厂区俯瞰。</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雪后的工厂大门,两侧均设警卫部队岗哨,日夜站岗值勤。人员车辆入内均需出示证件,自觉接受查验。</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现在的工厂新建一座新式公路大桥,原有的铁路公路大桥仍在使用,工厂已经“揽二桥于兰州兮,乐朝夕之与共”(大笑)。</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气体离心扩散法生产低浓缩铀的新厂房。</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气体离心机机组。</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厂区新貌。</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厂区新貌。</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1988年8月1日为《五O四厂志》配合执行航拍任务的兰州空军4名飞行人员对“黑鹰”通用直升机进行安全检查。本文航拍照片均为作者所拍。</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与协助航拍的兰州空军某部831号“黑鹰”通用直升机机长合影留念。</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1964年10月16日晚,周恩来总理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向大型舞蹈诗史《东方红》全体参演人员宣布,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试验成功的喜讯。</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后记 为了那一声巨响</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今年,2024年10月16日是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试验成功60周年纪念日。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计划组织有关纪念活动,已正式下发通知举办“历史的巨响”书画摄影展。作为一名从事铀浓缩生产多年的老同志,自当踊跃参加话动。找出珍藏多年的老照片,倾心填写新词以志纪念。</span></p><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对于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试验成功,老一辈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党和国家的领导人毛泽东、周恩来、邓小平都作出了高度评价。回顾六十年的国际形势的变化规律和展望世界未来的新格局,他们说过话已经被历史证明,并继续被证明。周恩来总理六十年前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向人们报告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试验成功的喜讯时说,“如果没有这一声巨响,就不会有人理睬我们”。言简意赅,发聋振聩。有多少中华儿女,为了这一声历史的巨响,隐姓埋名,贡献了青春,贡献了一生。致敬,历史的巨响!致敬,为了那一声巨响做出历史贡献的人们!!</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作为一名中国核工业的普通劳动者,自己的心从来都与核事业“同频共振”。由于喜爱诗歌,凡是遇到重要的时间节点,都情不自禁地吟诗填词,有现代诗,有格律诗,林林总总有数百首之多。其中有些诗歌在不同的时间刊登于《五O四厂报》或其它刊物。引为自豪的是,撰写的长诗《巨星颂—纪念周恩来总理逝世一周年》,被1977年元月12日的《甘肃日报》刊登于第4版,几乎占了该版文字的一半。为纪念毛泽东主席诞辰一百周年填写的长调《莺啼序·毛泽东颂》,被《甘肃工人报》和甘肃《工程视界》杂志刊登。前几天,为纪念“历史的巨响”新填写了《沁园春·忆秘境航拍》……总之,愿自己的诗歌引起更多人们的共鸣。谢谢阅读。</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2024年6月9日</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徐河聚,字之海,斋号蠡斋,自号桃源散翁。中国核工业兰州铀浓缩厂原党委书记,已退休。</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历史照片欣赏(照片均为本人在2005年左右兼职负责由兰州铀浓缩厂控股投资建设的距厂区下游2公里的黄河柴家峡水电站时所拍):</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一,黄河截流,要求水流量控制在每秒两千立方米以下。</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二,水电工程黄河浮吊。</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三,水电站建成后,黄河水清澈透明。</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四,水电站竣工留影纪念。</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