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兔眼看世界】童行三门峡之三 寻幽陕州地坑院

老汤视界

<p class="ql-block"><b>  2024年5月28日,童行三门峡活动的第三站是陕州地坑院,群友们到达地坑院时已经是下午四点半,考虑到后面还有第四站崤函古道,@老四群主确定的集合出发时间是六点,一个多小时,二十一个地坑院,时间很紧张哈。</b></p> <p class="ql-block"><b>  陕州地坑院位于三门峡市陕州区张汴乡北营村,位于陕州区南部的高阳山上,得益于山顶是一大片高台,有利于地坑院的建造,因此,这里共有81座地坑院,曾经有近130户人家居住,当然,现在已经改造完对外开放的地坑院里原来居住的人家都已搬离。</b></p> <p class="ql-block"><b>  说起来有些悲哀,国内的很多古迹都是外国人首先发现,然后才被国人和相关管理部门所重视,慢慢的成了有名的景区,例子很多,如云南丽江古城,就是俄国旅行家顾彼得把在云南尤其是丽江的见闻写成了《被遗忘的王国》在西方发表,引来了一群探险家,最终使得丽江古城被世人所认识;陕州地坑院则是德国人鲁道夫.斯基发表在其《没有建筑师的建筑艺术》一文后才引起重视并广为传播的。</b></p> <p class="ql-block"><b>  地坑院被称为中国四大传统民居之一,是一种古老而神奇的民居形式,号称“见树不见村,进村不见房,入户不见门,闻声不见人”。在我看来,这就是窑洞的一种变化形式,与窑洞相比,除了一样的建造成本低、节能(冬暖夏凉)外,土地利用率更高,封闭性更强,家族感更紧密。</b></p> <p class="ql-block"><b>  可能是土壤适合,加之建筑成本和生活成本低的原因,在包括三门峡、洛阳在内的豫西地区,地坑院这种形式很常见,单就洛阳来说,远一点的三化镇游殿村,大片的地坑院,不仅有地坑院,还有堪称经典的九连洞,可惜保护不到位,如今快成残垣断壁了;近一点的,如卫坡,进景区就是地坑院;更奇特的是,去年随网红向导@红红老师在洛阳老城走街串巷时,在一个居民的院落里,还看到了一座完整的地坑院!这可是在城市区哟。但是,洛阳的地坑院没有陕州地坑院那样集中,也没得到很好的保护,而且陕州也确实动了一番脑筋,创造性的把二十多座相互独立的地坑院从地下打通,串联起来,就像是把一个个珍珠串成了精美的项链,使这一个个地面下孤独的院落变成了一个整体,有了新的活力。</b></p> <p class="ql-block"><b>  陕州地坑院,我这是第三次来游览,总体感觉一次比一次萧条,游人也一次比一次少。人少大该有时间因素,我们来参观是星期二,适逢工作日,估计周末游人会相对多些吧。但景点的萧条却是肉眼可见的。整条线路一共二十一座窑院,第一次来参观仅有最后的三五个窑院显得空荡荡的,第二次来时空荡荡的窑院就比第一次多了。这次再来,感觉除了前十个左右的窑院还有点人气之外,其余大部分都已经可以用萧条来形容了。本来二十一个窑院,那个窑院都有一个对外展示的主题,有婚礼主题,有电影主题,有农耕主题,有地方戏曲主题,形式上还是很吸引人的,如今绝大多数窑院已经没法看了,连第一次来此游玩的@惠子、@清闲等人走到后来也没有了新鲜感,渐渐变成单纯的计数打卡了,旅游改“集邮”了。估计是来此旅游的人越来越少,旅游收入也越来越少,投入维护的费用相应的也越来越少。但这是一个恶性循环,长此以往就会变成僵尸景区。不过这样也好,慢慢的,也许这里就会恢复原来纯自然的状态。</b></p> <p class="ql-block"><b>  走完二十一个地坑院,从地下走上地面,再一次让人惊奇,与地面下见到的景色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映入眼帘的是一片平坦的黄土地,只有走进地坑院所在的位置你才能自上而下看到地面下的喧闹和忙碌,“见树不见村,进村不见房,入户不见门,闻声不见人”的特点得到完美的展示。</b></p> <p class="ql-block"><b>  实事求是的说,陕州地坑院还是很棒的景区,虽然有后期加工(粉刷、装修、装饰)的成分,但基本保持了原有的状态,而且经过提炼之后,主题更加突出、鲜明,将三门峡当地的风土人情集中展示出来,如被称为穿山灶的九连灶、陕州的剪纸、织染等,乡土气息浓厚,让人耳目一新。</b></p> <p class="ql-block"><b>  一个多小时的参观即将结束,群友们从四面八方向集合点汇合。在@老四群主的催促声中,车辆慢慢启动了,但我心里的一个疑团仍未完全解开,那就是地坑院的排水问题是如何解决的?难道真的只依靠院中间的那方天井?在没有排水设备的年代,如果赶上2021年“7.20”那种百年一遇的大暴雨,怎么办?靠手提肩挑吗?!</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