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从幼儿园到小学,</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不是翻山越岭,</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不是跳跃大沟深壑,</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也不是进入天壤之别的生活,</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而是童年生活的</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一种自然的延伸和过渡。</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虞永平教授</p> <p class="ql-block"> 幼小衔接,是孩子们学习、生活的一个自然延续的阶段,它既昭示着幼儿园生活的终结,又昭示着小学生活的开端,并起着承上启下的重要意义。</p><p class="ql-block"> 为深入贯彻《教育部关于大力推进幼儿园与小学科学衔接的指导意见》,落实元宝山区教育局关于全面推进幼儿园与小学双向科学衔接,持续推进幼小衔接工作的开展,建立科学衔接的长效机制,推动工作的有效落实。2024年5月29日上午,西城小学语文、数学两学科共四位教师与元宝山区第四幼儿园联合开展以“ ‘同课’促成长 ‘异构’展风采”为主题的幼小衔接教研活动,幼儿园教师与西城小学教师同上一节课,并进行研讨交流,共享“ 幼小衔接”新理念、新方法,搭建互动交流、互相学习的平台设立幼小衔接研究共同体。 </p><p class="ql-block"> 我校四位老师深入了解分析幼儿园儿童的学情,依据幼儿园环境及儿童身心特点,再经过研究教材,精心准备,以扎实的课堂教学基本功和丰富的教学经验,呈现了各具特色、精彩纷呈的课堂。</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业务副校长董迎会进行讲座</p> <p class="ql-block"> 董迎会副校长以幸福、祝福、承诺三个词开篇,分“小学教育与幼儿园教育的差异”和“孩子入学不适的表现及应对策略”两部分进行了讲座。</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进行同课异构活动《一分钟》</p> <p class="ql-block"> 杜志文老师以游戏导入,轻松愉快地带孩子走进了她的《一分钟》课堂,通过亲自体验、观察、比较、发现和对故事内容的理解,将珍惜时间的道理融入到孩子的一日活动中,逐步达成珍惜时间、做事不拖拉的目标,养成抓紧时间,不浪费时间的好习惯。</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进行同课异构活动《姓氏歌》</p> <p class="ql-block"> 姓氏就像一片无垠的海洋,其中蕴藏着无尽的知识等待着小朋友们去探索、去发现。同时,姓氏又如同一口深井,只有小朋友们深入挖掘时,才能品尝到它那甘甜而神奇的水源。因此,徐静老师在《姓氏歌》这节课设计了三个任务:探索神秘的姓氏、揭开姓氏的文化面纱、探索《百家姓》,以便小朋友们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更好地揭开姓氏中的层层面纱,探寻那些未知的奥秘。</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董晓宇老师执教《前后》一课</p> <p class="ql-block"> 董晓宇老师执教的《前后》一课,是“图形与位置”的启蒙知识,也是学生在生活中辨认方向的基本知识。在本课之前学生在生活中已接触一些有关物体前后位置的概念, 这些已有经验为本课的学习打下了基础,是本课教学的切入点。但他们的前后知识只停留在凭生活经验判断的阶段,不是理性的思考。因而本课的重点就是将已有经验转化为规范的数学知识。在本课中借助有趣的森林运动会的情景让学生会用“前后”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与顺序,初步培养了空间观念,使体会参照对象的不同位置关系就会发生变化。课堂上学生能够用完整的语言表述位置关系。本节课情境活动贯穿始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故事情境中学习了知识。享受了学习带来的快乐。</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吕志贤老师执教《找规律》一课</p> <p class="ql-block"> 吕志贤老师执教的是《找规律》一课,这节课主要学习一些简单图形的排列规律,对学生进行数学思维方法的教学。培养学生用数学观点发现规律的意识,为进一步学习有关数的排列规律做好铺垫。结合六一儿童节的具体情景,用圈一圈的方式理解以什么为一组重复出现的排列,叫做有规律的排列。将找规律应用于生活实际,让学生深深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数学就在我们的身边。通过欣赏生活中有规律的图片,培养了学生探索数学问题的兴趣,以及发现和欣赏数学规律美的意识。通过今天教研活动中的交流研讨,老师们在观摩、交流、研讨中,直观感受到小学课堂与幼儿园大班课堂在教学理念、组织形式、教学方法、师幼互动等方面的异同,对于如何更有效地进行幼小衔接明晰了思路。在今后一年级教学活动中,我们将更加注重教学方式的趣味性、游戏性、情境性、自主性的同时,设计更加适合一年级新生的课堂教学模式,让幼儿顺利渡过幼小衔接阶段,为新生后续的学习乃至终生的学习提供“正能量”。</p> <p class="ql-block"> 本次幼小衔接联合教研活动的开展,不仅筑牢了幼儿园和小学教师交流与合作的平台,也为之后更好地开展幼小衔接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今后的工作中,西城小学将继续立足实际、深入研究、不断探索,及时总结经验、调整做法,更好推进幼小衔接工作的顺利开展。</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