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里古村之爨底下

拓荒者

<p class="ql-block">  爨(cuàn)底下村的名字由来与村子的地理位置相关。这个村庄位于北京市门头沟区斋堂镇,因其坐落在明代“爨里安口”(当地人称爨头)下方而得名。</p> <p class="ql-block">  “爨”字最早见于战国时期,本义指炉灶或烧火做饭,后来引申为鼓励、刺激、激发等意义。在爨底下村的名字中,取“爨”字象征家族团结,还有取“灶”象征“暖”的意思,寓意村落避寒保“暖”。</p> <p class="ql-block">  爨底下村的形成可以追溯到明代永乐年间(1403-1424年),当时村内的祖先随山西向北京移民之举,由山西迁移至此,建立了这座韩氏聚居之地。随着时间的推移,爨底下村逐渐发展成为过往商贾的重要落脚驿站,形成了古村聚落。</p> <p class="ql-block">  爨底下村不仅因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历史背景而得名,还因其保存完好的传统建筑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而闻名。村庄依山而建,高低错落,以村后龙头为圆心,南北为轴线呈扇面形展于两侧,形成了独特的建筑布局。此外,村庄内保存了大量的清代民居和四合院,这些建筑不仅是研究中国民居建筑史的重要资料,也是中国传统村落保护的典范</p> <p class="ql-block">  2012年12月17日,爨底下村被住房城乡建设部、文化部、财政部公布为第一批中国传统村落。</p> <p class="ql-block">  爨底下村虽地处深山,位置偏僻,但抗日战争时期仍遭受了日冦铁蹄的蹂躏。该村前后有70多名青壮年参加了八路军,成为抗日模范村。尤其是在1939年反“扫荡”作战中,村中的民兵组织表现英勇,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做出重要贡献。</p> <p class="ql-block">爨底下村还是学生写生创作基地</p> <p class="ql-block">同行的老Z同志也仓促上阵学起了素描</p> <p class="ql-block"> 在爨底下村上方1公里处有一处“一线天”,大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险势。凡到爨底下村的游客大都到此打卡。</p> <p class="ql-block">  余曾于2013年冬到访过爨底下村,这次再去,故地重游,留下了更深刻的印象。有词一首:</p><p class="ql-block"> 声声慢</p><p class="ql-block">​ 群山环抱,村嵌山凹。石墙黛瓦飞檐,错落高低宅院,影壁石栏。画梁修椽绮户,大红灯、杆挂门悬。爨底下,古民居悠久,四百余年。 游客来来往往。众民宿,家家热闹非凡。串巷走街浏览,步步登攀。置身山巅俯瞰,小山村,袅袅炊烟。日西下,把金辉铺满、院后房前。</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