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屈原是中国古代最伟大的文学家和政治家,是古代诗词歌赋及浪漫主义文学最重要的开创者,对中国文学的影响广泛而深远。</p><p class="ql-block"> 传统的端午节就是世世代代人们对屈原的崇拜和纪念。端午节来临,我们除了怀念这位伟大的先贤之外,也难免追寻屈原后人的踪迹和境况,表达对屈氏这个大家族的敬意。</p><p class="ql-block"> 屈原的文学成就和政治抱负众所周知,不必多表,单说屈氏家族对中华文明的贡献,也是十分杰出且广泛多样的。屈原出生在今湖北省长江之滨的秭归县,其家族成员大部分居住秭归县周边城镇和长江沿岸。屈原辅佐楚王期间,家族势力得到壮大,屈氏人扩大到楚国各地,以湖北、湖南、江西、安徽为主,河南、山西、陕西均有分布,主要从事文化教育、美术工艺、制陶及农副产品加工技术,在民间艺术及手工业工艺方面尤为突出,素有“屈氏一人抵百人”的美誉,代表中华民族的工匠品格。</p><p class="ql-block"> 屈原被贬流放后,其亲戚及屈氏家族成员甚至屈姓人员均受不同程度的牵连,纷纷逃散到边远和贫穷的村寨安家落户,继续从事文化教育及手工艺技术,其中湖北、湖南、江西的广大农村流落最广,使荆楚大地手工业发达,文化教育也格外先进,其中以制陶、酿酒业领先全国,文人墨客层出不穷。江汉流域考古发掘出大量历代陶瓷、青铜、竹箴文物,很多留有屈氏家族的痕迹。湖北荆门的屈家岭文化遗址被称为长江中游文化的发祥地,之所以命名为屈家岭文化,就是因为在长江中游一带汉江之滨的京山、钟祥、沙洋、天门、潜江交界的丘陵地带以屈姓人家居多,大小十七个村寨的文化遗址文物十分丰富,其中屈家岭处于中心位置,各种陶器及工艺品琳琅满目,并且发现了大量盛有粳稻谷子的黑色陶罐和陶窑,被命名为屈陶屈窑,如今已为国务院确定为中国水稻的发源地之一,成为国家农作物科研基地。</p><p class="ql-block"> 屈原的后代分布广泛,不仅在荆楚大地有其后裔,而且还有一部分后裔迁移到了四川等地,并在那里繁衍至今。根据历史记载和族谱资料,屈原有多个儿子和女儿,其后代在中国多个省份都有分布。例如,湖南邵阳一带的屈氏族谱记载屈原有四子,而陕西耀县和安徽东至县志记载屈原有三个儿子,后裔繁多。这些记载反映了屈原后裔的多样性和复杂性。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四川自贡的屈氏族人,他们在清朝康熙年间因战乱而迁移到四川,并在那里繁衍至今。</p><p class="ql-block"> 1984年,秭归县政府在重修屈原庙时,专门派人寻访屈原的族人,并在四川找到了屈原的后代。这些后裔还捐赠了一块“三闾大夫”大匾给他们的先祖屈原的家乡——秭归县。这一事件不仅证明了屈原后裔的存在,也体现了他们对先祖的敬仰和怀念。四川达州市通川区的松坪村也有屈氏大院,据《屈氏家谱》记载,这里是屈原第55代孙屈武赟的后代居住地。屈武赟在清朝康熙二十八年从湖北归州出发,入川落户于达州,成为这支屈氏人的入川始祖。这些记载进一步证实了屈原后裔的分布情况。</p><p class="ql-block"> 笔者也曾经走访过湖北及江西的一些文化古城古寨,均有屈氏后人,主要从事陶瓷、纺绣、酿制及民间艺术,多为人们尊敬的工匠俊杰。</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