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15年前我到佳县远远的看过白云山,因为时间有限没办法去,此次自由行终于能够登上这座西北地区最著名的道观。</p> <p class="ql-block">白云山,位于陕西省榆林市佳县城南5公里处的黄河之滨,道教名山,又名嵯峨岭,山势西北东南走向,雄踞滔滔黄河西岸,山上松柏苍郁,重岩叠嶂,夏秋之季常有白云缭绕。</p> <p class="ql-block">白云山,远远望去若隐若现,素以“关西名胜”闻名于世。</p> <p class="ql-block">因为白云山属典型的庙观文化,它把祖国的传统文化、宗都文化、黄河文化、黄土文化、民族文化等有机地熔于一炉,其内涵深刻,形式多样,内容广泛,不失为一座巨大的文化保库。相传古时有一蓬头赤脚道士,自称玉凤真人,于山上结草茅庵,白日采药,夜间修炼,医术高明,为民除疾,药到病除,人敬如神。后被榆林张总兵认识,原是宋朝大理寺卿周三畏,因不忍审讯忠良岳飞,故出家修道,后得张总兵鼎力相助,于山创建庙宇,即后来山上之白云观。此山为陕北著名的道教胜地与旅游名山。山上之观则是西北明清时期最大的古代建筑群,被誉为黄河上的一颗明珠。</p> <p class="ql-block">白云观建筑群座北向南,西倚群山,东濒黄河,气势宏大,景色壮观。蕴藏期间的白云观道教文化博大精深,在建筑、绘画、雕塑、音乐等方面的艺术成就久负盛名。每年农历的三月三日(真武祖师诞生日)、四月八日(真武祖师修炼得道之日)、九月九日(真武祖师飞天成仙之日)道观都要举行规模盛大的宗教活动,特别是四月八传统庙会期间,每天有上万辆车十多万人云集神山,赶庙会,看社戏,会亲友,朝山揽胜,交流物资。</p> <p class="ql-block">真武大殿,白云山的中心</p> <p class="ql-block">白云山道观始建于宋元,从明万历三十三年(公元1605年)开始扩建,经过四百余年的不断修缮,形成今日规模。道观现存大小建筑99余处,庙宇殿堂54处,总面积达12.1万平方米。观内有壁画1300余幅、碑碣172块、匾95余块,此外还有明万历四十六年神宗皇帝亲颁圣旨一道、御赐道藏4726卷和石狮、古钟、旗杆、浮雕、石刻等珍贵文物,是国务院公布的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白云山古称对龙岭,亦叫嵯峨岭,后因终年白云缭绕,而称白云山,庙也因“山门无锁白云封”而叫白云观。 白云山洗心泉[2] 榆林白云山据《佳县志》记载,明万历三十三年(1605),终南山道士李玉凤云游四方,来到白云山,观其山其景秀,便结庐而居,采药治病,设化教民,普济众生,他医德高尚,医术高,一时间名扬四方,被万姓尊为玉凤真人。白云观便是在真人的主持下开始修建的。明万历四十六年(1618)神宗皇帝朱翊钧给白云山颁施对旨一道,亲赐《道藏》4726卷,从此白云山名声大震,当地大兴土木,营造道观,后经历代续建补葺,建成了以道为主兼有儒、释庙宇各类建筑100余处、占地200余亩的宏大宫观。成为全国著名道教圣地,为西北地区最大的明清古建筑群。</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