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教研活动】</p><p class="ql-block">夏日安好,“语”后尽是鲜花烂漫</p> <p class="ql-block"> 春来烟波青翠漫,鱼嬉荷塘伴桨声。走过春天,我们不觉凝眸远眺,侧耳谛听,细看生命的滋长,静听花开的声音。来到夏季,万物葳蕤,感受生命的磅礴与厚重。于是,我们闲庭信步,品味小楼经风听雨润的美妙韵律,欣赏新荷才露隐翠微的清新景致。在这个诗意盎然的季节里,我们共同相聚在202班,一起聆听着杨彬玲老师和孩子们为低段语文教师带来的《青蛙卖泥塘》这一篇生动富有童趣的课文。</p> <p class="ql-block"> 《青蛙卖泥塘》是一篇十分有趣味的童话故事,语言活泼明快,富有童趣。故事讲述了一只不愿住在烂泥塘边的青蛙,很想卖掉烂泥塘,在卖的过程中,他听从了伙伴们的建议,一步步改造自己的烂泥塘,最后让烂泥塘变成了环境优美的好地方,故事旨在让学生体会到勤劳的双手可以创造一切美好的事物。</p> <p class="ql-block"> 上课伊始,杨老师用音乐旋律《小青蛙呱呱呱》和孩子们用音乐热身,一起跳起来,极大的激发了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全身心的投入到课堂当中。接着杨老师让学生们复习词语,借助词语导入故事内容,让学生们利用词语来说一说故事的内容,回忆课文情节。在品词过程中,杨老师要求学生结合课文内容及学生的生活经历,引导学生品词,拓宽学生想象的空间。比如在教学“播撒”和“吆喝”等动作时让学生来演一演,有助于加深学生对于词语的理解,将抽象的词语变为具体形象,为后面的合作表演打下基础。杨老师通过角色扮演学吆喝、学台词、学创编三个环节展开教学,以此激发学生的兴趣,鼓励学生大胆地表演、大胆地想象,同时杨老师充分运⽤插图,引导学生展开想象,有利于以图学文,拓宽孩子们的想象空间。</p> <p class="ql-block"> “森林剧场”这一设计更是把课堂推上了高潮,让课堂的氛围立马活跃起来。杨老师将表演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以表演代讲。通过让学生自由读,指名读,全班齐读,小演员表演等方式,让学生感悟课文的语言美、情感美。</p> <p class="ql-block"> 杨老师在板书设计上花了很多心思,通过简笔画让学生体会“烂泥塘”什么也没有的景象,在引导学生读11段,体会泥塘的变化。在学生的描述过程中,不断地用彩色的贴画把学生想象中的“好地方”进行完善,呈现出了一个风景优美的泥塘,学生通过读图,充分理解了“青蛙为什么不卖泥塘”的原因。</p> 教研点评 <p class="ql-block"> 杨老师这节课准备的教具很丰富,以情景表演的形式去开展活动,方法和手段都是比较新颖、特别的。角色扮演,让每一位学生都能感受《青蛙卖泥塘》的故事情境,能够激发学生的思维在不断的运转,调动学生积极参与游戏的热情,也充分挖掘了学生的思维潜力和很好的促进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让孩子们在活动中,体会不同角色的心情。</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