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rry的美篇

Terry

<h3>  贵族与豪门<br>作者 特立(TERRY)</h3> <h3>和平奖得主修女特蕾莎</h3> <h3>民国最后的贵族郑念</h3> <h3>(1)有资料介绍,“贵族”最早起源于欧洲,意指奴隶制和封建制社会中拥有财富和权势的上层家族。他们是一些国家或地区从历史沿袭下来的王室或拥有爵位封号的富豪望族。这些富贵家族经过数十代财富的积累传承下来。不管经历多少朝代更迭,他们的财富或领地依然属于他们或他们的后裔,绝不会化为乌有。<br>众所周知,贵族的财富是来自他们先祖长期积累和经营继承下来的;而贵族的身份、地位、爵位是由他们的祖先在特定历史时期所拥有财富的多少和实力,曾经肩负的重要职责或社会地位确立的,如国王与君主、王室成员,皇亲国戚等才子佳人。<br>虽然法国大革命后废除了贵族特权和君主立宪制,但贵族仍然持有相当数额的财富,有的甚至富可敌国。英国、西班牙、丹麦等国尽管受到法国大革命的巨大冲击但依然保留着君主制。尽管君主不再行使实际权力,但皇室成员和贵族世家在国民心中仍然具有显赫地位和威望;人性化的贵族精神和行为准则仍然延续至今。</h3> <h3>英国贵族后裔罗斯</h3> <h3>民国的贵族宋庆龄</h3> <h3>(2)贵族阶层之所以能在历史上延续下来,是与他们在长期社会实践中以自然法则和社会法则为准绳,不断总结和完善的正确认知世界的理念和行为规范分不开的。法国18世纪贵族思想家、法学家孟德斯鸠在他的权威著作《论法的精神》里就明确阐明这一理念。首先贵族精神把尊严和荣誉看得高于生命,否则毋宁死去!像俄国伟大诗人普希金就是为荣誉和尊严而生,与乔治·丹德斯决斗而死的典型实例;英国政治家,作家丘吉尔更是一位具有贵族精神的典范。<br>西方贵族精神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俯视下层,同情弱势群体”的贫民意识,如曾任修道院院长的诺贝尔和平奖得主特里沙修女。虽然生于富贵家庭,但她一生致力拯救贫穷和苦难中挣扎的贫民。为人类做出重大贡献的亚历山大· 弗莱明研发的抗生青霉素给人类带来不可估量的福音,却是一个位具有贵族精神的贫民;而美国第十六任总统林肯却是为公平正义献身的贫民出身的伟人。<br>“贵族精神”是具有文化教养,品格高尚,有尊严的信念。这一高贵称谓不仅意味着享有社会财富、地位和荣耀,也并不专属贵族。只要符合贵族精神并为之奋斗、付出代价甚至献身的任何个体都可称之为贵族精神,也就是精神贵族。也许某个深明大义的勇者是一名贵族,也可能是一贫如洗的贫民做出壮举而一夜成为精神贵族。因此,贵族与贵族精神的最高境界是指其具有崇高思想境界和悲天悯人的灵魂。</h3> <h3>英国贵族丘吉尔</h3> <h3>精神贵族佛莱明</h3> <h3>(3)贵族精神的另一表现形式就是具有骁勇善战的骑士精神:他必须具备光明磊落,胸怀坦荡,尊重女性,见义勇为、不畏强权、同情弱者,勇于担当社会责任。贵族精神还包括追求自由博爱、独立人格、人文思想境界的文明生活,绝不背信弃义见利忘义。贵族精神要求贵族个体具有崇高的道德情操与奉献、牺牲精神,特别是为祖国而战的状态下。但能够达到这种崇高境界的贵族个体也是为数不多的。<br>有学者认为,中国自周朝实施的封建诸侯制与西方贵族君主制雷同,如各朝各代的皇亲国戚、臣子诸侯、诸子百家等都属于这类阶层。不过中国的封建贵族阶层在历史上并没有明确界定,且从宋代以后就几乎消失。但贵族精神作为封建社会的一种美好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保留下来,一直延续到上世纪四十年代末。山西的王家大院和乔家大院等豪门大院,作为“家规家训”所立的碑文可以看出,贵族世家是如何教化他们后代子孙的。<br>中国历史上具有贵族精神的名人不少,如北宋政治家、文学家范仲淹,现代哲学家、文学家胡适,中国建筑师贝聿铭等,他们都是具有高尚思想情操的贵族。被誉为中国居里夫人的杰出女性科学家何泽慧,虽然家世显赫,但她生活极其简朴,为中国的物理学事业做出巨大贡献。抗日战争期间,许多具有民族大义,赴汤蹈火为国捐躯的达官贵人、豪门贵族如国民党上将张自忠、空军陈怀民、戴万龄、沈崇诲,林徽因的弟弟林恒等贵族都是为国捐躯的民族英雄。</h3> <h3>贵族文学家哲学家胡适</h3> <h3>中国贵族贝聿铭</h3> <h3>(4)上世纪五十年代初中国社会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巨变,把资本家、地主、富农都铲除掉,私有制转化为公有制。贵族、绅士等富贵世家几乎都消失。文革结束,改革开放后出现一批新兴的豪门富家或暴发户。而这些当代豪门富户的思想境界却与过去的贵族世家截然不同甚至背道而驰。尽管有关学者对他们的精神理念界定为:爱国情怀、诚信守法、社会责任、文化教养、社会担当、自由灵魂,但他们的言行与贵族世家貌似神离,差之千里。<br>现代豪门家族多指那些拥有显赫财富和地位的富有家族。他们在政治、经济和文化等领域与权贵联姻,经过近几十年的原始财富积累,逐渐掌握了工商界、金融界、文化界等领域的经济命脉,进入富豪行列。但他们拥有的财富要比过去世袭贵族、资本家、地主等所获取的财富总和多的多,有的家族确实富可敌国权倾天下。<br>这些新兴豪门家族的最大优势或者说在社会中起的最大作用就是在短短数十年带动全国纳税人使一个一穷二白的国家一跃成为世界经济强国“功不可没”!随之,他们在社会上确立了重要地位和影响,也赢得了普遍荣誉。他们本应该在社会中树立家族的光辉形象和崇高的奉献精神,为家族和国家再立新功,继承过去贵族精神的衣钵,肩负起时代重任和使命,引领时代精神。</h3> <h3>中国当代富豪李嘉诚</h3> <h3>中国当代富豪曹德旺</h3> <h3>(5)然而权威人士报道称,随着豪门家族之间过分炫耀攀比经济实力和社会地位,过度敛财,造成豪门家族之间矛盾加剧水火不容。豪门父辈的财产或遗产造成豪门家族成员之间财产纠纷反目成仇,自相残杀。在社会环境恶化的今天暴露出豪门家族人性扭曲、个性膨胀、唯我独尊;没有社会责任和担当,没有对下层贫民的同情心和怜悯心,只有狂妄自大、独霸一方、傲慢豪横的心理。<br>豪门家族只管逞强好胜、多吃多占、贪图物质享受,除了个别富豪具有奉献精神,如九十年代为珠海建立园明新园旅游区自投资金的徐文荣,福耀玻璃股份有限公司的创始人曹德旺等,几乎看不到他们的精神追求,把过去贵族豪绅信守的仁、义、礼、智、信等文化素养和社会责任淡忘。与普通人之间的贫富差距悬殊等因素导致社会不平等矛盾激化。<br>近些年来,一些网络杂志、视频、抖音、快手等宣传媒体上出现许多炫耀所谓的豪门家族社会地位和经济实力的剧情或故事。这些豪门家族在社会上互相争斗、争霸一方。他们只追求赤裸裸的物质享受,却奢谈 “过着贵族生活”!不错,贵族生活确实包括物质的奢华,但贵族更注重追求崇高的贵族精神与“为尊严和荣誉不惜牺牲生命的高贵人格”。</h3> <h3>争夺财产的富豪霍家</h3> <h3>表现欠佳的富豪二代</h3> <h3>(6)现代豪门家族在争夺财富、权力和社会地位的诱惑下,暴露出他们复杂多变的人性:心胸狭窄、腐败堕落、傲慢无情、贪婪成性、内心世界丑陋多变,挣扎于情感的纠结之中。他们不择手段绞尽脑汁、敛财发生矛盾与冲突时,面对位高权重人士的媚态百出令人作呕;面对地位低下人士时却又趾高气扬、盛气凌人、口无遮拦让人不齿。<br>有学者一针见血指出,金钱和财富不管有多少都是身外之物,可千百年来,人们恰恰世世代代都应验了那句老话:“人为财死,鸟为食亡”。富豪王均瑶就是为财富不顾身心健康的典型实例。当人们浑身是病才意识到真正的财富是健康。虽然金钱与财富能够带来充裕的物质享受,但失去生命,一切化为乌有却是毫无意义的人生。<br>综上所述,中国当代豪门家族衰败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由于经济的飞速发展、教育制度的严重失衡和教育理念的严重丧失,还有社会环境、经济、文化等诸多方面的挑战。在这些潜在因素的共同作用下,使得原本没有驾驭挑战能力的富豪家族面临衰败的风险。公众对于他们赤裸裸的争权夺利,不择手段获取财富表示严重关注,强烈要求社会公平正义;对于富豪家族的社会责任与担当,对国家利益所做的贡献表示极大怀疑。<br>豪门家族享受高档物质生活无可厚非,但几乎看不到他们的精神追求。豪门家族应该更注重社会责任和道德规范以正视听,尤其是对豪门家族后代的思维和言行指出正确方向以避免严重失误。所以,豪门家族在追求物质财富成功的同时,特别要注重身心健康的修养,积德行善,更要发扬顾全大局、宽宏大量的崇高奉献精神。</h3> <h3>有损形象的富豪家庭</h3> <h3>有损形象的二代富豪</h3> <h3>作者简介:熊崇岐,笔名特立(Terry),1978年考入内蒙古师范学院外语系,1982年毕业后先后在中学中专任英语教员,后期在内蒙古商贸职业技术学院仍然当英语教员,职称副高。在几十年学校任教期间他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满园桃李。擅长俄语的他曾在内蒙古供销学校兼任俄语课,并几次赴俄罗斯当俄语翻译。<br>他热爱文学艺术和音乐,写过诗作过画也创作过歌曲,曾经读过不少世界名著,退休后又拿起笔杆开始写作,已刊出《欧洲梦幻之旅》《烟花三月下扬州》《新疆旅游日记》《荒毛地》《归绥市》《归绥市的城门》《青城电影》《抓壮丁》《蓝宝石的故事》《图瓦的祭奠仪式》《伊尔库茨克奇遇》《图瓦中医诊所》《老三届的考学之路》《母爱永恒》《难忘的学校乐队》《墓葬文化》《果戈里故事简介》《刘汉及其家人》《师生情》《珠海圆明新园》《惠州打工》《五十年代绥远城》《龙的故事》《绥远城西街》《神游深圳》《炼狱》《大串联》《士兵之歌》《冰海沉船》《悲惨世界》《陈年往事》《教育的诗篇》《绥远城的满族》《乡村女教师》《话说归绥城门》《从历史走来的青城》《经典电影的魅力》《齐纳尔巴图》《远去的欧洲系列》《战争与和平启示录》《复活》《共产党员》《草原恋》《唐·吉诃德》《山西大院》《呼唤真善美》《台湾三叔》《伊尔库茨克火车站》《哈姆多瓦农庄》《电影名人瓦尔特》《满族服饰》《吃水不忘打井人》《流浪者观后》再写一篇《贵族与豪门》以飨读者。</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