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 从苏州博物馆出来之后,本来是计划去拙政园的,无奈当天的票已售罄,临时决定改去了狮子林。狮子林也与拙政园一样,属苏州四大名园之一,被列入了《世界文化遗产名录》,还曾经是世界著名设计大师贝聿铭的叔公、上海颜料巨商贝润生的私家园林。</b></p> <p class="ql-block"><b> 狮子林建于元代,最早的时候是一座禅宗园林,后来寺与园分离,逐渐演变成为如今模样的私家花园。如果按照下面的导游图所示的路线去游览的话,应该不会漏掉任何一处风景区。</b></p> <p class="ql-block"><b> 狮子林的门厅现在是入园的检票口,大门上方悬挂红底金字的乾隆御书“狮子林”匾。</b></p> <p class="ql-block"><b> 贝家祠堂位于入口正厅,是供奉、祭祀祖宗和族人聚会的地方。屋脊上站着福、禄、寿三星,福星的左手还牵着一个孩童,寓意世代三星保佑。祠堂内正中悬挂着顾廷龙手书“云林逸韵”,赞扬狮子林的设计者倪云林的设计有虚静清逸之韵味。</b></p> <p class="ql-block"><b> 拜过祠堂便来到了燕誉堂,燕誉堂前的地面用石块拼成了一个五蝠(福)捧寿图,中国传统观念的五福包括以下五种:长寿、富贵、康宁、好德、善终。表明园主希望家人健康长寿、家族人丁兴旺,人人安详快乐。</b></p> <p class="ql-block"><b> 燕誉堂前院还设有一湖石垒成的牡丹花坛,其间种有花草树木,更有湖石石笋的点缀,使之自成一景。</b></p> <p class="ql-block"><b> 燕誉堂,是狮子林里的主厅,也是苏州园林中著名的鸳鸯厅,所谓鸳鸯厅就是用屏门把大厅一分为二,两厅的门窗图案和家具摆设各不相同,悬挂“燕誉堂”牌匾的厅堂是用于接待男宾和贵客,此厅两侧的墙面上还悬挂有明朝画家的花鸟绘画作品。</b></p> <p class="ql-block"><b> 一面悬挂着两幅明代画家唐寅、唐伯虎的画作“观梅图”(左)和墨梅图。</b></p> <p class="ql-block"><b> 另一面墙壁的左边卷轴画为明代画家朱竺的“梅茶山雀图”,右边的是明代画家周之冕的“梅花野雉图”。</b></p> <p class="ql-block"><b> 而悬挂“绿玉青瑶之馆”牌匾的一边则为女眷聚会之处,匾额下的木屏门上刻意有《狮子林图》,在这个厅的两侧墙壁上也悬挂着名家字画作品。</b></p> <p class="ql-block"><b> 一边是《雪中梅竹图》,</b></p><p class="ql-block"><b> (宋) 徐禹功 《雪中梅竹图》(上)</b></p><p class="ql-block"><b> (宋) 扬无咎 徐禹功《雪中梅竹图》跋文(下)</b></p> <p class="ql-block"><b> 另一面是《雪梅图卷》,</b></p><p class="ql-block"><b> 清 弘历 扬无咎《雪梅图卷》引首 (上)</b></p><p class="ql-block"><b> 宋 扬无咎《雪梅图卷》(下)</b></p> <p class="ql-block"><b> 出了燕誉堂,便来到了小方厅,因其厅方正,所以得名。小方厅其实是一个四面通透的过道,中间有一面墙,从外观来看好像只是一个遮风挡雨的小亭,其实在过去它是宾客小聚、唱曲听戏的地方。</b></p> <p class="ql-block"><b> 小方厅中间的隔墙上有块彩色的玻璃花格窗,在隔墙两面的花窗下分别摆放着茶几和小长桌,一面有对联:石品洞天标题海岳,钟闻古寺境接嫏環。意思是说众石叠成洞天福地,宋米芾标识题记(宋代画家米芾嗜石成癖,号称海岳外史,奇石与画家连在一起,更添意趣);古寺传来进斋钟声,境接嫏環雅境(联语对句亦为咏景)。</b></p> <p class="ql-block"><b> 另一面厅内陈列着一块正方形黑色方砖,据说是皇宫才能拥有的一种砖石,相当的珍贵。也有一幅对联:狮子窟中岚翠合,细林仙馆鹤书。译意是狮形石峰的大孔小穴中吐纳的岚云与翠色紧紧融合,细雨润泽的山林仙馆中征贤的鹤头书信频频传来,状景抒情。</b></p> <p class="ql-block"><b> 小方厅的两侧各有一扇洞窗,设计者把窗当作镜框,窗外的自然景色当作画,使之构成了两幅超现实的实景山水画。</b></p> <p class="ql-block"><b> 小方厅的后园便是对照亭了,就是庭院左边的小亭,小亭装有多彩的玻璃窗,很像西方教堂窗花,原来园主在此設亭,是用来作为佛家悟禅入定的地方。</b></p> <p class="ql-block"><b> 小方厅后园的院子里,有一座用若干个太湖石连接而成的石峰,如若九只玩耍嬉闹的狮子,故名九狮峰。</b></p> <p class="ql-block"><b> 在九狮峰身后有一堵白墙,墙上有琴棋书画花窗四扇,匠心独具,有希望子孙后代文采风流之寓意。</b></p> <p class="ql-block"><b> 从庭院穿过一个圆拱门,便是狮子林的花园部分,花园里有一座小石桥,过了桥就可进入狮子林的假山群了。狮子林素以“假山王国”著称,这里的假山都是由“瘦、漏、透、皱”的太湖石堆砌而成,许多假山的造型与狮子相似。狮子林的假山分为旱假山和水假山两部分,这个区域应该是旱假山的范围。</b></p> <p class="ql-block"><b> 卧云室就被修建在这一群旱假山乱石之中,它是一座两层楼阁式建筑,也是是狮子林古景点之一,原为寺僧静坐养心的禅室。</b></p> <p class="ql-block"><b> 卧云室里的匾额是由清末江苏省最后一任巡抚程德全所题,亭中的画像是天如禅师。画像两边贴有高僧天元的诗句“人道我居城市里,我疑身在万山中”。这也写出了人们游玩狮子林湖石假山后的真实感受。</b></p> <p class="ql-block"><b> 揖峰指柏轩是园主用来招待朋友和写诗作画的地方,屋里的“揖峰指柏”牌匾为晚清民国年间著名学者王同愈所书。牌匾的下方是1988年由著名书画家们一起合作的《寿柏图》。据说这里是央视电视剧《西游记》女儿国的取景地。</b></p> <p class="ql-block"><b> 这是通往五古松园的路径,透过“淂其環中”的圆拱门,翠竹的影子依稀可见。</b></p> <p class="ql-block"><b> 进入这扇大圆门便来到了院落式的“古五松园”。清乾隆年间,园里曾有五颗不老松,故古五松园也曾被当作狮子园的别名来使用。这五颗松柏早已不复存在,现今在此挂匾以示纪念。</b></p> <p class="ql-block"><b> 匾额古五松园四字是由书法家、苏东坡第二十八世孙苏局仙所书。匾下是吴致木先生所做绢质五松联屏,屏风上的画是清代画家、扬州八怪之一的李鱓的《五松图》,屏风两旁有对联:相赏有松石间意,望之若神仙中人。</b></p> <p class="ql-block"><b> 古五松园的南边是花篮厅,它是很早以前从别处移来的古物,想不到在去花篮厅的路上居然遇见了“竹影半墙如画”之景色。</b></p> <p class="ql-block"><b> 这花篮厅面水而筑,前设平台后筑厅堂,可观景隔水望石,是欣赏园中假山的绝佳之处,后面的花园厅堂则作为休闲雅聚的场所。</b></p> <p class="ql-block"><b> 堂上梁架形式别致,造型典雅,装饰华丽,雕刻精美,廊柱的悬空处还精心制作了个空中花篮,供春天时插花赏花之用。</b></p> <p class="ql-block"><b> 大厅内高悬的匾额“水壂风来”取自词句“水殿风来暗香满”,意为在此可以闻到荷花淡淡的香味。厅中间设屏门四扇,匾额之下的木屏上刻有松寿图一幅,清雅脱俗。</b></p> <p class="ql-block"><b> 见山楼与花篮厅并肩而立,是一座两层阁楼式建筑,它背靠假山,面临湖水,四周绿树环绕,在此可座楼观山,故得“见山楼”之名,是狮子林内最古老的建筑之一。(照片来自网络)</b></p> <p class="ql-block"><b> 出了花篮厅往西便来到了真趣亭,真趣亭傍池而建,“真趣”二字由乾隆皇帝亲笔御题。这座真趣亭,飞檐翘壁、雕梁画栋,装饰得金碧辉煌,甚有皇家园林的气派。</b></p> <p class="ql-block"><b> 乾隆所题匾额“真趣”之下,有六扇屏门,门上刻有多样图案,屏门的两侧有楹联一对:浩劫空踪畸人独远;园居日涉来者可追,六扇屏门后为碑廊,墙上嵌有乾隆以及些名人的诗文书法,厅内有方砖铺地。</b></p> <p class="ql-block"><b> 乾隆亲手临摹的倪云林《狮子林图》的石刻就是碑廊里的作品之一。</b></p> <p class="ql-block"><b> 湖心亭又称观瀑亭,建在湖水的正中,是典型的江南古典六角亭,它位于狮子林中最大的桥 - 铁栏石板九曲桥的中间,湖心亭和九曲桥已成为园中引人瞩目的一大景点。</b></p> <p class="ql-block"><b> 当然湖心亭也是观望周围园景的不二选择。</b></p> <p class="ql-block"><b> 狮子林里的紫藤花都盛开了,远远望去给人一种神秘浪漫的感觉。问度娘紫藤花的花语和寓意是什么,第一条的回答便是,</b></p><p class="ql-block"><b>花语:沉迷执着的爱、浪漫、神秘、思念;</b></p><p class="ql-block"><b>寓意:忠诚、爱情、神秘,回忆。</b></p><p class="ql-block"><b> 当看见这么美的紫藤花时,一定会有很多美好的回忆涌上心头了吧。</b></p> <p class="ql-block"><b> 与紫藤架相连的这座青石拱桥,叫飞虹桥,它横卧于湖水之上,是狮子林中最为古老的桥梁。传说乾隆每次来访狮子林,都会经过这座青石小桥,因此它也叫接驾桥。</b></p> <p class="ql-block"><b> 狮子林以其精彩的湖石假山而闻名天下,特别是它的水假山区,湖水绕着湖石,湖石之中洞穴沟壑曲折蜿蜒,若入其中,必有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觉。</b></p> <p class="ql-block"><b> 石舫是由贝润生仿北京颐和园里的石舫所建,中后仓均为两层,船上有彩窗无数,舫身四面皆在水中,虽为石舫,真的可以以假乱真。</b></p> <p class="ql-block"><b> “暗香疏影楼”的名字取自“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之诗意,它依湖而建,一层为通道,楼上可见红梅绿树,假山瀑布楼阁等远景。</b></p> <p class="ql-block"><b> 由暗香疏影楼南行数步,可见飞瀑亭。飞瀑亭为方型,棚顶向上卷曲延伸。亭内有石桌石凳,可供人们纳凉避暑,小作休憩。</b></p> <p class="ql-block"><b> 飞瀑亭建在瀑布旁,座在亭中,流水潺潺,如闻涛声。飞瀑亭里的匾额是《听涛》,即听水涛发出的声响。其中的四块屏风,上面刻有《飞瀑亭记》;下面则是“杏林春燕”、“荷净纳凉”、“东篱佳色”、“山家清供”雕刻图案。</b></p> <p class="ql-block"><b> 湖心亭后面的阁楼就是问梅阁,问梅阁地处西部假山的最高处,</b></p> <p class="ql-block"><b> 问梅阁是一个古老的阁楼,阁外种有梅花数枝,梅花开时便有阵阵清香飘入阁内。</b></p> <p class="ql-block"><b> 匾额“綺窗春汛”取意于唐王维《杂诗》“来日倚窗前,寒梅著花末”。阁内的桌、椅、窗棂都以梅花为型而造,八扇屏风也是以梅花为题所做的诗画。问梅阁有对联:高隐成图息壤偕盟马文壁,名园涉趣清诗重和蒋心余。意思是高尚的隐士绘成狮子林图,与名画家马文壁信誓盟约;每日漫步在这吴下名园,自成乐趣,可以用清淡高雅的诗句重新和蒋心余的诗句了。</b></p> <p class="ql-block"><b> 问梅阁南北两端有回廊连接,出了问梅阁沿回廊向南,会看见“双香仙馆”。</b></p> <p class="ql-block"><b> “双香仙馆”为长方形单檐亭,与回廊相连,在此处,冬可闻腊梅之清香,夏可闻荷花之芬芳,故得“双香仙馆”之名。(照片来自网络)</b></p> <p class="ql-block"><b> 顺长廊南行,便会遇见扇亭,它因外形像折扇扇面而得名,亭内有扇形匾额。扇亭处在园林的一西南一角,环廊的转折处,置身其中可以饱览林园风光。</b></p> <p class="ql-block"><b> “扇亭”前的两根圆柱上有一写景对联:相逢柳色还青眼,坐听松声起碧涛,意为遇见绿色的柳色还以喜爱的眼光;听着风吹松林的声音,看碧绿松枝起伏的波涛。是由清朝文学家、书法家俞樾所书。</b></p> <p class="ql-block"><b> 文天祥诗碑亭和御碑亭</b></p><p class="ql-block"><b> 文天祥诗碑亭又名正气亭,亭中高悬“正气凛然”牌匾和文天祥手记《梅花诗》。</b></p> <p class="ql-block"><b> 有介绍说乾隆至少有五次来狮子林游览观光,并留下大量题字和“御制诗。其中的双题五言诗《游狮子林》,被刻成御诗碑安置在这长廊上,就此新添了御诗碑这一新景。沿回廊继续往前,“修竹阁”便在眼前。</b></p> <p class="ql-block"><b> 修竹阁建在湖水之上,东连回廊,西接湖心岛,是园主人观赏湖池山石胜景之处。修竹阁有楹联一幅,</b></p><p class="ql-block"><b> 独倚修竹相期谁来,闲看浮云所思不远。</b></p> <p class="ql-block"><b> 走出长廊之后便到达了立雪堂。立雪堂前有一个幽雅精致的小庭院。</b></p> <p class="ql-block"><b> “立雪”二字来自于成语“程门立雪”之典故,意指学生恭敬求教,比喻尊师重教,虔诚求学。立雪堂旧为狮林传法之堂,天如禅师曾在此说法授教。现留“立雪”题名,意将尊师求学的精神发扬光大。堂中两边的庭柱上有诗句“苍松翠竹真佳客,明月清风是故人”。</b></p> <p class="ql-block"><b> 立雪堂庭院里散列着些许造型各异的湖石,我想这个狮子造型是狮子林里最为逼真的一个吧。</b></p> <p class="ql-block"><b> 简而言之,狮子林有苏州古典园林的亭、台、楼、阁、厅、堂、轩、廊之人文景观,园内的楼台亭阁飞檐翘角、碧瓦朱兰,丹楼玉阁高高耸立;长廊环绕,可用“小廊回合曲栏斜”来形容;假山遍布,以叠石取胜,曲径通幽,有迷阵一般的感觉。狮子林厅堂的命名、匾额、楹联、雕刻留有历代名家的笔墨情怀,极具观赏价值,不愧为中国古典私家园林建筑的代表之一。</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