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重姓名并非双重性格

Jane Lee

<p class="ql-block">李秀丽 (Jane Lee)</p><p class="ql-block">2015年 3 月 于 芝加哥</p> <p class="ql-block">广州有个向秀丽,1958 年 12 月在一次何济公制药厂失火事故中,因保护国家财产和人民生命,英勇牺牲。为了纪念她,在广州有五条街以她的名字命名:秀丽一路,秀丽二路,秀丽三路,秀丽四路和秀丽五路。在我家乡台山的县城,有个人工湖,湖中有个塔,叫秀丽塔,也是纪念向秀丽烈士的。只不过我到现在也不明白,为什么向秀丽在广州的事迹,会在台山建塔来纪念她。</p> <p class="ql-block">我叫秀丽,实属巧合。高中时在学校图书馆借书,管图书馆的杨学青先生,递给我一本《向秀丽》,郑重地对我说:“秀丽读秀丽,秀丽学秀丽!”</p> <p class="ql-block">殊不知那个秀丽是英雄,是我这个秀丽怎么学也学不来的。</p> <p class="ql-block">我生出来就是先天不足,面黄肌瘦,还很高,像根竹竿,经常感冒咳嗽。一年上课,请病假无数天,若不请病假,上课时也是昏睡无力。以至高中体育老师雷球,默认我可以不用上体育课。同学们上体育课,我就悄悄地到隔壁花王的花园,五分钱买只芒果吃吃,或闻闻花香。政治课老师马开昌,是学校党委书记,我在他高唱马列主义的课堂上,呼呼大睡,他慈悲为怀,说不要叫醒我,让我睡觉。大学前在农机厂开车床做车工,经常在高速飞转的沙轮前磨车刀,磨啊磨就睡着了,现在想想都后怕。再看看大学的笔记,数学课笔记基本上是天书,在睡梦中不知画的是什么符。记忆中数学老师那洪钟般非常有磁性的声音,若有若无地飘来,与梦境合成,直直是催眠神曲。</p> <p class="ql-block">虽然在那个年代,洛阳纸贵,见到什么就读什么,不假思索,不作选择,读各种书,只能用饥不择食来形容。但我越是弱不禁风,越是爱读《红楼梦》,当人家说我弱不禁风,像林黛玉一样,还以为在书上找到知音了。</p> <p class="ql-block">秀丽这个名字,也经常为人们带来无限的遐想。</p> <p class="ql-block">“秀丽,你真有钱,在广州有五条街!”</p> <p class="ql-block">“瘦丽瘦丽,唔怕生错命,就怕改错名,你叫秀丽,怪唔得你咁瘦嚟。”(广州话瘦与秀同音)</p> <p class="ql-block">“李秀丽,是里秀丽啊,内心秀丽!” 这句话最中听,不管他是褒我内心秀丽,还是贬我外表丑怪。</p> <p class="ql-block">生来弱不禁风,也不见得全是坏事。</p> <p class="ql-block">“李秀丽身体这么差,让谁出省也不能让她出省”,1982 年华南工学院本科毕业,被分配到福建泉州华侨大学,据说一些好心的同学背着我去对系里搞分配的人这样说。广东人认为除了广东广西是南方外,其它全是北方。后来鬼使神差,分配到广州海运学校过了两年神仙日子。</p> <p class="ql-block">“李秀丽,看你弱不禁风,像林黛玉一样,风吹就倒,叫我把你往哪里分?算了,你还是回广州吧!” 1987 年西北工业大学硕士毕业,负责分配的人如是说。弱不禁风的瘦丽,贵州啊,江油啊等山沟沟航空工业部的单位惹不起我啊。</p> <p class="ql-block">1991年12月27号,当年弱不禁风的瘦丽,当年多愁善感的秀丽,拎着一只大皮箱,一个大棉布袋,把先生和三岁的儿子扔在家,义无反顾地漂洋过海,来美国读博士,以求学来改变命运,还真有一点向秀丽的英雄气概。</p> <p class="ql-block">李秀丽的汉语拼音是 Xiuli Li, 从 Anchorage, Alaska 进关,就发现美国人不知道如何发 X 的音了。到了芝加哥后,第一件事是去社安局把学校临时分配的社安号999-11-3113 换成一个真正的社安号。填表时有一栏,问我要叫什么名字,马上意识到这是改名的第一步,要为自己取一个英文名。Jane 是第一反应,大笔一挥,我就叫Jane 了。</p> <p class="ql-block">大学时是个 Jane Eyre (简·爱)迷,读了中文又读英文,英文朗朗上口(是缩写本),信心大增,便尝试翻译。毕业后在海校,电视播Jane Eyre 连续剧,每晚小板凳准时守在学校大门口旁边传达室外墙的电视机前看Jane Eyre. 同事的妈妈是华南师范学院英语系的教授,也是个Jane Eyre 迷。同事把他妈妈的《Jane Eyre》英文原著借给我读,才知道原来原著是这么难读,很多单词都不懂。</p> <p class="ql-block">我现在是Jane ,不是李秀丽了。中国人有人叫我李秀丽,有人叫我Jane,但系里的教授,不是中国人的同学,都叫我Jane。刚开始没反应,不知道是在叫我,这个名字还没有灵动性。</p> <p class="ql-block">变成Jane Xiuli Li 之后,马上在学校做了一份改名公证,又在学校外国学生办公室把我的名字从Xiuli Li改成Jane Xiuli Li,这样我在美国所有的记录档案,从第一时刻起就用新名了,万无一失。</p> <p class="ql-block">没想到我这个名字,有两个Li,还是有麻烦。麻烦之一是人家会把一个Li 漏掉。在我最好的朋友孔敏仪寄封信来,信封上只写一个Li 时,就觉得这个名字一定要再改,因为如果连最好的朋友都会把一个Li 漏掉,这个名字就肯定是有问题的。加上一年多后去考驾照,发驾照的女士,用黑人的口音,在说了Jane 之后,拉长声音很费时费劲地把我后面的名字X i u l i L i 一个字母一个字母慢慢的读出来,因为她也不知道 Li 该如何发音。</p> <p class="ql-block">这个名字是到了非改不可的时候了。</p> <p class="ql-block">拿了驾照后,抽空又去社安局改名,从Jane Xiuli Li 改成Jane Xiuli Lee,等收到新的社安号卡后,凭社安号卡做一个改名公证,再凭社安号卡和改名公证书去外国学生办公室改名字,这样才能把整个系统的名字改掉。</p> <p class="ql-block">这次外国学生办公室的老太太Annette 就不高兴了。“要是我是你,我就不改我的姓,这是我父亲的父亲的父亲传下来的!” 她一脸严肃地望着我。我说我并没有改我老豆的老豆的老豆的姓,我的姓还是木子李,Li 只不过是个拼音,你可以拼 Li,也可以拼 Lee,拼音而已。她于是一脸不情愿地帮我改了。我的态度是你理解也要执行,不理解也要执行,你只要给我改了就行。</p> <p class="ql-block">到此为止,学校档案、学生证、信用卡、银行户头、电话、煤气、水电等,全把名字改成 Jane Xiuli Lee. 一路改过来,还要去改驾照上的名字。这时遇到大麻烦了,说我的名字并不是法律名字,我的法律名字应该是护照上的 Xiuli Li. 那问题就大了。20 多年前,同一个社安号可以改名又改姓,不能改社安号,社安号是唯一的。但驾照也是身份证,在前面加个英文名字可以,改姓是不可能的,要用法律文件来证明。</p> <p class="ql-block">我去学校学生法律咨询服务处求助,工作人员告诉我,如果要改姓并得到法律承认,可以通过结婚改姓,或是要上法庭改,或是拿美国公民纸的时候改。我已经嫁给一个 Yu 生,不可能再嫁给一个 Lee 生,更不愿意上法庭改姓,至于美国公民,那要等猴年马月了。后来法律服务处的人灵机一动:“你不是中国人吗?你在美国的唯一法律文件是中国护照,到中国领事馆改去。”</p> <p class="ql-block">我把信用卡账单,银行月终报告单,电费水费单,学校成绩单,改名公证书,学生证等,通通带去领事馆。鉴于这么多事实证据,加上领事馆也有改名公证服务,领事馆没有任何异议,就在我的护照上盖上持照人又名 Jane Xiuli Lee 的大印。从那时起,Jane Xiuli Lee 这个名字,合情合理又合法,无后顾之忧。</p> <p class="ql-block">凭护照,社安卡,改名公证书,终于把驾照上的名字也改了。从此以后,在美国所有的个人记录,全保持 Jane Xiuli Lee 的一致性与正确性。然后把 Xiuli 变成中间名,用缩写,Jane X Lee,更多时候用 Jane Lee ,再也没有人叫不出我的名字了,再也没有人把我一个 Li 漏掉了。</p> <p class="ql-block">自从变成 Jane 之日,英国作家 Charlotte Brontë笔下的那个瘦小、相貌平平,但有智慧、意志坚强、有爱心的家庭教师 Jane Eyre 的灵魂就印到我身上了。我的一言一行要与那 teacher Jane 一致才行,否则人家看我不像 Jane 可不行。</p> <p class="ql-block">来美第一个月,在 UIC 医学院幼儿园找到一份 nap time teacher 的 part time, 午睡前为小孩读故事和照看小孩睡午觉。在午睡前,每个小孩都有权利享受一个故事,小朋友可以选择与其他小朋友一起读一本书,也可以选择自己读一本书。读完后帮小孩脱衣服脱鞋子上床睡午觉,午觉快到点时,准备好 snack, 然后帮助小孩穿衣服穿鞋子,收好小帆布床,吃 snack. 当时有两个全职的白人老师,加上我一个兼职,这些小朋友个个都来找 Teacher Jane 给他们读故事,可能我是中国人对他们来说新奇,也可能是我那有口音的英文对他们来说更美妙。家长都要求见见我,看谁是 Teacher Jane, 对我说不得了了,孩子在家一口一声,不停地讲 Teacher Jane.</p> <p class="ql-block">不觉在这开Kumon 数学英文补习中心教小孩已经教了近12 年。学生有的叫我 Teacher Jane, 更多的叫我 Dr. Lee. 我这 12 年言行一致,对学生爱心有加。有一次,我在教一个四岁多的学生。</p> <p class="ql-block">"Are you Dr. Lee?" 小孩问我。</p> <p class="ql-block">"Yes!" 我拉长声音柔柔地答。</p> <p class="ql-block">"Are you the Doctor who helps other people?" 他奶声奶气地继续问,大大的眼睛看着我。</p> <p class="ql-block">"Yes! I am helping you now."</p> <p class="ql-block">从那天起,他每次来center, 都要我教他。"Can you work with me?" 他那无邪的眼睛恳求着我。我纵然再有爱心,也不能每次给他上课。于是会很巧妙地让我的助手给他上课。</p> <p class="ql-block">其实美国人很少叫 Jane. 我在这12 年来,开有两个 Kumon 补习中心,共教了1600 多学生,只有过一个学生的名字是 Jane, 她妈妈还是个日本人,爸爸是美国白人。我想她妈妈肯定又是一个 Jane Eyre 迷。</p> <p class="ql-block">我们这一代华人,很多都是 Jane Eyre 迷。Kumon 每年邀请成绩好的 instructor 度假几天。去年是去 Puerto Rico. 在那里又见到每年一次在这个聚会都见到,早年从台湾过来, 现在在 Toronto 开 Kumon center 的 Jane Wei, 还新认识到一个也是在 Toronto 开 Kumon center, 从印尼过来的 Jane Jonatan. 三个 Jane 都是 Jane Eyre 迷。一同照了张相,以示纪念。</p> <p class="ql-block">不管是 Jane Lee 还是李秀丽,我还是我。这么多年,Jane 这个名字早已就有灵动性,Jane Lee 和李秀丽早已天衣无缝,灵魂上不可分割了。</p> <p class="ql-block">6/7/24</p><p class="ql-block">后记:很多人来我们农场 u-pick 桑葚和枣子的时候,听我讲带口音的国语,以为我是台湾人,再看看我的姓是 Lee, 更加做实我是台湾人的猜想。</p> <p class="ql-block">我1991年底到 UIC 读书后,就有不少人以为我是台湾人,也有不少台湾人的同学朋友。</p> <p class="ql-block">2015 年我来Brentwood,在朋友家吃饭,朋友照相发朋友圈,马上有人问为什么蔡英文去你家了,那人以为我是蔡英文了。</p> <p class="ql-block">所以当来我们农场 u-pick 桑葚和枣子的客人问我是不是台湾人时,我会顺着杆子开玩笑:“我何止是台湾人,人家还说我是蔡英文呢。” 他们也把我端详一番:“是哎,是像蔡英文哎”</p> <p class="ql-block">这篇文章讲的是我如何把 Xiuli Li (李秀丽)合法地变成 Jane Lee. 我是木子李,不管是 Li 还是 Lee, 老豆没有变。</p> <p class="ql-block">在我们农场网页的 blog, 可以读到我更多的文章。</p><p class="ql-block">www.brentwoodrarefruitfarm.com</p><p class="ql-block">请不要打赏,不要送花,感谢你花时间阅读!</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