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浸体验,端午情浓"风化店幼儿园端午节系列活动

风化店幼儿园

<p class="ql-block">  五月初五日,是我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端午节承载的一个个美丽的传说,集丰富的民俗形式,使他成为一个隆重的也是最具有教育价值的一个节日。为弘扬民族传统文化,让孩子从小了解中国传统节日和习俗,感受传统节日的气氛。在端午节前夕,6月7日我园开展了丰富多彩的“端午节”一日沉浸式体验活动。</p> 入园仪式 <p class="ql-block">  清晨,孩子们身着汉服走进幼儿园,一股浓浓的传统节日气息扑面而来,仿佛时空穿越。首先体验踩艾草——民谚说:“清明插柳,端午插艾”。时值仲夏,南北气候湿热,蛇蝎出没、疫病流行,人们受到恶劣生存环境的威胁,期盼生活的顺利与平安是每个人的心愿,这也是端午节被凸显的最初原因。 </p> <p class="ql-block">  沐兰汤,是中国节日端午节的一种卫生习俗。首先一身着汉服的女性端着一盆艾叶水,人们排好队依次走到主祭面前,主祭用菖蒲草沾盆里的水,在参加活动的人双手、额头、脖颈轻轻拂拭一下,以示驱除晦气。</p> <p class="ql-block">  点朱砂——在端午节给孩子额头上点上朱砂,寓意孩子们身体健康、平平安安。</p> <p class="ql-block">  拴五色丝线——应劭《风俗通》记载:“五月五日,以五彩丝系臂,名长命缕,一名续命缕,一命辟兵缯,一名五色缕,一名朱索,辟兵及鬼,命人不病瘟”。据说,戴五色线的儿童可以避开蛇蝎类毒虫的伤害;扔到河里,意味着让河水将瘟疫、疾病冲走,儿童由此可以保安康。</p> 文化传承 <p class="ql-block">  听老师讲端午节的由来和习俗,听古代爱国英勇屈原的故事,培养孩子们的爱国情怀和名族自豪感。</p> 传统游戏 <p class="ql-block">  打五毒——孩子们在游戏的同时,还了解到了五毒的危害。</p> <p class="ql-block">  赛龙舟——古时楚国人因舍不得贤臣屈原投江死去,许多人划船追赶拯救。他们争先恐后,追至洞庭湖时不见踪迹。之后每年五月五日划龙舟以纪念之。借划龙舟驱散江中之鱼,以免鱼吃掉屈原的身体。</p> <p class="ql-block">  “投壶”是古代亲朋好友在端午节欢聚时做的一种投掷游戏。投壶,是把箭向壶里投,投中多者为胜。投壶投壶,投中纳福。投壶也寓意为“投福”。</p> 包粽子 <p class="ql-block">  端午食粽——荆楚之人,在五月五日煮糯米饭或蒸粽糕投入江中,以祭祀屈原。很多人爱在粽子里包红枣,谐音为“早中”,意在读书的孩子吃了可以早中状元。 </p> 端午小巧手 <p class="ql-block">  端午节在鸡蛋是画出彩色花纹并且吃鸡蛋,与在端午节吃粽子一样,都是为了纪念屈原这位伟大的爱国者。</p> <p class="ql-block">  绘一柄香扇,摇数缕清风。我国自古便有在扇面上绘画或题诗的传统,或直抒胸臆或馈赠友人。在活动现场的"绘扇手作课"上,老师带领大家用传统技法绘制了端午主题团扇,感受由内而外的文艺清凉。</p> <p class="ql-block">  佩香囊——佩香囊也是端午节的习俗之一,传说有避邪驱瘟之意。香囊内有朱砂、雄黄、香药,外包心丝布,清香四溢,再以五色丝线弦扣成索,可做成不同的形状。香囊在古代还作为一种保命吉祥的象征。因香包都是手工缝制,一针一线蕴涵了很多的深情挚意,把它当做礼物送人,是一份很真切的心意。如今香包成为了端午节特有的民间工艺品。</p> <p class="ql-block">  这个端午节,孩子们在老师精心设计的一日沉浸式体验活动中度过,收获了名族自信,更收获了无限的快乐。</p>

端午节

投壶

端午

屈原

孩子

传统节日

五色

习俗

五月

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