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小满过后,各地的荷池渐次满了起来。青天之下,清波之上,绿荷是涌动起的另一层碧波。田田荷叶,在水面上铺陈着夏日的幻想,抚慰流水的寂寥。而那出水的荷箭,自是生花的妙笔,向云天点染出或浓或淡的夏日诗篇。</p> <p class="ql-block"> 记得从前,绿梦还是个湿地公园,公园里还有几百亩荷花,人还有点少年狂。那一个周末的午后,大雨,但想到下个周末也许就错过了荷花,所以犹豫了一下,还是背起背包带上雨伞出门。进入湿地,雨依然不小,偌大的湿地公园看起来空无一人。水漫上岸来,木栈道成了水栈道,几百亩荷花连成一片,渺渺茫茫。</p><p class="ql-block"> 撑着伞走进荷池,众荷喧哗。站在水中,第一次觉得与荷花没有距离感,分得一襟荷香,似乎自己也成了一支荷。有莽撞的小鱼游上木栈道,来到我的脚边才惊觉,尾巴一甩,急急躲进荷花深处,一切又归于平静。雨继续下着,水上有万顷荷香,荷上有万斛珠玉,好像都归我独享。</p> <p class="ql-block"> 就这样独自沿着栈道迤逦而行,走到荷池另一端,忽见前面有一看花人,碎花红裙,正弯下腰拿相机给荷花拍照,小红伞扔在一边。拍完照,伞也不拿,鞋也不穿,就赤着脚往前走。雨水顺着她的长发她的红裙往下滴,她自袅袅婷婷,翩然而去。看着她的背影,想起张岱的《湖心亭看雪》,张岱于雪夜乘一小舟独往湖心亭看雪,没想到亭中已另有一看雪人,两人共饮酒赏雪,及下船回去时,舟子喃喃道:“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冒雨看花已觉超出常态,没想到竟有如此为花痴狂者。</p><p class="ql-block"> 我默默地看着那红裙,“你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荷花装饰了看花人的梦,看花人也成了别样的风景。</p> <p class="ql-block"> 去年暑假去杭州,与西湖两三天的厮磨中,只拣荷花闹处行。正午到了曲院风荷,正是“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澎湃的荷香与倾城的烈日同盛,荷挨挨挤挤,不留一点余地,反而有过于完美的感觉,远不如清晨去断桥边孤山下,看碧荷一角,湖波留白,更有回味与期待的空间。</p> <p class="ql-block"> 清晨,五六点钟即起,独自刷上一辆小青桔就出发了,第一天往南山路到集贤亭边,看亭与荷共凌波。第二天顺着东坡路再过武林路,然后转向教场路,拐个弯,直向北山路。一路上,那些带着历史记忆的路牌,那些带着时光印迹的老建筑,让骑行如穿梭于时光之中。晨风徐来,小青桔在脚下无比轻快顺滑,和身上的白T恤牛仔裤一起,仿佛重拾了一回青春的快意。是的,站在民国建筑旁,对着千年的湖山,我总归是年轻的。</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停车断桥边,红荷晓妆初上,荷裙轻展,荷香跌宕,如一阙清词在水云间流转。上了断桥,漫步白堤,天上飘起了似有还无的雨丝,烟雨微微,更觉荷风清凉。坐在长椅上,对着半湖荷风一堤柳色,那些唐宋人的词句随湖波袅袅而来。“绕郭荷花三十里,拂城松树一千株”是白居易的荷花;“菰蒲无边水茫茫,荷花夜开风露香。”是苏轼的荷花;“红香世界清凉国,行了南山却北山。”是杨万里的荷花。隔着时间的洪流,他们同样与西湖结缘,同样与荷花相遇,同样留下了千古诗句。不知西湖何人初种荷,荷香何时初入诗,只见一枝风荷在西湖摇曳了几千年,一缕荷香把时间接过来又递过去,于是岁月带着芬芳,诗句也带着芬芳。</p><p class="ql-block"> 在白堤坐了片刻,有手划船摇来,在岸边招徕客人,客上船行,“船入芰荷香处去,人从云水国中还。”桨声欸乃,荷香拍岸,时光随着湖波缓缓荡开……</p> <p class="ql-block"> 不知不觉中,西湖观荷已经过去了一年,湿地观荷也已隔数年。虽说是年年岁岁花相似,但其实岁岁年年花不同,就算是同一个地方,再见到的也不会是去年的花了。每一朵花都是唯一,每一次遇见也都是唯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