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上世纪五十年代初期,神州大地处处洋溢着新生的气息,百废待兴中孕育着无限希望。郭庄村共青团书记何执清,当时是个不满20岁的棒小伙,他激情满怀的带领全村青年投身到经济大建设的热潮中。共青团工作样样走在全乡的前列,多次受到县乡领导的表扬和奖励。 在抗美援朝战争刚打响之时,何执清就有了去参军打仗的念头,但因年龄小而未能如愿。只到抗美援朝后期,何执清已年满20岁,他“好男儿当兵去”和“保家卫国”的思想坚定不移。好心的邻居劝他:当兵上战场,子弹可不长眼,万一出了事咋办,还是在家安生吧。可何执清说:上抗美援朝战场是我几年的期盼,就是死在战场上我也心甘情愿!见胳膊拧不过大腿,劝他的邻居变反对为支持:好孩子有出息,当兵去吧,可要为家乡父老争光呀!何执清还发挥村团委书记的作用,积极动员青年何执林、夏金贵报名参军。经过报名、体检、政审等程序,他们3人如愿以偿的参了军,巧合的是他们3人被分到一个连队,并同时奔赴朝鲜战场。 1953年,抗美援朝战争进入后期,美国部队逐渐发现,他们已经无法用强大的飞机、坦克使志愿军战士们屈服了。那些先进武器似乎并没有给他们带来什么优势,“联合国军”已经在许多战场上尝到了失败的滋味。美国大兵对这场战争失去了信心,并产生了厌战情绪。6月15日,达成了“停战协议”,但南朝鲜李承晚竟然撕毁协议,拒绝协议的所有条件。由于美国从来不讲诚信,加上李承晚撕毁协议,毛主席果断命令:再调24万部队入朝,严防美国与南朝鲜反扑。何执清、何执林、夏金贵3人就是这时入朝参战的。 在司令员杨勇的指挥下,何执清所在部队常用“喀秋莎”火炮轰炸李承晚部队,使他们损失惨重,四处溃散,为数不多的抵抗小股部队被我军多次击退。在战场上,何执清重来不怕牺牲,只要开战他都是冲锋在前。在休息之余,何执清找到何执林(部队电工)、夏金贵(部队通讯兵)动情的说:如果我牺牲了,你俩复员后要照管一下我的父母;要是咱都牺牲了,啥都不说咱都光荣了。 幸运的是,抗美援朝战争结束了,他们3人都健在,何执林、夏金贵只负了一点轻伤而复员。何执清由于有文化(高小毕业),在战场上又杀敌勇敢,被部队选拔为后备干部,指派到甘肃天水军事学院进行深造。在这里何执清不仅学到大量的军事理论和军事才能,自身综合素质也得到明显提升,结业考试各门成绩优秀,学院作为重点人才培养,分配到东北军区某部任副团长。 1969年3月2日,苏联边防军侵入我珍宝岛,袭击中国边防部队巡逻人员,打死打伤6人,我边防部队被迫自卫反击,珍宝岛战役打响。苏联军队多次向我边防部队猛烈进攻,并用多种火炮轰炸中国境内纵深地区,何执清所在部队奉命阻击来犯之敌,他带领全团战士一线指挥。天刚蒙蒙亮,苏联军队士兵在装甲车、坦克车的保护下,向我方扑来。何执清沉着冷静,待距离只有10多米时,他一声令下:“打”!兵分两路,分割包围,将装甲车、坦克车与士兵隔断,使装甲车和坦克车无法发挥作战优势,打的苏军四处乱逃,装甲车、坦克车只能就地打转。何执清见时机已到,迅速命令:“炸车辆”!几位爆破手一涌而上,先后炸毁装甲车3辆、坦克车两辆,活捉苏军20余人。 在一次“拉锯战”中,由于何执清在一线指挥的位置靠前,战士们劝他到隐蔽的地方。但他当即拒绝:靠前指挥方便,位置不能换。可就在这时,一发炮弹在他不远处爆炸,他的左臂被炸伤,战友们急忙要拉他回去,但他高声喊到:都给我去打,不要管我!他强忍疼痛继续指挥作战,只到战斗结束。 珍宝岛战役结束后,何执清和部队仍留守当地一年多,只到珍宝岛边界战事彻底平息后,他从部队团级干部退伍,到黑龙江大庆油田任组织部长。当时“工业学大庆”运动已在全国掀起,“向铁人王进喜学习”的口号响彻大江南北,而要当好这里称职的组织部长谈何容易!何执清决心要把“新官上任三把火”烧起来。他推出系列新举措,建机制定制度,把大庆油田组织工作开展的有声有色,党建引领各项工作全面开花,党旗在油田上空高高飘扬。由于大庆油田组织工作成效显著,大庆市委决定,调任何执清到大庆市委组织部任部长。何执清深感责任重大,但从来不畏困难的他暗下决心,坚决不辜负领导期望,一定要干出成绩向上级领导交一份满意答卷。何执清放手干事,锐意进取,积极作为,使大庆市的组织工作很快旧貌换新颜,在这里他创造了不负人民、不负时代的业绩。 何执清上过抗美援朝战场,打过珍宝岛战役,是郭庄村乃至淇县罕见的功臣。特别是他在任大庆市委组织部部长期间不忘家乡,多次协助淇县购进紧缺物资,每次回到家乡他都向村学校捐资捐物,到贫困户家中走访慰问,受到家乡党政领导的尊敬和群众的爱戴。2020年2月,何执清因病去世,享年86岁。何执清不平凡的人生征程和他全心全意为人民的精神铸就了一座不朽的丰碑,永远刻在人民心中! 何执云口述 刘延海撰文</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