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德之旅(2)

月色皎洁

<p class="ql-block">冒雨游览避暑山庄之后,第二天,我们打算游览大佛寺和小布达拉宫。一大早玉春姐就过来了,她想把我们送上车就回去,但我和孟老师硬要她陪同游览,她不好推却,就答应了。孟老师当年的两位得意门生开车来接我们。</p> <p class="ql-block">我们先去的大佛寺,这里位居承德必打卡景点榜第四名。虽然不是旺季,但这里游人不少,香火很旺。</p> <p class="ql-block">孟老师腿脚不太方便,玉春姐陪她在门口走走。我何其有幸,大帅哥李伟和特级教师淑杰陪我游览观景。</p> <p class="ql-block">普宁寺,又称大佛寺,是一座汉藏结合的佛教寺庙。寺庙前半部为汉式,后半部为藏式,两种不同风格的建筑融为一体。</p><p class="ql-block">寺庙内还有殿堂、亭台、鼓楼、钟楼等建筑。普宁寺是中国首批5A级佛教圣地,也是“外八庙”之一。</p> <p class="ql-block">刚到大佛寺,乌云密布,有黑云压城的感觉。好在随着游览的进程,乌云慢慢消散,蓝天白云出现,天空一片祥和。</p> <p class="ql-block">在这里可以看到白墙红顶的藏式楼宇,雄伟而庄严。</p> <p class="ql-block">我们身后就是天王殿,面阔五间,进深三间,长约25米,宽约15米。殿内正中端坐布袋和尚,俗称大肚弥勒佛,形象慈祥憨厚,笑容可掬。两侧为护世四大天王塑像。</p> <p class="ql-block">普宁寺始建于清朝乾隆二十年(1755年)。清朝军队平定了准噶尔蒙古台吉达瓦齐叛乱。冬十月,厄鲁特蒙古四部来避暑山庄朝觐乾隆皇帝。为纪念这次会盟,修建了这座喇嘛寺。</p><p class="ql-block">“普宁寺”意取边疆民族“安其居,乐其业,永永普宁”之意。</p> <p class="ql-block">大乘之阁:为整个寺院的最主要建筑。大乘之阁下部是1.6米高的须弥座,前带月台,周围有石栏板加云龙望柱,东西两面山墙开有藏式梯形盲窗,北面依山势而为四层檐,檐下均置斗拱饰彩画,檐上覆黄琉璃瓦。</p> <p class="ql-block">阁中矗立一尊金漆木雕千手千眼观音菩萨,通高27.21米,腰围15米,重110吨,为世界上现存最高大的木质雕像,已被列入吉尼斯世界纪录。</p> <p class="ql-block">雕像采用松、柏、榆、椴、杉五种木材制成,千手千眼观音菩萨在莲花座上持双手合十,背上生出40余只手,每只手上有眼睛,并各持法器一件。其造型庄严与慈善并举,纹理流畅通透。</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鸿庥普荫(</span>hóng xiū pǔ yīn),是大乘之阁门楣匾额上的四个大字。看到这四个字,我有些不解,在网上查了很久,终于找到自己满意的答案。</p><p class="ql-block">意思是:大范围的庇护、普天下的荫凉。这四字是乾隆御笔,其中“庥”字下面多一横,“庥”:庇护的意思。多一横,庇护的多一些,再多一横,更多一些。</p> <p class="ql-block">主体建筑大雄宝殿为双层歇山式,称为“九脊十龙”殿,内供三世佛与十八罗汉像,壁画环绕。</p> <p class="ql-block">以大雄宝殿为界,前半部是典型汉式伽蓝七堂式建筑,主要有山门钟鼓二楼、天王殿,东西配殿和大雄宝殿。</p> <p class="ql-block">乾隆承袭“修建一座庙,胜养十万兵”的祖训,实现“合内外之心,成巩固之业”的目的。普宁寺也就成了西藏、蒙古诸部与清王朝政府在宗教与政治方面直接联络的主要场所。六世班禅东行朝拜皇帝时下榻在普宁寺。普宁寺成为民族团结的产物,清政府联系少数民族的纽带。</p> <p class="ql-block">离开大佛寺,我们的第二站是班禅行宫。</p> <p class="ql-block">班禅行宫即须弥福寿之庙,是清代建筑,承德外八庙之一。须弥福寿,是藏语扎什伦布的汉译。藏语“扎什”是“福寿”(吉祥)的意思,“伦布”是“须弥(山)”的意思。所以,须弥福寿的意思就是像吉祥的须弥山一样多福多寿。</p> <p class="ql-block">山门辟三个拱口,上建门楼,悬挂着乾隆御书“须弥福寿”匾额,和普陀宗乘之庙山门略同,门前列石狮子一对。</p> <p class="ql-block">庙的前部是一色的汉式建筑,由南而北依次是石桥、山门、碑亭和琉璃牌坊等。</p> <p class="ql-block">须弥福寿之庙是六世班禅来承德为乾隆祝寿时仿照扎什伦布寺而建造。建于清乾隆时期,占地3.79万平方米。造型特异,在藏式建筑中融入汉式建筑的精华。有石桥、山门、碑亭、牌坊、琉璃塔以及主体建筑大红台。</p> <p class="ql-block">碑亭内的御碑是外八庙中唯一一块设置赑屃(bi xi)的石碑,显示此庙的与众不同,可见乾隆对六世班禅的重视。赑屃乃传说龙生九子之一,寓意吉祥长寿,标志着此庙尊贵的等级地位。</p><p class="ql-block">赑屃(bi xi 均四声):一种动物,像龟,旧时大石碑的石座多雕刻成赑屃形状。</p> <p class="ql-block">中部大红台是全寺的主体建筑,大红台中心建有3层大殿妙高庄严殿。殿顶覆盖着用750千克黄金制成的鱼鳞状鎏金铜瓦。四条殿脊每条脊上各匍匐着两条做工精细的金龙,每条重约1吨。八条金龙,姿态各异,栩栩如生,金光闪烁,活龙活现,大有跨空欲跃之势。</p> <p class="ql-block">据说整个殿顶用了头等金1.15万馀两,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金碧辉煌,庄严富丽。</p> <p class="ql-block">大红台外墙深红色,正面开三层窗,窗嵌饰琉璃垂花罩。内部由三层群楼围绕妙高庄严殿组成封闭院落,平面呈回字形,营造神秘莫测,与世隔绝的宗教氛围。</p> <p class="ql-block">妙高庄严殿高耸在群楼中央,是班禅六世在此居住时讲经的地方。据记载:年已70岁的乾隆皇帝,为迎接班禅六世,专门学习了一般常用的藏语,还研究了藏史,在引导班禅参观了整个寺庙后,乾隆曾在此殿请他讲经。</p> <p class="ql-block">寺庙的后部,建有一座琉璃万寿塔,是庙宇中轴线最北端的建筑物。</p><p class="ql-block">从总体上看,须弥福寿之庙是典型的藏族寺庙,但从某些建筑个体和细部装饰,又是汉族风格,形式独特。</p> <p class="ql-block">最后一站是小布达拉宫。</p> <p class="ql-block">西藏布达拉宫是我神往之地,多少年来一直魂牵梦绕,但由于体质原因,一直不敢前往,以前是,今后也望而却步。</p><p class="ql-block">听人说,承德藏了座小布达拉宫,红墙、白台、灵塔……哇,我好兴奋,能去小布达拉宫一游,也算了却夙愿吧。</p> <p class="ql-block">普陀宗乘之庙,也称为“小布达拉宫”,位于避暑山庄北侧,东邻须弥福寿之庙,西邻殊像寺。普陀宗乘是藏语布达拉的意译,意为“观音圣地”。这是外八庙中最辉煌、规模最大的一个庙,是清政府举行重大宗教仪式和进行政治活动的场所。</p> <p class="ql-block">普陀宗乘之庙又称小布达拉宫 是乾隆皇帝为庆祝他母亲80岁和自己60岁寿辰,仿西藏拉萨布达拉宫而建。坐北朝南,以琉璃牌坊为界,分前后两部分。前半部为汉式建筑风格,后半部仿布达拉宫红宫而建。</p><p class="ql-block">普陀宗乘之庙虽没有像布达拉宫那样气势巍峨、高高耸立,却也似布达拉宫一般布局精致,因此便有了“小布达拉宫”的美称。</p> <p class="ql-block">五塔门,一座高大的藏式白台,门额为乾隆帝御题“广圆妙觉”。</p> <p class="ql-block">琉璃牌坊——为三间四柱七楼式形制。正面镌刻乾隆帝御题“普门应现",采用黄、绿琉璃瓦覆顶,色彩鲜艳,具有鲜明的汉族建筑特色。把整个建筑形制分成了前后两部分。</p> <p class="ql-block">石狮、转经筒、平顶白墙的建筑……处处弥漫着藏传佛教气息。红白分明的建筑在周围郁郁葱葱的绿树映衬下异常美丽,散发着神圣崇高的气质。</p> <p class="ql-block">五颜六色的经幡迎风招展,充满了西藏风情的大红台气势雄浑,非常抢眼,通体散发着令人着迷的吸引力。</p> <p class="ql-block">大红台——小布达拉宫中最主要的建筑。</p><p class="ql-block">蔚蓝的天空下,主体建筑大红台给人气势磅礴之感。大红台位于山巅,通高40余米,台中央万法归一殿是主殿,殿顶部高出群楼,殿顶都用鎏金鱼鳞铜瓦覆盖,那种高大上的气场让人不自觉心生仰慕。</p> <p class="ql-block">很多寺庙中的窗户都是真窗,利于通风采光,但是这里很多窗户都是藏式盲窗,用盲窗完全是为了起到加固的作用。如果整个红台都用真窗,则会出现失重问题,那样的话这样高大的红台就会坍塌。</p><p class="ql-block">盲窗与真窗在整个红台上除了不同的作用外,还有一个相同的用途,就是为红色的大台加上了点缀,起到了美观的作用。</p> <p class="ql-block">李伟今天既是司机,也是讲解员,还兼任摄影师,在此深表谢意!</p> <p class="ql-block">在小布达拉宫拍六和塔和棒槌山,比在避暑山庄拍的清楚了很多。</p> <p class="ql-block">普庙为仿西藏布达拉宫而建,具有浓郁的藏式建筑风格,但是由于政治、地域文化等方面的影响,以及部分建筑历经多次改建,融入了满族、汉族的民族特色,形成了独具一格的建筑特色。</p> <p class="ql-block">万法归一殿及群楼</p> <p class="ql-block">山坡上鳞次栉比地散落着大小不一的白台,都是白灰抹面,红色盲窗,干净利落。洁白的墙壁显得十分圣洁,走在其中,心灵仿佛得到了净化,世俗的纷扰不过是浮云而已。</p> <p class="ql-block">那天风不大,刚进庙时候的大片乌云也随着我们的登临高处而变成了澄澈的蓝天白云,这蓝天白云犹如我在电视上看到的西藏美景。</p><p class="ql-block">我和李伟、淑杰一层层爬到了最高处,这里,居高临下,可以看到庙宇的金顶在夕阳下闪闪发光。向远处眺望,俯瞰承德全城,有种无比神圣的感觉。</p> <p class="ql-block">金瓦屋顶,俗称金顶,即以鎏金铜质瓦件装饰的建筑屋顶。金瓦屋顶是藏传佛教寺院政教权势的重要象征,也是宗教建筑最高等级的象征,普庙一共有三座金瓦顶建筑。</p> <p class="ql-block">金顶在阳光的照射下让人炫目,金碧辉煌却丝毫不沾染俗气,给人以强烈的心灵震撼和视觉冲击。那种睥睨众生气势的背后,是大清曾经的盛世,也是汉藏和睦的历史画卷。</p> <p class="ql-block">小布达拉宫见证了侵华日军的恶行,万法归一殿曾遭到日军的疯狂洗劫。</p><p class="ql-block">攻占承德的日军将小布达拉宫内的文物及金银财宝洗劫一空后,便对万法归一殿上金顶起了歹心,竟然爬上殿顶用刺刀刮金子,确实让他们刮走不少,至今那些刮痕依然清晰可见。</p><p class="ql-block">所谓多行不义必自毙,刮金子的日军摔死不少,这也是他们的报应。此强盗行径令人唾弃与不齿!</p> <p class="ql-block">康熙大帝铜像,座落在火神庙转盘之上,高约5.4米。雕像威武高大,座北朝南。后面就是避暑山庄</p><p class="ql-block">因为康熙皇帝肇建了避暑山庄,而后才有了承德这座城市。在这里,康熙皇帝开启了康乾盛世。</p><p class="ql-block">康熙皇帝的勤奋、开拓、开放、向上、包容、独立等品质,都值得我们学习。</p><p class="ql-block">康熙皇帝是个了不起的人,把他作为这座城市文化地标,会让更多的人了解承德历史,热爱这个城市。</p> <p class="ql-block">中午,在承德宾馆,李伟和淑杰设宴,叫来几位住在承德市的学生。学生们见到阔别46年的恩师,分外亲热。叙旧畅谈,甚是喜悦。</p> <p class="ql-block">席间,学生们声情并茂地为孟老师朗诵了一首赞美诗,借此表达真挚的师生情谊。</p> <p class="ql-block">最后,再次由衷地感谢玉春姐、李伟和淑杰陪我们游览观景,使我得偿所愿。</p><p class="ql-block">醇厚的情谊无需赘言,拍照留念,他日再相见!</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资料内容源自网络,整合而成。)</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