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仙桥1

快乐

<h3> <h3>在上文中,我一不留神就提到了望京。现在一说到北京城区东北方向,人们首先想起的地标十有八九是望京。至于酒仙桥,能有一半的人听说过就不错了。</h3></br><h3>的确,如今在大多数人眼里,酒仙桥不过是望京地区的边缘地带。但在老酒仙桥人心中——正如我刚才提到的——望京才是酒仙桥街道的边缘。80年代以前,提起酒仙桥,就几乎等同于说北京的东北郊方向。比如,曾经的北京东北郊粮油仓库就位于酒仙桥街道南缘。</h3></br><h3> <h3>【2013年的东北郊粮油仓库正门。一般地图上都不会标这种仓库,懂的都懂,图片来自百度地图时光相机】</h3></br><h3> <h3>【曾经巨大的仓库库区如今已改建成898创意空间,但对比上图可以依稀看出,大门上曾经的标语还没完全清理干净,本人拍摄于2024年5月】</h3></br><h3> <h3>【只有住在附近的人才知道,东北郊粮油仓库配有2条专用铁路线。这是2013年时专用铁路及入口,图片来自百度地图时光相机】</h3></br><h3> <h3>【与2013年相比,专用铁路已经被拆除了,但周边变化倒还有迹可循——大铁门还在,只是门上的字没有了;院里左侧的小楼还在,只是翻新了;甚至连“单县烤肉”也还在,本文还一不留神见证了老板的买卖兴隆☆本人拍摄于2024年5月】</h3></br><h3>现在很多人把望京戏称为“睡城”。但在我眼中,1960年到2000年之间酒仙桥街道才配得上这个“城”字——孤悬于北京城外东北郊,内部城市设施齐备,四周被农村包围,靠几条道路和北京这座大城相通……这不是一座标准的卫星城吗?如果是在我国台湾省或者日本等设置“狭域市”的地方,它一定会被叫做“酒仙桥市”。</h3></br><h3> <h3>【在1970年北京市近郊的地图上,酒仙桥俨然就是一个卫星城。规模甚至和西郊的石景山、西南郊的丰台镇差不多,拍自《北京市地图册》1970年4月出版】</h3></br><h3>不扯远了。下面进入本文的第一个主题——<strong>关于酒仙桥街道的崛起。</strong></h3></br><h3>酒仙桥,是坝河上一座桥的名字,如今这座桥仍然在坝河上,尽管它已经被重修了许多次。后来,酒仙桥也成了桥边一座小村的名字。关于这个地名的由来,民间有好几种说法。不过,讲民间传说并非本文的主题。我不喜欢像有些人那样一写文章就大段堆砌典故成瘾。如果有朋友对此感兴趣,自行百度“酒仙桥的来历”即可。</h3></br><h3>话说酒仙桥和周边众多叫“××坟”“××寺”“××庙”(因为清代北京东郊就是坟地多,引申出寺庙也多)的村庄相比,虽然有这么好的IP,但从很久很久以前一直到新中国成立时,却还只是北京东郊一个默默无闻的小村。</h3></br><h3> <h3>【50年代初,北京近郊地图上,九仙桥(即酒仙桥)还是东郊一个普通村庄,拍自《北京名胜游览地图》,约1950年出版】</h3></br><h3>一切改变源于新中国的成立。1950年,新中国中央政府面对百废待兴的局面,<strong>决定在酒仙桥村附近筹建一座大型电子管生产企业。</strong>当初为什么会选在这里建厂,又为什么会从旁边大大小小的村庄中选中“酒仙桥”来命名这片区域,我没有查考到相关资料。唯一能确定的是,这一决策让这片土地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h3></br><h3>1952年,国家正式决定在酒仙桥附近兴建北京电子工业区。1956年,在原苏联和民主德国援助下,<strong>中国第一座现代化电子管企业——北京电子管厂(774厂)建成投产。</strong></h3></br><h3>之后,在774厂周围又相继建成北京电机总厂、华北无线电器材联合厂(即后来的706、707、718、751、798等厂)、878厂、738厂、506厂以及四机部第十二研究所(十二所)、华北光电技术研究所(十一所)。<strong>到60年代末,酒仙桥电子工业区已经颇具规模,成为当时中国最大的军工电子工业基地,以及中国第一台电子计算机的诞生地。</strong></h3></br><h3> <h3>【1956年10月15日北京电子管厂(774厂)开工典礼,图片来自网络】</h3></br><h3> <p class="ql-block">【1957年华北无线电厂(718厂)厂区一角,图片来自网络】</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有厂子就得有工人。有这么多厂子就得有一大批工人。有这么多人就得有住处,得有衣食住行等全套生活设施。于是政府先在这些厂区周边同步建起了一些简易宿舍区。到了1957年7月,酒仙桥街道办事处正式成立。当时,上述所有这些企业、科研所以及宿舍区都分布在酒仙桥街道北部。这里也成为酒仙桥街道最早开发的区域。</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但毕竟北边这片的土地毕竟有限。于是随着之后一批又一批职工落户酒仙桥,政府又在厂区以南、坝河南岸规划建设了一个相对集中的职工生活区,从而形成了后来以酒仙桥商场为中心的南片区域。</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而这一片区域既是我从小生活的地方,也是本文后面重点介绍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在1958年的北京地图上,酒仙桥已经用城区的方法标注了,虽然面积还很小。酒仙桥路也被特意标出来。注意,在坝河南岸有一个地名叫“张百姓庄”,之后酒仙桥的居民区其实主要就建在这个村庄上。张百姓庄这个地名从此消失在历史长河中,甚至连地名志里都没有,拍自《北京市城区主要街道图》,1958年10月出版】</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未完待续,剩余多节 ,欢迎关注)</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