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历史的原因,若不是收藏,现在很少有人知道,神泉监这样的古代中国金融管理机构的存在与她在历史进程中的作用,更不太清楚,这个神泉监机构就设置在建德的梅城。她是一个监督铸币工厂和币种发行的机构。因此,在这个机构的监督之下,在建德生产铸造了很多的钱币。这些钱币,受到越来越多的钱币收藏爱好者的青睐,也受到历史研究爱好者的重视。因为钱币在中国社会历史政治经济发展过程中扮演着最最重要的角色。研究钱币,就是研究中国社会历史发展的一个重要实物窗口。<div> 诸葛建新,自幼就是钱币收藏爱好者,是资深的鉴赏专家。他在接触了神泉监之后,对故乡对家乡的情结油然而生,花重金收藏了具有建德地方特色的,由神泉监监制铸造的钱币,供各路学者、钱币爱好者、古钱币收藏爱好者学习研究之用。</div> 这次,2024年6月5日,从各地赶来参加神泉监学术研讨会的专家共有20 多人,济济一堂、畅所欲言,谈论自己在接触古钱币和接触神泉监之后的一些研究成果,很是受益。 在建德,真正收藏到由神泉监监制铸造的古钱币的,目前只知道是诸葛建新为首。所以,这次研讨会,选择了诸葛建新开办的民间博物馆,即“神泉斋”进行。大家亲眼目睹了诸葛建新的收藏品,绝大多数是有寿昌特色的。最具权威的当然是“淳熙元宝”,他的背面特地刻有一个“泉”字。这说明这枚钱币是由神泉监监制铸造并发行的。 专家说: 淳熙顺点熙的写法和淳熙背小泉的熙字写法较为相似,因此一般推断是同一钱监所铸。同时宋代各钱监中,监名带有“泉”字且淳熙年间有在铸钱的钱监仅有”神泉监”,故“淳熙背泉钱”被泉界推定为睦州神泉监所铸。但严格来说,在宣和三年时,睦州已改地名为严州,故“淳熙背泉”为“严州神泉监所铸”更为恰当,以此推论淳熙顺点熙的铸地为严州,铸钱监为“严州神泉监”。 阮建敏在他的研究文章中谈到:淳熙(1174年-1189年),是南宋孝宗赵昚的第三个和最后一个年号,公元1173年(乾道九年)宋孝宗于圜丘祭祀,大赦天下,改次年(1174年)为淳熙元年。公元1189年(淳熙十六年)二月,宋孝宗下诏传位于皇太子赵惇,自称太上皇,宋光宗即位沿用,次年(1190年)改元为绍熙元年。从自孝宗淳熙年间开始,南宋钱币文字也开始逐渐过渡为单一的楷书,淳熙背柒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枚纪年钱,也是世界货币史上有明确记载的最早的纪年钱,此后南宋一直铸行纪年钱,并称为南宋钱币的一大特色。<div><div> 其中,淳熙顺点熙又是其中颇具特色的一类,淳熙顺点熙从背柒开始,到背十六,其中淳熙顺点熙背柒,有大柒、中柒、小柒,而且字体又有粗细之分。</div></div> 专家们说:神泉监,就是“中央银行的造币厂”。严州的神泉监是铸钱监,“隶工部”(《宋史·食货志下》)是宋朝中央银行直辖的铸币厂。监是专业性的官署,掌管茶、盐、酒、矿与冶铸事务,如茶税监、酒务监等,属国家垄断的专卖机构,有点像当下垂直直管的工商、税务等专业系统,由中央直辖。专家们一下带着我们,将寿昌这个小小的地方无,带到了两宋时代。更是点出了研究神泉监的意义所在。 睦州府神泉监 设立,在北宋哲宗熙宁七年(1074)。神泉监的设置标志着北宋时期铸钱业的发展,它位于睦州,即今天的浙江建德、淳安、地区。<div> 专家们根据历史资料研究发现,随着经济的发展和货币的需求,宋代的铸钱监不断增多,由初期的七监(铜钱监四监、铁钱监三监)到宋神宗时发展到二十六监(铜钱监十七监,铁钱监九监)。每年所铸铜钱也自太祖时7万贯,逐渐增多,太宗至道时为80万贯,真宗景德末为183万贯,仁宗庆历时为300万贯,到神宗熙宁以后,每年铸铜钱共600余万贯,达到最高峰。</div><div> 然而在北宋末年,睦州爆发了方腊起义,社会动荡,“州县困敝,鼓铸皆废”(清法式善《陶庐杂录》)神泉监也停工废罢,直到70多年后,才于宋宁宗庆元三(1197)在睦州<其时已改严州>得以恢复。<br></div> 那南宋朝延为什么会把它重设在严州?首先是这里原来就设过造币机构一一神泉监。<div> 其次是严州府原就有制造钱币的材料——铜。据记载,秦时政府就在这里置官采铜。《元丰九域志》:“铜关山,《新安记》云:秦时于此置官采铜,因以名。”万历年间编的的《严州府志》:“铜关山,县西八十里,《新安记》云:秦时于此置铜官采铜,后铜乏,遂废。”</div><div> 再者就是南宋时期朝廷都城南迁至杭州(临安),政治、经济、文化的也随之南移,南宋偏安江南半壁江山,带来了南方的经济繁荣,商业兴盛,交易额大增,用钱的额度大大提升。朝廷必须要建立一个制造取用方便的钱币制造厂。而离杭州(临安)不远的严州重新设立神泉监当然是当时的理想选地。</div><div> 所以,神泉监铸造的优质钱币,被指定送往首都杭州,供朝廷各部门使用。又因为当时时有大额交易产生,所以,严州神泉监还铸造过当十、当三的大钱,有点像如今的大面值钞票,供交易使用。</div><div> 至今,这些遗币我们都能看到。这是非常罕见的!因此当时的南宋朝廷是相当倚重严州府神泉监的,而严州府的神泉监也为当时南宋朝廷的筹币是作出过巨大贡献。</div> 专家们还说:“监”这个词最早出现在唐代,当时是指驿站和卫所等地方。到了宋代,监的意义扩大了,不仅包括了原本的意义,还扩展到了对经济的监管和管理。宋朝的监制是一种特殊的行政单位,类似于现代的经济特区。宋朝的监与府、州、军等行政单位有所不同。相比之下,府、州、军等行政单位则更加注重政治和军事方面的工作。监的职责更加专业化,更加注重经济发展。 根据研究:汉至隋唐,铸钱业管理机构的设置基本上均为中央和地方两级制,宋代在继承前代特点的基础上进行了创新,从而比前朝更加精细和完善。<div> 宋代中央机构对铸钱的管理权随着机构本身及其职能变化分为两个阶段,前一阶段为北宋初至元丰改制前,承袭五代旧制,由三司及其下属的盐铁部总掌大权;后一阶段为元丰改制后至整个南宋时期,由尚书省下的户部和工部共掌大权,而且在专职机构的建设上打破了以往仅有中央和地方两级机构的管理体制,建立了“路”一级的,“提点(坑冶)铸钱司”这一机构。,“提点(坑冶)铸钱司”对上秉承中央指令,对下统辖各地矿场,与中央和地方组成自上而下的三级机构管理体系,是宋中央政府派驻于地方管理一路或数路钱监的专职机构,简称提点司、坑冶司、铸钱司或泉司等。</div><div> “提点(坑冶)铸钱司”公事一职由朝臣担任,其建制经历了复杂的变化和发展过程,最终形成了较为合理的,“提点(坑冶)铸钱司”统辖几个分司的组织形式。</div><div> 这也是矿冶机构设置上的创举,一方面体现了经济高度发展带来的对采矿铸钱业的强烈需求,另一方面也体现了宋政府对钱监生产的依赖和重视,“提点(坑冶)铸钱司”的建立不仅满足了钱监发展的需求,还积累了丰富的生产和管理经验,为宋朝的铸币活动提供了可靠的保障。</div> 宋朝 “监”制设有专门的长官,由中央政府任命,主要负责对监的管理和监管。大的钱监有文、武各一员或文、武共三员,钱监的监官级别不太高,大致于知县接近,当然重要钱监的监官级别稍高,由于钱监的事务较为复杂,因此一些钱监还有其他命官,如:检踏、监门等。 据阮建敏研究:南宋杨舜俞的记载称南宋初年国内还有七个铸(铜)钱监“饶之永平,池之永丰,江之广宁,韶之永通,建之丰国,严之神泉,赣之铸(铜)钱院”。 正在研究“淳熙元宝”。 通过对神泉监的深入研究,我们可以更全面地了解两宋时期的钱币铸造工艺、版别、钱文等方面的特点和变化,进而揭示当时社会的经济、政治和文化发展状况。同时,这也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传承和发掘两宋时期的文化遗产,推动文化的发展和繁荣。<div> 今天,在属于严州地域的寿昌民间博物馆“神泉斋”中召开这样的研讨会,是非常有意义的。</div><div> 钱币里面凝结的历史的沧桑和厚重让我感到自己的渺小,历史长河中的先贤让我们仰望。</div><div> 照片文字均来自与会专家,感谢各位专家对寿昌神泉斋的厚爱与支持!</div><div> 蔚来文创,探索文明,开创未来!</div><div> 2024.06.05</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