妻说,儿时的四合院念念不忘

一闻

<p class="ql-block">  妻说,她学龄前的时候是在天津姥姥家渡过的。那时恰逢三年自然灾害时期,家里孩子多,食不果腹的气氛几乎笼罩着每家每户的餐桌上,而姥姥孤身一人,恰好也是期待能有个娃娃陪伴身旁渡过饥荒。</p><p class="ql-block"> 姥姥家住在市中心的老城区,那是一片低矮栋子房胡同,和年代久远的四合院混杂在一起的居民区,当然这里距天津老字号小吃和火车站离得不是很远。</p><p class="ql-block"> 姥姥家居住的四合院大致与北京的四合院相同,听上了年纪的老人家讲,上溯几朝几代,这地界的民居就形成“四聚”的风俗,那是因为除了风水遗风之外,人们更喜欢门对门,户挨户,和低头不见抬头见老街坊的亲近劲儿。亲不亲,一家人。这就是千百年来遗留下来的民风民俗,它就如千百年来传承下来的血脉之根一样,生生不息,代代相承。</p><p class="ql-block"> 姥姥家的四合院一共居住五户人家,二十几口人,一个院子,一樽大门,每临夜幕降临的时候,两扇大门就会紧闭,而院子里却是灯火辉煌,欢声笑语。但是因为那时年纪小,记不得那户长辈们的姓甚名谁,只晓得见到老太太就大呼姥姥好,见到白发老头就挥手爷爷再见!</p><p class="ql-block"> 久而久之,娃也习惯了四合院“大户人家”的其乐融融气氛,最让人感到亲近的是,每户人家的交往是非常真切的敞敞亮亮,亲密无间。比如哪一天谁家晚餐做什么,吃什么,家家都是了如指掌,当然,谁家做了啥新鲜玩意儿,都少不了端到娃的面前……</p><p class="ql-block"> 让人记忆犹新的是,假如谁的家里来了亲戚,院子里的邻里都要以主人的姿态问亲待客,自然也少不了送上心仪的微薄礼物以表心意……</p><p class="ql-block"> 白驹过隙。不知不觉娃在姥姥家渡过了三个春夏秋冬。那时人们的生计已略有好转,可就在那一年秋天的一天,娃张罗着要回父母身旁,回到自己家了,那是因为她已经到了要上学的时候,虽然依依不舍,但也是不得已而为之啊!</p><p class="ql-block"> 临出门的时候,四合院的姥姥爷爷们都出来抹泪相送,胳膊蒯的篮子里是天津麻花,京味果脯和牛皮纸袋包裹的糖炒栗子……娃记不得众亲耳边的窃窃私语,只觉得泪水哗哗地模糊了眼前的视线,口中喃喃地回应:姥姥爷爷们再见,刻骨铭心的四合院再见,我还会回来看你们的!一定,一定!</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