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城,一个有广阔前景的海岛

姜忠富

<p class="ql-block">无论是在碧绿的春,还是在火红的夏,亦或是金黄的秋和银白的冬,我都去过那里,祖上居住之地-----石城岛。石城岛和王家岛在老辈人的那里被称为北岛和南岛。足可见两岛人一衣带水的情感渊源。</p><p class="ql-block">我对这里的了解远不如父辈们深厚。石城岛位于黄海北部长山群岛东端,北距庄河四海里,东距王岛一海里。陆域面积26.77平方公里,比澳门要大。人口近万人。那里仍保持着原生态的海岛之美。和海王九岛一样,空气清新,海水明澈,沙洁滩净,林木茂盛,怪石林立,鸥鸟群鸣。</p><p class="ql-block">我以一个住在王岛的石城后裔的身份评说两岛人是最公允的。一里不同风,十里不同俗。没有褒贬之意,石城人趋于坚守传统,信仰旧俗,他们喜欢按部就班,不愿立于潮头、激流勇进。你能从石城人的生活习惯和消费方式窥见一斑。我的一位石城同事,近期因在石城岛内中心位置的一处房产不能售出而郁郁寡欢,愁眉不展。我向他建言,石城的发展不可限量,应该跳出现在看将来,石城房价必将大涨。王岛就有实证,几年前岛里人自己几万元出售的房产现在要几十万买回。我跟他讲解一翻,他得以释然面对。反观王岛的大众都趋于创新,通过现实比照,能认清形势、抓住机遇。毫无疑问,守旧只能落后,创新才能发展。君不见,因为创新,电灯取代了蜡烛,楼房取代了平房,空调取代了风扇。因为创新,人类社会日益进步。石城的暂时落后因为他们守旧。王岛的现有发展因为他们敢于创新,善于创新。因此,在守旧与创新面前,王岛人毫不犹豫的选择创新。拥有善于发现创新的眼光,敢于创新的勇气,那才是最好的发展力。</p><p class="ql-block">这种情况绝非一成不变。王岛能有今天,是因为遇到了几位意识超前、锐意进取的领路人,更为重要的是他们了唤醒王岛人的创新意识。1990年中国风景学院院长汪之力站在南海浴场岸边大声地告诉在场的地方官员:海王九岛的景致就其地理位置和海岛特色而言,在国内乃至国际上都是一流的。从那之后,王岛渐渐拉开了旅游兴镇的发展大幕。而石城的旅游发展据官方的公布时间是1995年。但我深信一点,倘若借以时日,石城的发展前景将会让人惊叹不已。前提是绝不能因为自家鸡窝、猪圈、厕所都不能让路于基础设施建设而导致经济止步不前。因为自家的生产物资和生活垃圾乱堆乱放而导致环境脏乱不堪。勿庸致疑,石城岛出来几个大企业家,以上品堂为例,旗下的海参品牌成为该领域的领导者。就像石城岛的名片,承载着石城人的智慧和勤劳,传递着石城人的骄傲,被石城人自豪的递向远方,享誉四方。作为石城岛的后人,我都深感骄傲和自豪(本文绝非为上品堂做广告)。只是因为故土难离,草木情深。</p><p class="ql-block">对于石城岛,我从来未忘却,始终在关注。正如我喜欢的一句诗:</p><p class="ql-block">桃花面, </p><p class="ql-block">故人颜, </p><p class="ql-block">最是此物看不厌。</p><p class="ql-block">正因如此,前几天,因为办事需要到石城岛小住两天。从内心深处涌动的念头让我向朋友提出不情之请,找辆车和同事一起看一下这里的名胜之地。</p><p class="ql-block">我去了卧龙滩和石林,我惊奇地发现,这里的旅游已悄然兴起,初具规模。海滩清洁了,设施现代了。但周围环境确实需要进一步规划治理和建设。这只是开始,相信海洋如同一座“富矿”,美景如同招牌,是海岛人的“造梦工厂”,能圆人们的家乡梦。</p><p class="ql-block">石城岛,有足够多的思想去解放;有足够大的空间去设计;有足够多的时间去赶超。风正潮平自当扬帆起航,前程似锦更须快马加鞭。正所谓:未离海底千山墨,才到中天万国明。相信她的将来会更好。</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