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1,《最后的访谈:海明威》: 我的每部作品后边都有个女人。(美国 海明威 沈悠译 文学访谈 中信出版集团 )</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 海明威是个书里书外都有故事的人。他的经历足够传奇,参加过一战、二战和西班牙内战,身上留有十数条伤疤,九死一生才捡回一条命。中年他经历两次空难,又两次大难不死。而当人们认为他命够硬时,他则选择给大家开个玩笑,一枪爆头结束自己的生命,我的事我做主,这也是他一贯的行事准则。</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 他是硬汉,喜欢拳击格斗,同时腹有锦绣。退伍回国后,他选择从事文字写作,做新闻记者,同时也写诗歌,最后定位主创小说。入行几年,他都没混出什么名堂,直到前辈菲斯杰拉德(《了不起的盖斯比》慧眼识珠力荐他的《太阳照常升起》,才使他一炮走红,最终跻身一流作家行列。但他们的友谊并没有持久。大红大紫的海明威与日薄西山的菲斯杰拉德最终还是为名利交恶直至老死不相往来,而其中恩怨是非各有说辞,成为文坛的一桩谜案。</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 海明威有过四段婚姻,女友更是无数,他承认”寡人有疾,寡人好色“,并且并不避讳称他的小说都是自己生活阅历得沉淀积累的结果。</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 海明威自诩才高,在他的访谈中也屡出惊人之语。他向记者透露当红时他的收入差不多就是一美元一个词,出版社为了拿下他,在他还未动笔写《乞力马扎罗的雪》时,就把封面印出来,把他的名字放在上面,然后空着等着他的稿件出炉。同时他从不姑且写作,一旦写不出满意的文章就会极度焦虑,以致变得暴躁不近人情。 很早以前他曾谈过一个自杀的作家,认为选择自我了断的主因是他再也写不出好的书。谈到此他眼神空洞,看上去疲惫而悲伤,补了一句:”我的父亲就是开枪自杀的“。由此可见,在他心中早就给自己设计好了未来:无文字,毋宁死!</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 《最后的访谈》收入了海明威接受媒体的四次访谈。可以看出,他并不是对任何人都肯敞开心扉,例如对《巴黎评论》的采访有些敷衍,感觉到他是有些不快的。而他接受的的最后一次采访,显然更放松,和媒体记者的私交不错,他请对方喝酒,并全程谈兴很浓。这本书可以当做研究海明威创作主张和了解其人生情感的一手资料。喜欢的可以找来看,觉得没必要的也可不必在上边浪费时间。</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2,《巴黎伦敦落魄记》:他一直生活在这种对食物阴郁的热望上,这使他从身体到精神都充满了低下的东西。是营养不良和生理饥饿毁掉了他的人性,而不是天性里的邪恶。(英国 奥威尔 张晰綪译 小说 吉林大学 ) </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 提起乔治.奥威尔,难免会想到著名”反乌托邦”政治小说《一九八四》和寓言小说《动物农庄》。由于他只活到四十六岁,留下的作品并不是太多。而《巴黎伦敦落魄记》绝对是他有限的作品中最被低估的一部经典。 </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 《巴黎伦敦落魄记》是奥威尔正式出版的第一部纪实性作品,也是他实验文学的成功典范。为了写这部反映英国殖民体制底层人生活状态的小说,他不仅做足案头工作,还亲身混入浪漫之都巴黎和工业革命圣地伦敦的那些流浪汉、无业游民和落魄艺术家中间体验生活。他在巴黎和伦敦的经历可以看成是奥威尔为自己曾经为殖民体制服务的忏悔和救赎之旅。奥威尔曾是社会主义体制的坚定忠诚信徒,或许奥威尔刻意选择流浪和挨穷是对自己能否坚持贯彻社会主义理想的考验。巴黎和伦敦作为资本主义世界的最繁华之地,社会底层的贫穷和困顿令人触目惊心。奥威尔愿意深入社会底层,与劳苦大众平等相待的真诚态度在英国左翼文学作家中实属另类,也正是这份精神,使《巴黎伦敦落魄记》读来分外真实,时至今日依然能够引起读者的共鸣。</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 “艺术来源生活,高于生活”。在乔治.奥威尔的笔下,不仅有苦难,也有快乐和睿智。书中许多情节经过艺术夸张,显得荒诞却又真实。主人公和他沙俄旧军队中的落魄军官去求职一段写得格外经常精彩。他们因为好多天都没吃到东西,便面有菜色、为了给面试官一个好印象,沙俄军官 “用力扇了自己的脸颊几巴掌,看上去红润多了”。而在他们付了中介费幻想着不久将得到一份糊口的工作时,发现那个公司早就卷着他们唯一的那点钱跑路了。</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 奥威尔是个思想非常激进的作家,他把这种思想理念写进他的小说,呼唤民众觉醒。他写道:“起初,他们追杀共产主义者,我不是共产主义者,我不说话; 接着,他们追杀犹太人,我不是犹太人,我不说话; 后来,他们追杀工会成员,我不是工会成员,我不说话; 此后,他们追杀天主教徒,我是新教徒,我不说话; 最后,他们奔我而来,再也没有人站出来为我说话了。”而类似的桥段可谓数不胜数。读过此书,笔者更觉得它远比《一九八四》更深刻犀利,比《动物农庄》生动有趣。</b></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3,《毛姆短篇小说全集 :英国特工阿申登》:从远古的一摊烂泥慢慢变成此刻的我,这中间费了多少麻烦,但生活中确实有某些刻让你觉得那一切麻烦都是值得的。(英国 塞姆塞特.毛姆 小说集 广西师范出版社)</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 这是《毛姆短篇小说全集》的第三部,之前度过了他的《巴纳德的堕落》,而至于跳过第二部读第三部,其原因不过是这本相对比较薄些而已(四百多页码的内容)。</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 在毛姆传奇的人生经历中,英国特工的特殊经历给他提供了不少的写作素材。《特工阿申登》选入了七篇以特工阿申登为主角的中篇小说(毛姆没有篇幅少于五十页的短篇小说)。这其中读者最为看好的是一前一后的《金小姐》和《疗养院》。当然另外的五篇放在二流小说家水准层次来看也属优秀。</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 毛姆小说有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好看。如果一个小说家能达到”好看“的评语应当可以自豪其成就了。</b></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4,《自由》:因为从拥挤的旧世界逃到新大陆来的,不会是那些拥有社交基因的人,而是那些无法和他人融洽相处的人(美国 弗兰岑 缪梅译 小说 南海出版社 )</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 “不自由毋宁死”。美国是个极度口嗨的国家。他们国家把虚无的自由看的过于重,结果在追求自由的过程中迷失自我,最后落得自由的奴隶。</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 中译本的《自由》腰封上有句惊世骇俗的话:多年来,我们以为再也不会读到这样的作品,那种濒临灭绝的真正好看又伟大的小说。这种夸大其词的广告语非常招人烦,往往会起到适得其反的作用。笔者读过给一个中肯客观的评价:书很好看,濒临灭绝谈不上,更与伟大差之甚远。如果不读它没啥遗憾,读了会身心愉悦。至于这书的价值并没有达到让人掩卷深思的程度。</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 作者乔纳森.弗兰岑时美国当代非常优秀的小说家,获得普利策奖提名和拿到过美国国家图书奖。他的小说虽主打通俗畅销,但和斯蒂芬.金不是一种类型的作家。他写更接近与美国社会现实的小说。人物也是普通美国人。因此在美国很有人缘。《自由》主题并不高大上,写得就是美国中产阶级家庭中三代人的滥情史。大概是国情和社会形态有别。笔者很不明白,他们的人民何以有比大海还宽广的容忍之忍。所以自由就是怎么爽怎么来,不行你也来。因此套用中传统的道德价值观肯定会产生抵触情绪。这本小说在美国人眼里是好书,在中国看来不过是诲淫诲盗的大毒草。所以,三观正的人最好勿涉。</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5,《笑忘录》:人与政治的斗争就是,就是记忆于遗忘的斗争。(法国 米兰.昆德拉 小说 上海译文出版社 )</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 米兰.昆德拉的小说译时间和语种划分大抵可以分为两个时期。早期是六十年代他步入文坛到七十年代末离开捷克斯洛伐克流亡法国前那段时间他主要用捷克语写作,这个时期的代表作品是《玩笑》。1978年,由于政治上不予苏联入侵扶持的捷克斯洛伐克政府合作,米兰.昆德拉与妻子定居巴黎,并于1981年加入法国国籍,与此同时他也被捷克斯洛伐克政府取消了该国国籍。之后,米兰的小说使用法语写作,进入他文学创作的高峰期。写出了《笑忘录》、《生命不能承受之轻》、《慢》、《不朽》、《庆祝无意义》等脍炙人口得分佳作。米兰.昆德拉于去年过世,这也是继马尔克斯之后又一个大师级小说家的离世。他们带走了一个时代,此后还不知道许多多久才能够出现诸如他们这样的大作家和一次文学的爆炸。实在让人唏嘘。</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 《笑忘录》是米兰.昆德拉移民法国后发表的第一部具有巨大社会影响力和文学轰动的小说。这是一本笑着笑着就忘了悲伤和哀痛的小说。“忘记”与笑淡是两种很难融合的态度,这其中内心的煎熬和挣扎也只有经历了诸如做过亡国奴的才有深切体会。昆德拉在第六章天使们中对这本小说的创作中做过总结:“这是一部关于笑和忘得小说,关于遗忘和布拉格。关于布拉格和天使们”。这里的“天使”指一群天真无邪的儿童,他们最终残忍地先是虐待,后来杀死了作者的主人公塔米娜。这段情节很容易让人想到戈尔丁的《蝇王》里的那些释放天性的恶魔们。</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 塔米娜是这部小说中非常重要的人物,在《失落的信》一章中,她是抱着爱情幻想不肯放弃的寡妇。为了不遗忘掉他和死去丈夫之间的爱情,她执念着托人把放在婆婆家里抽屉里的日记本和情书带到巴黎来。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她不惜出卖自己的身体换取别人对她的承诺,就在于那她并不爱的人做爱时,丈夫几乎被遗忘的脸突然清晰的出现,这时她明白了正在做的那件事是多么的荒唐,并停止下来,从此断绝了于布拉格的所有联系,为的是忘掉之前所做的一切努力。</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 笔者认为这是米兰.昆德拉最容易看懂,最好看的小说。后期,他的小说悲观思想逐渐更消沉,也更晦涩和沉闷了。</b></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 </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6,《兔子跑吧》:有些人到死都是孩子,而有些人生来就很老成(美国 厄普代尔 李力译 小说 重庆出版社)</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 读一本小说才是进入其国家的门票(注:h以色列作家阿摩司.奥兹语)。笔者很认同这种说法,同时认为了解美国的历史最佳的途径无需到图书馆啃有说教性质的大部头历史专著,他们的小说家通过他的作品很好地把他们国家地历史即重大事件传递给了读者。例如想知道南北战争,可以读《飘》,了解美国黑奴,可以读一下《根》和《汤姆叔叔地小屋》和《为奴十二年》。其他有反映经济大萧条破产农民生存状态的《愤怒的葡萄》以及二战小说《五号屠场》等等不一而足。 </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 《兔子跑吧》真实呈现了美国上世纪六十年中产阶级遇到的婚姻家庭和事业生存的双重困境的小说。小说男主外号“兔子”的哈里感到内心的孤独、生存的窒息,渴望想寻找一处精神乐园,于是屡次抛妻别子,离家出走,跟妓女同居,以求满足和 解脱,他的尝试最终只带来暂时的安乐,最后招致了更多的灾难和失望。这部小说在那时戳中了普通美国人的痛处,因此引起共鸣。小说获得空前成功,作者厄普代尔也凭借此书跻身美国知名作家行列。此后他围绕“兔子”这个深得人心的大“AITI"再接再厉写了《兔子回家》《兔子安息》《兔子富了》。而今,这部小说随着岁月流逝,其影响力和关注度也大不如以前。这是一部时代印记过重的小说,他的好处是可以瞬间蹿红,但不会长久。</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 ”兔子“是美国时代的遗物,这就像我们的阿Q,即便是文学作品中的不朽,也是历史中的遗老。另外,这个自私自利又有些懦弱的家伙是在是引不起笔者的好感。这大概也和中美文化之间的差异和不同社会形态下的道德价值观造成的冲突有关。逃避,终究不是解决问题的最佳态度,这又是任何地域和国家同行的道理。</b></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7,《上帝之子》:婚姻里都是悲伤和心痛,人们根本不可能从中得到什么回报。你不过是在自己家里养大了一群敌人,还要被他们诅咒。(美国 科马克.麦卡锡 杨逸译 小说 河南文艺出版社 )</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 美国西部边境小说的集大成者,无疑非科马克.麦卡锡莫属。他一生共写过12部长篇小说,每一部的背景常设置都在生于斯长于斯美国西部,并把作品风格定位于黑暗及暴力,或以世界末日为主题。《上帝之子》是他的第三部长篇小说,其中有大量的重口味内容。读过此书,让人久久走不出死亡和血腥的阴影。因为书中过于宣扬暴力,连一向审查制度比较宽松的美国出版署,也对此书进行了封存和下架的处罚。即便如此,他依然拥有世界上数量庞大的拥趸,对他的书,此心不渝。 </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 麦卡锡这种文字粗粝、结构精巧,文风魄荡小说风格很适合男性读者的口味,同时他冷静日常的笔调书写谋杀事件与神秘自然,简洁粗砺的短句与缭绕怪诞的长句交错的技巧娴熟运用也得到一部分女性读者的暗恋。她们口头上声明不喜欢,私下却是逐渐把他当作美国当代最好的作家。另外,美国的主流也开始对麦卡锡的小说持开放态度,把一些重要的奖项授予他。只可惜他于去年死于新冠,享年九十岁。</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 麦卡锡的中文译本比较庞杂,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大概有四五家出版社或图书品牌除了他的几部名气大的小说。这些书译文水平参差不齐,笔者比较推荐?“理想国”系列出的九本装。据说他们公司已经买下了麦卡锡全集的版权。到时候读者就有福读到完整的麦卡锡作品了。</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8,《底牌》:“一个人的行为不可能违背他的个性。(英国 阿加莎.克里斯蒂 史晓洁译 小说 人民文学出版社) </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 读侦探小说最大的乐趣就是忙猜侦探小说家笔下的凶手是何人。这是一场规则并不公平的智力竞猜游戏,在侦探小说家提供的线索证据和设置的密案解码中,存在着太多的陷阱,一旦落入作家布局的假象输的必然是读者。所以,不要自认为聪明做大侦探,老老实实当个旁观者就行了。</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 《底牌》不是阿婆的经典,日本推理小说研究学者霜月仓甚至只给《底牌》打了不及格的两星。而这本小说却给笔者留下颇好的印象,认为它的故事娱乐性高于作者的平均值,属于上乘之作。</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 夏洛塔是个人品不好的收藏家。他最近迷上了收藏高智商杀人犯证据的行为。一日,他邀请了男女四人曾经逃脱法律惩罚的杀人犯参加私人晚宴。并声称将来一场牌局后公布四人中的一个是某葛杀人案的元凶。然而牌局结束后,夏洛塔成了杀人案的受害者。围绕着这件凶杀案,大侦探波罗展开了案件调查,并找出元凶。</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 阿婆绝对是世界上最聪明的侦探小说家,她的小说总能给人惊喜。而情节的翻转是阿婆最得心应手愉悦读者的最拿手手段。这部小说先后翻转数次,每次都是在意料之外和情理之中。这种极有技术难度的写法并非任何小说家都能驾驭得了的。这本书读过可以保持数周的快乐。</b></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9,《不朽》:对不朽來说,人是不平等的。 小的不朽是指一个人在认识他的人心中留下了回忆;大的不朽是指一个人在不认识的人的心中留下了回忆。有些工作可以一下子使人得到大的不朽。当然这是沒有把握的,甚至是非常困难的,但又无可爭辩地是可能的:那就是艺术家和政治家。 ( 法国 米兰·昆德拉 王振孙 郑克鲁译 小说 上海译文出版社 ) </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 这是笔者读过的米兰.昆德拉的第七本小说,也是这位文学大师早期用捷克语写作的作品中非常有份量的作品之一。不朽,正如他文中所述:对不朽來说,人是不平等的。 小的不朽是指一个人在认识他的人心中留下了回忆;大的不朽是指一个人在不认识的人的心中留下了回忆。有些工作可以一下子使人得到大的不朽。当然这是沒有把握的,甚至是非常困难的,但又无可爭辩地是可能的,那就是艺术家和政治家。固然生命是段旅程,终点便是永恒的腐朽。如何才能使肉体化作泥土后,保持精神和保持新鲜,这是许多人费心追求的。然而,不朽几乎是不可能,时间或长或短,那种诀别终将回来到。伟大如歌德,渺小如附在他身上做牛虻贝蒂娜,最终希望都落空。不朽就是一种永远不可能兑现的支票,它只是一串长的惊人的数字,而非一笔横财。</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 这本小说的叙事结构很独特。作者把全书分为七个章节,在部分章节中又分出若干个小标题。小说没有完整的故事线,作者天马行空用随笔的形式从数个解读来阐述”不朽“的可能性。最后一章最后一节为”阿涅丝的必死“,给小说一个了结。 </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 许多人在世上想变得不朽。渴望世俗的不朽使人们产生无数的追逐竞赛。阿涅丝不在乎,就算长时间地保留在人们的记忆里又如何,她要的是真实的自我灵魂的不朽。阿涅丝是幸运的,她做出了独居瑞士的决定,她要回巴黎告诉丈夫和女儿这一决定,却很快在一场意外中丧生。在她死亡之即,她面上的微笑透露了一个秘密:她知道自己要死了,她感到快乐,因为她已踏上理想的路,她的灵魂飞越肉体进入永恒的黑暗与沉寂,这大概就是真正美丽的不朽境地。 人是如此的相同,又是如此的不同。与淡然的阿涅丝相比,小说中还有一个加法代表者:超时空的贝蒂娜。贝蒂娜也在创造不朽。她耗费了大量心机,想创造世俗的不朽,她千方百计地成为年迈的歌德的情人,并在歌德死后贡献了大量不尽真实的资料来塑造自己的形象和不朽。然而现今看来,她那流传下来的“不朽”和克里斯蒂安娜这根会咬人的大肉肠留给人们的笑料相比较似乎也没有太大的差别。还有阿涅丝的妹妹洛拉,当洛拉和贝尔纳的感情出现一点点问题时,她惊慌了,要以一切手段来证明她对他的重要性,甚至不惜用自杀来要挟所有的人。这些行为都是为了让别人意识到“自身的存在”,对于那些把世俗玩弄得无比娴熟的人来说,愿望转化成权利,他们胜利了,他们是人权的斗士,他们能够最快地找到他们的价值。而阿涅丝不会这样做。如果要靠与别人的“斗争”来体现自身的存在,她宁愿不要。对于阿涅丝,人生不能承受的不是存在,而是作为自我的存在,所以她宁可象一片羽毛,轻轻地飘走。</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10 ,《最后的访谈:波拉尼奥》:相见恨晚,我爱他的直率,幽默,爱他语言的节奏感,太棒了!( 智利 波拉尼奥 普照译 访谈 中信出版社)</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 喜欢波拉尼奥是因为读了他的生平,从佩服他这个人开始,然后进入他的《1666》在这部煌煌巨著中寻找那个身体孱弱而内心又无比坚强的男人。这本小册子中的波拉尼奥面目并不清晰,因为他有意在演示和伪装。他对采访者提出所有的问题都回答的中规中矩,仿佛就是一台提供标准答案的机器。这让猎奇心重的读者难免会感失望。他的生活在他的作品中,读《1666》,读《《荒野侦探》读《重返暗夜》你会获得更多。</b></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