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辣滚烫翘船日

怀瑾握瑜

<p class="ql-block">  “翘船日”亦称“试船日”,是指每年的农历四月二十八日,所有拟参加端午竞渡的龙船都要入水试船,这一习惯已成为祖辈传承下来的恒古不变的民俗。2024年适逢甲辰龙年,这项能够光大民族正气、激起老百姓苍劲而朝气蓬勃的民俗活动,自然必须“龙”重。加之党的二十大以来,全面推行乡村振兴,共同缔造的和美乡村画卷正徐徐铺开,黄梅作为全国乡村振兴示范县,又有着悠久的划龙船历史,自然不会错过这个传承传统文脉的机缘,正月刚过就开始发动乡贤、组织人力、广募财源打造龙船了。</p><p class="ql-block"> “湖北龙船看黄梅”。造势的口号是霸气了点,但是进入五月中旬,黄梅县濯港镇梅济港、孔垄镇邢港、分路镇西河、小池镇东港等河港整天锣鼓喧天、桨击浪花,每天都有多号龙船巡游,的确够吸引人。据说今年最大的龙船有200多人参与,堪称黄梅龙船的“最大航母”,让人心驰神往。6月4日(农历4月28日)翘船日,久晴闷热的天气突然阴好,凉风习习间或飘零小雨,受黄梅兄弟姐妹歌友会的歌友、孔垄镇殷小军付骑兵两位老板的邀约,我们一行15人前往孔垄、分路、小池‘水乡三镇’观看龙船吉水胜景。</p> <p class="ql-block">  “咚咚锵、划啰”……“呦呵、加油”,刚到第一站古镇孔垄邢港,就被现场那份热烈的气氛震撼了,多艘刚刚开光祭神的龙船离岸试水,所有龙船前面龙头栩栩如生,怒瞪的双眼、五彩的龙鳞,其传神的样子惟妙惟肖。港畔岸边彩旗飘扬、粉饰一新的两岸护栏和林立的彩门,当你挤身观看那蓄势即发的龙船,听着那助威的鼓点和吆喝声,怎能不叫人心潮澎湃!特别是岸边一条很给力的标语:“庆端阳,牛气冲天惊玉帝;歌盛世,龙威撼地慑台独”,其上升的高度彰显了党委政府着力推动传统文化的举措,至少让我深谙了习总书记2024新年贺词金句:“中国是一个伟大的国度,传承着伟大的文明,在这片辽阔的土地上大漠孤烟、江南细雨,总让人思接千载”的含意。</p> <p class="ql-block">  来到第二站分路镇西河港,幸运碰上了翘船仪式,但见:桡手们拿着事先备好的两棵长树竖亘在龙船两侧,固定好后再沿两树左右对称扎好桡手站立的位置。问旁边的老者说这是在扎“龙筋”,待“龙筋”扎牢后再请上龙头。这时一位年长的头领开始用圆润的唱腔打歌祝神,歌词大意:祝愿祖国繁荣昌盛、祈福百姓安康乐业!所有桡手们整装肃立,在摆有香案、祭品前跟着唱和,气氛很是严肃。然后全员上船在原地划三圈后就离岸试水,才算是完成了整个翘船仪式。“船来啰”!同行的刘文大哥一声唱腔吆喝,拉回了我对翘船事项进一步了解的思绪,果然刚刚吉水的多艘龙船从远处急驶而来,或并驾齐驱,或前后相随,龙船见水即有灵性!一时间西河两岸人声鼎沸、喝彩声声,其呐喊、欢呼、擂鼓声和木桨击水声交织在一起,响彻云天。当龙船驶过我们观看的位置,同来的陈姐因为太过忘情的振臂呼喊,心爱的手串不慎甩落水中,心中虽有不舍,但还是笑着说:可能是神龙看中我的手串,有意要作贡品了。</p> <p class="ql-block">  小池东港与长江水脉相连,且水源富足、港面宽阔,小池镇各村组年初就开始忙碌,已备有百余艘龙船吉水,其场景蔚为壮观。我们驱车赶到正好翘船完毕、试水开始时,数以百计的龙船悬旗结彩、迎风劈浪、结对竞渡,东港两岸人山人海、桡鼓齐发、群龙争魁,气势非凡,呈现出一派“沿港河畔看龙船,双桨凌空浪拍天”的盛况。港面上龙船来来往往,如掷梭抛箭、忽东忽西、忽南忽北,岸边人流如潮,彩衣妆点、红绿相间,恰是一幅民俗民风的乡情图画!每艘龙船的桡手着装统一,或红或绿或黄,头戴红黄方巾,整齐威武,分排稳站在船板上,和着咚咚锵的鼓点锣声,动作齐整、水声有韵,行驶的龙船由棹手掌控,左右摆动着如离弦之箭的龙船,恢弘场面确有乘雾奔云之气势,令数以万计的观众情绪高涨、喝彩不断。也难怪我们随行的洪大姐多有感慨:真受味!我50多岁第一次看到多大规模的龙船活动,200多人共划一条龙船、上百艘龙船同时入港,热闹非凡的场面让我终身难忘哦!</p> <p class="ql-block">  喜逢龙舟吉水,我当纵情放歌。置身这股热辣滚烫的氛围里,作为热爱唱歌的歌友们肯定少不了来一场现场版的展演活动,他们就近选择一处空旷的场地作为舞台,摆放了音响,拉起应景的横幅,与热闹的龙船试水相呼应的一场放歌活动拉开了帷幕,《海滩别》、《夫妻双双把家还》、《家在黄梅》等经典黄梅戏信口唱来;《红尘情歌》、《红唇》、《龙船调》等情歌让甜蜜的情感洋溢在脸上;更有《站在草原望北京》、《歌唱祖国》、《幸福中国一起走》等红歌唱出了人们感恩祖国、感念生活的幸福味道。</p> <p class="ql-block">  欢歌笑语仍在继续,翘船日只是正式龙舟竞渡的序曲,还有令人期待的五月端午前逢双不划、遇单竞舟的初一、初三、初五划船日,呈现的必将是一幅“龙腾风劈浪、舟飞浪卷风”画面,我深信这项千古传承的民俗活动,一定能够形成一种传统的龙舟文化,深邃且渊博、精彩又浓烈!</p> <p class="ql-block">活动策划:殷小军 付骑兵</p><p class="ql-block">活动监制:殷小军 洪潮珍</p><p class="ql-block">文稿撰写:李锦兵</p><p class="ql-block">照片提供:全体参加歌友</p><p class="ql-block"> 2024.6.7.</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