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延昌|| 散文:端午节记忆

家住洺河边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37, 35, 8);"> 端午节记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28, 128, 128);"> 郭延昌</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我</span>对端午节最早的记忆,不是吃粽子,不是赛龙舟,而是送新麦、迎新麦、吃麦黄杏,还有就是属于女孩子专利的挂香包、戴花索。</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原</span>因很简单,我们这里属于北方,不生产糯米,供销社里也没有粽叶可买,所以打我记事起,对于粽子,别说吃过,就是听也没有听说过。至于赛龙舟,除了在古诗词里有过接触外,脑子里的概念几乎为零。</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在</span>我们老家,端午节前,凡成了家的晚辈,都要给父母、岳父母以及本家和近亲长辈送一些好面(小麦面粉)馒头、酒、猪肉等礼物,以示孝敬和尊重。这种习俗也被称为“送新麦”。</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迎</span><span style="color:rgb(1, 1, 1);">新麦,顾名思义,就是迎接新鲜的麦子。因为此时,小麦即将收割,家家户户都要在端午节这天中午,用家里存放的好面,做一顿拽面或者手擀面。一来表示对即将登场的“新麦”的隆重欢迎,二来也为接下来的夏播和秋收讨个好彩头。</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记</span><span style="color:rgb(1, 1, 1);">忆中,好像是在我9岁那年,端午节前一天,从城里回家的父亲路过公社所在地贺进时,专门到国营肉点买了几斤猪肉,准备给爷爷和姥爷家送节。最后,我们家只剩下薄薄的一道(大约半斤左右)。</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第</span><span style="color:rgb(1, 1, 1);">二天中午放学后,刚走到街门口,一股浓浓的肉香便扑鼻而来。赶紧跑到厨间,只见母亲站在煤火前,手中的铁铲在不停地搅动。伴随着刷刷作响的炝锅声和丝丝作响的油爆声,红白相间的猪肉片,均匀鲜净的土豆块,青白分明的西葫芦片,还有青黑发亮的海带条,在铁锅里飞快地旋转、跳跃、舞蹈。一团团白雾从锅内徐徐盘旋升腾,氤氲在母亲挂满汗珠的笑脸的四周。仔细端详,那场景,简直就是一副天然的美丽绝伦的水墨画。</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中</span>午吃饭时,母亲把臊子里所有的肉片都分给了父亲和我们姐弟四个,她说她不敢吃肉,吃了肠胃会发胀难受。等我们都吃饱了,母亲把剩下的面头擀薄切开后拉成宽面条状,放在汤锅里煮熟,然后和着只剩下一丁点蔬菜的臊子,对付着吃了一小碗。</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直</span>到我长大一些才明白过来,母亲哪里是什么肠胃发胀难受啊,她是把有限的营养让给了心里最最牵挂和疼爱的亲人。</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那</span>年端午那顿拽面,我用粗瓷碗吃了满满两碗;那年端午那顿饭,一直到现在,于我来讲,仍然是一种刻骨铭心的记忆。每每想起母亲当时说的话,每每想起她吃最后一小碗剩面时的情景,我的内心都会一阵阵地抽搐,我的鼻子都会一阵阵地发酸,为我当时的少不更事,更为母亲对家人那种忘我而深切的呵护与关爱。</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除</span>了送新麦、迎新麦,吃麦黄杏,也是端午节期间最令人向往的事情。</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距</span>我们村三里之遥的道沟村,是一个盛产水果的地方,其中尤以杏果居多。沟里沟外、地头堰边、房前屋后,到处都长满了杏树。道沟村由紫草岭、头圈、二圈、三圈等四五个自然村组成,人口也就二三百左右的样子。村里的适龄学生,小学在本村上,初中便开始集中到沙洺村的中心学校。每天早出晚归,中午自带干粮。</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在</span>我们班,有五六位道沟村的学生,其中与我最为交好的一位同学名叫郝考生。端午节前后,各种品种的杏陆续开始收获。那些日子,考生每天都会给我带至少十几个黄澄澄的大杏。因为此时正值小麦成熟季节,所以当地人都把这种杏叫做“麦黄杏”。</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麦</span>黄杏个头很大,五六个足有一斤重。外表金黄油亮,咬一口,果质水灵、细腻、香甜,让人味蕾大开。在上初中的两年里,我究竟吃了多少杏,自己也说不清。记得有一次,连续吃了十几个杏后,下午在学校上课时,腹部突然一阵一阵地痉挛,最后发展成腹泻,连续三天没有上学。</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代</span>价不仅仅是这些。我和考生提前有个约定,他每天给我带杏吃,我呢,每天晚上帮助他写家庭作业。互利互惠,各有所取。终于,让班主任老师看出了端倪,罚我们两个连续做了一个星期的值日生。</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十</span>多年后,在城里偶遇考生,他当时是一个施工队的小老板,带着20多个民工,为市政公司做绿化工程。谈话间,他调侃我,你现在是公家的人,风吹不着,雨淋不着,工资也不少,这都沾我的光呢。我问他原因,他狡黠地说道:“上初中那会,你每天写两份作业。没有这个好基础,你能考上大学?”我回怼他:“是啊,每天吃你的麦黄杏,把胃都吃坏了。现在我一吃甜的酸的东西就反胃,这也是拜你所赐啊!”</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挂</span>香包、戴花索,也是端午节留给我清晰的童年记忆之一。只不过,享受这一“仪式感”的对象,不是我们这些愣头愣脑的男孩子,而是那些天生爱美的女孩子们。</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一</span>进入农历五月,母亲便和左邻右舍的大娘大婶们聚集在一块,开始为自己的女儿缝制香包。香包的外形各式各样,有葫芦形,有扇子形,还有葵花形、荷花形等等,大都用从破旧衣服上裁剪下来的五色布料一针一线缝制而成,里面塞上一些从卫生所买来的香草或者艾叶,然后把口子缝上,再把一根彩色布条固定在香包上端,挂在孩子上衣的口袋外面,或者固定在上衣的扣眼里。</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端</span>午节前后,无论是在家里,还是走在大街上,尤其在学校,随时随地都能闻到从香包里发出的浓郁的香味,让人神清气爽,感觉连太阳光也没有那么刺眼和灼热了。</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长</span>大后才知道,农历五月也叫“恶月”,正是各种毒虫出没活动的季节。香包内发出的味道,对各种毒虫具有特殊的刺激和驱离功能,可以有效地降低它们对人类尤其是儿童的伤害,所以这种习俗自古至今一直传承不息。这也是劳动人民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的智慧与能力的真实写照。</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除</span>了挂香包,家长们还要用五色或七色针线搓制成漂亮的花索,戴在女孩子的左右手腕上。</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按</span>照当地流行的说法,端午节期间戴几天花索,可以保佑一年之内不会遇到蛇、蝎子、蜈蚣等有毒爬行动物。 </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这</span>种说法科学不科学,准确不准确,我不好说。但是,既然这种习俗流传了至少上千年,而且目前还在继续沿袭,我想,这其中自有道理。 </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这</span>也和过年时燃放烟花爆竹,上元节期间闹元宵,清明节上坟祭祖,中秋节时吃月饼一样,所有这些习俗,都是对无数前贤经验和智慧的高度凝炼、科学总结和长期社会实践,都是构成中华文化体系的重要内容。吾辈及后来之人,都有责任和义务使其代代传承并发扬光大,而不是否之,更不能弃之。</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让</span>人欣慰的是,改革开放后,尤其是进入新世纪以来,顺应南北文化大融合的时代潮流,包粽子、挂艾草、制作“五毒饼”及举办各种纪念屈原的活动等外地端午习俗,也纷纷传入本地并被人们广泛接受。它们与送新麦、迎新麦、吃麦黄杏、挂香包、戴花索等传统习俗一起,共同丰富和创造了本地端午民俗文化的表现形式和崭新气象。</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这</span>无疑是社会的进步,充分彰显出中华传统文化的无限包容和宏大气派,更是对华夏儿女高度文化自信品质的生动诠释和有力佐证。 </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2024年6月)</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