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昔函谷关,河南纪行之一(春生君摄影散文之114)

春生君

<p class="ql-block"> 河南纪行自序</p><p class="ql-block"> 河南这片古老的土地,孕育了中国5000年浩瀚历史。盘古开天、女娲造人、夸父追日、大禹治水……创世纪的神话在这里上演。三皇五帝在这片土地留下开疆拓土的足迹,夏、商、周三朝在这里写下历史最初的篇章。从夏朝到宋朝,悠悠3000年,历史的主线在河南的山河间展开。这里古迹遍野,古都成群,中国的雏形在这里诞生,中国历史的起点从这里延伸。</p><p class="ql-block">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初夏时节,我驾车越秦岭,涉黄河,进入大河之南,自西向东,从北往南,跨越大半个河南省,沿着历史的踪迹追寻,在这片厚重的故土上,寻访着一个个历史节点,佐证着一个个历史故事,解秘着一个个历史疑团。</p><p class="ql-block"> 无论是在中华民族始祖轩辕故里,还是在诗圣杜甫故里;无论是在鲜为人知的水城兼八卦城的古城归德,还是在中国文字的发源地殷墟;无论是在中国的考古发源地距今5000年前的仰韶文化遗址,还是在丝绸之路的重要驿站汉魏洛阳城遗址;无论是在历史经常在这里拐弯的函谷关,还是影响千年的忠义大戏发生处灞陵桥;无论是在古老的《周易》诞生地,还是在五岳之一耸立中原的嵩山……这些纷至沓来的历史画面与气象万千的场景,昭示着河南悠久历史的沧桑感和丰富感。走进厚重的河南,阅读无处不在的文化遗迹,温习中国文化的叶嫩花初,不断唤起我对中国文化最原始的记忆。河南这片古老的土地,孕育出如此辉煌的历史,如此灿烂的文化,所到之处,让我倾心,让我感叹。</p><p class="ql-block"> 宋代历史学家司马光有诗句说:“欲知古今兴废事,请君只看洛阳城。”其实何止洛阳,完全可以说是整个河南。作为华夏文明发生发展成熟的中心区域,从尧、舜至金,河南一直是中国历史舞台上的政治中心,直到近代。“得中原者得天下”,河南的天时地利,也使河南成为兵家必争之地。因而,历代历朝累遭战火焚毁,又加洪水无数次淹没,建了毁,毁了建,屡建屡废,兴盛的辉煌与衰败的惨相,叠加在中原这片大地之上。繁华的安阳早成殷墟,巍峨的洛阳只留下若干象征,开封的辉煌只能在《东京梦华录》里寻找。城摞城,形成了河南独有的壮观遗迹。无数发生在这里的意义重大的影响深远的政治事件、文化现象,只留下了一些蛛丝马迹的遗迹或者改建重修的仿古建筑。但这并不影响我对这些早已失去本来面目的历史存留遗迹的观瞻,反而增添了我的无穷想象,并在我的心灵上或通过文字的表达予以恢复和重现。有时你在一处看似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黄土层上站一站,脚下深处那几千年的文明刹那间便重现眼前,让人思接千载。这就是心灵感应,厚重的历史文化与个人化的感觉和思考相融合,在给历史注入灵气的同时,个人的精神也得到升华。</p><p class="ql-block"> 俱往矣,古人不见今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月明忽见嵩山雪”,在一片月华之中,不同凡响的河南,雄浑磅礴的河南,让人产生太多太多的联想。</p><p class="ql-block"> 今昔函谷关</p><p class="ql-block"> 河南灵宝市,位于三门峡市以西,河南省的西大门,秦函谷关就在这里。在它的北面和新安县分别还有魏、汉两处函谷关的遗址。秦函谷关的建关时间最早,名气也最大。据记载,3000年前周康王时就已经置关了,战国时,秦派重兵据守,凭险恃强,屡败诸侯国,终于完成统一中国的大业,后人称之为秦函谷关。</p><p class="ql-block"> 函谷关特殊的地理位置,决定了它在中国历史上的特殊地位。它西据高原。东临绝涧,南接秦岭,北塞黄河,关在谷中,深险如函,因此得名。战国时代,它是秦国通往中原的门户,中国统一以后,它是洛阳通往秦都咸阳的要冲。</p><p class="ql-block"> 从史书中查找,会发现当时许多重大事件和战役都与函谷关密切相联。3000年前,武王伐纣,要过函谷关,守塞的官兵为武王替天行道之举所感动,将这一天险拱手相让,两年后,天下归周。</p><p class="ql-block"> 转眼到了春秋战国,函谷关已是刀光剑影、烽火连天了。</p><p class="ql-block"> 公元前318年,楚、赵、魏、韩、燕联合攻打秦国,到了函谷关,大败而归,“伏尸百万,流血漂橹。”公元前298年,齐、韩、魏三国的军队讨伐秦国,在函谷关前,对峙了3年,最后秦国采取了土地换和平的策略,割让了3座城池,三国联军才退了兵。公元前247年,秦军伐魏,信陵君魏无忌联合五国联军反击,秦被迫退回函谷关,联军无力破关,只得退兵。公元前241年,楚、燕、赵、魏、宋、韩联合齐、卫、中山国约纵离衡,“以十倍之地,百万之众,叩关而攻秦”,秦“据崤函之固,开关延敌,九国之师逡巡而不敢进。”函谷关之战,秦国大败九国军队,由此奠定了秦统一天下的基础。</p><p class="ql-block"> “一夫当关,万夫莫克”的函谷关在战国时代似乎就是“天下”的象征。七国争雄,六国始终未能攻克此处天险,而西秦的百万铁甲正是东出函谷关,成就了始皇帝天下一统的霸业。</p><p class="ql-block"> 秦函谷关不但成就了秦始皇天下一统的大业,更见证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起义。从未失守的天险秦函谷关,却被陈胜的起义部队攻克,而后刘邦、项羽两个重量级人物在函谷关隆重登场。拉开了历史上楚汉相争的一幕。</p><p class="ql-block"> 以至于后来,函谷关几乎成了历代文人墨客吊古伤今之处。李白、杜甫、李商隐、宋之问、白居易等大诗人路过此地,无不触景生情,一个个发出怀古之悠思。杜甫泣血吟诵的《三吏》《三别》中的石壕吏就是他投宿函谷关附近的石豪村时所写的。</p><p class="ql-block"> 如今的秦函谷关的关楼和城墙均是上世纪90年代重修的仿汉建筑,气势虽雄伟,但远没有了想象中的味道。秦函谷关也已扩建成了一个主题公园。</p><p class="ql-block"> 最能引起怀古思绪的则是关楼后的那条函谷故道,基本保持了原貌。这是一条长约8公里的峡谷,它其实是远古时洪水在这片塬上冲刷出来的一道裂痕,两面峰耸壁立,谷底宽处10米,最窄处2米,史书上说这里“车不分轨,马不并鞍”,的确没有夸张。有一典故中说,用一丸泥封住东边的函谷关,就可以关中称王,万世无忧了。</p><p class="ql-block"> 峡谷崎岖蜿蜒,出奇地幽静,两边土坡上树木丛杂。我默默地独自行走在这条千年古道中,走出不多远,故道便隐没在一片杂乱的树林之中。我伫立于这条荒草丛生,乱树交集的故道尽处,思接千载。当年老子骑青牛西行出函谷关,去秦国讲学,被关令尹喜拦下,在此写下五千言《道德经》,秦函谷关成就了老子的传世之作。然而,历朝历代却因为这兵家必争之地,在这里发生了多少数不胜数的战争,兵戎相见,你争我夺,占地为王,满是伤痕的秦函谷关可以说是不堪重负。如今站在远去了鼓角钲鸣,散尽硝烟的函谷故道,依然能感受到中国历史上两千多年的惊涛骇浪。</p><p class="ql-block"> 秦函谷关北5公里,还有一个魏函谷关,据记载,当年曹操率10万大军西出伐张鲁、马超,为了能及时转运粮草,命许褚沿着黄河开凿运粮道,设置关楼,仍叫函谷关,后人称之为魏函谷关。据说后来三门峡大坝建成后,水库蓄水,泥沙淤积,把魏函谷关埋在了下面。于是我放弃了这处已看不见的关隘,直奔新安县的汉函谷关。</p><p class="ql-block"> 顺访古秦赵会盟台</p><p class="ql-block"> 从灵宝到新安,路过渑池,自然会想到蔺相如,古秦赵会盟台就在这里。这是发生在公元前279年的真实故事,司马迁的《史记》把当年的“渑池会盟”描写得活灵活现。秦赵两国议定在渑池西河之外进行会盟。在宴会上,赵国上大夫蔺相如与秦国君臣进行了有理有节、针锋相对的斗争。经过艰苦的谈判,秦赵两国最终和谈成功,双方偃旗息鼓,化干戈为玉帛。为表示诚意,双方捧土成丘,掩埋兵器和盟书。恃强凌弱的秦王在“完璧归赵”后再次败给了大智大勇的蔺相如。古秦赵会盟台自明代(公元1594年)就有知县王之都建亭于会盟台上,清嘉靖时(公元1808年)重修。1941年,国民党第一战区司令官卫立煌和章士钊倡议修建“古秦赵会盟台”,历时4年。1985年又集资重修。会盟台高约14米,中央建有一亭,高8米,亭中竖四方形巨碑,上刻“古秦赵会盟台重修碑记”,有著名书法家舒同、楚图南等题词。现已成为渑池重要的人文景观。</p><p class="ql-block"> 世界遗产“汉函谷关”</p><p class="ql-block"> 看完古秦赵会盟台,马不停蹄从渑池赶往新安县汉函谷关。这处保存较好的汉函谷关没有让我失望。尤其是那古色古香的关楼,虽是民国时期重修后的遗址,但大部分保留了汉代的建筑元件和风格,两边的城墙和阙台均是汉代修筑。2000多年过去了,汉函谷关依旧傲然挺立着,不能不说是幸运,也是奇迹。正是这样的奇迹,2013年5月,汉函谷关被国务院公布为第7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4年6月22日,汉函谷关作为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路网”项目的33处遗产点之一,成功列入《世界遗产目录》。</p><p class="ql-block"> 这座汉函谷关,是公元前114年,由西汉时楼船将军杨朴把秦函谷关东移了300里至新安县,完全是克隆了秦函谷关,所以,汉函谷关的模样,其实就是最早时期秦函谷关的模样。2012年,新安汉函谷关遗址进行了考古发掘,发现了贯穿关城遗址的道路和建关前的早期道路,关城东墙、南城墙以及马道、排水渠、建筑基址、护堤等汉代遗迹。确定了遗址的年代和文化内涵,证实了汉函谷关当年这座关隘在丝绸之路上所发挥出的重要作用。</p><p class="ql-block"> 作为丝绸之路东起点的第一道门户和东汉都城洛阳八关之首的汉函谷关,在历史上突显了它的重要作用。不仅是丝调之路东西往来的必经之地,也对保护两京安全,维护经商贸易、文化交流起着保障作用,它见证了丝绸之路的繁荣和兴盛。班超曾从这里西出,降鄯善,平叛礼,使西域五十余国归附汉朝,打通了丝绸之路。使得汉函谷关“上罗三关,下列九门,会万国之玉帛,徕百蛮之贡琛。冠盖纷起云合,车马动而雷奔。”东汉兰台史令李尤在《函谷关赋》中这段生动描写,道出了云集函谷关前,贸易交往的盛景和车马人员喧嚣繁荣的场面。</p><p class="ql-block"> 沿步道,我登上关阙高处极目远眺,但见关山阵阵苍,崤函古道与连绵起伏的山岭融为一体。雄伟的关楼静静伫立在历史的时空里,演绎着历史的兴衰更替,两侧关墙和阙台依然傲岸地俯视着这段深险如函的峡谷。它目睹并记载着历代将士攻城拔寨的显赫战绩,也留下了金戈铁马的凄凉和悲伤。它又是传递东西方文明的一座驿站,让心灵得以休憩,让梦想得以放飞。</p><p class="ql-block"> 沧海桑田,多少历史的风云际会宛如关阙城墙中叠压的夯土,积淀了层层斑驳的年轮,浩浩荡荡的商旅驼队已渐渐远去,唯有那依稀可见的车辙和马蹄印走到了今天。</p><p class="ql-block"> 2000多年过去了,今天的函谷关依然挺立着,宛如阅尽苍桑的长者,见证着古往今来函谷关的变迁。如今,这条东西通道的位置始终没变,曾经的马帮驼队古道被现在的310国道、陇海铁路、高速公路所替代,相互间不过百米。一列列飞驰的中欧班列从这里疾驶而去;一趟趟高铁如闪亮的银龙从这里呼啸而过,连霍高速、宁洛高速宛如银色飘带缠绕着苍翠的群山。</p><p class="ql-block"> 正如汉函谷关东门楹联所题:“四面青山三面水,一层紫气万层烟。”是的,东来的紫气,已让这里焕然一新。</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函谷故道</p> <p class="ql-block">光影斑驳的秦函谷故道,千军万马都曾经在这条古道上厮杀。</p> <p class="ql-block">一座高大的老子金像矗立在函谷关广场上,秦函谷关是老子留下巨著《道德经》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老子从秦函谷关骑青牛西去,以后便不知所终。</p> <p class="ql-block">汉函谷关关楼依然挺立如昨,现已成为世界遗产地。</p> <p class="ql-block">汉函谷关这个门洞,当年可是车马并肩,人流如织,如今只剩下两个铜造的军士孤零零地守卫着。</p> <p class="ql-block">大理石碑上刻世界遗产徽记、“丝绸之路 · 新安汉函谷关遗址”。</p> <p class="ql-block">汉筑南阙台</p> <p class="ql-block">汉筑北阙台</p> <p class="ql-block">汉代城墙依然如故。</p> <p class="ql-block">汉函谷关考古发现的汉代古道路及排水渠、护堤等遗迹。</p> <p class="ql-block">汉函谷关考古发现的关楼附近的建筑基址及道路等汉代遗迹。</p> <p class="ql-block">考古发掘发现的汉函谷关古车道。</p> <p class="ql-block">渑池古秦赵会盟台。</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