宠 物

在水之湄

你有没有发现,近年来,大街小巷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宠物店。特别是人群居住密集的地方,更是三步一店,五步一馆。有卖猫粮狗粮的、宠物服装、玩具的,有给宠物提供美容、医疗服务的,如此等等,名目繁多,数不胜数。除了不同品种的猫狗以外,各种猪、兔、鼠、鸟、鱼等天上飞的、地上爬的、水里游的小动物也成为人们的新宠。<div><br>  不得不说,物质日益丰盛的时代,人们越来越淡于费力维护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反倒呆萌可爱的动物们却被越来越被人类宠上了天。它们只需要在主人面前卖卖萌,就可以得到甚至超过家庭成员的待遇。</div><div><br> 二十多年前,有位教授家里养了条漂亮的白色哈巴狗。某天,狗仗人势,对着我们几个女同学一通狂吠。教授对着小狗温柔地叫道“来来来,不要叫,到爷爷这边来”。那语气俨然在叫唤自己的小孙女,当时我们都没敢笑,差点憋出内伤,回来后为“狗爷爷”这个称呼暴笑了好多天。教授的儿女不在身边,家里只剩下老两口,那只小哈巴狗是空巢老人最好的情感慰藉。小狗可能跟孙子的年龄差不多大,因此老人自称狗的爷爷。</div><div><br> “徜无鼠与盗,猫犬命亦穷”。以前养猫养狗的家庭不是为了捉老鼠,就是为了看家护院。养猪羊、鸡鸭等动物也不过是为了吃肉或是收蛋,很少听说有谁自称是动物的亲人。国人刚脱离温饱,尚在奔赴小康的大道上,猫狗的地位还不至于脱离动物阶层。<br></div> 狗虽然忠诚,但自古就背负与忠诚不相符的骂名。与狗相关的成语用词,例如“狗仗人势、狗急跳墙、鸡犬不宁、狗东西、狗汉奸”等历来都带有贬意。现代很多养宠物的人都自称是宠物的爸爸、妈妈、或是哥哥、姐姐,余之愚见,这种称呼不乏有自取其辱之嫌。<div><br>  有个邻居家大婶也是爱狗如子,与狗子同吃同住,形同母子。生活还不富裕的邻居们一时还无法接受这种对狗子的溺爱。狗子爱吃大白兔奶糖和火腿肠,大婶每次都是成箱的搬回来。狗子迎接礼物时那摇头摆尾的样子,总觉得炫耀多于讨好。那些手头拮据的邻居们每每看到它,甚至会对一条狗生出些羡慕嫉妒恨来。后来狗子走丢了,大婶失魂落魄,如丢亲儿,四处寻找,甚至不惜出重金悬赏。</div><div><br> 这种对狗的宠溺行为,对于怕狗的人来说简直不可思议。也许是小时候被狗咬过的原因,一直以来,狗在我心里的阴影面积巨大。每次遇到狗就好似遇到了劫匪,一下子慌了神。整个人呆在那里,不敢走,不敢动,甚至不敢呼吸,仿佛立在眼前的不是一条狗,而是一头高大威猛的熊。</div><div><br> 在恐惧面前,狗叫的声音听起来都是惊悚,分不清那叫声是友好还是敌意,是对人的亲近还是厌恶。若是狗子善意地靠近腿部来回蹭蹭,那种绒毛动物带来的恐惧感瞬间燃遍全身,失声尖叫反倒把狗子给吓了一跳。若是穿着裙子,小腿处会凉风飕飕地发麻,似乎那是块即将落入狗嘴的肉。即便是身材再小的狗,只要一声狗叫,那种肝胆俱颤的样子,估计狗子看了也会暗暗发笑吧。<br></div> 曾经不能理解人类对动物的宠爱之情,但后来发现身边越来越多的人在养宠物,特别是母亲曾无意间短暂收养过一条流浪狗后,我对养宠物的意义才有了更深的理解。<div><br>  前些年,我家门前修起了一条宽阔的马路,拆除前排的建筑物后,我家变成了靠近路边的第一排。有一天一条流浪狗路过家门前,母亲看它骨瘦如柴,顺手给了它一些剩饭吃,没想到它竟起了感激之情。从此,它每天在附近转悠,夜晚在我家门外睡觉。母亲早起看它在门口留宿,给它找来毯子垫在身下,又每天给它一些吃的,它就把母亲当成新主人,主动担负起看家护院的工作。但是它似乎也知道自己的身份,非常懂事地只在门外看守,不会在院里多逗留,更不会进到堂屋客厅。</div><div><br> 在母亲的投喂下,没多久,小狗恢复了元气,身材慢慢健硕起来。这是一条纯白色的中华本土小母狗,初来时像个“灰姑娘”,没过多少天就变成了“白雪公主”,母亲越看越喜欢,就叫它小白。</div><div><br> 我知道母亲向来是不养狗的。一来她过惯了节俭的日子,养狗在她看来显然是费粮食的买卖,家寒屋贫,也无需狗来看守。倒不如喂两只鸡,等到年底,公鸡变成了年夜饭桌上的一道菜,母鸡还可以留着下蛋。二来也是更重要的一点,母亲知道狗的生命短暂,她更害怕经历生离死别,与其将来要遭受不必要的痛苦,她宁可拒绝开始。<br></div> 那段时间,我已出嫁,弟弟还在部队,父亲刚过世,家里只有母亲一个人。小白来得恰缝其时,母亲孤寂的生活有了一丝温暖和陪伴。每次跟我讲起小白时,她总是一脸的温柔和慈祥,像是捡了个漂亮又懂事的孩子。<div> <br>  我第一次回家见到它时,它汪汪一阵狂吠,母亲数落了它两句,它像个犯了错的孩子夹着尾巴溜到一边。它似乎从母亲对我的态度中看出我是自家人,后来我再回家时,它不吵不闹,只是摇头摆尾地跟在脚边。它的样子很讨人喜欢,虽然我还不敢跟它过于亲密,但是至少不会再怕它。</div><div><br> 可是过些天我再去,却不见了小白的身影。母亲略带伤感和失落地说“小白被人要走了”。<br> “要!不是偷?”我诧异地问道。<br> “一个附近工地的包工头看上小白,来要了几次,想要收养小白,最后同意给他了”母亲解释道。<br> “他要你就给他,你也太好说话了吧”,说这话时,我的语气里带着一丝责怪。</div><div><br> “包工头应该是有钱人,想来他是不会亏待小白的。其实还有个原因,小白长得太漂亮,又到了青春期,附近的公狗总来勾引它,我是担心小白未来若是生了仔,自己怕是没有能力照顾它们。”母亲有些心疼又愧疚地说。<br><div> </div><div> 母亲说话时鼻子发酸,眼里闪着泪光,仿佛小白是她忍痛割爱送走的孩子。其实当时包工头带着小白还没离开,她就开始后悔了,但说出去的话又不好收回。包工头来带小白时,小白强烈抵抗,不容靠近。母亲来摸它,它温顺地坐下。但它万没想到的是,它信任的主人会把它装进一个蛇皮袋里的。被装进袋子里那一刻,它的眼里满是疑惑、祈求和哀怨,它最后看母亲的眼神让母亲一度感到深深地自责。<br> </div><div> 虽然小白来了才几个星期,我并没有跟它朝夕相处,也没有过亲密的肢体接触,我对小白的喜爱都来自母亲的讲述;但当我听说小白被人带走的那一瞬间,第一次对一条狗有了深深的不舍,有种家里的小妹被人贩子拐走般的心疼。<br> </div><div> 母亲总是一边自我安慰似的憧憬着小白的美好未来,一边又担心包工头会不会对小白下毒手。我瞬间就理解了为什么当初教授自称是狗的爷爷,也理解了大婶丢失爱犬后的沮丧。<br></div></div> 有些人认为爱小动物才是有爱心的表现,不爱小动物就没有爱心,这种看法明显有失偏颇。有的人自人为有爱心,对宠物知冷知热,疼爱有加,却对自己的父母家人毫不上心,甚至不闻不问。有的人不喜欢养宠物,但他特别爱家人,善待朋友。还有的人很喜欢狗,但也并不防碍他吃狗肉,他还可能是个特别有爱心的志愿者。因此,对待小动物的态度,不是评判一个人是否有爱心的唯一标准。有时对于宠物过于泛滥的爱心还会显得愚爱又可笑,甚至是可悲又可叹。<br> <div> 有个亲戚一向喜爱小动物,有一年儿子给他带回一只灰蓝色绒球一样的蓝猫,让他那无处安放的爱心又有了存寄。收入不高的他平时对自己省吃俭用,可猫咪的猫粮、玩具等吃穿用度一概不能少。笨嘴拙舌的他跟小猫仿佛有说不完的话。更离谱的是,蓝猫后来生下五只小猫,亲朋好友不论谁提出想领养一只,他一律严词拒绝。开宠物店的亲戚劝他留下一只,其余可以帮他卖个好价钱。没想到,他大眼珠子一瞪,差点要翻脸。他说谁都不会给,给谁他都不放心,有种“总有刁民想害猫”的担忧。<div>  </div><div> 他自己理发去五块钱一次的理发店,猫咪去美容一次要上百块他也舍得。为了防止猫咪再次怀孕,做绝育手术的费用要三千多块,是他一个多月的工资,他咬着牙也要留下他们。他那点可怜的工资差不多都花在猫咪身上,自己却紧衣缩食也无怨无悔。亲戚们笑这个“猫痴”真是想不开,他却我行我素,自得其乐。<br></div></div> 最近看到一则新闻,上海的一个富二代男子,丢失爱犬后捡到了一条流浪狗,然后一发不可收拾,后来总共收养了3000多条,每天要耗费大量的金钱和时间在收养流浪狗上。自己的事业荒废掉,16年时间,花光了自己所有的积蓄,从曾经的高富帅,变成了衣衫褴褛的大叔,从上海的市中心搬到安徽的农村,直到最后病体缠身,草草结束了自己46岁的生命。让亲人悲痛欲绝,让陌生人不禁一声叹息。<br>  对于此事很多网友表示理解和支持,也有一些人在质疑此事的意义和价值。有人说如果把这么多爱心放在救助贫困儿童身上,产生的社会价值会不会更高些。对此,我不置可否,对这样看似伟大又执着的爱心行为,普通人只能望尘莫及。<br> 窃以为,凡事都有必须个度,过犹不及,实不可取。爱亦如此,不论爱人还是爱物。古人云“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不管爱心放在哪里,最好都在自己能够接受的范围内。再伟大的爱,若是超过个人的承受能力,双方都会被爱所累,这种爱也终将压垮自己。对人如此,对宠物也是同理。<div><br></div><div>文字:在水之湄</div><div>图片:来自网络</div><div>感谢:所有遇见</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