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今年5月13日,正值春末夏初,我们当年的安徽师大同学一行8人,应安庆望江籍同学邓建国的热情相邀,分别从上海、合肥、皖南,来到了位于长江中下游北岸的望江县城。望江县隶属安徽省安庆市,据有关史料记载,这里一面负山,三面临水,素有“水乡泽国”之称。</p><p class="ql-block">【大堂迎宾】</p><p class="ql-block"> 当天下午,我们下榻“福缘大酒店”。酒店座落在公园之中,环境优美,绿树成荫,鸟语花香。酒店和公园的完美结合,在这里可以感受到大自然的魅力和宁静!</p> <p class="ql-block">东道主邓建国同学,早就在酒店大门口迎候我们。来到酒店大堂,大家欢欣雀跃,相拥合照留影。尤其是我们当年的班长,现在的安徽师大文学院教授陈文忠同学,自打毕业与同学分别后,时隔近半个世纪,这天与大家再次相见,说不完的开心话,道不尽的同学情……</p> <p class="ql-block">【庭院赏花】</p><p class="ql-block">傍晚时分,我们在邓建国同学的带领下,拜访了他的幸福之家,走进了他的庭院花园,各种花卉,五彩缤纷,红红火火,竞相开放。只见一群美女同学,按捺不住内心的兴奋,争先恐后地拥到花前树下,拍照留念。面对此情此景,当年班上学习委员汤金华同学有感而发:“虽无奇花异草,但有四时花卉,千姿百态,生机勃勃,有花香扑面而来,有烟火孕育温馨”。赏花间隙,邓建国同学从家中翻出了当年陈文忠同学送给他的一本亲手用毛笔书写的《毛主席诗词》文稿。老教授陈文忠同学接过文稿,热泪盈眶,浮想联翩,激动无语,连声啧啧!这不仅仅是书稿,这分明是深藏在我们心底的近半个世纪的真挚的同窗之情啊!激动之余,且又在程度明同学的提议下,教授陈文忠同学,再次挥毫疾书,笔走龙蛇,弥补了当年遗忘的落款之笔。</p><p class="ql-block">花美、景美、情美、人更美!</p> <p class="ql-block">【晚宴接风】</p><p class="ql-block"> 当天晚上,邓建国同学假座福缘大酒店二楼“忆江南厅”,设宴为大家接风洗尘,尽地主之谊。</p><p class="ql-block"> 席间,大家谈笑风生,频频举杯:“饮用望江雷池酒,敢越雷池一步走”。在欢声笑语中互致祝福,回忆校园时光,难忘青葱岁月。程度明同学深情地感叹道:“悠悠岁月,风雨人生,今生有缘,千里相聚,同学情谊,铭记一生!” 方泽武同学更是激情澎湃,声情并茂地朗诵起《老同学》这首歌词来,我们用心聆听,感慨良多,陶醉其中,热泪盈眶。还是余润润同学反应灵敏,迅速快捷地记录下了这精彩瞬间,留下美好回忆!陈文忠、余润润同学融景于情,一对昔日校园情侣,今是令人称羡的相依相伴的眷侣,夕阳无限好,谁说近黄昏?只要感情真,依然似青春!</p> <p class="ql-block">【校园采影】</p><p class="ql-block">次日上午,我们跟随邓建国同学,驱车来到了望江名校第二中学,这里曾经是他耕耘几十年的地方。走进校园,映入我们眼帘的是古树参天,枝繁叶茂,教学楼掩映其中,一股凝重、厚实的办学气息扑面而来。莘莘学子,龙腾虎跃;天之骄子,层出不穷!</p> <p class="ql-block">【水上观光】</p><p class="ql-block">离开了望江二中,我们又来到了位于望江县境内的武昌湖。武昌湖畔,烟波浩渺,水面辽阔,候鸟群集。据悉,武昌湖方圆100多平方公里,每年秋冬季节,都有数万只天鹅、大雁来此过冬。</p><p class="ql-block">我们先乘车,后徒步,再登船。微风习习,渔船悠悠;湖水清清,波光粼粼;极目远眺,心旷神怡……</p><p class="ql-block">当天中午,我们一行9人,就在“水上渔庄六户人家”的水上餐厅用餐。时令小菜,应时应季;湖鲜野味,一饱口福。</p> <p class="ql-block">【走马九成】</p><p class="ql-block">15日上午,我们应曾在九成从警多年的汤金华同学之邀来到九成监狱管理分局属地参观游览。九成监狱管理分局系省直单位,始建于1957年,位于安徽省宿松县境内,地处望江、宿松两县交界处,濒临黄湖和泊湖,距望江县城20多公里,总面积54平方公里。分局领导热情接待了我们,带领大家先后参观了九成场史陈列馆、湖堤大坝、高科技田间联合收割机作业、无土育秧栽培技术。车游林间公路;远眺九成森林公园;来到有纪念意义的抗洪抢险地标性建筑“安澜门”。</p><p class="ql-block">在半个多世纪的风雨征程中,勤劳奋进的“九成”人,发扬“崇法尚德、敬业奉献、求实创新、自强奋进”的九成精神,与天斗,与地斗,与人斗,斗出了一个新天地。几代人与时俱进、辛勤耕耘,昔日的荒滩、芦苇荡,如今已是旱涝保收的万顷良田。九成地区现已交通发达、楼房林立;四季花开、环境宜人。半天的行程,感受多多,收获滿满!无怪乎警花汤金华同学感叹:芳华几度秋,奉献在警营;青春不散场,归来仍少年!</p> <p class="ql-block">【登临小孤山】</p><p class="ql-block">午后,我们乘兴又驱车来到了位于宿松境内的小孤山,此山系安徽省著名的风景名胜之一,山体虽不高,海拔119米,以其“奇、秀、险、独”而著称,古人形象地描述为“东望朝天笔,西观似悬钟,南看太师椅,北眺啸天龙”。因海潮至此不复往上,故有“海门第一关”之称,后被历代文人墨客吟赞为“长江绝岛”。</p><p class="ql-block">座落在半山腰上的“启秀寺”,始建于唐,重建于北宋。庙供妈祖,俗称“小姑娘娘”。这座古刹,历经千年,起落兴衰,如今又重放异彩。我等9人,其中有5位同学,在班长的影响和带领下,先后登上了山顶。此时此刻,只见教授陈文忠同学,迎风而立,极目远眺三省风光(江西、湖北、安徽),一览长江之壮阔,禁不住诗兴大发:“孤山又称海门关,江山留此挽狂澜;同窗携手凌绝顶,眺望三省天地宽!” 这正是:七旬攀爬小孤山,凸显当年精气神!</p> <p class="ql-block">【惜别望江城】</p><p class="ql-block">告别望江的前夜,我们9位老同学结伴相约,走进了县城老城区,观赏这座老城的建筑风貌,感受当地的风土人情,体验皖西南小城的美妙夜生活。当晚,我们选择了一家叫“弎米”小餐厅聚餐。大家济济一堂,欢声笑语,品尝特色美食。</p><p class="ql-block">俗话说“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16日早晨我们用过早餐,一一与邓君同学握手告别。继而,我们一行8人,乘车前往安庆火车站,上海、合肥、皖南同学各奔东西,相互道别,合影留念。</p> <p class="ql-block">再见吧,望江!再见吧,老同学!待到山花烂漫时,我们再相会!</p> <p class="ql-block">策划:方泽武 汤金华 程度明</p><p class="ql-block">文稿:方泽武</p><p class="ql-block">图片及视频:程度明 余润润 陈文忠 方泽武 汤金华 查素芝 章爱珍 邓建国等提供</p><p class="ql-block">编辑制作:程度明</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