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黄山是古老的也是青春的,青春的特色更为突出,这是我登黄山天都峰的印象。</p><p class="ql-block"> 黄山是我向往已久的名山,不仅是明代大旅行家徐霞客曾经赞叹:“薄海内外之名山,无如徽之黄山。登黄山,天下无山,观止矣!”此话被后人引申为“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主要是此次行程是我们公认的“旅游达人”,心中的“徐霞客”胡二哥组织并兼向导、导游,而且是天都峰轮休5年后开放,我们这些古稀之人乘年纪尚“轻”,身体尚“好”,体能沿“佳”,腿脚尚“健” ,时间尚“多”,抓紧时间完成攀登之旅。</p><p class="ql-block"> 5月20日天都峰正式结束五年轮休期,开门迎接游客。胡二哥迅速组织13人,建立临时微信群,天天关心天气预报,其他人则是严阵以待,等待着胡二哥的抢票指令。第三天,胡二哥发出号令:“抢5月28日天都峰的门票,景区交通车票和索道票!”群友互相提示、帮忙,仅仅半天时间,全部“抢票”到手,只等27日出发。</p><p class="ql-block"> 27日下午4时我们到达天都峰脚下的汤口镇逍遥水街,大家放下行李,不顾旅途疲劳,在毛毛细雨中赶到黄山南大门,抢先认识一下黄山。天都峰就在眼前,但云雾缭绕,若隐若现,给大家增加了不少神秘感,更加有了期待感,同时又担心第二天的天气。</p><p class="ql-block"> 28日6时胡二哥就带领我们前往黄山南大门排队,想争取早点进山。“莫道君行早,更有早行人”,等我们赶到时,已有约200人排队,游客源源不断地涌来。半小时后,“看不到队伍的尾”了。看看前后排队的游客,基本上是年轻人,我这个白发老头显得格外突出,好像有点“格格不入”了。</p><p class="ql-block"> 一声高音喇叭,把说说笑笑、打卡拍照的游客提起了精神,原是景区工作人员组织游客排队秩序,说明景区交通车要开始发车了。果然,公路上一辆接着一辆的大巴车陆续开到交通车换乘站。我们一行13人虽然排在一起,但上车时被工作人员分成前后车。</p> <p class="ql-block"> 在索道站我们队伍被“分割”,冲得七零八落,胡二哥断后,发来指令:“迎客松处碰头”!我与 “苏安安”老山友同乘一个吊篮,其他6名为另一个单位的年轻人。吊篮上升时,黄山的美貌逐渐展现在人们面前,其中,两个女孩子不时被黄山的美景“惊吓”到,发出阵阵欢叫,我们也被她们的青春活力感染,拿出手机拍摄自认为的美景。</p><p class="ql-block"> 出上索道站后,苏安安带着我向老道口进发。黄山不仅景色有名,我看山风也一定有名,已经是“小满”节气后8天、农历四月廿一,孟夏快结束接近仲夏,但山上却是狂风大作,途中有人讲风力达9级,且不是阵阵“吹”而是一个劲地“刮”,有股子年轻人的猛劲。天气晴朗但大风劲吹,可惜吹散了云、吹散了雾,吹散了别样风景。说明“机会是有准备的人准备的”,说明“天道酬勤”,也证明“旅游总是留有遗憾”是条真理。</p><p class="ql-block"> 在第一个正式打卡点“孔雀戏莲花”处,陆续碰到队友。安安给我介绍远处的光明顶,上面有个大圆球,远远望去,明晃晃的放着光明;近些的莲花峰。我看三峰好象在一条半圆的弧线上,相互守望、相互媲美;有点象“桃园三结义”,相互映衬,相互扶持;更象战场的三角阵,互为犄角,相互依靠。看看沿途的情侣、伙伴、群友,都是如此,一个个帽檐紧锁,相互鼓励,相互帮助,共同向上攀登。</p> <p class="ql-block"> 转眼我们到了黄山的知名景点、闻名于世的迎客松下。一缕清晨的阳光从东方给其披上一道霞光,朱德总司令“风景如画”四个苍劲的大字,好象就是为这个画面题写的,恰是时候,恰到好处!打卡拍照的人熙熙攘攘,想找个理想的角度站上去都难,一个好角度前人们自觉排起队伍,即照即走,中国人民的总体素质在逐步提高,中国年轻人的素质很高,可喜可贺啊!</p><p class="ql-block"> 胡二哥一行赶到,一查人数还有4人未跟上来。联系后得知他们是“抖音”爱好者,不随大部队一起行动了。</p> <p class="ql-block">当我们向老道口移动时,发现老道口的小广场快站满了游人,前往天都峰的陡峭山路上,也是密密麻麻的人,但移动速度很慢,后来才知道天都峰主峰为了安全,实行“限流”制。穿过狭窄的石缝,来到“天上都会”观景台,这里可眺望对面的天都峰和登山天梯(台阶),俯瞰老道口小广场。据说“天都峰”是天上神仙开会的会所。</p> <p class="ql-block"> 等我们到达小广场时,已经是小广场的边缘,后来的人沿下山台阶向上排队了。一个多小时后,终于轮到放我登天都峰了,夹在年轻人的队伍里,我仿佛也年轻了许多。由于坡度大,上面游客未腾出位置,加上陡峭难行,队伍行进的速度缓慢,风好像更大了些,从来没有过的现象,爬山不流汗而流鼻涕。由于台阶几乎垂直,后(下)面人的头,几乎顶着前(上)面人的脚或屁股,有个男生开了个玩笑,“大家都是跟屁虫”。世界之大无奇不有,真是说什么来什么,不是谁真配合来了一声,惹来笑声一片。</p> <p class="ql-block"> 鲫鱼背之险,我难以形容,也无能力形容,借用湖北老乡董必武老前辈的《由汤池赴慈光寺途中望天都峰有感》诗:“奇险天都著,遥观亦有缘。大雄无与并,苍浑莫之先。倏忽阴晴异,逡巡起伏迁。云腾致雨气,水泻在山泉。偃蹇非松意,因人委婉传”。明地理学家罗洪先嘉靖年间来黄山也望峰兴叹:“盘空千万份,险若上丹梯;调入天都里,回看鸟道低。他山青点点,远水白凄凄;欲下前峰瞑,岩间宿锦鸡。”董老从下往上看,觉得“奇险天都著”,明人罗洪生从上往下看,“回看鸟道低”!环视四周,远山如黛,云山一色;近看青山翠绿,如绿色海洋;脚下却壁立千仞,怪石堆砌;身边游人如织,一派朝气,各路“神仙”都来了!</p><p class="ql-block"> 由于“会所”面积较小,也不豪华,只能是前客让后客,我们9人跟随胡二哥从“半山亭”方向下山,另外4人原路返回乘索道下山。</p> <p class="ql-block"> 这是山之阳,背风,但台阶似乎更陡,每次下脚都要注意观察,否则会踩着上山者的手!山南的植物要多于山北,有星星点点的映山红点缀路两边。</p><p class="ql-block"> 高山杜鹃开放在高大古老的石缝之中,映山红展开于高大的黄山松下,她们交相辉映,给游人增添了情趣、乐情,也增添了力量!</p><p class="ql-block"> 在上山于下山的道路上,看到90%的年轻面孔,这是登其他山所没有看到的现象。他们满面的青春气息,她们满身的正茂芳华,正是青春年少、朝气蓬勃!有的团队高举着五星红旗,有的团队挥舞着单位旗帜,高歌猛进,狂飙突击,一种锐不可挡的气势,让我们看到国家的希望、祖国的未来。</p> <p class="ql-block"> 黄山之所以年轻,是这些青年后生的原故吧!我能和他们为伍,感觉年轻了许多,我自豪,我骄傲!</p><p class="ql-block"> 黄山,我还会再来的!黄山不老,永葆青春!我们要不服老,争取永葆青春!</p>